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生产

搜索文档
越疆科技携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化方案亮相工博会
中证网· 2025-09-27 05:41
公司动态 - 越疆科技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示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化方案 涵盖自研协作机器人 双足人形机器人 多足机器人及轮式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形态智能机器人 [1] - 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在"工厂智能枢纽"超级大脑指挥下实现各机器人分工协作 流畅完成物料抓取 视觉检测 物料搬运 精密组装等全流程作业 [1] - 公司提出"具身工业"理念和方案 采用"分布式感知-集中式决策-动态化执行"架构 顶层由"工厂智能枢纽"进行任务规划与实时调度 底层由四类机器人分别承担高精度操作 物流转运 非结构化环境巡检与高重复性工位作业 [2] 行业趋势 - 工业自动化进入以"柔性生产"为核心的下半场 传统单一功能机器人在跨场景适配 多机协同与高精度协作方面存在局限性 [2] - 多形态协同平台体现中国企业在机器人系统架构层面的定义能力 为柔性制造和人力成本攀升背景下的工业升级提供可快速部署解决方案 [2]
未来工厂长啥样?工博会首发首展产品描绘未来工业图景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0:23
在越疆机器人展区,多个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共同作业的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双足人形机器人进行精细操作,轮式机器人负责物料搬运,多足机器狗执行巡检任务,协作机械臂完成 高精度装配。 越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并非孤立作业,而是在统一调度下协同完成从抓取、 检测到搬运、组装的全流程任务。 正在举行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上,机器人展成了今年备受关注的区域, 吸引众多访客驻足。 有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 位。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今年的机器人展吸引了超过400家相关企业参展,其中很多展品 为首次展出。 工博会组委会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今年工博会有近300项全球首发、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亮相。首发 首展产品描绘了未来工业的发展图景。 如今,随着工业自动化进入以"柔性生产"为核心的下半场,传统单一功能机器人在高精度协作、多场景 适配与跨设备协同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毕马威智能制造调研报告指出,智能体技术正成为工业工具 演进的下一个前沿。 上述越疆相关负责人透露,越疆在今年工博会上展现的是 ...
2025工博会:从产线到医院、从实验室到课堂,库卡自动化方案助力多产业价值链升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4:25
9月24日,库卡中国(KUKA)在2025工博会期间发布多场景自动化解决方案,覆盖航空、汽车、新能源、医疗及教育五大行业,以高端智能制造技术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企业实现精益生产与柔性制造。 库卡中国发布多场景自动化解决方案 航空智造:高精度装配,重塑高端制造新标准 航空制造领域面临着生产效率与产能瓶颈突出,质量一致性与可靠性挑战严峻,生产线建设与改造周期漫长,产线柔性化与敏捷性水平不足的痛点。库 卡推出全流程高精度装配体系,整合CoboManip机械手、密封胶涂覆系统及质量检测模块,实现从部件搬运到机身合装的全程自动化,支持多机型柔性生 产,定位精度高达0.05mm,并具备125公斤有效负载能力。 此外,库卡Quantec-2系列工业机器人配合直线导轨、AMR移动机器人等设备,实现机身自动化装配与重型部件智慧物流。针对航空部件体系庞大,部 件运输困难,稳定性要求高等严苛条件,库卡旗下瑞仕格物流打造的omniMove全向移动平台承重可达90吨,毫米级运输精度显著提升空间利用与运营效 率。目前,库卡在航空领域案例已经应用到空客等公司的核心机型当中。 库卡中国航空行业部长吴其 发布"库卡航空航天多场景自动化解决 ...
越疆推出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化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4:44
公司技术突破 - 越疆在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推出全球首个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化方案 涵盖协作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人和轮式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形态 [1] - 该方案实现全国首例工业跨场景多任务协同作业的泛化应用 展示物料抓取、视觉检测、搬运和精密组装等全流程作业能力 [1] - 公司拥有超过10万台协作机械臂全球部署经验 产品经过十年现场淬炼形成海量工艺数据、工业痛点洞察和可靠性工程体系三重核心资产 [1] 产品架构创新 - 轮式人形机器人ATOM-M首次发布 融合人形上身灵巧操作与轮式底盘高效移动 满足工业场景移动操作刚性需求 [2] - 采用"集中式讨论+分布式执行"架构:分布式执行由轮式、人形、多足和机械臂分别负责运输、精细化操作、非结构化环境作业和高精度力控作业 [2] - 工厂智能枢纽作为超级大脑通过多模态感知设备构建全维度环境建模 运用工业领域大模型推理引擎增强智能决策能力 [3] 平台化价值 - 系统具备平台化兼容能力 企业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产线即可通过参数配置实现多形态机器人快速接入与协同作业 [3] - 通过持续数据反馈优化智能体表现 形成越用越聪明的进化闭环 [3] - 推动机器人从执行工具向"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智能体伙伴演进 解决传统单一功能机器人在柔性生产中的局限性 [3] 相关ETF表现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幅18.18% 份额增加400万份至8.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2亿元 [5]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下跌1.25% 份额增加1亿份至58.5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2亿元 市盈率45.91倍 [5]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下跌2.84% 份额增加2700万份至87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47.6万元 市盈率20.37倍 [5]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1.94% 份额增加600万份至3.6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6.3万元 市盈率123.26倍 [6]
以多形态机器人领跑“具身工业”场景落地,越疆为何持续进化?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3 13:24
当工业自动化进入"柔性生产" 下半场, 单一功能机器人已难以满足高精度协作、多场景适配与跨设备协同的 需求, 在这一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越疆机器人以"具身工业"为核心能力,推动AI机器人从执行工具向感知- 决策-执行一体的智能体演进,重新定义智能制造的边界。 在2025 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工博会)上,越疆机器人以 "具身工业 协作进化" 为主题 展示了其从高精 度智能协作机器人到"直膝行走+灵巧操作"人形机器人、高机动性高性能多足机器人和轮式人形机器人 ,贯 通从单机作业到群体自主协同的多形态全产品矩阵,以多形态通用具身智能"超级工厂"为核心场景,系统呈 现多形态机器人在高效协同、智能调度与自主作业方面的平台化能力,清晰勾勒出未来智能生产的全新图景。 同时,越疆还展示了将机器人技术与工业制造、商业服务、教育科研等30余个领域深度融合的广泛应用潜 力,成为展会中最受瞩目的技术焦点。 ▍ 具身智能"超级工厂",集中决策+分布式执行 全球首次多形态通用具身机器人协同自主作业 本届工博会清晰显示,近年来越疆并未局限于协作机器人这一单一赛道。 随着"具身智能"成为人工智能与机 器人融合的新方向,越疆依托扎实的技术积 ...
2025CIIF:越疆率先开启多形态机器人“具身工业”时代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13:17
公司技术展示 - 公司在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示"超级工厂"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 包含双足人形机器人精准分拣 轮式机器人灵活穿梭 多足机器狗复杂环境巡检 协作机械臂高精度装配 所有机器人在统一调度下协同完成全流程任务 [1] - 公司依托协作机器人领域技术积累 将能力延伸至人形 多足机器人等新形态 通过"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实现跨形态 跨场景协同作业 [1] - 公司双足人形机器人DOBOTATOM是全国首例实现工业跨场景多任务协同作业的双足人形机器人 半年内完成2次迭代 突破人机动作高效映射技术 可实现拟人化操作与群体协同工艺任务 [3] 技术架构创新 - 超级工厂采用"集中式讨论+分布式执行"架构 顶层"工厂智能枢纽"作为超级大脑 借助多模态感知设备建立环境模型 依靠工业大模型进行任务规划与调度 [2] - 执行层四类机器人分工明确:轮式人形机器人负责产线间物料转运 双足人形机器人完成精细化操作 多足机器狗适配非结构化环境巡检 协作机械臂专注高精度工位作业 [2] - 该架构依托时空动作分块ACT预测控制大模型技术 实现长时序任务生成与低延迟控制 首次实现多形态机器人常态化协同作业 覆盖工厂核心流程 [2] 核心技术创新 - 公司坚持技术自研+场景落地双轮驱动 全链条自研伺服驱动 电机等部件 为机器人提供精准控制的肌肉与小脑 [2] - 视觉感知 力控交互等AI领域突破赋予机器大脑级决策能力 通过产品化与工程化能力实现从实验室原型到工业级装备的跨越 [2] - 双足人形机器人融合远程存在(Telexistence)技术 成功完成1800公里远程煎牛排操作 验证毫米级精度与超低延时操控能力 [3] 商业化应用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 服务汽车 3C等多行业 与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 沉淀深厚工艺解码能力与行业认知 [3] - 企业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产线 通过参数配置与任务调度即可实现多形态机器人快速接入与协同作业 系统通过数据反馈优化智能体表现 形成越用越聪明的进化闭环 [4] - 公司联合全球制造企业与专家发起"协同聚力 落地为王"联合行动 推动机器人技术与制造现场深度融合 构建可快速部署 易扩展的智能制造新体系 [3] 行业发展趋势 - 工业自动化进入柔性生产下半场 传统单一功能机器人在高精度协作 多场景适配等方面局限凸显 [1] - 毕马威报告指出智能体技术是工业工具演进的下一站 公司以具身工业为核心构建融合机械臂 人形 轮式 多足机器人的协同智能系统 [1] - 推动机器人从执行工具向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智能体伙伴升级 公司有望成为全球智能制造升级的重要力量 [1][4]
中国服装定制大会长沙举行 业内共探产业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9:29
核心议程则围绕产业关键命题展开多维度探讨:浙江深服 CEO吴偲偲拆解人工智能在生产端的应用边 界;杰克科技王春元以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例,阐释柔性生产如何实现"高效不打折";定制邦创始人周宇 峰在"供应链生态篇"引言中强调"定制行业的未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生态共赢"。 该大会已连续三年落户长沙。此次盛会进一步巩固长沙在全国定制产业中的枢纽地位,为区域经济注 入"时尚+文化+科技"的强劲动能。 今年大会还设置"衣央之夜" AI非遗服饰发布秀,举办非遗定制服饰公益静态展,呈现传统技艺向产业 转化的成果。(完) 中新网湖南新闻9月23日电 (秦峰)9月22日,以"价值共创——定制的生态进化"为主题的2025中国服装定 制大会在长沙举行。 这场行业盛会吸引全国500余位行业领袖、设计精英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通过政策解读、主题分 享、高端对话等形式,探讨中国服装定制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深化产业链协同与文化创新融合。 当前,定制产业正处于从"规模增长"向"价值提升"的关键转型期。大会明确,唯有坚持文化赋能与科技 驱动,才能实现产业生态共荣。 ...
川金诺(300505) - 川金诺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19日、9月22日)
2025-09-22 10:2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44亿元,同比增长27.91%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6.51% [4]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0亿元,同比增长423.23% [4] - 总资产36.69亿元,总负债10.29亿元,净资产26.40亿元 [4] 业务结构 - 磷酸业务贡献51.36%的营收 [4] - 饲料级磷酸盐和磷肥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23.92%和22.87% [4] - 磷肥板块毛利率29.52%,饲料级磷酸盐毛利率17.60%,磷酸产品毛利率9.86% [4] 产能布局 - 东川基地主要产品产能:磷酸二氢钙10万吨/年、磷酸氢钙15万吨/年、磷酸氢钙Ⅲ型15万吨/年、重(富)钙15万吨/年、氟硅酸钠1万吨/年 [3] - 防城港基地主要产品产能:重(富)钙14万吨/年、工业湿法净化磷酸15万吨/年(技改后)、氟硅酸钠1.5万吨/年 [3] - 公司采取柔性生产模式,可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毛利率调整产品结构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市场需求相对旺盛,公司灵活调整生产计划与产品结构,聚焦高毛利产品 [4] - 硫磺、硫酸等主要原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向中下游传导,推动下游产品价格上调 [4] 埃及项目进展 - 埃及项目预计2028年7月投产 [7] - 项目满产后预计年收入超20亿元,净利润超3亿元,内部收益率22.30% [6] - 2025年7月已获得云南省商务厅及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 [6] 战略规划 - 埃及项目将打造海外加工中心,优化成本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6] - 公司主动中止新能源产业建设,但长期看好行业前景并保持持续关注 [8] - 目前没有向资本市场融资的计划,未来将结合战略发展需求及市场环境评估资本运作方案 [6] 资源保障 - 东川基地通过购进中低品位磷矿,利用浮选系统制得中高品质磷精矿,具有价格优势 [6] - 广西基地利用港口优势,视国内外价格高低择优采购海外及我国北方地区磷矿 [6] 分红政策 - 公司坚持以实际业绩回馈投资人,在利润与资本开支需求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分红比例 [6]
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加速落地,有何深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3:48
政策导向与战略意义 - 科技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为未来万亿级产业奠定基础 [2] - 人形机器人融入汽车制造是推动行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重要支撑 紧密贴合制造强国和汽车强国战略 [3][4] 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 - 人形机器人具备智能化、精准操作和柔性化优势 可解决传统生产方式效率瓶颈、精准一致性及柔性不足等问题 [4] - 在汽车总装环节 人形机器人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感知车门轮廓 灵活调整机械臂角度与力度 确保质量一致性 [4] - 在汽车座椅电路对接作业中 人形机器人五指灵巧可模拟人类手部动作 单工位作业效率提升40% 装配误差精度显著提升 [5] - 在新能源汽车多车型共线生产中 人形机器人能迅速调整工作模式 依据车型信息自动规划动作路线 提升生产线通用性与灵活性 [5] 产业生态与发展模式 - 特斯拉凭借智能驾驶技术积淀开启人形机器人自研 计划2024年试生产5000台Optimus 2026年目标生产5万台 [6][8] - 机器人企业与车企及上下游供应商形成生态合作 将车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技术迁移至机器人领域 提升环境感知能力 [6] - 多方协同建立开放兼容创新的产业生态 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筑牢根基 [7] 成本趋势与规模化前景 - 目前工业级人形机器人单台成本约50-80万元 是传统机械臂的3-5倍 [7] - 未来两三年内基础款人形机器人价格有望降至5万元左右 加速在汽车制造领域普及 [8] - 核心零部件价格有望大幅下降 推动整体成本降低和性价比提升 [7][8] 长期产业影响 - 人形机器人将催生"人工智能+汽车制造"全新生态 通过云端数据共享持续优化作业流程 [8] - 汽车制造行业有望在人形机器人融合浪潮中实现"弯道超车" 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9] - 重新定义汽车制造生产模式、供应链体系及市场竞争格局 推动全球产业向"个性化定制"范式跃迁 [9]
“工程+化工”同步发展 三维化学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2.54%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13:4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9亿元 同比增长21.8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亿元 同比增长42.54% [1] - 中期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1] 业务板块表现 - 工程总承包业务营业收入4.09亿元 同比增长483.46% [1] - 公司为国内设计、总承包硫磺回收装置最多的企业 [1] - 稳步推进北方华锦、天津石化等重点在手项目 [1] 战略发展举措 - 工程与化工业务同步发展 加速高附加值产品成果转化 [1] - 推进醋酸丁酸纤维素产品优化提升技改项目 [2] - 完善"醛醇酸酯"产业链 提升产业链一体化水平 [2] - 异辛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 行业机遇 - 炼化升级改造及新型煤化工发展带来业务机会 [1] - 油转化升级改造、老旧设备更新、高端产能投放推动石化产业结构优化 [1] - 风光电氢与传统能源一体化发展提供新增长点 [1] 运营策略 - 积极拓展新兴区域及行业市场 [1] - 发挥柔性生产优势科学灵活组织生产 [2] - 推进产品向精细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2] - 顺应市场供需变化和价格趋势统筹原料装置结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