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国金证券:ASIC已成为拉动AI材料+设备的重要力量 继续看好AI电子布/铜箔行业
智通财经· 2025-09-08 02:33
AI-ASIC行业高景气与资本支出增长 - 博通2025财年第三财季AI半导体收入达52亿美元 同比+63% 第四财季AI芯片业务收入指引大幅增长至62亿美元 环比+19% [1] - 博通CEO透露一家潜在客户带来高达100亿美元订单 成为第四大定制AI客户 预测2027财年全球AI ASIC市场规模将达600-900亿美元 [1] - Meta计划到2028年前在美国基础设施投入至少6000亿美元 2025年AI领域资本支出预计660-720亿美元 同比+68% 2026年预计类似幅度增长 [2] - Google的Gemini tokens每月处理超过980万亿个Tokens 自2025年5月以来翻倍 持续拉动TPU出货量上修 [2] ASIC出货量增长与市场地位 - 2025年谷歌TPU出货量预计150-200万台 亚马逊AWS T2预计140-150万台 英伟达AI GPU供应量超500-600万台 [2] - Google+AWS的AI TPU/ASIC总出货量达英伟达AI GPU出货量的40-60% [2] - ASIC总出货量预计2026年超越英伟达GPU出货量 Meta2026年大规模部署自主开发ASIC 微软2027年开始大规模部署 [2] AI电子布与铜箔产业链景气验证 - 中材科技25H1特种纤维布销售895万米 覆盖低介电一代/二代/低膨胀布及Q布全品类产品 完成国内外头部客户认证及批量供货 [3] - 中材科技公告扩产特种玻纤3500万米/年及Q布2400万米/年 [3] - 铜冠铜箔25H1高频高速基板用铜箔产量占PCB铜箔总产量比例突破30% HVLP铜箔25H1产量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3] - 中国巨石积极进入电子布行业 [3] 液冷技术与AI PCB设备升级机遇 - 2025年有望成为液冷元年 液冷从AI服务器开始快速渗透 ASIC预计2026-2027年贡献重要增量 [4] - 液冷板领域关注深圳东创拟收购震安科技控股股东华创三鑫100%股权 [4] - 新材料方向关注冷却液/铝材/铜材/泵等 AIPCB设备存在升级机遇如曝光机/激光钻 [4]
突然,全线跳水!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9-05 15:02
美国就业市场意外大幅降温。 今晚,美国劳动力市场发出了最明确的降温信号。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口仅增加2.2 人,大幅低于预期,失业率升至2021年以来新高。 分析指出 ,这加剧了市场对于 美国 就业市场可能 大幅 恶化的担忧。 数据公布 后,交易员们进一步加大了对美联 储降息的押注,芝商所 "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从0升至16%。到今年年底,美联 储降息3次的可能性 升至 71%。 受此影响,美元指数直线跳水,大跌0.87%;现货黄金直线拉升,一度大涨1.48%,再度创出历史新高;美国10年期国债 收益率跌至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股盘初,三大指数一度创出历史新高,随后全线跳水,由涨转跌,截至北京时间 22:30,道指跌0.52%,纳指跌0.3%,标普500指数跌0.43%。有分析指出,最新的就业数据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健康状 况的担忧。 就业数据公布后,美国短期利率期货大幅上涨,交易员们进一步加大了对美联储在9月16日至17日议息会议上降息的押 注。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0,降息2 ...
美股异动丨一众机构集体升目标价,博通盘初大涨超16%,市值飙升逾2300亿美元
格隆汇APP· 2025-09-05 14:1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盘初大涨超16%至356.24美元 创历史新高[1] - 总市值一度飙升逾2300亿美元至1.67万亿美元[1] 财务业绩 - 第三财季营收159.6亿美元 同比增长22%创纪录新高[1] - AI半导体业务营收52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51亿美元[1] - 第四财季AI半导体收入预计62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58.4亿美元[1] 业务合作 - OpenAI明年将与公司合作生产自主研发人工智能芯片[1] - 该合作旨在削弱对英伟达的依赖 芯片将于明年交付[1] 机构评级 - Melius Research给出415美元最高目标价[1] - 伯恩斯坦和小摩将目标价上调至400美元[1] - 大摩将目标价上调至382美元[1] - 派杰投资将目标价上调至375美元[1] - 奥本海默将目标价上调至360美元[1] - 杰富瑞将目标价上调至350美元[1]
AI日报丨超预期!芯片巨头博通盘前涨超7%,交出满分财报,与OpenAI“百亿大单”曝光
美股研究社· 2025-09-05 11:53
AI半导体行业动态 - 博通第三财季调整后净营收159.5亿美元超预期 分析师预期158.4亿美元[5] - 第三财季AI半导体营收52亿美元超预期 分析师预期51.1亿美元[5] - 第四财季营收指引174亿美元超预期 分析师预期170.5亿美元[5] - 第四财季AI半导体营收指引62亿美元超预期 分析师预期58.2亿美元[5] - 获得价值超100亿美元AI加速器生产订单 客户疑似OpenAI[5][6] - 积压订单总额达1100亿美元创纪录 2026财年AI收入增长率将显著改善[6] 自动驾驶与AI芯片合作 - Waymo将于2025年秋季在加州圣何塞机场启动无人驾驶测试[7] - 英伟达与Lambda达成15亿美元AI芯片租赁协议[7] 云计算与AI芯片发展 - 亚马逊股价上涨3% 因与Anthropic合作推动数据中心建设[11] - AWS为Anthropic建设三个数据中心园区 总容量达1.3千兆瓦[11] - 数据中心将部署近100万个Trainium2芯片 形成最大非英伟达AI芯片集群[11] - Anthropic参与芯片设计过程 使芯片适配其大型语言模型需求[11] - Anthropic主要收入来自高价值企业交易 与OpenAI消费级订阅模式形成对比[12]
博通出了
小熊跑的快· 2025-09-05 02: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收159.5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创同期历史新高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158.4亿美元 [2] - 调整后净利润84.04亿美元 同比增长37.3% [2] - 每股收益1.69美元 同比增长36.3%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1.66美元 [2] - 第四财季营收指引约174亿美元 同比增长23.8%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70.5亿美元 [3] - 第四财季EBITDA利润率指引约67%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66% [3] AI业务表现 - 第三财季AI半导体营收52亿美元 同比增长63%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51.1亿美元 [2] - 第四财季AI半导体营收预计增至62亿美元 环比增长19%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58.2亿美元 [2] - 获得新客户价值100亿美元的定制芯片订单 将推动AI业务发展 [2] 分业务增长情况 - 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91.66亿美元 同比增长26% 占总营收57% 增速较前一季度不到17%明显提高 [2] - 基础设施软件业务收入67.86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占总营收43% 但增速较前一季度将近25%有所放缓 [2] 历史财务数据趋势 - 2025年第三财季营收159.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长 [2][4] - AI业务收入从2024年第一财季23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第三财季52亿美元 [4] - 调整后毛利率从2023财年74.32%提升至2025年第三财季78.17% [4] - 自由现金流从2023财年45.97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第三财季82.03亿美元 [4]
AI业务强劲增长!高盛重申博通(AVGO.US)“买入”评级 目标价340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00:49
财务表现 - 季度营收160亿美元 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59亿美元 [1] - 毛利率78.4% 小幅超过市场预期的78.2% [1] - 营业利润率65.5% 与市场预测持平 [1] - 第四季度营收指引174亿美元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70亿美元 [1] 业务部门表现 - AI半导体业务营收52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51亿美元 [1] - 半导体解决方案部门营收92亿美元 [1] - 基础设施软件部门营收68亿美元 高于67亿美元的市场预期 [1] - 第四季度AI半导体业务预计营收62亿美元 显著超出57亿美元的市场预测 [1]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 -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340美元 基于标准化每股收益9美元的38倍市盈率 [1] - Evercore ISI将目标价上调至342美元 维持跑赢大盘评级 依据是数据中心互联及网络芯片需求旺盛 [2] - Cantor Fitzgerald上调目标价至350美元 重申半导体解决方案部门增长潜力 特别强调谷歌TPU芯片业务贡献 [2] 增长驱动因素 - AI基础设施支出推动业绩增长 [1] - 数据中心互联需求旺盛 [2] - 网络芯片需求保持强劲 [2] - 定制计算业务贡献显著 特别是谷歌TPU芯片业务 [2]
博通第三财季调整后净营收159.5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58.4亿美元。预计第四财季AI半导体营收62亿美元,分析师预期58.2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9-04 20:19
财务表现 - 第三财季调整后净营收159.5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期158.4亿美元[1] - 预计第四财季AI半导体营收62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期58.2亿美元[1] 业务展望 - AI半导体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第四财季预期营收显著高于市场预测[1]
美财长:半导体对华销售收入上缴金模式或推广
日经中文网· 2025-08-14 08:00
美国对华出口上缴金机制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15%销售收入上缴机制将从半导体行业推广至其他产业[2] - 该机制要求美国半导体巨头向中国政府出口时需上缴15%销售收入作为回报[2] - 英伟达和AMD成为首批适用该机制的企业 涉及AI半导体对华销售[4] 机制扩展的潜在影响 - 依赖对华出口的行业可能面临巨额财务负担 包括AI 量子计算 生物技术等领域[4][5] - 军事 航空 太空等安全相关产业可能被纳入机制适用范围[5] - 仅英伟达和AMD两家企业预计将产生数十亿美元上缴金[5] 政策争议与法律障碍 - 机制被批评为"给安全保障定价" 缺乏明确法律依据和资金用途说明[6] - 违反《出口管制改革法》中禁止向企业收取出口许可手续费的规定[5] - 特朗普政府内部对机制存在分歧 被指可能出卖国家安全利益[5] 行业技术竞争背景 - 美国在尖端半导体 AI模型 量子计算机等领域保持技术优势[5] - 美国政府2022年已实施AI半导体对华出口管制 2023年4月进一步收紧[6] - 英伟达曾通过降级芯片规避管制 显示行业存在技术规避空间[6]
台湾1~7月对美出口26年来首次超过中国大陆
日经中文网· 2025-08-11 08:03
台湾出口结构变化 - 1-7月台湾对美国出口额同比增长53.5%至975亿美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对中国大陆出口增长14.3%至935亿美元[1][3] - 美国在台湾出口目的地中占比26年来首次反超中国大陆跃居首位占比达28.7%大陆占比27.5%[1][5] - 对美贸易顺差1-7月同比增至2.1倍达697亿美元呈现扩大趋势[8] 出口结构变化驱动因素 - AI半导体需求增加及台湾当局推进出口目的地多样化是主要背景[1] - 美国AI数据中心投资热潮支撑高科技产品出口7月服务器等ICT设备对美出口同比增长88%[7] - 台湾制造商将组装工厂撤回本土此前占整体约1成的对美出口出现增加[7] 供应链与投资变化 - 台湾大型电子企业曾在大陆设厂半导体等零部件对大陆供应增加2000年代中期至2022年对大陆出口占比约40%[6] - 来自韩国的进口1-7月同比增长53.6%至337亿美元超过日本主要因AI半导体配套存储器进口增加[7] - 2023年起台湾对美投资额反超大陆台积电等企业对美投资起到拉动作用[7] 行业差异与挑战 - 化工等非高科技制造业对中国大陆市场依赖度仍高[7] - 需应对美国可能上调半导体关税的潜在风险部分企业已出现紧急出货现象[1][5]
三星将向美国增资10万亿,建设封装厂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1 01:11
韩美半导体投资动态 - 三星电子考虑向美国封装设施追加10万亿韩元投资 以应对特斯拉和苹果的大额订单需求[2] - 三星电子原计划向泰勒晶圆代工厂投资440亿美元 后因业绩不佳调整为370亿美元 并取消了70亿美元的先进封装设施投资[2] - 三星电子近期与特斯拉签署23万亿韩元AI半导体供应合同 并与苹果达成图像传感器供应协议 凸显建设尖端封装工厂的必要性[2] - 三星电子提供集内存、代工和封装于一体的交钥匙服务 是其争取大型科技客户的核心优势[2] 泰勒工厂建设进展 - 截至第一季度末 泰勒Fab 1新工厂建设已完成91.8% 预计10月底竣工[3] - 计划年内完成洁净室建设 明年陆续引进半导体生产设备[3] - 半导体材料供应商正就扩大供应进行磋商 反映当地投资预期增加[3] - 特斯拉订单可能带来设备和材料的额外投资 马斯克表示165亿美元合同金额只是最低限额[3] 投资规模预测 - 三星电子预计明年对泰勒工厂的投资额将比今年有所增加[3] - 业内预计包括封装工厂额外投资 三星对泰勒工厂总投资将超500亿美元[3] - SK海力士计划在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建设价值38.7亿美元的先进封装工厂 预计2028年下半年量产下一代HBM[3][4] 地缘政治影响 - 三星和SK海力士在美扩大投资将为即将到来的韩美贸易谈判提供支持[4] - 美日韩峰会预计将包含韩国企业现有在美投资计划 如三星泰勒工厂[4] - 拜登政府时期宣布的投资计划将在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内实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