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速器

搜索文档
A股“慢牛”基调不改,关注稀土战略与存储高景气
德邦证券· 2025-09-23 08:03
核心观点 A股市场维持"慢牛"基调,当前交易与估值指标均未达到历史牛市高点水平,行情有望向更多板块扩散[4][8][9] 建议沿"政策+盈利"主线布局,重点关注政策红利、金融周期、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4][10] 预制菜行业受益于技术突破、B端标准化需求及C端简化烹饪需求三重共振[4][22][28] 稀土产业链呈现供需两端共振格局,中国掌握全球稀土全产业链主导权[4][35][39] AI需求持续推动晶圆代工及存储板块高景气,传统消费电子表现相对平淡[4][44][45] 市场观点 - 万得全A指数本轮最大涨幅约58%,远低于历史牛市涨幅区间(228%~613%),平均股价涨幅84%亦低于历史区间(196%~385%)[8][11] - 成交额较市场低点增长153%,低于历史牛市增长区间(202%~639%),换手率增长92%低于历史区间(120%~170%),成交拥挤度达70%显示资金集中于主线板块[8][11] - PE-TTM本轮最高22.43倍(历史区间31.79~58.22倍),增长52%远低于历史增长区间(169%~223%),PS-TTM本轮最高1.66倍(历史区间2.71~5.11倍),增长53%低于历史增长区间(176%~470%)[9][12] - 本周(9/15-9/19)上证指数下跌1.30%,深证成指涨1.14%,沪深300下跌0.44%,科创50上涨1.84%,日均成交额2.52万亿(上周2.33万亿)[13][14] - 成长风格领涨,煤炭(+3.51%)、电力设备、电子、汽车、机械设备涨幅居前,银行(-4.21%)、有色金属、非银金融领跌[14][19] 大消费观点 - 预制菜行业崛起依赖三重因素:速冻/包装/物流技术突破、餐饮连锁化推动B端标准化需求、家庭结构变化(女性就业/老龄化)催生C端简化烹饪需求[4][22][28] - 美国预制菜发展核心驱动力为1920年代冷冻技术突破、1950-1970年公路基建完善及女性就业率提升,代表企业Sysco(1970年上市)[23][24] - 日本预制菜1950年代起步,受冷链设备普及、女性就业率攀升及商业用地成本上升推动,1996年后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带动C端需求扩张[25][27] - 中国预制菜1990年代由海外快餐品牌引入,2014年后外卖发展及2020年疫情加速B/C端双轮驱动,覆盖领域从西餐扩展至火锅、烧烤等[26][32] 高端制造看点 - 北方稀土2025年上半年营收188.66亿元(同比+45.24%),归母净利润9.31亿元(同比+1951.52%),中国稀土营收18.75亿元(同比+62.38%),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扭亏)[29][30] - 全球稀土已探明储量9000万吨,中国占比48.9%(4400万吨),巴西(2100万吨)、美国(1900万吨)分列二三位,但中国产量占全球70%以上[33][35] - 中国为全球唯一具备稀土全产业链能力国家,2025年4月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2024年轻稀土开采配额超25万吨(同比+6.36%),冶炼分离配额25.4万吨(同比+10.43%)[35][39] - 镨、钕需求预计从2020年5万吨增至10万吨,永磁材料占国内稀土消费42%,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电机等"双碳"领域消费占比超40%[41][42] 硬科技看点 - 台股8月晶圆代工板块营收同比增30%(AI相关度最高),电子代工同比增14%,存储板块同比增32%[44][46] - 台积电8月营收3357.7亿新台币(同比+33.8%),预计2024年起AI加速器营收五年复合增长率44%~46%,联电8月营收191.6亿新台币(同比-7.2%)[46][47] - 联发科8月营收445亿新台币(同比+7.3%),预计Q3营收同比增10%~18%,瑞昱8月营收97亿新台币(同比-4.8%)[48][49] - 南亚科8月营收68亿新台币(同比+141.3%),DDR4产能满载,威刚8月营收50亿新台币(同比+64.5%),DRAM/Nand Flash景气向上[56][58] - 鸿海8月营收6065亿新台币(同比+10.6%),AI服务器出货强劲,和硕8月营收658亿新台币(同比-25.5%)[64][68]
见证历史!英伟达宣布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搜狐财经· 2025-09-19 00:10
9月18日晚间,英伟达宣布将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并表示双方将联合开发面向PC与数据中心的芯片 ——这是一次出人意料的举动,等于在扶持这家陷入困境的老对手。英特尔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 上个月刚引入美国政府作为投资方。 英伟达在声明中称,其入股价格为每股23.28美元。受该消息影响,英特尔盘前股价一度大涨约33%, 至每股约33美元。 英特尔将在即将推出的PC芯片中采用英伟达的图形技术,同时也会为基于英伟达硬件的数据中心产品 提供其处理器。双方并未给出首批产品上市的时间表,并称此次公告不影响各自既定的未来规划。 这笔新资金紧随美国政府在8月同意入股约10%且特朗普公开"站台"之后。日本软银集团上月也出人意 料地投入20亿美元。此外,英特尔还在通过向投资者出售资产来筹资。由于市场份额流失,英特尔当前 的主营业务难以独自承担打造先进制程半导体所需的巨额投入。 这两家都位于加州的竞争对手此番"牵手",凸显了计算机行业权力格局的变化。英特尔将获得来自昔日 被其边缘化公司的现金支持与行业领先技术。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声明中表示:"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将英伟达的AI与加速计算栈与英 特尔的CPU以及庞大的x ...
见证历史!芯片重大利好,直线暴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11:56
【导读】英伟达宣布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芯片半导体重大突发!英伟达宣布入股英特尔! 英特尔将在即将推出的PC芯片中采用英伟达的图形技术,同时也会为基于英伟达硬件的数据中心产品提供其处理器。双方并未给出首批产品上市的时 间表,并称此次公告不影响各自既定的未来规划。 这笔新资金紧随美国政府在8月同意入股约10%且特朗普公开"站台"之后。日本软银集团上月也出人意料地投入20亿美元。此外,英特尔还在通过向投 资者出售资产来筹资。由于市场份额流失,英特尔当前的主营业务难以独自承担打造先进制程半导体所需的巨额投入。 这两家都位于加州的竞争对手此番"牵手",凸显了计算机行业权力格局的变化。英特尔将获得来自昔日被其边缘化公司的现金支持与行业领先技术。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声明中表示:"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将英伟达的AI与加速计算栈与英特尔的CPU以及庞大的x86生态深度耦合——是 两大世界级平台的融合。我们将共同扩展各自的生态,为下一代计算时代打下基础。" 在PC领域,英特尔将推出把通用处理能力与来自英伟达的强大图形组件相结合的芯片,以更好地同在台式机与笔记本市场不断抢占份额的超威半导体 (AMD)竞争。AMD是英伟 ...
见证历史!芯片重大利好,直线暴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11:53
【导读】 英伟达宣布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芯片半导体重大突发!英伟达宣布入股英特尔! 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9月18日晚间,英伟达宣布将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并表示双方将联合开发面向PC与数据中心的芯片——这是一次出人意料的举 动,等于在扶持这家陷入困境的老对手。英特尔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上个月刚引入美国政府作为投资方。 英伟达在声明中称,其入股价格为每股23.28美元。受该消息影响,英特尔盘前股价一度大涨约33%,至每股约33美元。 英特尔将在即将推出的PC芯片中采用英伟达的图形技术,同时也会为基于英伟达硬件的数据中心产品提供其处理器。双方并未给出首批 产品上市的时间表,并称此次公告不影响各自既定的未来规划。 这笔新资金紧随美国政府在8月同意入股约10%且特朗普公开"站台"之后。日本软银集团上月也出人意料地投入20亿美元。此外,英特 尔还在通过向投资者出售资产来筹资。由于市场份额流失,英特尔当前的主营业务难以独自承担打造先进制程半导体所需的巨额投入。 这两家都位于加州的竞争对手此番"牵手",凸显了计算机行业权力格局的变化。英特尔将获得来自昔日被其边缘化公司的现金支持与行 业领先 ...
迎着 AMD 的回调跑吧
美股研究社· 2025-09-10 12:21
多位分析师指出了需求放缓的迹象:Seaport Global 在供应链调查后发现,AMD 最新 AI 加速器的采用速度慢于预期,将其评级从 "买入" 下 调至 "持有",并将需求疲软和客户预算受限列为主要原因。花旗重申 "持有" 评级,目标价 180 美元;而美国银行则维持 "买入" 评级,预计股 价可能攀升至 200 美元,较当前水平上涨约 25%。 但尽管随着英伟达和博通的竞争加剧,AMD 短期内会面临压力,分析师仍对其长期前景保持乐观,并认为回调是 "逢低加仓" 的机会。 上周五,AMD(NASDAQ:AMD)股价下跌超 6%,原因是投资者担忧其 AI 芯片需求不及预期。 尽管遭遇抛售,但 AMD 股票今年迄今的回报率依然强劲,其股价上涨超过 25.3%,英伟达的涨幅也完全相同,两者的表现均优于同期上涨 10.7% 的标准普尔 500 指数。 【如需和我们交流可扫码添加进社群】 此外,英伟达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Colette Kress 周一在高盛 Communacopia + 技术会议上表示,该公司已获得中国几家主要客户对其 H20 芯片的许可。 是的,我们确实获得了许可,并且已经为中国的几家关键客户 ...
传 OpenAI 将于 2026 年与博通(AVGO.US)合作设计 AI 芯片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02:29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正准备在博通(AVGO.US)的协助下于2026年设计和生产 自家人工智能芯片。 匿名知情人士消息称,这家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计划明年首批出货,与英伟达公司的加速器展开竞 争。知情人士称,OpenAI最初将内部使用这款芯片。 博通首席执行官Hock Tan周四告知投资者,公司正与潜在客户合作开发AI加速器——这个市场目前由英 伟达主导。 "上一季度,其中一位潜在客户向博通下达了生产订单,"他未透露客户名称,"我们现在预计2026财年 AI收入前景将较上一季度指引显著改善。" ...
软银曾考虑买下晶圆厂?
半导体芯闻· 2025-08-20 11:10
软银投资英特尔交易 - 软银以2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约2%股份 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之一[1] - 交易前软银曾考虑直接收购英特尔晶圆代工部门 但最终选择股权投资[1] - 投资符合软银扩大人工智能市场影响力的战略布局[2] 美国政府政策影响 - 白宫考虑利用《芯片法案》拨款持有英特尔10%股份并转换为股权[1] - 英特尔获得资金需承诺不剥离受资助晶圆厂 因这些厂具有地缘政治重要性[1] - 英特尔与台积电是仅存的两家争夺尖端制程工艺的公司[1] 英特尔经营状况 - 公司近年经营困难 现任CEO陈立武上任后推行成本节约与业务聚焦策略[1] - 代工业务面临挑战 下一代18A和14A工艺节点可能因客户不足被取消[3] - 在人工智能领域落后英伟达 在x86消费级和服务器市场持续落后AMD[4] 软银战略布局 - 通过"星际之门"项目承诺5000亿美元建设美国AI基础设施 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2] - 已拥有星际之门项目40%股份 本次投资强化其对半导体本土化的承诺[2] - 曾持有英伟达4.9%股份但在2019年抛售 错失后续股价上涨收益[3] 管理层关联 - 陈立武曾担任软银董事会成员至2022年 因投资失误离职[2] - 陈立武与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有数十年合作历史[2] - 特朗普政府最初质疑陈立武与中国的关系 后态度转为支持[1][2] 技术合作背景 - 软银曾考虑通过Project Izanagi与英特尔合作制造AI加速器 但因对英特尔技术能力缺乏信心转向台积电[3] - 为强化AI布局 软银收购了Graphcore以获得AI加速器IP[3] - 英特尔强调自身是其代工业务的最大客户 并重申对芯片制造的承诺[3]
苏姿丰:AMD 数据中心 CPU 影响力,与英伟达 AI 加速器地位相当
环球网资讯· 2025-08-17 02:55
市场份额与收入表现 - AMD在服务器处理器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重要合作伙伴,市场份额和收入份额均创下历史新高 [1] - 2025年第二季度,AMD桌面CPU市场份额跃升至32.2%,较上一季度环比增长4.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近10个百分点 [3] - 桌面CPU收入份额达到39.3%,与数据中心级EPYC处理器41%的收入份额基本持平 [3] 服务器CPU市场发展 - 服务器CPU市场份额提升至27.3%,收入份额首次攀升至41%,为自首款EPYC处理器问世以来的最高纪录 [3] - 2017年AMD服务器CPU市场份额尚处于个位数水平,与英特尔的Xeon系列存在较大差距,而短短几年内便实现了从边缘玩家到主流供应商(36.5%)的跨越式发展 [3] AI计算领域布局 - AMD正积极布局AI计算领域,尽管目前在AI GPU领域尚未对英伟达形成直接挑战,但公司有信心凭借创新能力和持续投入逐步在AI硬件市场复制其在服务器CPU市场的成功 [3]
台积电AI营收单季飙百亿美元 预期很快就会达到占比近半目标 全年挑战新高
经济日报· 2025-07-21 22:48
台积电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美元营收达300.7亿美元创新高 [1] - 单季AI相关美元营收跨越百亿美元关卡占单季营收三分之一以上 [1] - 全年AI相关营收预计挑战新高纪录 [1] AI相关业务增长 - 公司定义AI相关需求包含AI加速器、AI GPUs、AI ASICs及HBM控制器等 [1] - 2024年AI相关营收预计4341亿元2025年预估翻倍至8683亿元 [1] - 今年AI加速器对营收贡献将较去年增长一倍 [1] 细分业务表现 - 单季A芯片制造与先进封装营收87.8亿美元年增3.67倍 [1] - 高性能计算芯片营收92.6亿美元年增9.8%包含AI交换器与网络连接相关ASIC [1] - AI电脑边缘设备等累计贡献占比逾三分之一营收 [1] 市场预期与需求 - 公司预期非AI终端市场2025年温和复甦对半导体产生根本性需求 [1] - 中国大陆补贴方案刺激部分短期需求上扬 [1] - 调高今年美元营收年增幅度至约30% [2] 行业趋势 - AI应用快速发展带动长期需求大型语言模型处理文本词元数量爆炸性增长 [2] - 主权AI需求增加带动先进半导体增长 [2] - 客户持续支持强劲AI需求未因外在变数改变行为 [2]
全球AI半导体行业利润被5%企业包揽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58
赢家通吃格局之所以能够形成,是因为领先企业能够主导新半导体产品的标准。对于现有产品,联合电 子设备工程委员会(JEDEC) 首先制定标准,之后各企业据此开发产品。然而,对于规格完全不同的半导 体,进入市场的企业则率先制定标准。这使得它们在新兴市场中拥有"规则制定者"的特权,从而阻止后 来者的进入。 例如,SK海力士于2013年首次开发第一代HBM时,开发和标准制定是同步进行的。NVIDIA目前正在 推广的专用DRAM模块SOCAMM(可扩展计算加速内存模块),旨在普及个人AI超级计算机,也是特 定公司创建独立内存标准的典型案例。随着半导体行业模式转向根据客户需求生产定制芯片,预计这种 现象将进一步加剧。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以前不存在的产品,在制定标准时不可避免地要大量反映制造商的意见。"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编译自businesskorea 排名前5%的公司获得的成绩单超过了整个半导体市场创造的经济利润(1470亿美元)。 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NVIDIA、台积电、SK海力士、博通等半导体行业排名前5%的企业(以年销 售额为准)包揽了去年半导体行业的全部利润。 排名前5%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