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多空分歧白热化!焦煤期货宽幅震荡,空头紧盯需求疲软,多头押注政策 “反内卷”
华夏时报· 2025-09-13 10:10
焦煤期货价格走势 - 焦煤期货主力2601合约9月12日报收1144.5元/吨 单日涨幅0.88% [1] - 期货价格高位震荡 市场做多热情激发 9月11日午盘后出现增仓上涨 [2] - 焦煤现货价格进入震荡观望阶段 蒙5焦煤仓单成本约1100元/吨 山西煤简混仓单约1130-1150元/吨 期货盘面小幅升水现货 [2] 价格变动与盈利状况 - 山西晋中地区中硫主焦7月初价格930元/吨 7月末高点1400元/吨 当前回落至1270元/吨附近 较三季度初上涨240元/吨 涨幅25.8% [3] - 全国平均吨焦盈利35元/吨 山西准一级焦盈利47元/吨 山东准一级焦盈利90元/吨 内蒙古二级焦亏损18元/吨 河北准一级焦盈利57元/吨 [3] - 焦炭价格面临降价压力 第一轮下跌50-55元/吨 第二轮提降已开启 幅度50-55元/吨 [3] 供应状况 - 9月初国内煤矿减停产增多 目前基本恢复至8月中下旬水平 [3] - 焦煤开工率逐渐恢复 进口蒙煤通车最高达1400车附近 供应缺口不明显 [2] - 7月焦煤进口总量962.3万吨 较6月增加53万吨 蒙古焦煤7月进口498万吨 较6月增30万吨 [5] - 8月蒙古焦煤进口预计接近550万吨 9月预计与8月相当 [5] - 俄罗斯煤7月进口338万吨 较6月增100万吨 8月预计进口280万吨 9月预计250-270万吨 [6] - 8-9月焦煤进口量预计稳定在930-950万吨/月 [6] 需求与库存 - 钢厂高炉开工率83.83% 环比增3.43个百分点 同比增6.20个百分点 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90.18% 环比增4.39个百分点 同比增6.29个百分点 日均铁水产量240.55万吨 环比增11.71万吨 同比增17.17万吨 [5] - 钢厂焦煤库存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独立焦化厂库存呈下降趋势 [4][5] - 现货市场采购情绪一般 竞拍价格以稳或小跌成交居多 [2] - 预计9月中下旬焦钢企业会进行补库 采购需求释放 [4][5] 政策与市场因素 - 市场"反内卷"情绪回升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综合整治无序非理性竞争 [1] - 蒙古国政府采取举措增加煤炭出口至中国 借助自动化智能通道优先放行煤炭运输车辆 [6] - 蒙古煤通关车次处于高位 预计四季度维持高进口量 [6] - 进口海运煤利润恢复 9月到港量维持高位 [6] - 超产核查工作各地上报结束 预计进入抽查阶段 [7] 市场预期 - 焦煤短期向上或向下空间均不大 供需相对平衡 [7] - 预计焦煤价格中下旬止跌企稳 [4] - 焦煤焦炭难有趋势性行情 预计呈现区间宽幅震荡走势 [8] - 若出现政策性减产或持续去库 中长期有一定上行空间 [8]
共绘全球产业新图景 2025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在京召开
华夏时报· 2025-09-13 09:49
大会概况 - 2025年9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展示交易中心举行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CSGCT)[2] - 大会以"全球市场 中国力量"为主题 设立1场主论坛、15场分论坛及2场项目路演[2] - 吸引近2000位嘉宾参会 包括10余位国际CGT领军人物[2] 产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成为全国首个破万亿城市[3] - 北京获批上市医疗器械产品数量居全国首位[3] - 海淀区依托37所高等院校和57家二级以上医院形成CGT人才高地[3] - 聚集百图生科、艺妙神州、因诺惟康、诺思兰德等创新企业[3] - 海淀区发布行动计划与若干措施 释放专业CGT产业聚集区 设立创新服务站提供一站式服务[4][5] 技术平台与数据建设 - 建设全国首个医药健康可信数据空间 整合多元数据为产业创新提供动力[5] - 培育全球未来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平台 推动CGT、多组学、脑机接口、AI医疗四大技术领域发展[7] 国际合作与联盟成立 -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联盟成立 与美国ASGCT创始人Mark Kay教授共同创立[7] - 发布《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及监管政策解读蓝皮书》[7] - AskBio创始人、ASGCT创始成员等国际专家参与全球机遇与挑战讨论[7] 前沿技术焦点 - 分论坛涵盖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基因编辑、肿瘤疫苗等领域[10] - 重点关注CNS疾病、眼科与耳科、心血管代谢疾病及下一代in vivo CAR-T、IPSC衍生药物技术[10] - 项目路演分为基因治疗/核酸药物/基因编辑类与免疫细胞/干细胞治疗类[10] 资本参与 - 礼来亚洲基金、君联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项目路演 助力企业融资与国际化[10] 行业影响 - 大会推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临床试验、产业转化与全球合作的全链条协同[10] - 彰显中国在全球CGT领域日益提升的影响力与创新活力[10]
8月居民存款“搬家”入市!M1-M2剪刀差收窄
华夏时报· 2025-09-13 09:48
新增信贷与社融表现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 环比大幅多增6400亿元 但同比少增3100亿元 拖累月末贷款余额增速放缓0.1个百分点至6.8% [2][3] - 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3.46万亿元 [3] - 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57万亿元 同比少增4630亿元 时隔8个月再现同比少增 下拉月末社融存量增速至8.8% 较上月末放缓0.2个百分点 [2][5] - 前8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6.56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4.66万亿元 [5] 企业贷款结构变化 - 8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700亿元 同比少增200亿元 但少增幅度较上月的3900亿元明显收敛 [4] - 企业短贷同比多增2600亿元 票据融资同比大幅少增4920亿元 显示企业信贷需求边际修复 票据冲量现象改善 [4] - 非银贷款在资本市场活跃下同比多增 [3] 居民贷款与消费需求 - 8月住户贷款增加303亿元 同比减少1597亿元 但环比多增5196亿元 [4] - 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105亿元和200亿元 环比分别多增3932亿元和1300亿元 虽整体仍处低位但增长提振 [4] - 暑期消费旺季与促消费政策推动消费需求释放 贷款需求上升 [4] 货币供应量走势 -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增速与上月末持平 [2][6] - 狭义货币(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0% 增速较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 创近35个月最高 [2][7] - M2-M1剪刀差为-2.8% 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反映资金活性增强 [7] - 居民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 非银存款同比多增5500亿元 显示股市大涨背景下存款搬家现象明显 [6] 政策展望与影响因素 - 货币政策将保持支持性立场 发力点包括降低融资成本、增加信贷可获得性、激活市场主体内生性融资需求 [8] - 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加快落地 可能进一步扩容至科技创新、服务消费、城市更新等领域 [8] - 美联储降息为我国货币政策打开空间 降准降息仍在工具箱中 配合前期政策效果释放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8]
投资295亿元!TCL华星加入高世代OLED竞赛,中尺寸显示战火升温
华夏时报· 2025-09-13 09:46
TCL华星投资建设OLED 8.6代线 - TCL华星宣布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投资295亿元建设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 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预计2024年11月开工 规划建设周期24个月 [2] - 项目公司为广州华星光电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设立于2024年8月11日 注册资本10亿元 法定代表人为TCL华星CEO赵军 [2] - TCL华星成为国内继京东方和维信诺之后第三家宣布建设OLED 8.6代线的厂商 全球面板巨头均瞄准中尺寸OLED增量市场 [2] 项目投资结构与金额对比 - 项目总投资295亿元中 各方共同出资147.5亿元注册资本金 TCL华星出资88.5亿元 国有股东出资59亿元 双方出资比例6:4 剩余资金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解决 [3] - TCL华星投资金额显著低于竞争对手 京东方成都OLED 8.6代线总投资630亿元 维信诺合肥OLED 8.6代线总投资550亿元 [3] - 投资差异主因技术路线不同 TCL采用印刷OLED技术 京东方和维信诺采用蒸镀工艺 [3][4] 印刷OLED技术优势 - TCL华星自2020年6月与日本JOLED合作印刷OLED技术 并于2023年11月实现5.5代线量产 t8项目采用自有技术 [4] - 印刷OLED平均发光面积达50%-60% 显著高于蒸镀技术的20%-30% 材料利用率达90%以上 远高于蒸镀技术的30% [4] - 印刷OLED设备采购成本更低 t8产线毗邻现有t9产线 可共享部分基础设施 初始设计产能低于京东方 [5] 中尺寸显示市场前景 - t8项目主要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 显示器等中尺寸应用领域 [5] - 2024年AMOLED面板出货量10.1亿片 占比27% 预计2030年出货量超13.3亿片 占比提升至35% [5] - 中尺寸应用增长强劲 笔电年复合增长率33% 车载显示器27% 桌上型显示器19% [5] - 苹果iPad Pro系列2023年5月首次采用OLED显示屏 搭载M5芯片新品预计2024年10月发布 [6] 高世代线竞争格局 - 三星显示OLED 8.6代线一期预计2024年底试运行 京东方预计2026年10月量产 维信诺预计2027年下半年量产 [7] - 8.6代线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中尺寸OLED成本 加速IT领域渗透 替代原有效率较低的OLED 6代线 [6] - TCL华星产能加入及潜在入局者惠科 标志着中国大陆企业在OLED领域开始冲击韩国企业主导地位 [7]
飞行汽车2035年产业规模可达1万亿元!与智能汽车产业重合度达70%
华夏时报· 2025-09-13 09:38
行业发展趋势 - 低空经济迎来蓬勃发展,飞行汽车产业加速崛起,交通空间立体化势在必行 [3] - 飞行汽车与eVTOL作为核心载体,承载人类大众化飞行的百年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2][3] - 到2040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0万亿元,2035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3.5万亿元,其中飞行汽车占比约三分之一,规模可达1万亿元 [9] 企业布局与产品进展 - 小鹏汽车旗下小鹏汇天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完成试飞,并在阿联酋获颁特许飞行证,开启有人驾驶飞行测试 [4] - 奇瑞的三体式复合翼飞行汽车已成功试飞,吉利沃飞长空将进入载人飞行试验阶段,预计2026年完成型号合格证取证 [5] - 长安汽车与亿航智能合作,将在2024年年底完成飞行汽车试飞,中国一汽飞行汽车总部项目落户深圳,红旗天辇1号计划2025年内首飞 [5] - 广汽集团推出三款飞行汽车产品,包括分体式多旋翼、计划明年量产交付的多旋翼,以及取得特许飞行证的复合翼产品,首款量产飞行汽车高域AirCab预定价格不超过168万元 [5] 技术融合与产业协同 - 飞行汽车、eVTOL和智能汽车具有70%以上的产业重合度,技术融合成为跨界布局的核心基石 [3][6] - 动力系统层面,汽车电池、电机技术向低空飞行器转移,实现标准层面的车机共用,组合辅助驾驶算法探索地空一体应用,制造体系借鉴汽车模块化生产理念 [6][7] - 广汽飞行汽车产品车规供应链复用率超80%,国产化率超90%,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并保障产品品质 [7] - 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聚焦eVTOL动力系统升级,计划在多机型领域深化协作 [7] 政策与生态建设 - 泰达论坛达成新兴产业生态智库共识,将"聚力立体交通强国战略落地,打造空地联运立体出行新生态"放在首位 [2] - 推动车企与航空企业协同,构建安全高效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完善适航认证与低空智联基础设施,依托试点城市拓展立体交通、应急救援等场景 [2]
中行北京分行与北京经开区管委会签署亦庄综保区生态合作伙伴合作备忘录
华夏时报· 2025-09-13 08:17
合作签约 -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亦庄综合保税区生态合作伙伴合作备忘录 [1] - 该分行是本次签约中唯一金融机构 标志着双方深化首都"两区"建设合作进入新阶段 [1] 综保区定位 - 亦庄综保区是全国首个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综合保税区 [2] - 聚焦高端制造 新能源汽车 生物医药领域 依托产业集群与"六区叠加"政策优势 [2] 金融服务措施 - 运用中银集团"一点接入 全球响应"联动机制服务区内企业 [2] - 提供《服务企业上市综合服务方案(境外版)》《AEO企业联合激励政策》《科创企业(家)综合金融服务手册》等特色方案 [2] - 在企业跨境金融 科技金融领域深化合作 提供投融资 跨境结算便利化等综合金融支持 [2][4] 战略意义 - 该合作是服务保税产业 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实践 [4] - 通过全球化网络与综合化服务支撑 探索企业服务创新路径 [4] - 助力首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4]
锂电概念股走出独立行情,固态电池做先锋!
华夏时报· 2025-09-13 02:50
锂电板块行情表现 - 锂电相关指数从年初至今整体涨幅约50% 其中锂电电解液指数上涨56.2% 六氟磷酸锂指数上涨53.44% 储能指数上涨51.76% 固态电池指数上涨51.69% 锂电池指数上涨49.95% 动力电池指数上涨49.82% [2][3] - 9月万得动力电池指数 固态电池指数和储能指数日成交额多次突破千亿元 创历史新高 [2] - 天际股份连收4个涨停 天赐材料收获两个涨停 [2] 板块上涨驱动因素 - 8月末至今锂电行情快速上涨主要由固态电池驱动 [2] - 市场资金在不同板块间轮动 热点从算力 算法 芯片及半导体切换到固态电池领域 [4] - 先导智能宣布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环节 推动板块在过去两周内迅速走强 [2][4] 主要企业表现 - 先导智能从8月29日至9月12日11个交易日涨幅达85.2% 从29.59元/股涨至54.8元/股 [7] - 宁德时代8月29日一度涨超14% 全天成交额达235亿元 重回300元/股关卡 [4] - 杭可科技出现20CM涨停 国轩高科 璞泰来涨停 赢合科技 中科电气等涨超10% [4] 企业业绩与订单 - 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盈利7.4亿元 同比增长61.19% 第二季度盈利3.75亿元 同比大增456.29% [5] - 阳光电源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实现收入178.03亿元 同比增长127.78% 业务毛利率为39.92% [5] - 先导智能2024年国内市场份额19% 全球市场份额15.5% 上半年69%收入来自锂电设备 [5]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多家电池厂宣布建成或即将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已全线贯通 良品率约90% 能量密度350瓦时/千克 产能0.2吉瓦时 [9] - 亿纬锂能成都固态电池MWh产线预计2025年建成 [9] - 先导智能6月已向全球领先电池制造企业交付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 包括复合转印设备与高速叠片设备 并交付全球首条固态电池中试线 [8]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国内下游头部厂商扩产 欧洲 东南亚电池产能稳定落地 订单情况逐季改善 结束连续两年下滑趋势 [5] - 欧洲市场回暖复苏 欧洲逆变器库存回归正轨 欧洲 澳洲 中东等主力市场储能需求持续旺盛 [5] - 宁德时代针对欧洲市场推出长寿命版和超充版两款神行Pro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因安全性能和成本竞争力成为欧洲汽车制造商战略选择 [6]
触目惊心!连续4年财务造假、欺诈募资22亿元,证监会出重拳,公司未致歉
华夏时报· 2025-09-13 02:01
核心事件 - 东方通因2019至2022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及2022年欺诈发行被证监会拟处罚款合计2.73亿元 其中公司罚款2.29亿元 董事长黄永军罚款2650万元 其他6名责任人罚款50万至650万元不等 [2][7] - 证监会认定公司涉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深交所将启动退市程序 犯罪线索将移送公安机关 [2][8] - 公司通过子公司泰策科技虚构业务及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财务数据 2019至2022年累计虚增收入约4.32亿元 虚增利润约3.14亿元 [5] 财务造假细节 - 2019年虚增收入6145万元(占当期营收12.29%)虚增利润5223万元(占利润总额34.11%) [5] - 2020年虚增收入8485万元(占当期营收13.25%)虚增利润5877万元(占利润总额22.72%) [5] - 2021年虚增收入1.255亿元(占当期营收14.54%)虚增利润7948万元(占利润总额30.35%) [5] - 2022年虚增收入1.605亿元(占当期营收17.68%)虚增利润1.237亿元(占利润总额219.43%) [5] 欺诈发行行为 - 2022年11月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06亿股募集资金22亿元 申报文件编造虚假财务数据构成欺诈发行 [5][6] - 证监会对欺诈发行行为处以非法募资金额10%的罚款即2.2亿元 [7] 公司背景与调查过程 - 公司为大安全及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营基础软件中间件、网络信息安全及行业数字化产品 [4] - 证监会自2025年4月立案调查至出具处罚告知书历时约5个月 [4] 投资者影响 - 截至2025年6月末股东户数约5.6万户 立案调查以来股价累计跌幅超50% [9] - 2025年9月12日收盘股价报6.58元/股 市值约36.7亿元 [9] - 符合2020年4月29日至2025年4月14日期间买入且期末持有条件的投资者可依法索赔 [10] 公司回应与监管态度 - 公司未在公告中向投资者致歉 [3] - 董事长黄永军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系组织指使违法行为的主要责任人 [7] - 证监会强调对财务造假"零容忍" 本案体现监管底线 [2]
1.5亿股被司法拍卖!亿晶光电实控人将变更,常州、滁州基地电池产线仍在停产
华夏时报· 2025-09-13 01:5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唯之能源持有的1.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被司法拍卖 导致其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且不再是控股股东 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动[2] - 1.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2.67% 被拆分为三批拍卖 每批5000万股[3] - 三名自然人李颜涛 杨昔青和张寿春以合计4.59亿元成本拍得全部股份 持股成本分别为3.08元/股 3.05元/股和3.07元/股 约为当前股价8折[3] - 公司明确表示可能存在无实际控制人风险 将对股权结构 生产经营和公司治理产生重大影响[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4.78亿元 同比下降57.07% 归母净利润-20.9亿元 同比下降3192.48%[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81亿元 同比减少46.05% 归母净利润-1.53亿元[5] - 营收下滑主要因组件销售量及销售单价同比下降[5] - 子公司业绩分化:常州亿晶净利润810.45万元 亿晶欧洲净利润115.7万元 直溪亿晶净利润1171.26万元 滁州亿晶亏损1.31亿元[6] 产能与生产状况 - 公司拥有5GW PERC电池产能 7.5GW TOPCon电池产能和10GW组件产能[5] - 常州基地5GW PERC电池产能和滁州基地7.5GW TOPCon电池产能已停产[5] - 组件生产主要由常州亿晶进行 所需电池大部分外采[6] - 电池环节停产不影响公司业务正常开展[5] 财务状况 - 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达94.48% 较2023年末74.5%大幅攀升[7] - 货币资金11.06亿元 资产合计58.75亿元 负债合计55.5亿元[7]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62亿元 同比增长154.69%[7] - 子公司涉及诉讼仲裁案件35起 作为被告案件29起 涉及金额1.35亿元[7] 行业供需与价格 - 2025年下半年国内组件需求预计57.8-87.8GW 同期产量达337.5GW 供需不平衡持续存在[8] - 上游硅料 硅片及辅材出现价格企稳上涨趋势 价格传导存在滞后性与不确定性[8] - 组件库存不大但相对于需求仍过剩 预计四季度单月装机10-20多GW[8] - 组件价格较6月底低点有所改善 但企业仍承压 受电改和电站电价影响显著[9] - 山东首批机制电价为0.225元/kWh 竞标结果不乐观[9]
内蒙古矿业恢复生产,中金黄金股价一个月上涨20%,金价上涨行情或将持续
华夏时报· 2025-09-13 01:54
公司运营与业绩 - 内蒙古矿业子公司恢复生产 停产时间不到2个月 对公司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情况不构成重大影响[2] - 上半年安全生产投入资金达1.80亿元 持续加强安全环保工作管理制度[2] - 上半年营业收入350.67亿元 同比增长22.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95亿元 同比增长54.64%[3] - 主要产品产量:矿产金9.13吨 冶炼金19.32吨 矿山铜3.81万吨 电解铜20.39万吨[3] - 内蒙古矿业上半年营业收入30.92亿元 净利润12.99亿元[4] - 加大资源增储力度 地质探矿累计投入1.33亿元 完成坑探工程3.22万米 钻探工程14.77万米 增储金金属量13.82吨[5] 股价表现与市场行情 - 近一个月股价涨幅达20.85% 9月12日报收19.30元/股 当日涨幅1.63%[5] - 黄金概念板块连续6个月收涨 最近一个月涨幅达9.63%[6] - 伦敦现货黄金6月底定盘价3287.45美元/盎司 较年初上涨超20%[7] - 深圳水贝市场足金价格达881.7元/克[7] 行业前景与机构观点 - 国际金价上涨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影响 过去3年国际金价和银价均翻倍有余 主因地缘政治、经济及全球贸易风险攀升[7] - 瑞银将2025年底黄金目标价上调至3800美元/盎司 2026年年中目标价上调至3900美元/盎司 因美联储预计放松货币政策[8] - 摩根士丹利预计年底金价或将突破3800美元/盎司[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