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证券报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以来多家私募“偏离主业”被监管层点名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12
今年以来多家私募 "偏离主业"被监管层点名 ◎记者 马嘉悦 "在行业野蛮生长阶段,一些私募合规意识薄弱,投资决策以盈利为目的,因为部分管理人便动了放贷 的心思,一般是采用明股实债的方式,比如表面上将基金资产投资到某公司,但私下签订固定收益的合 同,或约定赎回时间和赎回收益。此种行为较为隐蔽,往往很难被发现,不过,随着监管加强现场检 查,行业监管不断细化,其生存空间将快速压缩。"一位私募研究员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称。 多家私募因偏离主业被点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私募的其他偏离主业行为也频频被监管部门点名。 比如,今年7月海南证监局表示,经查,海南琢之堂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存在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相 冲突或者无关的业务,未定期更新从业人员的有关信息等问题,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今年6月,深圳证监局发布《深圳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披露辖区内有部分私募机构偏离主责主 业,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业务。如销售伪金交所产品、提供咨询服务、居间服务,销售投资标的公 司股权,甚至协助非员工获取从业资格、在办公场地开展易经算命等无关业务。 今年以来,多家私募因"偏离主业"被监管部门点名。近日,海南证监局披露 ...
“杠铃策略”配置思路生变基金经理积极更新投资框架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12
"杠铃策略"配置思路生变 基金经理积极更新投资框架 ◎记者 陈玥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反弹逐渐向纵深演绎,以科技为主的成长风格占据了市场主流,也使得2022年以来 持续表现的红利资产稍显逊色。以"红利+小微盘"构建的"杠铃策略"正面临新的挑战。 对此,一些受访基金经理表示,红利资产仍是长期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选择和配比都要更加精 细。"要结合基本面和估值的情况,找到非对称风险收益的机会。"一位基金经理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 示。 策略生变 框架迭代 红利资产的表现直接影响到了过去两年走红市场的由"红利+小微盘"构建的"杠铃策略",应如何改进这 一策略? 短期震荡 看长做长 随着反弹持续和市场风格变化,红利资产的优势有所弱化。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全市 场主动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几乎全部为正,平均净值增长率均超过50%,分 别为55.26%和54.15%,其中数字经济、北交所、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方向主题基金的净值涨幅居 前,而红利相关的主动基金平均回报为19.31%。 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是否发生变化?对此,一些基金经理认为,短期有所减弱,但中长期来看依然突 出。 民生 ...
量化行业再现“私奔私”团队稳定性成为“成长的烦恼”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12
■私募新观察 量化行业再现"私奔私" 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华耀私募的实控人曾是原百亿级私募的"得力干将"。 据中基协公示信息,李光持有华耀私募70%股份,上海诚远投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则持有剩 余的30%股份,前者为公司实控人。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11月至2025年5月,李光就职于磐松资产。在就职于磐松资产期间,李光曾通过 持股平台上海大柏树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间接持有磐松资产的股份。 量化人员流动性加大 今年以来,多位量化私募人才选择"私奔私"。 团队稳定性成为"成长的烦恼" ◎记者 马嘉悦 量化行业又见"私奔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近日上海华耀私募 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耀私募")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其实控人李光曾在知名量化私募磐松资产 担任重要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多位曾任职于量化私募的投研人才,选择自立门户,"私奔私"情况频现。在业 内人士看来,量化私募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人才流动的加速,因此,近年来量化管理人普遍面临团队稳 定性难题,未来量化私募亟须在激励机制、人才晋升等方面不断优化,加强人才队伍这一核心竞争力。 原百亿级私募人才"自立门 ...
消费主题基金业绩显著分化新消费成机构布局重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12
消费主题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9月25日,206只名称含"消费"的基金中,海富通消费优选混合A近一年净值涨幅达135.42%位列第一,财通资管消费精选混合A、永赢新兴消费智选混合发起A、国联沪港深大消费主题A等产品涨幅均超80%,另有3只基金涨幅不足10% [2] - 绩优基金重仓新消费龙头股:海富通消费优选混合A配置潮宏基(持仓占比4.87%),该股年内涨幅超150%;永赢新兴消费智选混合发起A重仓泡泡玛特(持仓占比9.11%),年内涨幅达193.23% [2] 消费类ETF资金流向 - 下半年以来多只消费ETF获资金净流入:鹏华中证酒ETF份额增长109.7亿份,按0.6元均价计算净流入65.37亿元;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份额增长75.28亿份,按0.85元均价计算净流入63.88亿元 [3] - 华夏中证食品饮料ETF与富国中证旅游ETF均获超17亿元资金净流入 [3] 机构投资策略与方向 - 消费板块长期潜力受看好,但短期需基本面数据验证,新消费领域被视为重点布局方向 [2][4] - 投资聚焦渗透率低但成长潜力大的细分赛道,包括潮玩、美妆、宠物食品、游戏等领域,这些赛道代表新兴生活方式且目标客群消费意愿强 [4] - 消费行业投资高度依赖基本面数据,若消费因股市财富效应回升,低位消费股或具关注价值 [4]
博时基金王萌:优质资产集聚,港股市场投资机会丰富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12
近日,博时基金经理王萌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的大趋势有望长期延 续,但流入强度和节奏会因市场环境变化有所波动。南向资金中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具备深入研究背景, 参与港股交易与定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有望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药等板块的活力。 博时基金王萌:优质资产集聚,港股市场投资机会丰富 ◎记者 赵明超 第一,从硬件端来看,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要强大算力支撑,拉动高端AI服务器、GPU需求,港股 全球领先的AI基础设施上市公司或是直接受益者。 第二,从软件端看,AI核心是大模型,拥有强大研发能力与数据壁垒的互联网巨头竞相研发大模型, 兼具"算力提供者"与"模型开发者"双重角色,在AI浪潮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三,从应用端看,AI赋能现有业务、催生新商业模式,如互联网平台用AI优化广告投放、降低运营 成本,智能电动车领域依托AI算法提升智能驾驶竞争力,医疗健康领域用AI加快药企研发进程、提供 AI健康管理服务等,应用场景广阔。 除科技板块外,今年以来港股创新药板块也强势上涨。王萌表示,港股创新药板块大涨主要有三大驱动 因素:一是需求端,人口老龄化使老年慢性病医疗支出增加,且疾病图谱变 ...
盈利能力渐获认可个人养老金基金再添“新兵”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12
个人养老金基金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渐获得市场认可。Choice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98%的个人养老 金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为正,平均收益达16%。 盈利能力渐获认可 个人养老金基金再添"新兵" ◎记者 朱妍 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还在持续增多。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近期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再 度更新,新增了南方康乐养老目标日期2045三年持有混合发起(FOF)。这是下半年以来新增的第二只 FOF产品,加上此前增加的6只指数型基金,下半年新成立的个人养老金基金达8只,总数突破300只。 与此同时,9月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再添"新兵",产品选择持续增加。业内人士认为,个人养老金基金 是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相关产品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金体 系,也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中长期资金,助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提前布局养老已渐成趋势。这是对未来社会形态、个人生活方式以及家庭结构变化的一种积极应对。 它呼唤的是更加系统、多元且可持续的养老规划与保障体系。"国泰基金的基金经理徐皓在接受上海证 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个人养老金基金普遍盈利 如何优化投资者的养老投资布局?南方基金对上海证券 ...
广发基金宋家骥:以多元资产配置平衡持有体验和长期收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12
以多元资产配置 平衡持有体验和长期收益 ◎记者 聂林浩 今年以来,全球大类资产相关性提升,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如何有效配置不同资产,实现持有体验和 账户收益的平衡,成为众多投资者共同面临的难题。针对这个问题,专注于FOF与量化投研工作的广发 基金资产配置部基金经理宋家骥,形成了以宏观量化框架和风险预算体系为核心的多资产配置方法。 宋家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配置的价值不仅在于获取收益,还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 构建风险收益更优的组合。在此投资理念下,其参与管理的偏债混合型FOF以较小的波动取得良好的收 益。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广发悦享一年持有FOF近一年回报10.12%,最大回撤2.48%,卡玛 比率4.33,而同期同类FOF产品的平均最大回撤为10.2%。 资产配置的"道"与"术" 资产配置是FOF产品的"骨架",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跨市场、跨类别的大类资产配置,增加组合收益来 源,同时降低整体波动,获得比单一资产更优的风险收益特征。在实际操作中,宋家骥将其拆解为两个 层次:第一层是大类资产配置,这是决定组合风险收益特征的"地基";第二层则是底层基金及基金经理 的优选,是在既定框架中发 ...
5.5万亿元规模ETF启新局:从“产品供应商”到“资产配置服务商”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12
范雨露 制图 5.5万亿元规模ETF启新局: 从"产品供应商"到"资产配置服务商" ◎记者 赵明超 据测算,ETF最新规模已达5.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百亿级ETF阵营亦显著扩容,已有115只ETF规 模突破百亿元。 从当前ETF格局来看,马太效应愈发强化,头部基金管理人掌握近九成市场份额。在业内人士看来,随 着ETF品类进一步丰富,行业竞争的重心将从"拼产品数量和规模"转向"拼资产配置服务能力",一场围 绕全链条服务的新较量正拉开帷幕。 ETF规模达到5.5万亿元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5万多亿元的蛋糕,有哪些机构分食? 据统计,目前共有50多家基金管理人布局了ETF,但行业集中度非常高。总体而言,15家基金管理人 ETF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合计达4.85万亿元,占全市场总规模的近九成。其中,两家头部机构遥遥领 先,华夏基金ETF管理规模为8868.84亿元,易方达基金ETF管理规模为8455.94亿元。 此外,华泰柏瑞基金ETF管理规模为5861.87亿元,南方基金、嘉实基金ETF管理规模均超3000亿元,广 发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博时基金等ETF管理规模也均在2000亿元以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资金缘何持续流入化工板块?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12
■普惠金融·农银汇理基金投资视点 资金缘何持续流入化工板块?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 王皓非 7月以来,市场资金持续流入化工板块,配置热情显著升温。截至9月19日,某只化工ETF规模在一个多 月内增长超过150亿元,其他化工主题ETF也普遍出现明显规模扩张。我们认为,这轮资金持续涌入化 工资产并非偶然,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第一,"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无论是今年5月五部门联合推动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更新淘汰,还是7 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启动"正风治卷"三年行动,都体现出化工行业正率先跳出低价竞争和粗放增长的传 统模式,迈向以技术创新和质量效益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行业 实践样本。 第四,新材料拓展成长空间。当前的化工行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周期行业,而是注入了显著的成长 性。如新能源材料、电子化学品、氟化工以及军工与特种材料等领域快速发展。这些领域与人工智能、 新能源汽车、光伏、军工等新兴产业紧密相关,使化工行业投资逻辑从单纯周期属性转向"周期+成 长"双轮驱动。(CIS) 第二,资本开支接近尾声,产品价格有望触底回升。据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统计,2023年全 ...
50%“红线”,10月1日起实行!香港整治保险佣金乱象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03
一段时间以来,因为"高收益""全球资产配置"等宣传标签,"买香港保险"吸引了很多热度。 近期,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简称"香港保监局")针对保险中介高额转介费问题出台新规,意在整治此前存在的部分保险经纪公司将超过90%的佣金支付予 转介人的市场乱象。 自10月1日起,持牌保险经纪公司向转介人支付的转介费用基准水平被设定为不得超过佣金总额的50%。这一"红线"旨在限制经纪公司将大部分佣金转给 转介人的做法。 划定50%转介费"红线" "十一"长假来临,内地游客赴港投保或将迎来一波小高峰。据了解,新规选择10月1日的时间点也是因为长假期间内地游客赴港购买保险需求激增。 记者获悉,被加强监管的转介方式是一种传统的经营方式。在寻找客户的过程中,保险经纪接受第三方转介客户的情况并不罕见,这些第三方可以为经纪 的专业知识提供保证。 香港大型保险的业务经理何洲对记者表示,有些转介可能是以前使用过该经纪服务的客户的一次性转介。有些转介则可能是具有结构性安排的一环。比 如,某间并非从事保险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客户群,而客户群中的成员可能有需要购买保险。该企业便可以把客户转介给有关保险经纪,由该保险经纪提 供正确的建议并寻找合适的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