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搜索文档
当AI专家遇上特区建设者
深圳商报· 2025-09-15 00:47
公司发展 - 兆威机电从800平方米小厂成长为全球微型传动领域标杆 [1][4] - 兆威机电连续4年研发投入超营收10%并拥有450多项知识产权 [4] - 华发股份深圳公司即将开业前海冰雪世界项目 [4]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成为宝安区前沿产业核心赛道 [4] - 前海冰雪世界具备全球室内滑雪场世界第一高差和华南首个室内33米深潜池 [4] - 智能穿戴设备企业实现产品远销海外 [3] 区域经济 - 宝安区作为深圳产业大区和制造强区推行创新驱动战略 [4] - 宝安通过产城人融合发展为创业者提供梦想舞台 [3] - 区域文旅经济与高科技融合发展趋势显著 [4]
哈啰首款Robotaxi“HR1”亮相
深圳商报· 2025-09-15 00:03
全球头部自动驾驶平台Robotaxi商业化布局加速 【深圳商报讯】(记者 肖晗)9月11日,在官宣进军Robotaxi领域之后不到三个月,哈啰首款前装量产 Robotaxi车型"HR1"(Hello Robot1)亮相。值得关注的是,进入9月,出行平台头部玩家密集发布无人 驾驶商业运营的新动态。伴随车辆逐步规模化落地以及营收增长,Robotaxi已进入商业化提速的关键节 点。 据了解,哈啰此次首发的HR1在安全性设计上实现了全方位突破,从感知、计算、定位、底盘、电源、 通信等六大维度构建了多重安全保障体系。 此前,为推动Robotaxi发展进程,今年6月,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 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9月11日,哈啰又与启辰汽车、阿里云、地平线、禾赛等产业链核心伙伴签 署战略合作协议,覆盖整车制造、云计算、芯片算力、传感器与解决方案等关键环节。根据哈啰公布的 商业化路线图,公司目标是在两年内实现Robotaxi业务规模化。目前,哈啰已在湖南株洲启动商业化试 点运营,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前装车型的SOP量产,覆盖超10个城市、国际首城规模落地、达到万辆规 模,2027年部署超5万 ...
奥比中光持续提升在3D视觉感知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让“机器之眼”拥有3D视觉
深圳商报· 2025-09-15 00:01
核心技术布局 - 公司构建"芯片—算法—硬件—方案"全栈式技术体系 融合光学 机械 电子 芯片设计 算法 SDK 固件开发等多项交叉学科技术 [1][2] - 技术布局覆盖结构光 iToF dToF 双目 Lidar 工业三维测量六大领域 累计申请专利1200余项 授权专利700余项 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40% [2] - 通过主被动融合技术和滤光片解决强光 反光 弱纹理问题 深度测量范围覆盖0.1-10米 支持极速曝光与HDR深度成像技术 [3] 量产与性能优势 - 自主开发专用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成功实现多款3D视觉感知产品规模量产 产品性能满足各应用场景高标准要求 [3] - Gemini330系列产品专为全场景设计 可在高动态场景下实现稳定高精度成像 [3] 市场地位与生态合作 - 在中国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服务全球客户包括OPPO 捷普 中国移动 Matterport 贝壳如视等企业 [1][4] - 与英伟达合作将产品集成至Jetson平台和Isaac机器人生态系统 开发者可调用技术实现机器人导航避障 识别交互功能 [5] - 获得微软AzureKinect技术产品线授权转移 发布Femto系列产品 与蚂蚁集团在刷脸支付领域深度合作推动"碰一下"支付落地 [5] 财务表现改善 - 2023年营业收入达3.6亿元 同比增长39.56%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67.67% [6] - 2023年毛利率为38.27% 其中3D视觉传感器毛利率保持在45%以上 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104.14% 归母净利润6019.01万元 扣非净利润3018.92万元 [6] 行业前景展望 - 全球3D成像和传感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0亿美元 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20% [7] - 3D视觉作为机器人核心传感器 在国内外主要人形机器人产品中配置率较高 机器视觉传感器市场未来几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7][8] 产能扩张与战略定位 - 东莞松山湖基地投产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佛山顺德智能制造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为订单交付提供产能保障 [9]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在具身智能 三维数字化等领域产业化应用 形成"技术迭代—量产提速—成本优化"良性循环 [9] - 公司定位向"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迈进 [9]
茅台售价创新低:大容量产品出现价格倒挂
深圳商报· 2025-09-14 23:47
核心价格动态 - 2025年53度500ml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报1770元 较前一日下跌10元 刷新上市以来最低纪录 原箱报1790元 持平前日 同样为历史低点 [1] - 与平台上线时的2220元、2255元相比 散瓶和原箱累计跌幅均已超过20% [1] - 53度1L装"公斤茅台"原箱批发价报3300元 年内累计下跌18.92% 较年初上线价3700元缩水近400元 [1] 二级市场表现 - 贵州茅台股价同步承压 9月12日微跌0.49% 收于1516元/股 [1] 价格走势时间线 - 6月11日散瓶批发价首次跌破2000元关口 11天后的6月22日跌破1900元 6月25日再破1800元 [1] - 6月27日短暂回稳至1800元 7月7日一度反弹至1880元 但8月29日再度失守1800元关口并持续下探 [1] 零售端价格情况 - 拼多多平台有店铺将2025年飞天茅台双瓶标价3400元 折合单瓶1700元 同款"海外版"标价低至1490元 [2] - 京东平台"出口版"报价低至1180元/瓶 多数电商链接售价仍维持在2000元以上但议价空间明显放大 [2] 公司回应与市场状况 - 公司回应行业周期与消费趋势变化叠加 正通过科学精准投放、主动维护渠道生态予以对冲 [2] - 渠道库存保持良性 市场总体平稳 8月底以来终端动销环比显著回暖 对后续态势保持谨慎乐观 [2] 价格倒挂现象 - 53度1L装"公斤茅台"官方指导价高达3799元 目前市场批发价3300元已出现明显倒挂 [1]
让“机器之眼”拥有3D视觉
深圳商报· 2025-09-14 22:34
技术布局 - 公司构建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加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 覆盖结构光 iToF dToF 双目 Lidar 工业三维测量六大领域 [2] - 技术融合光学 机械 电子 芯片设计 算法 SDK 固件开发等多项复杂学科交叉技术 [2] - 累计申请专利1200余项 取得授权专利700余项 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40% [3] 产品性能 - Gemini330系列产品采用主被动融合技术 深度测量范围覆盖0.1至10米 解决强光反光弱纹理问题 [4] - 产品支持极速曝光与HDR深度成像技术 实现高动态场景下稳定高精度成像 [5] - 自主开发专用生产设备及测试工具 实现多款3D视觉感知产品规模量产 [5] 市场地位 - 在中国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6] - 与英伟达合作 多款产品集成至Jetson平台和Isaac机器人生态系统 [7] - 获得微软AzureKinect技术产品线授权转移 发布Femto系列产品 [8] - 与蚂蚁集团在刷脸支付领域深度合作 推动碰一下支付落地零售场景 [9] 财务表现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 同比增长39.56% [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7.67% [10] - 2023年毛利率38.27% 其中3D视觉传感器毛利率保持在45%以上 [1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104.14% 归母净利润6019.01万元 [10] 行业前景 - 全球3D成像和传感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0亿美元 2019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20% [11] - 3D深度相机在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品中配置率较高 [11] - 机器视觉传感器市场预计成为增长较快细分领域 未来几年保持快速增长 [12] 产能建设 - 东莞松山湖基地投产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14] - 佛山顺德智能制造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为订单交付提供产能保障 [14]
发力万亿冰雪经济
深圳商报· 2025-09-14 22:30
公司战略合作 - 顺丰速运与热雪奇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冰雪经济与文旅服务展开深度协同 通过整合物流 客流与资源流共同打造冰雪产业新生态 [1] - 合作以华发冰雪热雪奇迹项目为基础 扩展至雪具智慧管理 雪场驿站创新运营 会员权益生态共建等战略领域 [1]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冰雪产业预计2025年突破万亿元 呈现高增长态势 [1] - 冰雪赛事 活动和旅游催生专业包装 精准配送 保险运输等高端物流服务需求 为物流行业打开新增长空间 [1] 合作方背景 - 热雪奇迹是世界知名高水平冰雪综合运营服务商 通过标准化管理输出已在全国开业运营10个滑雪场 [1] - 华发冰雪热雪奇迹项目由华发集团和融创集团投资打造 热雪奇迹运营管理 将于9月29日在深圳前海正式开业 [1]
创新低!茅台售价低见1700元
深圳商报· 2025-09-14 16:07
茅台酒批发价格走势 - 2025年53度500ml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报1770元 较前一日下跌10元 刷新上市以来最低纪录 [1] - 原箱批发价报1790元 持平前日 同样为历史低点 [1] - 与平台上线时的2220元(散瓶)和2255元(原箱)相比 两者累计跌幅均已超过20% [1] - 53度1L装"公斤茅台"原箱批发价报3300元 年内累计下跌18.92% 较年初上线价3700元缩水近400元 [5] 价格变动时间线 - 散瓶批发价于6月11日首次跌破2000元关口 [5] - 6月22日跌破1900元 6月25日再破1800元 [5] - 7月7日一度反弹至1880元 但8月29日再度失守1800元关口 [5] - 持续下探至当前1770元 [5] 零售市场价格表现 - 拼多多平台有店铺将2025年飞天茅台双瓶标价3400元 折合单瓶1700元 [5] - 同款"海外版"标价低至1490元 [5] - 京东平台"出口版"报价低至1180元/瓶 [5] - 多数电商链接售价仍维持在2000元以上 但议价空间已明显放大 [5] 不同年份产品价格对比 - 2025年飞天原箱价格1790元 散瓶1770元 [2] - 2024年飞天原箱价格1845元 散瓶1825元 [2] - 2023年飞天原箱价格1940元 散瓶1870元 [2] - 公斤茅台原箱价格3300元 [2] 股价市场表现 - 贵州茅台股价9月12日微跌0.49% 收于1516元/股 [2] - 当日开盘价1526.00元 最高价1538.02元 最低价1510.53元 [3] - 成交额51.32亿元 [3] 公司管理层回应 - 公司代总经理王莉回应行业周期与消费趋势变化叠加 [6] - 公司正通过科学精准投放 主动维护渠道生态予以对冲 [6] - 渠道库存保持良性 市场总体平稳 [6] - 8月底以来终端动销环比显著回暖 对后续态势保持谨慎乐观 [6]
租房新规,明起施行!这些权益你要知道
深圳商报· 2025-09-14 03:53
9月15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条例》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住房 租赁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稳定住房租赁关系,促进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条例》共7章50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明确总体要求;二是规范出租承租活动;三是规范住房租赁企业行为;四是规范经纪机构行为;五是强 化监督管理;六是严格责任追究。 这部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将从"野蛮生长"迈入依法规范成长的新阶段。 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等相关规定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 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当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 《条例》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使用实名签订住房租赁合同,住房租赁合同应当向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 针对承租人合法权益保护不到位的问题,《条例》规定住房租赁合同应当明确约定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以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项,出租人无正当理由 不得扣减押金;出租人解除住房租赁合 ...
搞事情!香飘飘“绕不动”了?紧急公告后,真相来了
深圳商报· 2025-09-13 15:43
品牌营销活动 - 香飘飘官方微博于9月13日发布紧急公告宣布暂停"绕地球"话题并引发公众关注 随后披露该事件为与治愈星萌龙"奶龙Nailoong"合作的品牌营销活动 旨在通过"绕地球治愈合伙人"提升用户陪伴感和治愈力 [1][3][5][6] - 网友对营销活动反应分化 部分表示不解或质疑 部分则表示支持并期待品牌落地互动 [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5亿元 同比下降12.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739.09万元 同比增亏 [9][11] - 冲泡类产品销售收入4.23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31.04% 即饮类产品销售收入5.91亿元 同比增长8.03% [9][11] - 公司解释冲泡类产品存在明显季节性销售特征 第二三季度为淡季且持续时间较长 对市场营销和生产规划构成挑战 [11] 运营与成本结构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9.11%至2789.71万元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41%至3.31亿元 [12] - 经销商数量净减少92个 公司称系持续优化渠道结构和数量调整所致 [12] - 即饮类产品线包括"Meco"杯装果茶、"兰芳园"港式茶饮及即饮牛乳茶等 冲泡类产品涵盖经典系列和好料系列 [12]
ST天圣财务造假实锤!22人被罚,实控人终身禁入
深圳商报· 2025-09-13 12:58
行政处罚事项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因虚增利润和未披露关联交易等违法行为被警告并罚款合计499万元[1] - 时任董事长刘群被处以90万元罚款及终身市场禁入 其他22名责任人员合计被罚款379万元[4] - 公司股票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仍为ST天圣 股票代码002872 日涨跌幅限制仍为5%[4] 财务造假细节 - 2017年通过账外资金支付销售费用虚增利润1.75亿元 通过虚增采购成本虚减利润0.83亿元 最终虚增利润0.92亿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30.21%[2] - 2018年通过账外资金支付销售费用虚增利润0.48亿元 通过虚增采购成本虚减利润0.19亿元 最终虚增利润0.29亿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20.61%[2] - 2017年未披露关联交易金额4.81亿元 占当期期末净资产15.08% 2018年未披露关联交易金额0.49亿元 占当期期末净资产1.49%[3] 关联交易违规 - 公司上市后截至2017年7月24日 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金额3.29亿元 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5%且金额超过3000万元[3] - 未按规定及时披露关联方和关联交易 导致2017年和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涉嫌违反2005年《证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3] 控股股东涉案情况 - 控股股东刘群因侵占挪用公司资金案被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 需退赔公司被侵占和挪用的资金共计1.25亿元[5] - 截至2021年4月8日 刘群占用资金本金及利息已偿还完毕 刘群目前未在公司任职 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结构[5] - 公司及控股股东刘群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5年1月7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目前调查尚未结束[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