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养老金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东方基金深耕养老金融,践行公募高质量发展
新浪基金· 2025-09-19 02:43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 作为财富管理机构的重要一员,公募基金公司近年来持续投身养老体系建设。尤其在2022年11月个人养 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后,普遍将个人养老金业务视为未来重点战略方向,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前瞻布局,阶 段性成果显著。 东方基金紧跟国家战略,持续深耕养老金融领域,从产品布局、服务升级、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发力,致 力于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多元、便捷的养老投资解决方案。 近日,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聚焦"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主题的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正 式启动。为贯彻落实引领行动",公司更是积极响应,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养老金融业务能级,以实际 行动更好地助力中国养老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战略布局 迎接个人养老金新时代 自个人养老金顶层制度设计明确以来,多项配套政策陆续落地,为公募基金等机构参与我国养老第三支 柱建设提供了清晰的制度保障和发展空间。 作为核心的养老产品提供者,公募行业积极布局个人养老金业务,逐步构建起以养老目标基金(FOF) 为主、多类型产品协同发展的产品体 ...
个人养老金货架“上新” 银行理财须提高创新能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20:25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情况 - 截至8月26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数量增至37只 中邮理财新增2只固定收益类产品 风险等级均为二级中低 最短持有期分别为1.5年和2年 [2] - 自2023年2月以来产品数量从首批7只持续扩容 今年新增7只产品包括1只混合类和6只固定收益类 [3][4] - 目前共有6家银行理财公司发行产品 包括工银理财 中银理财 建信理财 农银理财 中邮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 另有21家商业银行参与代销 [2] 产品投资表现与特征 - 截至6月末投资者累计购买余额达1103.6亿元 实现收益超3.9亿元 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2] - 所有37只产品净值均保持在1以上 底层资产主要配置货币市场工具和债券 同质化现象明显 [5] - 中邮理财新产品80%以上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 20%以内配置权益类及衍生品 采用优先股和对冲工具降低波动 [3] 产品创新与市场需求 - 机构通过设置灵活持有期(如365天至1825天)和优惠费率(中银理财免除超额业绩报酬)提升产品吸引力 [3][4] - 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达1102只 其中储蓄466只 基金303只 保险296只 理财37只 理财产品数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4] - 需构建不同形态 期限和风险特征的产品体系 以满足多元化养老投资需求 [4][5] 行业发展意义 -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重要组成部分 开户规模持续增长 [4] - 养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将为银行理财公司带来长期稳定资金和客户 [5] - 需通过政策引导完善金融服务 推动金融产品供给创新以实现保值增值 [5]
瞄准个人养老金业务 机构布局紧锣密鼓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银行保险机构业务布局 - 某股份制银行正在申请成为个人养老金账户试点银行 力图打造养老金融服务一站式办理平台 [1] - 多家大型银行将在部分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 [1] -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正筹备发行养老理财产品 [1] - 保险机构推进突出养老属性的创新型商业养老金融产品研发 [1] 养老金融服务创新 - 中信银行发布"幸福+"养老账本 实现三大支柱养老资产归集展示 提供养老资产优化汇总 缺口测算 方案规划和服务功能 [2] - 兴业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业务准备基本完成 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和柜面渠道开立资金账户 [2] - 中信银行打造"六大支撑"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包括一个账户 一套产品 一个账本 一套服务 一支队伍 一个报告 [2] - 工商银行推动养老金融智慧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整合社保 年金 个人养老金 信贷 养老消费等业务数据 形成共享数据指标体系 [2] 养老理财产品发展 - 全市场共有20款养老理财产品 其中2022年发行16只 [3] - 信银理财养老理财产品已在报批中 建立专门考核评价体系和长期业绩考核管理体系 采用递延方式发放投资业绩奖励 [3] - 中银理财根据试点要求积极筹备养老理财产品发行工作 [3] - 国民养老保险首款产品"国民美好生活养老年金保险"正式亮相 公司将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3] 资金规模预测 -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有望每年为资管机构带来上千亿元增量资金 [4] - 假设全国月收入1万元以上人口2000万人(占总人口1.42%) 其中50%参加个人养老金 将带来每年1200亿元增量资金 [4] 行业竞争格局 - 银行优势在于账户体系 证券和基金机构优势在于投资能力 保险机构优势在于产品和服务供给 [4] - 金融机构将个人养老金相关产品作为获客类产品 有利于提升客户复购率和资产管理规模 [4] 产品同质化问题 - 各家机构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在投资起点 风险等级 资产投向等方面差异性不大 [5] - 商业银行部分员工对个人养老金制度了解程度不足 容易混淆养老理财产品 养老储蓄产品和养老保险产品的概念 [5]
个人养老金账户客源争夺升级,银行从“拉新”转向“留客”
证券日报· 2025-08-07 00:09
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现状 - 全国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已达7279万人[2] - 产品供给端形成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等多元产品矩阵 储蓄存款产品达数百款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超百款[2] - 银行竞争从初期的"跑马圈地"进入深度运营阶段 通过立减金、支付贴金券等激励措施强化客户黏性[1] 银行策略升级 - 从"开户有礼"转向"缴存激励" 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推出首次缴存10元及以上可领取立减金 代发工资客户额外领取1万工银i豆[2] - 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推出首次缴存1元及以上可领取58元支付贴金券 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针对缴存满5000元客户推出抽奖活动[2] - 民生银行推出"预约缴存"功能 支持周期性或一次性自动划扣[3] 未来竞争方向 - 竞争重心从吸引新客户转向留住现有客户 服务升级成为制胜关键[4] - 需构建"金融+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 整合医疗、保险、养老社区等场景[4] - 中长期需强化资产配置能力 从"账户提供方"升级为"养老规划伙伴"[5] 行业专家观点 - 银行策略实现从"流量获取"到"价值留存"的战略升级 体现长期主义思维[1] - 战略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用户价值深耕 更契合养老金业务长期性本质[3] - 具备业务资质且前期开户量领先的银行已占据先机 服务与生活场景融合能力决定竞争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