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观察者网
icon
搜索文档
2025鼓浪屿论坛|李宁:能源创新与数字赋能助力ESG及产业升级
观察者网· 2025-09-16 09:32
全球能源结构与挑战 - 全球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导占比高达80% 各地区发展呈现显著不均衡[3] - 经合组织发达国家碳强度较低因煤炭使用比例持续下降 非经合组织国家如亚太和中东地区碳强度高企因高度依赖化石能源[3]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与数字产品护照(DPP)等绿色新规对欧盟以外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3] 中国能源转型成就 - 全球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过去三十多年增长数万至十几万倍 中国截至2024年最新数据逼近50万倍展示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3] - 中国发展路径证实零碳能源年均增长率超过8%-10%或负碳技术更快增长可实现2050-2060年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标[3] -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应和消纳催生储能、电动车、绿氢、零碳园区和虚拟电厂等创新技术与应用[3] AI与能源协同创新 - AI与能源电力协同创新是能源创新升级大趋势 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经济可靠的新能源、储能与AI算力为核心资产[4] - 按现有模式至本世纪中叶AI数据中心能耗将吞噬全球大部分电力供应 催生出巨大能源创新需求[4] - 国家能源局与发改委发布"AI+能源"行动计划基于AI与能源协同创新契机[4] 绿色贸易与数字赋能 - 应对欧盟CBAM和DPP不应仅视为挑战更应视为机遇 中国外贸"新三样"(光伏、锂电池、电动车)等绿色产品在使用端产生巨大减碳效益[5] - 通过DPP将环境收益变成可视、普惠的现实世界资产 吸引相应投融资构建新型能源、资本、产业、贸易协同的全球南方发展新范式[5] -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嘉庚创新实验室、GF60等创新机构与生态可在能源创新与数字赋能助力ESG及产业升级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5]
突发!长春航展两架eVTOL相撞坠机
观察者网· 2025-09-16 08:54
事件概述 - 9月16日下午,长春航展现场发生两架小鹏汇天eVTOL(电动垂直起降器)相撞后坠机的事故 [1] - 据现场观众透露,事故导致至少一名乘客受伤,已送医就诊,暂无生命危险 [1] 事故原因分析 - eVTOL通常兼容自动驾驶和人工操纵(遥控)两种模式 [1] - 自动驾驶模式下,航线规划存在缺陷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事故 [1] - 人工操纵模式下,可能存在人员操作失误的风险 [1] - 截至发稿,事故真实原因尚不明确,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 [1] 行业影响 - 此次事件凸显了低空经济运行环境的复杂性 [1] - 事件提醒全行业安全工作必须慎之又慎 [1]
“想表现反华,却被中企狠狠拿捏”
观察者网· 2025-09-16 08:15
公司战略与供应链动态 - 歌尔股份通过增发5.3亿元注册资本收购上海奥来100%股权,强化对Meta AI眼镜微纳光学器件供应链的控制 [1] - 歌尔协助融资收购Meta英国光学供应商Plessey,进一步扩大在智能眼镜行业影响力 [1] - Meta在越南启动部分Quest头显生产,但歌尔仍是其在越南主要硬件合作伙伴之一 [2] - 歌尔生产Meta新一代智能眼镜Hypernova,该产品预计将于近期亮相 [2] 供应链关系与依赖 - 歌尔为Meta生产Quest虚拟现实头显和联名款雷朋智能眼镜,并提供部分关键零部件 [4] - Meta声称拥有多元化的全球供应链,不完全依赖单一制造商,但知情人士指出其因歌尔的稳定供应能力而不得不合作 [2][4] - Meta同时从日本、美国等其他国家的供应商采购零部件以分散风险 [4] 技术发展与市场布局 - Meta在2014年收购Oculus后,于2021年斥资数十亿美元推动元宇宙计划,并将产品更名为Quest [4] - 近期Meta聚焦开发由AI模型驱动的轻量化可穿戴设备,定位为AI领域领导者 [5] - Meta与美国国防部合作推动军事技术现代化,其首席技术官被任命为预备役中校负责AI军事应用顾问工作 [5] - Meta与防务科技公司Anduril合作设计美军专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头显 [5] 地缘政治与市场挑战 - Meta尝试将硬件供应链转移出中国并多元化,但仍在关键零部件上依赖中国供应商歌尔 [2][7] - 扎克伯格多次向特朗普强调美国在AI领域战胜中国的重要性,与其产品依赖中国制造的现状形成矛盾 [7][11] - Meta曾与中国企业谈判引入VR设备至中国市场,但因扎克伯格过往涉华言论导致合作受阻 [7][11] - 即便进入中国市场,MetaVR设备将面临字节跳动、苹果和索尼的激烈竞争,且用户对其设备态度冷淡 [11]
李想预告理想i6:不同于YU7和Model Y,是第三种风格
观察者网· 2025-09-16 07:29
产品发布 - 理想汽车将于2025年9月26日正式发布理想i6车型[2] - 理想i6定位为"理想家族最适合年轻人的车型" 并宣称是区别于Model Y和小米YU7的第三种纯电SUV风格[2] - 车型定位中大型SUV 尺寸为4950×1935×1655mm 轴距3000mm 略大于理想L6[5] 技术参数 - 全系配备87.3kWh磷酸铁锂电池并具备5C超充能力[4] - 双电机四驱车型WLTC续航660km 单电机后驱车型WLTC续航710km/720km[5] - 整备质量2395kg/2380kg 电池能量620.0kWh[5] 财务表现 - 二季度交付新车111,074辆 环比增长19.6% 同比增长2.3%[7] - 二季度营收302亿元 同比下降4.5% 环比增长16.7%[7] - 二季度净利润11亿元 同比略降0.4% 环比大增69.6%[7] - 三季度预计交付量90,000-95,000辆 同比下降41.1%-37.8%[7] - 三季度预计营收248-262亿元 同比下降42.1%-38.8%[7] 战略定位 - 公司管理层认为理想i6有望成为纯电走量主力车型[7] - 在当前销量承压背景下 该车型被视为提振四季度业绩的关键变量[1][7]
韩海警殉职事件另有隐情?李在明下令:须委托外部机构严查
观察者网· 2025-09-16 07:29
事件概述 - 韩国海警李宰硕在搜救一名被困中国老人的过程中不幸殉职,享年34岁 [1][6] - 殉职海警将自己的救生衣让给被困中国男子后,在一起游向岸边过程中被海水冲走失踪 [6] - 韩国总统李在明对殉职海警表示深切哀悼,并指示由外部独立机构严肃调查该事件 [1][3] 调查与问责 - 殉职海警的四名同事召开记者会指控上级试图隐瞒真相,曾至少两次要求他们对未遵守两人一组出动原则等处置不力之处保持沉默 [1][3] - 总统李在明在听取遇难者未按两人一组原则而独自展开救援的情况汇报后,多次追问初期处置是否存在疏漏或迟缓 [3] - 韩国海洋警察厅治安总监金勇进在总统下达指令后提交辞呈,表示为查明真相而决定辞职 [4] 后续行动与反响 - 殉职海警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韩国仁川举行,包括遗属和同事在内的1000多人参加,其警衔被追晋并获授勋章 [7]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对李宰硕警长殉职表示哀悼,并强调中韩两国海警部门长期保持密切合作,愿继续加强协作共同维护海上安全 [7]
中方发出强烈信号,涉英伟达每年数十亿美元在华业务
观察者网· 2025-09-16 07:23
中方对英伟达反垄断调查 - 中方监管部门于2023年9月15日宣布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并决定实施进一步调查 此前于2022年12月9日已因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立案调查 [1][4] - 英伟达股价在调查声明发布后美股盘前下挫2.4% 盘中下跌近2% [1] - 中国市场占英伟达2024财年总销售额的13% 对应收入103.1亿美元 [1][9] 调查背景与地缘政治关联 - 调查涉及英伟达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 迈络思生产数据中心高速网络设备 英伟达将其与芯片捆绑销售 [4] - 分析认为中方行动是对美国出口管制措施的回应 特朗普政府于9月12日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1] - 中方近期加强对美国科技企业监管 包括对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发起反垄断调查 [1] 潜在业务影响与市场反应 - 分析机构担忧中方可能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客户销售网络解决方案 该业务年价值数十亿美元 [5] - 英伟达可能被要求在中国单独销售未配备迈络思技术的芯片 [5] - 咨询公司认为反垄断调查对利润影响有限 不及中国推动本土AI芯片替代的影响 [5] 历史案例与罚款基准 - 中方曾于2013年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 2015年处以9.75亿美元罚款 [7] - 根据反垄断法 英伟达可能面临上一年度销售额10%以下罚款 2024财年在华收入103.1亿美元 罚款范围1.03亿至10.3亿美元 [9] - 若认定情节特别严重 罚款金额可能达原额的2至5倍 最高50.15亿美元 [10] 英伟达在华业务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2023年三次访问中国大陆 强调对中国市场承诺 [6] - 英伟达对华出售"减配特供版"H20芯片 但7月31日被中方约谈要求说明安全风险 [6] - 英伟达与AMD被曝需向美国政府支付在华芯片销售收入的15%以换取出口许可 [6] 行业监管环境变化 - 中方近期加强对芯片巨头监管 包括美光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英特尔被点名安全漏洞 [9] - 分析认为中方有意参与全球反垄断规范制定 加强外资在先进科技行业的收购审查 [2] - 中方监管机构表态将加强全球公平竞争治理 对外国公司反垄断调查从罕见变为常态 [2]
“美国要学台积电,挽救英特尔”
观察者网· 2025-09-16 06:33
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 - 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约10%股份,以每股20.47美元价格购入4.333亿股普通股,总投资额约89亿美元 [1][5] - 收购资金来源于《芯片与科学法案》下尚未支付的57亿美元补贴及另一笔32亿美元政府资助项目资金 [5] - 加上此前已获得的22亿美元补贴,美国政府对英特尔总投资额达到111亿美元 [6] - 美国政府不会寻求在英特尔董事会拥有席位或其他治理权,并同意在需股东批准事项上与董事会进行投票 [6] 英特尔代工业务困境 - 英特尔代工业务表现不佳,是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 [1] - 英特尔投资280亿美元在俄亥俄州新建芯片工厂以扩大代工业务,但原定今年投产的工厂已推迟至2030年或更晚完工 [1] - 工厂延期主要由于英特尔缺乏订购其芯片的客户 [1] - 英特尔去年9月决定剥离代工业务并考虑出售,曾提出与台积电共同运营但未达成协议 [1] 美国政府投资动机与模式 - 特朗普政府投资旨在阻止英特尔出售其芯片制造业务,希望其留在美国并提高国内半导体生产能力 [2] - 美国政府希望复制台积电的“公私合作”模式,以重振美国本土战略关键企业 [1][2] - 企业为政府议程服务成为全球趋势,例如日本芯片制造商Rapidus获得约135亿美元政府援助,欧洲也在增加投资支持 [6] 英特尔的态度与潜在影响 - 英特尔董事会内部有部分人倾向于出售代工业务,公司最初对美国政府入股态度并不积极 [2][4] - 英特尔最终接受协议是因为没有美国政府支持,公司看不到前进道路,且担心政府支持不保 [4][5] - 英特尔海外销售额占其总营收的76% [7] - 美国政府可能敦促美国企业购买英特尔产品或提供技术支持,但政府干预越多,英特尔在和美国关系紧张国家的业务萎缩风险越大 [6]
美股私有化退市已成定局,极氪股东高票通过与吉利合并协议
观察者网· 2025-09-16 06:21
合并交易批准 - 极氪智能科技特别股东大会以94.2%高票通过合并协议 总流通股投票参与率达96.8% [1][5] - 吉利汽车独立股东以95.14%投票率通过私有化议案 预计年底前完成整体交割 [5] - 合并采用私有化方式 每股极氪股份可选择2.687美元现金或1.23股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 [5] 交易结构安排 - 极氪美国存托股份将从纽交所退市 成为吉利汽车全资附属公司 [1][5][6] - 私有化后Keystone Mergersub Limited将与极氪合并 极氪继续存续 [6] - 每股极氪ADS对应26.87美元现金或12.3股吉利美国存托股份作为对价 [5] 战略整合背景 - 极氪2024年5月10日在纽交所上市 但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 [6] - 吉利自2023年《台州宣言》推进"聚焦"和"整合"战略 已完成几何汽车并入吉利银河等系列整合 [6] - 合并是落实"一个吉利"战略重要步骤 将强化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综合竞争力 [7] 财务协同效应 - 吉利上半年核心归母净利润66.6亿元 同比增长102% 单车利润达4724元提升37% [6] - 集团销售费用率降至5.6% 研发费用占比从5.1%下降到4.9% 研发投入总额从60亿元升至73亿元 [6] - 通过品牌合并实现采购规模扩大 供应链成本降低和研发资源集中 [6][7] 产品布局规划 - 合并后吉利汽车将全面覆盖燃油 纯电 插电混动 醇氢电动等多种动力系统 [7] - 完成从主流市场到中高端及豪华市场的战略布局 [7]
农业农村部:明确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严禁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观察者网· 2025-09-16 05:38
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 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出席并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 展成就、答记者问。 我们大力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现在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去年 全国休闲农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9000亿元左右。加大政策力度,分行业培育龙头企业,全国县级以上农 业龙头企业达到9.4万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2250家。 四是聚焦保持稳定,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这方面主要是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要 求,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先后在安徽、湖南等7 个省份启动整省试点,其他省份组织整县、整乡镇试点。我们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确保绝大多数农户 原有承包地保持稳定、顺利延包。我们始终强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明确要求不能通过下指标、定 任务或者搞考核来强制推动土地流转,这个必须要尊重农民的意愿。 我们明确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严禁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我们也明确,农民 可以依法将合法拥有的闲置住房通过出租 ...
小米17Pro背部长这样,卢伟冰:想带来点“新东西”
观察者网· 2025-09-16 05:21
产品设计更新 - 小米17 Pro与Pro Max采用全新"妙享背屏"设计 后摄模组以屏幕状副屏替代传统盖板 可显示时间等信息 [1] - 背屏设计横向大矩阵相机与iPhone 17 Pro相似 但小米在右侧留白区域加入副屏 [1][4] - 此次背屏整体风格与小米11 Ultra系列有一定相似之处 但早期版本被指功能单一功耗高实用价值有限 [4][5] 产品战略与发布计划 - 小米跳过16系列直接发布17系列 预计本月亮相 包括小米17、Pro及Pro Max三款产品 [1][5] -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旗舰手机SoC [5] - 公司高管明确表态"坚决对标iPhone" 强调产品力跨代升级并正面迎战 [1][6] 市场反馈与行业动态 - 背屏设计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关注 但部分用户对直板机背屏实用价值持观望态度 [1][5] - 苹果曾被爆料将在iPhone 17系列推出背屏 但最终未实施 [4] - 小米11 Ultra背屏此前被指"鸡肋" 实际使用率有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