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化工报
icon
搜索文档
生态环境部:强化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02:41
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进展 - 生态环境部推动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增1200余座 每日处理能力提升6000万吨 [1] - 协同工信部门指导地方完成700余家化工园区认定 并将长江经济带治理设施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 [1] - 针对全国1600余家依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工业废水的园区 已推动超过六成完成评估工作 [1] 治理成效与专项行动 - 开展长江经济带和沿黄河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 建立四级排查机制 累计解决3500余个污水管网和设施运行问题 [2] - 专项行动使涉水信访举报问题下降81% 长江经济带园区COD日均进水浓度增加34个百分点 污水排放达标率近95% [2] - 推动园区污水由分散管理转为集中统管 降低处理成本和企业负担 提高监管效率 [1] 未来工作方向 - 加快推进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升级改造 推动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常态长效 [2] - 加强污水收集处理排放管控 持续开展工业废水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查评估 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2] - 强化卫星遥感和大数据等技术应用 提升科学监管、精准监管和智慧监管水平 [2]
美思德化学、林科院林化所共建联合技术实验室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02:22
合作概况 - 江苏美思德化学与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共建生物基聚氨酯材料联合技术实验室 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1] - 合作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 美思德董事长孙宇 林化所所长周永红等高层出席揭牌仪式[2] 合作内容 - 双方将重点研发生物基聚氨酯材料 生物基助剂和生物改性技术 共同建设创新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2] - 美思德将发挥有机硅匀泡剂和有机胺催化剂产业优势 结合林化所实验室与公司中试基地 开发性能优异 成本可控的绿色聚氨酯材料[2] - 合作致力于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无缝衔接[2] 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被定位为优势互补 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 旨在推动聚氨酯行业绿色转型升级[1][2] - 合作目标在三五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上实现突破[2] - 将建立联合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长效机制 推动行业向绿色高质量方向发展[2] 公司发展 - 联合实验室将加速美思德产品绿色转型进程 重点突破材料性能 成本及环保指标等关键技术瓶颈[3] - 公司计划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持续开发高端助剂产品并快速实现产业化[3] - 新产品将满足绿色建筑 新能源汽车等广阔市场需求[3]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举行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02:22
大赛概况 -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于8月26日至27日在鄂尔多斯举行 由中国氢能联盟、国家能源集团和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百余位业界代表到场观赛 [1] - 大赛已连续举办4年 新设创新创业与技术攻坚双赛道 构建"技术验证—产业孵化—资本助力—区域落地"产业培育闭环 [1] - 10家面向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及核心材料、零部件、检测类企业参与路演决赛 采用"10分钟项目展示+5分钟答辩"模式 [1] - 保时来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获得大赛冠军 [1] 技术突破 - 大赛重点展示制氢环节核心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制氢技术是氢能产业链重中之重和资本市场聚焦点 [1] - 参赛选手展示制氢环节核心技术的新突破 对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具有带动意义 [1] 区域发展 - 鄂尔多斯市正在打造我国乃至全球氢能试点示范区 有望为全球氢能发展提供经验 [2] -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在大会期间推介当地氢能产业政策 [2] - 《鄂尔多斯UNDP绿色氢能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意向声明书》完成签约 [2] 行业趋势 -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呈现平稳上升趋势 氢能产业发展指数涨幅为4%至6.5% 但年度增幅有所波动 [2] - 2024年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应用推广水平稳步增长 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夯实 [2] - 预计2025年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基础将支撑各维度指数增长 涨幅预计达5.3% [2] 平台价值 - 大赛为技术型硬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展示价值、对接市场和寻找资金的平台 [2] -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2026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氢能无人机应用挑战赛相关事宜 [2]
重铸聚酯薄膜“筋骨”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02:22
行业技术瓶颈 - 聚酯薄膜行业向轻薄化与功能化发展 但挺度不足导致薄膜易塌软变形 影响其在新型显示 新能源汽车 光伏太阳能等领域的应用推广 [1]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通过从分子层面入手 采用钢筋铁骨设计理念 重构优化材料体系 实现国产高端光学聚酯薄膜重大突破 并荣获中国专利奖银奖 [1] - 研发的高挺度聚酯薄膜于今年8月初成功导入两家国内偏光片用膜领域的标杆用户 为新型显示用膜产品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1] 核心技术研发 - 研究团队选用生物基来源的FDCA 具有刚性联苯结构的BPDA 以及刚性与极性并存的DPS三种改性单体作为建筑模块 将其嵌入传统PET主链骨架 [2] - 团队通过反复推演分子模型 计算空间位阻与链段刚性关系 经过成百上千次小试聚合与性能测试 最终得出核心配方 [2] 生产工艺挑战 - 团队选择共挤出双向拉伸技术路线 利用模头将不同组成的熔体精密叠合 重点关注三层A/B/A结构设计 表层A负责保护定型 芯层B承载刚性 [3] - 生产工艺对温度 压力极为敏感 酯化阶段温度出现不足10℃的短暂飘移即导致聚合物分子质量分布显著变宽 影响薄膜性能 [3] 技术应用优势 - 该技术打破日韩企业在高端新型显示用聚酯薄膜领域的垄断 挺度提升效果远超行业水平 [5] - 技术完全规避添加无机粒子导致晶点或共混法导致性能不均的弊端 解决传统结晶性聚酯导致薄膜发硬发脆 过机性差的问题 满足近乎零缺陷的严苛要求 [5] - 关键技术单体可源于生物质 结合改性聚酯一次成型制膜工艺 具备绿色环保与降本增效优势 [5] 产品与市场成果 - 专利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公司FG4S FG6S PG2等系列光学聚酯薄膜 为国产新型显示 光伏太阳能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提供基础材料支撑 [5] - 截至2024年年底 应用该技术的相关产品累计产量近15万吨 [6] - 面向未来预计6万至8万吨每年的市场需求 公司正持续研发具有更高性能的聚酯薄膜新配方 [6]
天脊集团3台锅炉并运时长创新高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02:22
运营效率 - 潞安化工天脊集团3台锅炉并运突破200天 创下锅炉运行生产史上最高纪录 [1] - 1至7月公司生产持续稳定 产品满足需求 [1] - 3台锅炉安全并运为生产立下汗马功劳 作为生产流程最前端公用工程作用尤为关键 [1] 经济效益 - 以3台锅炉并运200天为运行周期计算 在运行时间、发电效益、降低油耗、吨汽耗煤四方面产生明显效益 [1] 技术改造 - 对锅炉装置实施系列技术提升改造 为安全连运奠定坚实基础 [1] - B台锅炉进行燃烧优化改造实现燃烧稳定 [1] - 3台锅炉高压蒸汽管道进行更换 [1] - A/C两台锅炉燃烧系统优化改造 [1] - C台锅炉低温空预器优化改造 [1] - 有计划更换A/B锅炉二级过热器 [1] - 完成3台脱硫塔检修和B台锅炉脱硝系统降低氨逃逸改造 [1]
齐翔腾达环氧丙烷技改项目收官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02:17
公司运营进展 - 环氧丙烷装置启动开工程序 历时一年的技术改造项目圆满收官并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 [1] - 机电动力部 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安全环保部紧密协同 各级管理人员靠前指挥 操作人员日夜坚守全程管控以保障高效推进 [1] - 技术团队对核心工艺流程系统梳理优化 精细调整关键参数 降低能耗并为装置长期高效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1] 技术突破与供应链优化 - 实现关键设备及备件国产化替代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设备运行可靠性和自主保障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1] - 国产催化剂 溶剂 助剂成功投入使用 大幅降低对外依存度 [1] - 对过滤器滤芯等主要耗材科学选型升级 提升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 规避非计划停车风险 [1]
多家化企获评重庆创新型中小企业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02:17
中化新网讯日前,重庆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2025年重庆市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和复核通过名 单》。830家企业申报通过,1724家企业复核通过,涉及多家石化、化工、新材料企业。 据了解,此次未参加复核的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属于有效期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且满足评价认定基 本条件的,其创新型中小企业有效期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效期保持一致,其余未参加的企业和未通过 此次复核的企业,即日取消其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 据记者梳理,在申报通过的830家企业中,涉及石化、化工、新材料的企业有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 司、重庆宜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华希活性炭有限公司、重庆富地化工有限公司、重庆江南化工 (002226)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在复核通过的1724家企业中,涉及石化、化工、新材料的企业有中化 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重庆腾泽化学有限公司、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立邦涂料(重庆)化工有 限公司、重庆卡贝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 ...
高效去除型超滤膜开发成功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02:15
技术突破 - 公司开发出高效去除型超滤膜 可在保持高透水性的同时减轻后续反渗透膜负荷 实现稳定长期生产高品质再生水 [1] - 该技术能将污染物透过量降低至公司现有产品的三分之一以下 [1] - 基于同步辐射设施观测和模拟技术 精确控制聚合物材料和制造工艺 实现更细小孔径和更多微孔数量 [1] 性能优势 - 减少反渗透膜化学清洗频率 延长使用寿命 降低水处理成本 [1] - 将因更换和处置反渗透膜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0%以上 [1] 应用领域 - 技术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化工 钢铁 纺织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再生利用 [1] - 超滤与反渗透膜组合工艺在污水和工业废水再生利用领域正迅速普及 [1] 行业痛点 - 传统超滤膜对废水中常见生物聚合物去除效果不佳 [1] - 反渗透膜频繁化学清洗问题增加了产水成本和二氧化碳排放 [1]
低碳院两项目入选中欧能源合作案例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02:15
公司技术突破 - 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两个项目入选首批中欧能源合作典型案例名单[1] - 高碳效率合成气直接制线性α-烯烃催化技术实现一步法合成线型α-烯烃 已在国家能源集团包头化工完成百吨级中试 将于2026年完成万吨级工业示范运行[1] -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多元转化研发平台及电催化二氧化碳制备技术突破二氧化碳高选择性转化关键技术瓶颈 在欧洲形成示范带动效应[1] 国际合作平台 - 高碳效率合成气技术诞生于NICE-TU/e C1催化联合实验室 由低碳院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共建 系国家能源集团首个中欧国际研发平台[1] - 电催化二氧化碳技术由低碳院欧洲研究院联合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合作开发[1] - 典型案例遴选覆盖氢能 智慧能源 新型储能等多个重点领域[1] 产业升级影响 - 合成气制烯烃技术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 多元化 低碳化发展[1] - 电催化二氧化碳技术实现绿色燃料和化工品制备[1] - 低碳院凭借创新技术研发能力和国际科技合作经验成为首批入选单位[1]
油田企业:探索新能源与油气生产融合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02:12
行业转型背景 - 油田企业作为能源生产与消耗大户 面临传统油气替代加速和碳约束严格化的压力 推动能源转型成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1] - 开采中后期老油田面临资源接替不足 油气稳产难度大 开采成本上升等挑战 迫切需要以新能源发展为契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1] - "十四五"期间政策引导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与油气生产融合已初见成效 "十五五"需重点解决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及深度融合问题[1] 战略规划方向 - 需抓好顶层设计 系统研究产业政策 技术发展 应用场景 多能互补和资源潜力 确定新能源发展方向与重点[1] - 按照节能降碳 降本减费原则 统筹推进高效高效益新能源开发利用[1] - 构建与油气生产深度融合 多能互补 协同高效 效益明显的综合能源供给体系 实现能源保障与绿色转型统一[1] 绿色能源替代路径 - 加大用能电气化替代研究 包括稀油油田井口/井筒电加热 稠油油田电加热制蒸汽 输油管道电伴热 装备油改电等绿电替代路径[2] - 深化绿热替代研究 聚焦稠油热采 原油集输伴热等场景 采用绿电加热 集光集热 余热回收技术减少或替代燃气燃煤用量[2] - 论证废弃井改地热井可行性 利用废弃油水井资源为生产和生活场景供热[2] 新兴业务拓展 - 探索电化学及新型储能 高效聚光集热 高效储热 氢能产业链 生物质能等业务[2] - 跟踪评估绿电交易和碳资产开发潜力并适时介入[2] - 试点电化学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保障电网稳定 跟踪氢能在钻井和井下作业的应用场景 探索绿电制氢与氢能利用闭环[3] 市场拓展策略 - 依托矿区 自用电网和地热资源 向周边供应绿电绿热 探索绿电上网交易和外部供电[3] - 与国内大型能源公司合作开发外部新能源市场 多渠道实现增收创效[3] - 加强油地沟通 将新能源规划纳入地方政府规划 争取土地 税费等政策支持 推进合作开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