环球网资讯

搜索文档
云深处科技朱秋国:人形机器人核心价值在于融入人类生活与工作场景
环球网资讯· 2025-08-29 02:0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对人形机器人数量预期从2022年的100亿台提升至200亿-300亿台 反映技术迭代速度超出预期[3] - 行业研发焦点从"能移动"转向"会思考、能作业" 聚焦具身智能实现需要多学科协同突破[4] - 中国自2022年启动产业论证 密集出台政策扶持人形机器人和集成智能领域[3] 技术突破 -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取得显著进展 从10年前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到如今实现大部分自主可控[3] - 运动稳定性难题通过人工智能与强化学习技术逐步突破[3] - 依托强大算力与仿真训练技术 通过神经网络应用大幅提升环境适应能力[4] 产品能力要求 - 具身智能需具备三大能力:运动能力(走跑跳及复杂地形适应) 感知导航能力(环境理解与路径规划) 操作作业能力[4] -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操作典型代表 结合移动能力可提升环境改造效率[4] - 端到端自主决策系统实现自主障碍判断与导航 无需遥控完成复杂动作[5] 公司实践与应用 - 通过人体数据采集与模仿学习技术实现拟人化动作[5] - 机器人产品已在巡逻 应急消防领域落地应用 包括贵州消防和南方电网协作项目[5] - 计划依托贵州大数据产业基础 推动人形机器人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探索产业应用场景[5] 核心价值定位 - 人形机器人具备三大优势:直接适配现有环境 无缝使用人类工具 实现自然交互[1] - 核心使命是解决未来劳动力不足问题 成为全球科技巨头和政府布局重点[1]
实时联动 我国首套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上线试运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23:12
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上线 - 中国首套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上线试运行 实现电力、算力与碳排放实时联动和优化调度 [1] - 系统实现电网、算网、通信网三网融合 根据电价和新能源发电情况自动调度计算任务 [1] - 当西部电价更低时自动将3D渲染、大模型训练等任务调度至西部算力节点 [1] - 当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充裕时集中使用绿色电力支撑计算任务 [1] 算力能耗与成本效益 - 预计2030年中国算力年能耗达4800亿度电 碳排放超2亿吨 [3] - 算力用电综合成本每降低0.1元 每年可为产业节约480亿元 [3] - 绿电使用比例每提升1% 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200万吨 [3] - 每减少200万吨碳排放相当于种植1.1亿棵树 [3]
马越然:遏制假科普歪风,平台身份验证是核心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22:56
另一方面,人类追随权威的思维惯性,也为假科普泛滥提供了温床。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后,用户无暇甄 别每条信息,不堪重负的大脑更愿相信"专业形象"。"假专家""假权威"们深谙此道:用虚假专业背景铺 垫信任,靠专业术语营造氛围,塑造自己的"权威形象"。例如此前被曝光的"祥禾农业"电商团队,孵化 了上千个助农短视频账号,实际上团队却无一人懂农业。他们穿白大褂、以田园为背景,伪造"农业大 学教授""十年老农"等身份标签,穿插专业名词讲解种植知识,宣扬的却是"味精增产""食盐除草"等伪 科学,忽悠农民购买其假冒产品。 遏制短视频平台的假科普歪风,内容鉴定与身份验证是核心。虽然提升受众媒介素养、保持批判性思维 是基础,但靠媒介教育短时间内彻底改善环境并不现实。相比之下,由平台守好身份验证防线更具可行 性,也是其应尽的平台义务。 然而,当前部分平台对医生、律师等专业身份的认证标准宽松,事后监管力度也不足。此前有所谓 的"医学专家",仅靠网购白大褂、伪造医院胸牌,上传伪造的医生资格证图片就通过了认证,误导了众 多患者。因此,平台必须正视问题,主动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强化治理。在事前阶段,要收紧权 威身份认证标准,对专业资质身份 ...
马斯克再评激光雷达:恶劣天气性能受限 力挺摄像头方案可靠性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08:21
技术路线选择 - 特斯拉彻底放弃摄像头加雷达组合方案 全面转向纯视觉路线Tesla Vision 旗下所有车型仅依靠摄像头实现环境感知 [1] - 马斯克指出激光雷达和雷达会因传感器冲突降低安全性 传感器数据模糊问题增加风险 Waymo车辆无法在高速公路行驶 [3] - 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曾搭载自研高分辨率雷达 但性能无法与被动光学设备相比 最终决定停用雷达 [4] 技术性能对比 - 激光雷达在雪雨或沙尘环境下表现糟糕 受反射散射影响 Waymo车辆在强降水天气里完全无法行驶 [3] - 马斯克强调摄像头方案才是王道 曾主导SpaceX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所用激光雷达研发 清楚该技术优势与短板 [3] 行业竞争格局 - 自动驾驶技术路线选择呈现明显差异 Waymo等多数公司以激光雷达为核心技术支撑 特斯拉坚定推行纯摄像头感知方案 [3]
马斯克披露星舰规划:V3 年底前测试,飞船捕获可能在第13至15次飞行时进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07:54
星舰版本发展计划 - 星舰V3版本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建造与测试工作 期间可能开展试飞任务 [1][3] - 星舰V4版本预计2027年推出 设计高度接近150米 重量约达7500吨 规模较现有版本显著提升 [3] 技术突破节点 - 星舰飞船捕获任务预计在第13至15次飞行时实施 具体时间将根据V3版本飞行表现调整 [3] 近期试飞成果 - 星舰于8月27日顺利完成第10次试飞 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场升空 一小时后飞船精准落入印度洋 火箭助推器成功坠入墨西哥湾 [3] - 本次试飞完成模拟卫星部署 在太空中开展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等关键任务 为后续技术验证和功能拓展奠定基础 [3]
苹果警示英国“欧盟式”监管影响:部分新功能或延迟上线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07:47
监管措施背景 -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计划针对苹果和谷歌推出专项监管措施以规范移动平台市场竞争秩序 [3] - 监管措施内容包括取消数字平台的反引导措施、开放数字钱包权限以及向第三方智能手表开放更多数据接口 [4] - 监管方向与美国司法部对苹果发起的反垄断诉讼关注的核心问题存在相似性 [4] 苹果公司立场 - 苹果明确反对欧盟式监管规则认为此类规则对用户和开发者均不利 [3] - 公司强调若英国强制要求向竞争对手开放操作系统宁愿不在英国地区推出相关功能 [3] - 苹果称CMA监管思路破坏用户隐私和安全保护阻碍企业创新能力并迫使免费向国外竞争对手提供核心技术 [4] 功能影响案例 - 欧盟监管导致欧洲地区用户无法及时获取部分功能例如iPhone镜像功能和Mac实时活动功能被取消 [3] - 欧盟监管导致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上线进程推迟 [3] - 苹果警示英国类似监管可能导致iPhone及生态系统内其他产品的新功能推迟推出或不再上线 [1] 监管机构回应 - CMA表示监管规定初衷是助力英国本土企业创新发展并确保英国消费者不错过其他国家已推出的科技新功能 [4] - CMA强调不会以牺牲用户隐私数据安全或企业知识产权为代价推动移动平台市场竞争 [4] - 英国仅公布监管计划框架尚未出台具体实施细则与执行措施 [4]
AI、数据、算力等四大技术驱动,行业探索“智能体”建设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06:26
行业趋势与核心驱动力 - 世界正从数字时代加速迈向智能体时代,数据资源的积累与价值挖掘是关键变量,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空间 [1] - AI、数据、算力、能源、材料、生物技术被认定为驱动未来10至20年世界变化的六大核心技术因素,将促使多形态智能体涌现 [1] - 智能体建设被视为企业发展的“必答题”,是企业投入产出和价值回报的评估模型,每个行业都可选出优先建设的场景 [1] 智能体应用现状与发展阶段 - 当前智能体基于成熟的语言模型,率先在知识问答和交互类领域形成成熟体系,例如报告摘要、智能客服、合同处理、软件代码生成等 [2] - 随着多模态大模型及行为数据的应用,营销类智能体等进一步发展,生物制药、医疗、金融风控等数据密集型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迅速 [2] - 企业智能体发展被划分为“点-线-面-体”四个阶段,分别是工具化(解决单点任务)、流程化(打通完整业务流程)、场景化(实现职能领域全面智能化)和生态化(实现跨生态协同) [2][3] 技术价值与实施案例 - AI+数据技术可为客户带来全方位的价值提升,具体表现为AI自动生成代码占比可达50%,AI客服关闭问题率可达80% [1] - 超聚变展示了多项智能化解决方案,例如智慧融合会议、智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智能审计、空地一体具身解决方案等 [3] - 通过提供“咨询规划-技术落地-持续运营”的全周期服务模式,已在项目中验证效果,例如空地具身智能体使巡检效率提升60% [3]
入职数周即 “回流”:两名研究员从 Meta 重返 OpenAI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03:25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28日消息,据 WIRED 报道,Meta近日新成立不久的超级智能实验室遭遇 人事波动,至少两名核心研究人员在入职仅数周后便选择离职,重新加入此前任职的OpenAI,另有多 名资深研究员先后宣布离开,引发行业关注。 据了解,此次离职的核心人员包括Avi Verma与Ethan Knight,二人在Meta的任职时间均不足一个月便重 返OpenAI。其中,Ethan Knight职业经历更为丰富,此前还曾在埃隆·马斯克创立的AI公司xAI效力,此 次短时间内的职业变动,凸显出当前AI领域核心人才流动的频繁性。 除上述两人外,长期负责Meta生成式AI研发工作的Chaya Nayak也已确定将加入OpenAI,不过截至目 前,Meta方面尚未公开这几位核心人员的具体离职原因。另一位资深研究人员Rishabh Agarwal则于本 周一通过社交平台X宣布离开Meta,他在声明中表示,这一决定"十分艰难"。公开资料显示,Rishabh Agarwal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曾先后在Google Brain、DeepMind等国际顶尖AI研究机构任职,今年4月 才正式加入Meta,随 ...
水晶动力工作室宣布裁员,《古墓丽影》开发不受影响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03:14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28日消息,据海外游戏媒体The Game报道,负责近年《古墓丽影》系列游 戏开发的水晶动力工作室近日对外宣布裁员计划,暂未披露具体裁员人数。该工作室通过LinkedIn平台 发文表示,此次裁员将影响"一些才华横溢的同事",裁员决策的背后是"商业环境不断变化"的客观现 实。 水晶动力工作室在声明中强调,此次裁员并非轻率之举。在当前瞬息万变的游戏市场环境下,为保障工 作室长期健康运营、聚焦核心创作方向,这一调整被视为必要举措。 公开信息显示,水晶动力工作室于2022年被瑞典Embracer Group收购,目前仍隶属于该集团。值得关注 的是,Embracer Group自身在2023年已实施过裁员,并于去年启动内部重组,此次水晶动力裁员或与集 团整体经营调整存在关联。 对于玩家关注的核心项目进展,水晶动力明确表示,正在开发的全新《古墓丽影》游戏不会因裁员受到 影响,项目将按计划推进。不过,该工作室此前曾参与协助The Initiative工作室制作《完美黑暗》重启 版,而今年微软一轮大规模裁员中,《完美黑暗》重启版项目已被取消,The Initiative工作室也随之关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财季营收同比增长56%,数据中心业务成核心支柱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03:13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二财季营收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环比增长6% [1]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1亿美元 占总营收比重超八成 [1]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毛利率72.4%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毛利率72.7% [2] - 稀释后每股收益1.05美元 扣除一次性因素后每股收益1.04美元 [2] - 营收高于分析师预测的460.6亿美元 但超预期幅度创近数个季度新低 [2] 业务板块 - 数据中心收入环比增长5% Blackwell架构相关数据中心收入环比涨幅达17% [1] - 未向中国客户销售H20产品 向中国以外不受限市场销售6.5亿美元H20产品 [1] - 同步释放1.8亿美元预留库存 库存结构与市场供应节奏优化 [1] -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对推理和训练性能需求快速增长 Blackwell架构产品成为支撑全球AI平台运行核心力量 [1] 股东回报 - 2026财年上半年通过股票回购与现金分红向股东返还资金243亿美元 [2] - 截至财季末股票回购授权余额147亿美元 [2] - 董事会批准新增600亿美元股票回购额度且无到期限制 [2] - 宣布下一季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股0.01美元 将于10月2日发放 [2]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波动 盘中一度下跌4% 最终跌幅扩大至3.5% [3] - 部分投资者担忧人工智能软件企业因高性能GPU采购成本较高可能面临投资回报有限问题 [3] - 数据中心收入411.9亿美元与市场预期基本持平 导致华尔街反应相对冷淡 [2] 产品规划 - 即将推出新一代Rubin GPU产品 在人工智能推理与推断性能上预计实现明显提升 [3] - Rubin产品有望巩固公司在AI硬件领域技术优势 为后续市场需求增长提供新支撑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