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

搜索文档
橡胶机械行业迎来高位调整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03:51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橡胶机械行业呈现营收微增6.5%、利润下滑、出口大增78.8%的分化态势 [1] - 行业销售收入达85亿元同比增长5.2% 增速较上年明显放缓 [2] - 新增订单同比明显下降 部分企业下半年生产任务不足 全年销售收入预计个位数增长 [1][3] 企业竞争格局 - 19家重点企业中10家增长9家下滑 头部企业软控股份、华澳科技、桂林橡胶设计院保持领先 [3] - 前三强企业销售收入35.82亿元占行业总营收42.1% 较去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 [3] - 前十强企业合计销售收入54.63亿元 占比64.63% 集中度基本持平 [3] 盈利能力分析 - 行业出现增收不增利或营收利润双下滑态势 软控股份营收增20.33%但净利润降23.84% [4] - 巨轮智能营收降24.69% 净利润降1091.4% 新元科技营收降94.51%净亏损扩大75.54% [4] - 利润下滑主因包括订单竞争加剧致毛利走低、美国关税政策导致项目延期、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损失 [4] 出口市场表现 - 上半年行业出口创汇达5.1亿美元同比增72.9% 出口交货值占销售收入比重提升至45.9% [6] - 软控股份国外业务收入12.08亿元同比增78.75% 占总营收比重升至31.14% [6] - 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 欧洲、美洲、非洲等市场订单占比显著提升 [6] 订单结构变化 - 上半年生产任务中约半数来自国外订单 反映国内轮胎企业投资节奏放缓 [3] - 海外订单成为拉动行业增长核心动力 预计2025年出口增幅保持在20%以上 [6][7] - 结转订单逐步消化后 若新增订单未及时跟进 下半年营收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 [3]
嘉施利获两化融合AAA级认定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03:51
公司数字化转型成果 - 嘉施利(荆州)化肥有限公司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认定 标志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获得国家权威机构顶级认可 [1] - 公司通过整合基础网络等数字底座 优化设备管理系统EAM、安环应急指挥系统HSE、能源管理系统EMS等核心应用系统 [1] - 实现厂区数据实时监测和自动分析 有效减少人工操作和巡检频次 提升人均效能、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结构 - 嘉施利为云图控股旗下全资子公司 主要产品包括磷酸一铵和复混肥料等系列产品 [1] - 公司专注于生产技术研发和数字化升级 近年来持续推动智能化改造 [1]
向“新”发力 向“质”跃升——抚顺石化公司洗化厂创新驱动发展纪实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03:51
公司创新驱动发展 - 公司作为亚洲最大的表面活性剂原料生产基地和国内特色烷基苯生产基地 持续以创新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链升级[1] - 公司全力推进新型催化剂研发以打破国外企业对新型脱氢催化剂的垄断 经过60余次试验完成包覆型脱氢催化剂开发[2] - 新型脱氢催化剂DPt-1已在烷基苯Ⅱ脱氢装置实现工业化应用 累计运行90天 脱氢转化率提高1.3% 选择性提高3%[2] 产能提升与技术改造 - 公司烷基苯产量屡创新高 通过实施烷基苯能效提升项目改造64台动静设备 包括更新K-101循环氢气压缩机[3] - 能效提升项目投用后装置整体产能将稳步提升 天然气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大幅下降[3] - 公司实施26项提质增效措施 包括优化双段进料和延长脱氢催化剂使用周期 保障装置满负荷生产[3] 数字化转型成效 - 生产线通过持续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造基本实现智能化控制 主控室可实时监控温度及压力等主要参数[4] - 应用智能巡检仪后单次巡检时长压缩10分钟 通过自动感应替代手动放置巡检牌的操作方式[4] - 车间设置巡检提醒系统并加强点检标准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巡检精准度[4]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发展思路明确写入"洗化产品高端化" 将深入实施新材料提速工程[5] - 重点抓好新材料新产品研发与生产 加快布局发展高端特色产品[5]
潞安丰喜开辟尿素发运新通道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03:51
中化新网讯 近日,潞安化工丰喜集团供销分公司开通了永济货场站并完成首批尿素发运作业。这一举 措不仅有效缓解旺季及春节期间的运输压力,更为企业构建多元发运体系、降低库存风险奠定了坚实基 础。 据悉,临猗分公司此前尿素发运长期依赖运城货场,但随着业务量增长,尤其是旺季和春节期间发运量 激增,单一货场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同时,运城货场受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影响,货车通行存在被限制 的潜在风险,给发运工作带来不确定性。为保障发运工作稳定有序,潞安化工丰喜集团供销分公司铁路 运输部对永济站进行了实地考察,确认其具备发运条件。 业内人士表示,永济站的顺利开通,一方面显著提升尿素出库效率,有效降低公司库存压力;另一方 面,通过引入两家发运方形成竞争机制,倒逼装车质量提升和作业效率优化,为后续运输工作注入新动 力。 ...
锦州石化7月航煤铁路外运量创新高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03:42
公司运营表现 - 7月份航煤铁路外运量同比增幅84%创纪录 [1] - 通过全流程优化和过程控制支撑航煤增产与外运 [1] - 强化上下游装置协同联动提升航煤收率 [1] 生产管理措施 - 挖潜增产并紧跟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 [1] - 保证质量营造稳定可靠的生产环境 [1] - 各环节高效联动保障外运畅通 [1]
济南炼化环保型橡胶增塑剂产量翻番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03:42
公司运营进展 - 环保型橡胶增塑剂系列装置升级改造后满负荷运行 产品收率同比提高3.56个百分点[1] - 增塑剂产量较改造前实现翻番 首批产品已投放市场并销至齐鲁石化橡胶厂等下游企业[1] 产品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A1820环保型橡胶增塑剂使用性能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 - 该产品是我国唯一国产化替代产品 大幅降低国内绿色橡胶及轮胎生产成本[1] 行业市场格局 - 环保型橡胶增塑剂是生产绿色丁苯橡胶和绿色轮胎的关键原料 可显著改善轮胎柔韧性和可塑性[1] - 中国市场长期被国外公司主导 推高国内绿色橡胶及轮胎生产成本[1]
百万吨新产能入市 丙烯腈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03:24
产能扩张 - 2025年丙烯腈行业预计新增产能130余万吨 总产能将突破570万吨 [1][2] - 2025年上半年已有裕龙石化13万吨 泉州石化26万吨 镇海炼化40万吨装置投产 吉林石化26万吨装置于8月中旬开车 [2] - 行业总产能较2024年底增长近四分之一 迎来近5年第二次集中扩张期 [2] - 生产企业数量由16家增至20家 前五大企业产能集中度从63.47%降至55.91% 为近5年最低水平 [2] 需求状况 - ABS树脂占丙烯腈下游消费结构50% 其产能从2020年442.5万吨增至2024年916.5万吨 年均复合增长率19.97% [3] - 2024年ABS行业平均利润跌至-253元/吨 同比下滑220.3% 产量回落至548.8万吨 同比下降6.83% [3] - 2025年织造企业开工率跌破60% 海外订单同比减少30% 腈纶需求承压 [4] - 丙烯酰胺传统应用领域需求增量不足 新兴领域需求规模尚未形成 [4] - 三大主力下游领域开工率维持在60%-70%低位 对丙烯腈托举力度有限 [4] 新兴机遇 - 碳纤维 高性能工程塑料等高端下游领域预计2025至2030年带动丙烯腈需求年均增长8%-12% [5] - 碳纤维产量从2020年1.87万吨增至2024年5.90万吨 年均复合增长率33.28% [5] - 原丝成本在碳纤维总成本中占比达58.71% 丙烯腈作为关键原料价值凸显 [5] - 碳纤维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 风电叶片等领域的渗透率将显著提升 [6] - 丙烯腈行业年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规模 成为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重要基石 [6] 竞争态势 - 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生产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生存关键 [6] - 技术创新是未来市场竞争核心驱动力 具备自主技术企业能在原材料消耗和能耗控制上降低成本 [6] - 企业需率先实现"做强 做优"才能抓住高端下游发展机遇 [6]
国家发改委力推“人工智能+”行动实施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03:09
政策框架 - 坚持协同联动 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系统推进产业协作和生态融通 [1] - 坚持因地制宜 推动各地立足区位特点 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 [1] - 坚持分业施策 聚焦破解痛点难点堵点 挖掘人工智能赋能深层次需求和高价值场景 [1] - 坚持开放共享 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加强算力数据要素开源开放和人才资本资源有序流通 [1] 实施机制 - 凝聚政府和市场合力 做好标准制定数据开放安全监管兜底保障 政策项目资金多管齐下 [2] - 凝聚部门协同合力 与行业主管部门加快推动各行业专项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出台 [2] - 凝聚部门和地方合力 强化国家层面系统布局资源支持 指导地方发挥积极性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凝聚国企民企合力 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 鼓励央国企开放应用场景在国计民生重点领域发挥作用 [2] - 凝聚人工智能企业和行业用户合力 推动双向奔赴双向赋能 共同打造行业解决方案 [2]
全球首个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升级面市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02:56
产品发布 - 中控技术于8月28日在杭州面向全球发布时间序列大模型TPT 2(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 2)[2] - TPT 2是在全球首个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TPT 1基础上开发的升级版本[2] - 该模型重点针对流程工业长期存在的能耗优化难、故障事故频发和产品质量波动大等问题[2] 技术特点 - TPT 2依托时序预测与智能诊断能力,实现生产运行过程的精准感知与动态优化[2] - 基于工业时序数据构建AI算法,是全球首个深度契合流程工业第一性原理的可信模型[3] - 可广泛适配多类生产工艺并实现闭环应用,能精准挖掘工业数据价值[3] - 深度融合工业场景,致力于解决企业普遍关注的安全、质量、成本、效益和低碳等核心问题[2] 应用效果 - TPT 1已在110多个案例中验证其可用性与实用性[2] - TPT已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万华化学、大唐多伦煤化工等企业的百余套装置应用[3] - 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榆林化工应用中,异常预测准确度达99.79%,单炉乙烯收率提高0.373%[3] - 在石化、化工等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为行业持续贡献可量化的降本增效价值[2] 市场反响 - 发布会吸引了近700名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头部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投资机构的代表[3] - 截至发布当日,TPT预定订单企业518家,成交量112套,线上注册申请用户3268名[3] - 被行业专家评价为"未来的趋势",可能通过它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工厂[4] 战略定位 - TPT 2是为石油和化工等流程工业核心需求打造的革命性工业AI工具[3] - 为企业提供从解决方案到工业智能体的一体化支撑[3] - 公司将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加强与用户合作,推动中国工业AI提升全球影响力[2] - 成为支撑工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工具[2]
TPT 2多维度破解石化行业痛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02:56
TPT 2产品功能演示 - 公司以石化行业常见痛点问题为例现场演示TPT 2操作流程并介绍研发思路[1] - 会场配置35台公用电脑供用户同步体验TPT 2产品效果[1] - 通过常压塔调试案例展示TPT 2操作过程:接收用户问题后引导确认关键变量、上传运行数据、解读工况数据并提供半小时操作建议[1] - 操作结果以表格形式呈现并可保存为Agent实现重复问题一键执行无需重新规划[1] 工业应用与解决方案 - TPT 2可将乙烯装置业务问题快速转化为可落地解决方案并实现工程应用部署[2] - 公司多款产品与TPT融合产生协同效应实现"1+1>2"效果[2] - TPT能读取海量工业实时数据(传统大模型仅支持文档或图片)在安全领域已有实施案例[2] - 公司AI+安全技术可智能识别事故路径并通过历史数据训练实现风险预警预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