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搜索文档
大庆石化:强化物资采购成本管理成效显著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07:14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优化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模式实现降本增效 前7个月采购资金节约率达6.28% [1] 采购管理机制建设 - 新增5项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及应急采购管理办法 修订9项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完善5项采购选商流程 [1] - 通过全方位细化关键控制环节提升制度执行的合规性、适用性和协调性 [1] 价格分析体系 - 根据不同物资类别选择价格信息采集渠道 对每项物资进行充分市场调研 [1] - 开展纵向市场价格与历史价格对比分析 以及横向集团公司内部各地区物资价格对比分析 [1] - 综合考量采购标的成本、管理及利润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最高限价 [1] 采购过程监管 - 利用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及合同系统对采购计划、订单、合同签订及验收结算环节进行价格执行跟踪 [2] - 实时核查价格与预算标准、市场行情及合同约定的符合情况 [2] - 定期开展采购价格后评估 通过多维度对比分析发现异常波动并制定整改措施 [2]
天津践行“两山”理念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07:06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杨毅东在经验交流会上说:我们在中新生态城召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经验交流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交流推广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做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杨毅东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天津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 做法成就。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树立践行"两山"理念、加快建设美丽天津的重要意义保持战略定力;二是夯实巩固我市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 丽天津的积极成效;三是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抓好促进"两山"转化、加快建设美丽天津的重点任务。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朱波报道 8月13日,由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主办,由中新生态城管委会、市节能环保中心承办的天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经 验交流会成功举行。 会议由天津市发展改革委环资双碳处处长李芃主持。 中新天津生态城、蓟州区、宁河区、津南区、西青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做了交流发言。 据了解,该活动是为深入宣传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强全社会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未来 ...
“秦晋之好旅游一卡通”全国发售 串联5省214家优质文旅资源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07:05
文旅合作模式创新 - "秦晋之好旅游一卡通"由山西文旅云游山西公司与西安旅游集团联合推出 实现晋陕两省及周边5省级行政区22城214家景区/演艺的资源整合 定价365元 [1][2] - 覆盖范围突破省级边界 包含陕西8市 山西11市 以及湖北十堰 内蒙古鄂尔多斯 河北石家庄 形成跨区域旅游网络 [2] - 以山西文旅年卡与畅游年卡-关中平原主题卡为基础 实现两地优质文旅资源的强强联合 [2] 产品权益与覆盖范围 - 包含205家核心景区/演艺免票权益 9家专属折扣 覆盖5A级景区8家 4A级景区98家 涉及自然风光 历史人文 主题乐园等多元类型 [2] - 延伸至生活服务领域 已签约12家品质酒店提供住宿便利 未来将持续拓展合作资源 [2] - 典型景区包括秦岭野生动物园 乔家大院 雁门关 皇城相府 鄂尔多斯草原等知名目的地 [2] 战略意义与产业影响 - 打破区域文旅资源壁垒 推动晋陕两地从"各自发展"转向"协同共赢" 成为黄河流域文旅消费激活的重要引擎 [3] - 基于晋陕两省共有的华夏文明发祥地背景 整合晋国文化 晋商文化 佛教文化与秦国文化 汉唐文化等互补资源 [1] - 以"晋陕范式"为全国区域文旅合作提供实践样本 助力打造中西部区域高水平协作新高地 [1][3]
从山顶到海洋 福建接续推进生态省建设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07:04
福建省生态保护治理大格局规划 核心观点 - 福建省出台《关于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的意见》,目标到2027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30年基本形成生态强省格局 [1] - 规划围绕"八个统筹"实施"八大工程",涵盖24项具体任务,包括产业绿色转型、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城乡协同发展等 [1][2][3][4] - 福建省以全国3%人口、1.3%土地、3%能耗创造4.3%经济总量,单位GDP碳排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三分之一 [5] 产业发展与绿色转型 - 实施产业绿色低碳提升工程,推动山海协作绿色转型,共建山海产业创新发展共同体 [2] - 到2027年全省美丽园区建成率达40%以上,推进传统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3] - 深化"生态银行"模式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2] 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体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两屏一带六江两溪"生态安全格局 [2] - 推进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闽江河口湿地保护等重大实践,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 [2] - 到2027年全省美丽河湖建成率达50%,2030年重要河湖生态需水满足率达85%以上 [3] 城乡协同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全省美丽城市建成率达50%以上,美丽乡村整县建成率达50%以上 [2] - 2030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90%以上,推进城乡绿色融合发展 [2] - 鼓励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实施建筑绿色化改造 [3] 海洋与流域治理 - 到2027年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浓度下降,全省美丽海湾建成率达50%以上 [4] - 2030年水产养殖尾水全面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 [3] - 推动闽台海洋环境监测合作,加强闽赣、闽浙跨省流域共保联治 [4] 农业与环境治理 - 到2027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强化绿色安全农产品供给 [3] - 推进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 - 203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全国前列 [3]
山西实现省域内跨院影像互通共享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07:04
平台建设进展 - 山西省276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接入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 实现影像数据一网共享 [1] - 平台总数据量突破100TB 患者可随时查看自身影像数据 [1] - 平台采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可持续化运营模式建设 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牵头招标 [1] 核心功能模块 - 平台形成智慧影像云、数字影像服务、质控平台、教学培训平台和科研平台五大核心业务模块 [1] - 核心价值在于打破医疗机构间信息壁垒 实现影像检查结果互通共享 [1] - 已完成面向患者端小程序功能开发和备案 正式上线提供服务 [1] 医疗协同效益 - 患者可就近看病会诊转诊 医生能快速调阅其他医院影像检查 减少不必要重复检查 [1] - 平台将国家医保对影像数据的索引要求纳入技术规范 实现与全国医保影像索引对接 [1] - 确保医保结算与影像互认要求紧密联动 实现医保节约和患者减负 [2]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平台与电子健康卡、检查检验互认系统深度融合 确保医生便捷调阅历史影像 [2] - 拓展人工智能在AI辅助影像筛查、诊断报告、质控等方面的应用场景 [2] - 在巩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覆盖基础上 向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延伸 [2]
济宁:本周粮油价格运行平稳,蔬菜价格小幅上行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07:02
粮油类商品价格 - 小麦平均售价1.19元/斤 环比上涨0.59% 玉米平均售价1.17元/斤 环比持平 [1] - 特一粉面粉平均售价1.86元/斤 粳米平均售价2.55元/斤 环比均持平 [1] - 鲁花花生油平均售价155.13元/桶环比持平 大豆油平均售价52.71元/桶环比上涨0.27% [1] 肉禽蛋价格 - 精瘦肉平均售价13.93元/斤 五花肉平均售价12.43元/斤 环比均持平 [1] - 白条鸡平均售价8.00元/斤环比持平 鸡蛋平均售价3.26元/斤环比下降0.61% [1] 蔬菜价格 - 17种蔬菜综合均价2.67元/斤 环比上涨3.33% 呈现13升3降1动态势 [1] - 黄瓜价格环比上涨20.55% 卷心菜价格环比上涨9.45% 涨幅居前列 [1]
广东省三部门出台全国首份省级碳排放配额担保意见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06:54
政策核心内容 -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碳排放配额担保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13条具体规定 从质押登记确权 担保产品创新到司法服务保障系统化推进碳金融发展 [1] - 该文件是全国首份省级层面为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提供系统化司法保障的政策文件 标志着广东在推动统一碳金融市场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 [1] 碳市场现状 - 广东是全国最活跃的区域试点碳市场 截至2025年7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累计成交配额2.3085亿吨 总成交金额67.01亿元 占全国八个试点市场比重均超过30% [2] - 但碳配额抵质押融资业务规模较小 累计仅31笔 抵押配额569.97万吨 融资金额9352.81万元 [2] 制度障碍 - 碳排放配额在法律层面未明确定性为担保物权 各地在操作标准 价值评估 跨部门协作方面存在差异 [3] - 配套法律不明确 登记规则不统一导致金融机构对违约处置缺乏明确依据 存在顾虑 [3] 创新解决方案 - 第九条明确碳排放配额担保合同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即认定有效 第十条设置"协商—竞价—诉讼"违约处置流程 [4] - 首创"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省级交易平台"双登记模式 防止重复质押和资产转移风险 [4][5] - 通过交易平台竞价和价款代收代付机制平衡企业履约与质权人优先受偿权 [5] 产品创新方向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年度预分配配额担保融资 碳汇未来收益权质押 碳排放配额担保债券及碳资产证券化产品 [5]
2025全国生态日广东省活动启幕 共绘生态文明新画卷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06:52
中国发展网讯 朱丽莎、记者皮泽红报道 8月15日,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之际,广东省紧扣"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主题,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韶关市始兴县举办了全国生态日广东省活动。活动旨在深 入宣传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和实践成果,普及推广绿色低碳 生活方式,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 会、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林业局、韶关 市人民政府主办,韶关市发展改革局、韶关市始兴县人民政府承办。省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地级以上 市发展改革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及科研院校代表、企事业单位、有关行业协会代表以及新闻 媒体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生态文明建设的盛会。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秦黎明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理念的20周 年,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5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广东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把 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点水成金 绿色兴粤——《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发布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06:45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 系统总结"1364"发展路径 推动绿色水经济健康发展[1] - 绿色水经济涵盖传统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水产业 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发展[2] - 发展绿色水经济具有三方面重大意义:拓展两山转化路径 释放内需潜力 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3] - 广东形成三个统筹发展思路:统筹发展与保护 统筹市场与政府 统筹供给与需求[5] - 提炼六种发展模式:水城融合 特色产业驱动 工程盘活利用 生态保护开发 优质资源增值 文旅品牌赋能[6][7][8] - 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120亿元 社会资本占比80% 储备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9][10] - 水经济新业态产值从2022年114.4亿元增长至2024年319.2亿元 增长率179%[10] 绿色水经济定义与构成 - 水经济是围绕水资源 水环境 水生态 水文化及水域岸线空间保护和利用的经济活动总和[2] - 绿色水经济具有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科技含量高 产业附加值高等特点[2] - 包括传统水产业转型升级:新型水利基础设施 供水设施数字化 绿色水力发电 新能源航运 湖库生态养殖[2] - 包括新兴水产业:优质水利用 滨水休闲康养 水上运动 水系旅游 水生态修复 节水治污 水科技 水金融[2] 发展意义 - 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新路径 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3] - 培育"水+旅游""水+体育""水+科技"等消费新场景 释放大量消费潜力[3] - 促成重视生态保护 资源利用率高 投资效益好的投资项目 激发民间投资动力[3] - 挖掘河湖和水利工程资产价值 盘活存量水利资产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3] - 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通过投资收益反哺河湖长效管护[3] 发展思路 - 统筹发展与保护:坚持生态优先 不得影响河湖水质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5] - 统筹市场与政府:成立广东省水经济促进会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 完善制度供给 强化过程监管[5] - 统筹供给与需求:培育水利新质生产力 开展科技创新攻关 创新用水权改革等机制[5] - 依托饮用水水源地 因地制宜引入优质水产业项目 发展高端水 饮料 医药针剂等产业[5] 发展模式 - 水城融合模式:以水脉重塑城脉 推动河湖水系与城市功能深度互嵌 如佛山以西江北江构建发展廊道[6] - 特色产业驱动模式:延伸产业链条 拓展功能融合 如广州南沙水上运动基地延伸装备制造产业链[6] - 工程盘活利用模式:通过景观营造 业态融合等盘活水利资产 如广州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利用水库资源[7] - 生态保护开发模式:通过环境治理培育特色生态产业 如江门青年水库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Ⅲ类以上[7] - 优质资源增值模式:开发矿泉水 直饮水等优质水产品 如河源万绿湖吸引农夫山泉 华润怡宝等企业[8] - 文旅品牌赋能模式:植入文化基因 营造特色消费场景 如佛山三水区结合水工程与水文化打造文创集群[8] 发展成效 - 市级县级开展109个试点项目 累计完成投资约120亿元 社会资本投资占比80%[9][10] - 谋划总投资1000多亿元储备项目[9] - 水经济新业态项目产值从2022年114.4亿元增长至2024年319.2亿元 增长率179%[10]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要素向粤东西北流动 如肇庆广宁县引入珠三角资金8亿元打造水上运动业态[9] - 文旅类试点接待游客3500多万人次 水上运动持续升温 滨水文旅热潮涌现[10] - 广州规划89处水上运动场所 发展帆船 皮划艇 龙舟等运动[10] - 江门西江碧道引入多元业态 每年为地方财政增加400多万元收入[10] 未来展望 -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资源图谱 谋划总体布局 明确发展任务[11] - 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河湖长制 用好社会组织 加强金融支持[11] - 拓展发展模式:推动传统业态升级 壮大水生态保护修复产业 发展水科技创新产业[11] - 深化理论研究:开展河湖水域岸线有偿使用研究 探索构建绿色水经济统计体系[11]
8000 万千瓦 “绿能” 入网 广东电网绘就绿色发展答卷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06:41
连续 4 年年度新增并网容量超过 100 万千瓦 粤风势贯长虹 山区户均停电时间不超过3.5小时 强网提质惠民 中国发展网讯 沈甸、记者皮泽红报道 "以前靠柴油发电,省着用每月也要上千块,现在电费不到一半, 空调随便开!"盛夏的三门岛热浪滚滚,村民蔡伯却吹着新装的空调笑开了花。自去年年底,三门岛北 扣村首期微电网投运,不到一年,这座"柴油岛"变身"零碳岛";如今三门岛妈湾村第二期微电网工程竣 工,广东首个100%新能源多能互补海岛微电网再次迎来"绿色"升级,为海岛供电树起"广东样板"。 三门岛只是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绿色实践的一角。8月15日是第3个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 年的纪念日,记者从广东电网据悉,截至2025年7月底,广东省新能源累计并网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 其中海上风电约125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陆上风电约620万千瓦,光伏约5750万千瓦,生物质约480万千 瓦。"1250万千瓦海上风电每年发电量可等效节省标煤约108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93万 吨。"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新能源服务中心并网管理组长李博算了一笔"绿色"账单。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江门段开工就是冲锋号!"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