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搜索文档
在建核反应堆六十三座,总装机超七十吉瓦 全球核能发电量持续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22:28
全球核电发展趋势 - 全球核电发电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受日本重启核反应堆 美国与法国核电强劲增长以及亚洲地区新建核电项目推动 [1] - 全球电力需求保持强劲增长 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和核能将共同满足新增需求 过去10年全球电力使用量增长速度是总体能源需求的两倍 [1] - 核能占全球总发电量近10% 是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低碳能源 全球运行中核反应堆近420座 [1] 核电装机与投资增长 - 全球在建核反应堆达63座 总装机容量超70吉瓦 为1990年以来最高水平 [1] - 2023年全球核能投资达约650亿美元 几乎是10年前的两倍 [2] - 多国签署《三倍核能宣言》 目标2050年将全球核电装机容量提升至2020年的3倍 [2] 区域核电发展动态 - 东南亚核电项目陆续启动 越南计划重启400万千瓦核电站 印度尼西亚计划2030年前后建设25万千瓦核电站 2050年前建成超20座反应堆 [2] - 泰国计划2037年前引进两座30万千瓦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马来西亚推出《2030年国家核技术政策》 [2] - 预计2040年东南亚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7吉瓦 新加坡 老挝 柬埔寨和缅甸对核电表现出兴趣 [2] 政策与技术革新 - 欧洲多国重新审视核能政策 德国反对核电政策出现松动 比利时 英国 意大利等国态度发生变化 [2]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快速发展 首批商业化项目预计2030年前后投入运营 主要用于数据中心供电 [3] - 在当前政策环境下 全球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装机容量预计2050年达40吉瓦 若政策协同推进可达120吉瓦 数量超1000座 [3] 行业投资机遇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规模较小 投资回报周期更短 对商业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3] - 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支持扩大核能应用 为私营部门更广泛参与核能行业打开大门 [1][3]
缺口将达103万人 新能源汽车人才断层凸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22:28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较"十三五"规划末的492万辆增长超五倍[1] - 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总量预计达120万人 人才缺口预计达103万人[1] - 产业加速向电动化 智能化 网联化转型 人才成为决定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1] 人才需求结构变革 - 传统汽车人才难以满足需求 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亟需[2] - 汽车行业技能人才需求经历金字塔式重构 传统机械岗位减少近两成 智能制造岗需求增加[2] - 电动化领域固态电池量产催生23万名装配工缺口 需掌握微米级电芯堆叠工艺[3] - 智能化领域数字孪生技师需懂PLC编程并能进行虚拟调试 网联化领域需掌握CAN总线协议及以太网架构[3] 技能人才供需矛盾 - 全国400万名汽车维修工中仅12%受过电控问题培训 仅15%职校开设相关课程 60%维修工无法维修新能源汽车[6] - 企业抢人标准升级为高压电工证加三电维修证"双证"优先 但市场满足双证条件技师不足20%[3] - 汽车初级工占比60% 高压电与智能网联"双证人才"缺口达85% 高级技工工资比同行高40%仍难留住人才[6] 人才分布与培养问题 - 70%新能源产能集中在长三角 中西部地区仅30%技能人才 比亚迪中部工厂年缺员1.2万人 需高薪外聘致成本飙升40%[6] - 职业院校课程更新普遍慢六个月以上 新能源专业招生占比仅20% 78%校企合作仅停留实习挂牌 用人单位匹配率不到20%[6] - 汽车行业全链条技能人才以初中技工为主 技师与高级技师仅占14% 远低于发达国家35%水平[5] 行业破局措施 - 协会重点打造三大赋能平台:与工信部携手的领军人才培养"头雁平台" 全行业新质生产力培训平台 就业与再就业平台[8] - 建议加强政策引导 深化产教融合 发挥行业协会纽带作用 推进数字化转型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8] - 企业探索差异化路径:吉利汽车构建"人才森林"生态体系 长安汽车采用全球化引才与校企合作 一汽-大众培养"新型技师"[9] - 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通过"三元模式"推进产教融合 航盛电子提升研发人员占比并推行"三三制"认证[9][10]
济柴动力 智能环保钻探方案通过验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22:16
技术突破 - 国内最大功率电压裂用燃气机组和储能混合动力系统正式通过用户验收 [1] - 系统由48台额定功率300千瓦燃气发电机组与6套5兆瓦时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组成 [1] - 总功率达24兆瓦 为电驱动压裂泵提供动力 [1] 性能优势 - 国内首套采用"气体发电+储能调节"替代柴油动力的大功率钻探解决方案 [1] - 相比传统柴驱动力方案综合效益提升16% [1] - 占地面积更小 能源消耗更少 具备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优势 [1] 运行机制 - 压裂作业间歇期可利用燃气发电机组为储能系统充电 [1] - 减少机组启停次数并降低燃气损耗 [1] - 有效提高发电效率 [1] 应用场景 - 系统部署于松辽盆地北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渤海钻探井下YS64100钻井队 [1] - 为石油钻探行业绿色转型提供装备支撑 [1]
首次进入南美地区市场 中油海工获得厄瓜多尔一体化服务项目合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22:11
项目中标 - 中油海工与川庆钻探联合体获得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Amistad气田一体化服务项目合同 [1] - 项目包括4口井的修井和增产作业 旨在恢复天然气产量以满足当地发电需求 [1] - 项目通过多轮市场推介、技术交流和合同谈判 在激烈竞争中击败多家国际知名油服公司获得认可 [1] 市场拓展 - 此次中标标志着公司首次进入南美地区市场 是国际中高端市场开发的重要成果 [1] - 公司依托中油技服海外项目"六统一"管理支撑 加速推进国际经营新战略 [1] - 公司与兄弟企业协同合作 历时两年多持续跟踪最终获得项目 [1] 公司能力 - 公司具备海上120米水深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综合服务保障能力 [1] - 公司拥有1500米水深钻井技术能力 [1] - 公司是中国石油旗下海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全产业链高精尖企业 [1]
我国首台星载激光载荷数据处理器完成研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22:10
技术突破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成功研制国内首台针对激光探测载荷的超高速星载处理器正样件并交付整星测试 [1] - 该设备是国内目前处理波束最多、载荷数据率最高、星上处理产品层级最深的星载设备 [1] - 设备将有效解决海量超高速激光载荷数据星上处理的瓶颈性难题 [1] 研发过程 - 西安分院组建智能处理技术攻关团队从零开始攻关并研制激光载荷数据处理器 [1] - 团队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钻研技术方案和方法体系攻克系统流程、算法、软件、硬件等关键技术 [1] - 正样产品完成星上处理全流程技术验证、系统测试及环境试验后交付整星测试 [1]
“天猫蓝星计划”第三季度政策解读,助力新商家提前抢双11先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11:19
天猫蓝星计划第三季度权益政策 - 针对新商家不同成长阶段推出三大核心赛道 包括顶级新商计划 新手冷启和进阶突破 [1] - 通过政策红利与实战工具两大平台资源降低冷启动成本 快速积累GMV 流量和用户资产 [1] - 旨在助力新商家第三季度增长加速并为第四季度储备核心竞争力 [1] 顶级新商计划激励措施 - 面向三类商家:海外知名品牌 国内知名品牌和电商头部商家 [2] - 6个月考核期达到销售额要求可获得最高250万元激励金 [2] - 激励金可再投入投流等环节 形成滚雪球式正循环增长 [2] 新手冷启阶段支持方案 - 百万新商打榜赛提供1000元无门槛营销托管服务 通过智能投放提升转化效率 [3] - 销售额前100名商家可获得阿里妈妈流量券奖励 前10名2万元 前11-100名1万元 [3] - 所有新商免费获得冷启动大礼包 包括专属成长服务 免费权益和基础流量扶持 [3] - 大礼包助力销售额快速突破20万元 [3] 进阶突破阶段流量玩法 - 提供淘客速销宝 新享礼金和秒杀货补三大场域流量玩法 [4][5][6] - 淘客速销宝为达标商品授予超级U选标识 平台提供最高50%佣金加码激励 [4] - 新享礼金额外提供5%红包补贴 作为精准流量转化加速器 [5][6] - 秒杀货补提供15%价格补贴 分两阶段实施 [6] - 目标加速单品销售破百万元 带动全店量级增长 [6] 新商家经营成果与双11表现 - 2024年双11新商成交总额强劲增长 5个品牌成交额破亿 [7] - 68个新商家破千万 843个破百万 [7] - 新商家在入驻后短短几个月内掌握经营密码 [7]
政策引领,果下科技推进“AI+储能”多场景落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08:18
行业政策与趋势 - 2025年2月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推动新型储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1] - 国资委发布首批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 涵盖电力输变配 智能巡检 电网调控 风光储一体化及高海拔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管控[1] - AI能源解决方案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优化能源系统运行 实现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1] 公司市场地位 - 按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计位列全球第八大中国储能系统供应商[2] - 按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量计位列中国第十大供应商[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亿元 3.14亿元和10.26亿元人民币 2024年同比增幅达226.75%[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427.7万元 2814.8万元和4911.9万元人民币[2]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4.5%[2] 技术优势 - 业内专门为储能行业开发物联网平台的方案提供商[3] - 首家基于AI技术开发无缝储能工业模型的企业[3] - 打造Safe ESS与HANCHU iESS双平台服务体系 实现"端-边-云"一体化智能架构和设备全生命周期可视化运维[3] 发展战略 - 赴港上市融资重点用于提升AI研发能力和建设海外运营网络[4] - 具体措施包括采购AI软硬件 招募研发人员 在欧洲及非洲建立基础设施[4] - 通过AI算法优化能量流配置效率 打破设备数据孤岛 重构全球能源市场竞争格局[4]
从“手动挡”进入“AI智能挡”:亚数TrustAsia 开启证书管理「服务化」CaaS 新时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07:55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当下,TLS/SSL 证书作为网络安全体系的必需品,通过实现端到端加密传 输、身份验证,为保障企业关键业务数据安全和构建可信网络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密码学技术向抗量子计算范式演进,行业对加密敏捷性(Cryptographic Agility)要求不断提升, TLS/SSL 证书有效期缩短已成为不可逆的演进趋势,由此带来的传统采购流程效能不足、证书管理复 杂度激增及运维安全风险显著提升等系统性挑战,正日益成为制约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关键瓶颈。 值此行业发展重要节点,在 8 月 20 日举办的 2025 亚数TrustAsia CaaS 发布会上,亚数TrustAsia 正式发 布新一代智能证书管理体系——TrustAsia CaaS。作为一套全面、集成化的服务体系,TrustAsia CaaS 采 用先进的"流程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证书管理架构,为企业提供从证书申请、部署、监控到续期的全生 命周期管理,有效应对企业在证书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效率瓶颈和安全风险,为企业数字化业务的安全稳 健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企业级证书资产管理、信任根管理、分钟级构建集团 PKI 体系.. ...
全国规模第一,领跑行业11年,万师傅何以成为用户首选?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07:5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家居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达4025亿 虽增速下降但仍保持稳定增长 [1] - 行业受"以旧换新"政策利好驱动 安装、维修、拆旧、清洗、清运等需求增长 [1] - 家居服务行业历经十余年发展 逐渐成为朝阳产业并涌现"隐形冠军" [1] 公司市场地位 - 万师傅系全国家居安装维修平台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双第一 [2] - 为宜家官方唯一推荐服务平台 宜家NPS达92 [2] - 荣膺艾媒金榜"中国互联网家居售后服务平台TOP1"及搜狐焦点家居"中国家居服务首选品牌"等权威荣誉 [2] - 与林氏家居、源氏木语、九牧、奥普等龙头品牌达成战略合作 并当选林氏家居"年度最佳安装平台合作商" [2]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采用共享模式改造传统家居行业 依托互联网技术解决供需匹配问题 [3] - 通过输出"技能确定、时间确定、价格确定、范围确定"四大确定性服务消解信息差 [4] - 构建行业标准与数智系统 实现精准匹配服务者与担保交易 [4] - 累计服务订单量达1.8亿 覆盖全国超1/3家庭 [6] 服务理念与用户价值 - 核心护城河为"双边满意度" 即用户(商家/消费者)与师傅满意度双重提升 [5] - 致力于打造"品质、高效、有温度"的服务 通过培训提升师傅职业素养 [6] - 服务价值回归纯粹 让价格对应服务层次差异 避免低价恶性竞争 [12] 师傅群体发展与行业变革 - 注册师傅超400万 通过职业化培训提升技能与服务水平 [7] - 师傅被视为"行业最小单元" 平台提供就业保障与职业成长路径 [7][8] - 推动服务者从"能否做"向"做得好、态度好"转变 形成良性行业生态 [8] 行业挑战与未来趋势 - 当前师傅群体年龄集中在30~45岁 未来可能面临"断层危机" [10] - 服务价格预计触底反弹 服务价值将随人工成本上升而凸显 [11] - 欧美国家服务行业高度标准化 国内需加速职业化与差异化服务建设 [10][12] 战略方向与社会价值 - 业务从基础送装维修拓宽至家居全品类全场景服务 [14] - 平台发展核心围绕"人" 尊重用户与师傅主动权及需求 [14] - 通过技术降低沟通成本 实现商家、消费者、师傅三方共赢 [15]
及安盾消防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助力行业低碳转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06:12
行业绿色转型背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进入实施阶段 覆盖电力 化工 钢铁等高耗能产品 未获绿色认证企业可能承担每吨二氧化碳30-50欧元额外关税成本 [6] - 苹果 特斯拉等跨国企业将ESG表现纳入供应商准入要求 国内央国企招标普遍要求提供绿色工厂认证和碳足迹报告 [6] - 绿色工厂建设成为企业稳固市场竞争地位的关键抓手 [6] 及安盾消防绿色工厂实践 - 厂房建设采用自然采光与通风 园区广泛使用太阳能光伏路灯 约90%厂区道路与公共区域照明由太阳能供电 [6] - 关键生产设备优先采用国家一级能效标准设备 平均运行效率提升约10% 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优化运行参数 [6] -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约10% [6] - 建立覆盖研发 生产 包装的全流程碳足迹核算体系 [8] - 通过轻量化与可循环材料优化包装设计 包装环节物料消耗与碳排放下降约8% [8] - 自主研发废气净化技术 污染物去除效率超过98% 远超国家排放标准 [8] - 优化废水处理技术 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用率超过40% 用于设备冷却与园区清洁 [8] 绿色制造政策动态 -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5年7月公布绿色制造名单 290家单位获评绿色工厂 [1] - 及安盾消防成为湖北省绿色工厂建设标杆案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