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信息化
icon
搜索文档
从千万级大单数量看差距:东软上半年斩获近20单
搜狐网· 2025-09-28 11:50
行业整体表现 - 医疗IT板块营收增速中位数下跌至-7.01%,扣非净利润增速中位数探底至-26.09%,过半企业陷入亏损 [2] - 行业困境源于政府财政紧缩、医院预算延迟及需求转向精细化运营 [2] 公司相对表现 - 东软集团医疗健康与社会保障业务营收仅微降1.37%,显著优于同行20%-30%的断崖式下滑 [2] - 东华医为保持营收微弱增长达约4.01亿元 [2] - 东软在医疗数智化领域份额有望在年底达到市场第一 [2] 市场策略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在国内斩获近20个千万级别大单,体现逆势扩张能力 [4] - 通过巩固智慧医院建设核心阵地实现"守中带攻",显著提升存量市场占有率 [4] - 业务稳定性为整体营收构筑坚固护城河 [5] AI技术布局 - 2025年3月发布"添翼"医疗健康智能化全系解决方案,涵盖8类医疗行业赋能体 [7] - 解决方案在盛京医院、武汉中南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快速落地,实现"发布即落地" [7] - 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强化医疗健康领域底层技术架构与生态协同 [9] 数据战略升级 - 参与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建设,赋能精准诊疗和药物研发 [10] - 湖北宜昌"数智健康"项目入选2024年度医改十大新举措,展现区域医疗数据治理能力 [11] - 通过行业大会与标杆客户合作树立"技术赋能者"形象 [11]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AI+数据"双轮驱动构建高技术壁垒与生态壁垒,形成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 [12] - 公司战略与行业进化趋势高度吻合,通过守住基本盘和猛攻新动能实现逆势领跑 [13] - 技术优势需持续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与患者体验提升的实际价值 [14]
嘉和美康9月25日获融资买入2223.48万元,融资余额1.9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33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25日嘉和美康股价上涨3.20% 成交额达9332.80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223.48万元 融资偿还1173.64万元 融资净买入1049.84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93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4.73% 处于近90%分位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655户 较上期增加12.93%[2] - 人均流通股20674股 较上期减少11.45%[2] - 易方达新常态混合增持106.46万股至293.88万股 长城消费增值混合A增持51.00万股至241.01万股[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19亿元 同比减少27.22%[2] - 归母净利润-1.16亿元 同比减少323.29%[2] - 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等三只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2]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医疗信息化软件研发与产业化[1] - 收入构成: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42.39% 自制软件销售37.64% 外购软硬件销售19.86%[1] - 成立于2006年3月3日 2021年12月14日上市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1]
卫宁健康:WiNGPT Copilot智能助手已在近150家医院部署
全景网· 2025-09-24 06:11
公司业务进展 - WiNGPT Copilot智能助手已在近150家医院部署 [1] - 智能助手覆盖智能问诊、病历质控等100+应用场景 [1] - 与浙江省中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联合开发专科AI模型 [1] - 目前公司有不少项目在推进中 [1]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集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 [1] - 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1] - 业务覆盖智慧医院、区域卫生、基层卫生、公共卫生、医疗保险、健康服务等领域 [1] - 致力于提供医疗健康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1] 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医疗健康信息行业具有竞争力的整体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 [1] - 通过持续技术创新自主研发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1] - 公司创立于2004年并持续提升就医体验和健康水平 [1]
萧山“AI中医”上岗
杭州日报· 2025-09-24 02:02
日前,在萧山区瓜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室内,全科医生高宋婷正在为一位咳嗽患者进行诊治。 她通过中医AI辅诊系统,实时录入望闻问切信息,系统不仅自动生成标准化中医病历,还智能提示"咳 嗽—痰热郁肺"的辨证结论,并推送相匹配的中医治疗方案。 这一场景已成为萧山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常态。该中医AI辅诊系统集成了"中医诊疗""名医名 方""中医治未病"等核心模块,汇聚3000余位名医的验方与萧山五大中医流派70多个经典处方,相当于 为基层医生配备了一位资深"AI中医",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鲁建锋介绍:"该系统模拟中医名家的问诊逻辑,可辅助诊疗超3200种中医病证,支持开具600多种 经典方剂,辨证推方准确率超85%。" 试运行两个月来,该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已生成规范病历2.2万份,医生主动参考智医助理辅诊6.3万 次,系统提供6.6万条辅助诊断建议,医生依托系统自主检索学习达4.8万次,诊断符合率与处方合格率 均实现100%。 未来,该系统还将逐步扩展至萧山区级医院,持续优化智能辨证开方、名医经验传承、健康中医地 图等功能,进一步实现人工智能与中医药服务的融合与创新。 "对我们全科医生来说,这个系统就像一 ...
光合组织医卫专委会揭牌成立,共推医疗AI自主创新生态
经济观察网· 2025-09-19 11:30
行业合作平台建立 - 光合组织医卫专委会在苏州昆山正式成立 旨在汇聚生态伙伴力量为医疗国产化与AI自主创新搭建合作平台和转化通道[1] - 专委会首批聘任36位医疗信息化领域权威专家 来自全国各大医院和医疗机构[1] - 专委会为23家成员单位颁发证书 包括卫宁健康 东华医为 创业慧康 智业软件等企业[1] 技术创新推动 - 专委会通过跨界融合 协同发展的开放平台推动医疗AI自主创新的"光合作用"[1] - 专委会引聚行业专家与合作伙伴 推动医疗AI从技术研发到临床落地的全过程创新[1]
国新健康:AI与数据双轮驱动 深化“三医”战略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10:17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业务发展 [1][2] - 公司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总经理详细介绍上半年经营成果与未来规划 [1]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553万元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2] - 业务覆盖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1] 数字医保业务表现 [2] - 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与国家医疗保障局合作实现多项突破 [2] - 成功中标药品招采子系统项目及金额1066万元的医保飞行检查服务项目 [2] - 承担国家追溯码应用研究课题 [2] - 支付方式市场占有率达40.5% 基金监管市场占有率达17.4% [2] - 中标规模位居行业首位 [2] 数字医药业务进展 [2] - 发展势头强劲 成功签约重庆"渝药安"项目 [2] - 签约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体化平台等重点项目 [2] - MDI(药物利用评价)项目实现新突破 [2] - DRO(药品风险评估)业务储备丰富 [2] 数字医疗与健康服务业务 [2] - 加快AI转型步伐 推出智能审核2.0等核心产品 [2] - 积极布局疾病预防控制领域 [2] - 推动"医院-疾控-卫生健康委员会"智慧服务生态建设 [2] - 健康服务业务稳步推进 持续优化慢病管理服务体系 [2] - 多个慢病管理中心已投入运营 [2] 战略方向与未来规划 [1][2] - 聚焦四大核心业务方向:医保基金综合管理服务、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药械监管与药企服务、健康服务创新 [1] - 加速培育医疗健康大数据创新业务 推动AI与医保、医疗、医药及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 [1] - 下半年围绕"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与"降本增效"两大核心目标 [2] - 聚焦"AI大模型赋能'三医'协同""深化数据要素应用与合作""坚定推进综合性改革"等战略方向 [2] - 全面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
AI与数据双轮驱动,深化“三医”战略布局 国新健康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1:20
公司业绩与经营成果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553万元[5] - 业务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多个地区[5] -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巩固"三医"基本盘 加速培育医疗健康大数据创新业务[5] 数字医保业务 - 支付方式市场占有率达40.5% 基金监管市场占有率达17.4%[5] - 成功中标药品招采子系统及金额1066万元的医保飞行检查等服务项目[5] - 与国家医保局合作实现多项突破 承担国家追溯码应用研究课题[5] 数字医药业务 - 发展势头强劲 成功签约重庆"渝药安"、浙江药监局一体化平台等项目[5] - MDI项目实现新突破 DRO业务储备丰富[5] 数字医疗业务 - 加快AI转型 推出智能审核2.0等产品[5] - 积极布局疾控领域 推动"医院—疾控—卫健委"智慧服务生态建设[5] 健康服务业务 - 稳步推进 优化慢病管理[5] - 多个慢病管理中心投入运营[5] 技术创新 - 成功发布"天枢·三医"大模型和"灵犀"智能体开发平台[6] - 全面推进"AI IN ALL"专项计划 在部分地区医保局和重点医院服务平台实现AI融合应用突破[6] 数据要素应用 - 构建多维度数据库体系[6] - 与国家医保局合作开展课题研究 探索数据授权应用[6] 运营效率提升 - 深入推进综合性改革 优化DSTE流程 加强LTC管理[6] - 新设业务条线 区域试行AT分工机制[6] - 科学配置人力资源 推进交付运维标准化 强化成本控制[6] 合规经营 - 法律合规审查全面嵌入决策流程[6] - 顺利完成年报披露与财务决算 加强资金管控[6] - 建立健全募投项目台账机制 确保募集资金规范使用[6] 未来规划 - 围绕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与降本增效两大核心目标[6] - 聚焦AI大模型赋能"三医"协同 深化数据要素应用与合作[6] - 坚定推进综合性改革 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6]
政策聚焦中高端医疗开放,医疗信息化应机遇
选股宝· 2025-09-16 15:13
政策内容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1] - 放宽中高端医疗和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1] - 减少限制性措施并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进入[1] - 培育面向国际的医疗和会展市场[1] 行业影响 - 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将推动相关医疗信息化和智能医疗服务领域发展[1] - 医疗信息化和智能医疗服务领域迎来重大商机[1] 公司关联 - A股相关概念公司包括创业慧康和朗玛信息[1]
调研速递|国新健康接受超50家机构调研,AI应用与业务布局成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55
AI应用与商业化进展 - AI中心已设立并推出相关模型和平台 在医保 医疗 医药等多领域实现场景落地与商业化应用 对业绩提升产生积极影响[2] - 医保领域为广东 山东等地医保局部署智能化平台 医疗领域产品覆盖800余家医院并在新疆 浙江等地推进AI升级应用 医药领域打造多个智能化应用[2] - 中长期将以相关模型和平台为支撑 构建三医领域AI能力闭环 提升竞争力[2] 健康险业务发展 - 2025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行业变革 保险公司需求转向风险控制与产品创新并重[3] - 公司携手多方探索健康险全链条服务 已与多家保险公司建立深度合作 完善数据合规授权与运营路径[3] 数字医保业务前景 -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 医保服务需求旺盛 业务有望随支付方式改革和基金监管深化保持稳定[4] - 数据要素运营和AI创新应用将为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业务具备回暖基础并有望突破增长瓶颈[4] 数字医疗业务发展 - 院端IT支出活跃 公司将推出新产品[4] - 数据要素运营和AI创新应用为业绩增长提供动力[4] 数字医药业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实现高增长 毛利率因收入增加而提升[5] - 业务从药械智慧监管向药企数字化服务拓展 市场空间广阔 有望持续增长[5] 慢病管理业务布局 - 已形成"一个中心 两大平台 三类服务"的业务布局[6] - 建立为多方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 旨在提供便捷服务并探索可持续盈利路径[6] 财务与运营管理 - 上半年毛利率下滑 将通过改革提升效率 调整业务结构 加强成本管控等措施推动盈利水平提升[6] - 总会计师汇报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 总经理介绍经营情况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1]
国新健康(000503)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记录
2025-09-16 09:04
AI业务发展 - AI已在医保、医疗、医药、健康服务四大领域实现场景落地与商业化应用 [3] - 医保领域:为广东某市部署DeepSeek全流程本地化应用 为山东某市上线医保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平台 在中部某省部署AI+复审智能体 [3] - 医疗领域:产品覆盖800余家医院 在新疆某医院落地产品+AI全面升级 在浙江某医院推进AI+审核质控智能体 [3] - 医药领域:打造8个数智监管员系列智能化应用 在某地方药监局落地数智风控员项目 实现智能化辅助医疗器械审评审批 [3] - 健康服务领域:已打造AI医疗健康咨询智能体、AI药师智能体、AI健康管理师智能体、AI全科医生智能体 [3] - 中长期AI战略以天枢・三医大模型和灵犀智能体开发平台为支撑 目标构建三医领域AI能力闭环 [3] 健康险业务发展 - 2025年国家出台多项健康险政策 包括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和双目录机制 [4] - 健康险行业需求从规模扩张转向风险控制与产品创新并重 [4] - 公司已与国内多家保险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推进健康险全链条服务 [4] - 通过杭州公共数据授权场景运营、江西萍乡个人医保数据授权查询使用等项目完善数据合规实践 [4] 数字医保与数字医疗业务 - 政策端支持力度持续加码 包括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和智能监管改革试点 [5] - 医保服务需求保持旺盛 同比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5] - 数字医保业务基本盘随支付方式改革深化保持稳定 [5] - 数字医疗业务推出医院智能审核2.0、病组诊疗路径、门诊支付方式服务(APG)等新产品 [5] - 公司已覆盖800余家医院 为新产品的落地提供支撑 [5] 数字医药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数字医药业务收入实现81%高增长 [5] - 毛利率显著提升至6% [5] - 业务从药械智慧监管服务向药企数字化服务拓展 [5] - 药企数字化服务市场空间远大于药械监管服务市场 [5] 慢病管理业务 - 业务布局采用一个中心、两大平台、三类服务框架 [5] - 一个中心即建设慢病管理中心 [5] - 两大平台是打造慢病服务平台和供应保障平台 [5] - 三类服务为提供药品供应、慢病管理和专病防控服务 [5] - 商业模式侧重为患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慢病就医用药综合服务 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管理方案与工具 [5][6] 财务表现与成本控制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影响整体毛利率下降 [6] - 主要成本由人工成本构成 人员成本相对固定 [5][6] - 下半年将通过业务结构调整、数据创新业务和健康服务业务快速增长推动收入增长 [6] - 成本控制以提升运营效率、优化投入产出比为目标 采用DSTE、MM、LTC、IPD等流程体系 [6] - 已出台第三方成本支出专项管理办法 深化财务管理颗粒度 [6] - 销售费用管理以投入产出效率最大化为导向 动态调整资源配置策略 [7] 数据要素发展 - 发布首个专注三医协同的垂类大模型天枢・三医及灵犀智能体开发平台 [7] - 推动数智创新战略和AI in ALL行动 [7] - 获得杭州公共数据授权场景运营 开展商业健康险理赔直达服务 [8] - 落地江西萍乡个人医保数据授权查询使用项目 [8] - 探索场景化授权+收益分成创新商业模式 [8] - 与湖北数据集团合资成立中部健康医疗大数据公司 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业务 [8] 股东增持 - 大股东基于对公司战略发展的坚定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实施增持 [8] - 增持计划在披露后的6个月内择机实施完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