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芹

搜索文档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夯实根基 多元化食物供给丰富“吃好”选择
央视网· 2025-09-26 09:09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设施蔬菜年产量达2 亿吨以上,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打开手机,寻找一份心仪的外卖,成为许多人午餐的选择。随着人们对餐食品质越来越重视,眼下,哪些外卖产 品最受欢迎,人们又是如何挑选外卖的,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 中午时分,记者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处商圈看到,不少外卖员穿梭在写字楼间,将一件件外卖投入智能外卖柜中,方便顾客取餐的同时提高 配送效率。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下单前都会了解"店铺是否有堂食""评价怎么样"等方面,食品健康成为他们最关心的话题。 在山东临沂一处写字楼前记者看到,外卖暂存处已经放置了200多份外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午餐时段写字楼外卖订单量稳定在 1000单以上,接近五成的上班族都通过外卖解决午餐问题。这些午餐的外卖清单上,大都是荤素搭配、种类丰富。 外卖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消费者在平台上"健康餐"的搜索量同比增长22%。从搜索量偏好来看,"蔬菜"搜索量同比增长 38.6%,"粗粮""荞麦""牛油果"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38.1%、15. ...
三伏天苏州人“菜篮子”常青
苏州日报· 2025-08-02 23:11
蔬菜供应保障 - 南环桥市场通过强化产销对接和扩容购菜版图,确保苏州市民在三伏天"夏淡"期间仍能吃到全国当季时令菜 [1] - 市场蔬菜日均供应量稳定在3600吨左右,其中高原菜和昆明菜的日均到货量同比增加20% [1] - 市场通过调运高原菜、昆明菜弥补苏州夏季地产叶类菜的不足,并与近郊蔬菜形成有效互补 [1] 高原菜供应情况 - 入伏以来,市场高原菜日均交易量达1200吨左右,包括来自兰州、宁夏、云南、青海等地的十余种蔬菜 [2] - 市场通过产区预冷装箱、加冰储存等保鲜手段,确保高原菜新鲜抵苏 [2] - 公司坚持源头直供,强化产销对接,构建"跟着纬度吃菜格局",确保供应量足价稳 [2] 供应链优化 - 市场业务骨干多次远赴张北、兰州、宁夏、昆明等蔬菜基地加强产销对接,引进新的产地直发高原菜 [1] - 公司聚焦民生需求,培育稳固的产销链条,形成高效的产销网络和高品质的产销渠道 [2] - 强有力的供应体系推动应季农产品从供应链向价值链攀升,并提供高品质和个性化产品 [2]
北京“菜篮子”货足价稳
北京晚报· 2025-07-30 07:29
农产品供应情况 - 新发地市场蔬菜供应充足 7月28日上市量达1.94万吨 价格稳定在2.65元/公斤 [1][2] - 西瓜类水果供应充足 单日西瓜上市量超过2000吨 [2] - 市场启动应急预案 提前组织货源并做好防汛准备 保障"量足价稳质优"的供应目标 [2] 价格波动分析 - 受内蒙古中东部和河北北部强降雨影响 大白菜/圆白菜/团生菜/莴笋/菠菜等品种价格上涨 [2] - 蒿子秆因张家口沽源基地大棚被淹 价格短期上涨但预计一周后随新批次上市将回落 [1] - 韭菜/西兰花/黄瓜等品种因其他产区种植面积扩大 供应量增加导致价格下降 [2] 供应链应对措施 - 商户积极组织跨区域调货 宁夏银川香芹在降雨间隙抓紧装车运输进京 [1] - 高温湿热天气下采用泡沫箱等特殊包装保障叶菜品质 [1] - 受灾基地采取多基地联合装车方式维持供应 如蒿子秆同时调用沽源和张北基地货源 [1] 市场数据对比 - 7月27日蔬菜上市量1.92万吨 加权均价2.64元/公斤 [2] - 7月28日上市量环比增加200吨至1.94万吨 均价微涨0.01元至2.65元/公斤 [2] - 整体供应量与降雨前持平 价格波动控制在分位级别 [2]
北京果蔬供应未受影响 部分叶菜价格略上浮
北京商报· 2025-07-28 12:10
尽管北京及周边地区近日持续降雨,但果蔬供应保持稳定。7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上市量、批发价平稳,北京周边分市场为 北京生活必需品消费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商超生鲜增加备货,线上订单增长的同时,保障正常配送。 叶菜价格微涨 在采访中,一位芹菜商户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他经营的香芹产地在宁夏银川,几天前,同款香芹批发价格为每斤2元左右,今日批发价为每斤2.5元,"产 地也在下雨,采收人工费用有些上涨"。由于近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市场供应量变化受天气影响较小,今年菜价总体低于去年同期。 另外,市场内搭建了大棚,雨天时商户可正常装卸货物。 北京商报记者在蔬菜交易区发现,部分蔬菜价格保持稳定,主要是耐储存蔬菜,包括姜、蒜、洋葱、山药、芋头等,其他蔬菜如小油菜、架豆、豆王等供应 状况保持稳定。 为应对高温、多雨天气,北京新发地市场采取保供措施。北京新发地市场每日使用1万多块冰块为蔬菜降温,同时搭建遮雨棚保障交易正常进行。此外,北 京新发地市场环京布局蔬菜基地与分市场,帮助稳定货源供给,避免出现因天气变化导致供应短缺的情况。 超市加码备货 三伏天,商超、生鲜电商配送订单增加,生活必需品备货量提升。物美 ...
连日降雨致部分叶类蔬菜价格上涨,北京蔬菜供应整体未受影响
新京报· 2025-07-28 07:26
蔬菜供应情况 - 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总上市量为1.92万吨,加权平均价为2.64元/公斤,略有上浮 [1] - 降雨造成部分产地叶类蔬菜受损及采收困难,价格出现上涨,如香芹批发价从每斤2元涨到2.5元 [1] - 部分蔬菜价格保持稳定,主要是耐储存蔬菜(姜蒜、洋葱、山药、芋头)和部分鲜嫩蔬菜(小油菜、架豆、豆王) [1] 蔬菜价格波动原因 - 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北部蔬菜产区遭遇持续强降雨,部分蔬菜受淹减产,导致大白菜、圆白菜、团生菜、莴笋、玉米、花生、土豆、菠菜等价格快速上涨 [2] - 其他产区(如韭菜、西兰花、黄瓜)由于产能增加,价格下降 [2] - 今年降雨未形成灾害性天气,损耗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价格大幅低于去年 [2] 水果供应及价格影响 - 西瓜、哈密瓜、香瓜等供应量较大,西瓜占比最高,主要产地为内蒙古、辽宁、宁夏、新疆及河北周边 [2] - 宁夏硒砂瓜受降雨影响,部分品质下降,高品质西瓜价格上涨,同时道路中断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2] 市场应对措施 - 新发地市场提前做好预警工作,通知商户组织货源,并做好防汛准备,疏通下水通道 [2] - 为应对三伏天气,市场增加帐篷、提供矿泉水、绿豆汤及防暑降温药品 [2] - 每天供应1000多吨冰块用于叶类菜保鲜,搭建交易大棚以提高交易效率 [2] - 针对暴雨红色预警,市场已提前做好应急准备,重点巡逻低洼地段 [3]
黑龙江省集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五期食品监督抽检信息公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3 08:55
食品抽检结果 - 本期共抽检普通食品40批次,全部合格,合格率100% [2] - 食用农产品抽检71批次,合格69批次,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97.2% [2] - 不合格产品为山药品类的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残留超标,检测值分别为0.770mg/kg和1.44mg/kg,均超过国家标准≤0.3mg/kg的限量要求 [3] 不合格产品信息 - 不合格产品1:山药品类,标称生产企业/进货来源未标注,被抽样单位为集贤县安泰生鲜超市,检出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0.770mg/kg [3] - 不合格产品2:山药品类,标称生产企业/进货来源未标注,被抽样单位为集贤县果缤纷生鲜超市,检出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1.44mg/kg [3] 合格产品信息 - 普通食品合格产品包括逆牌鲜椰汁、草莓番茄复合果蔬汁饮料、芒果胡萝卜复合果蔬汁饮料等40批次 [4][5][6] - 食用农产品合格产品包括木瓜、金煌芒、桂花香荔枝、板葱、尖椒等69批次 [9][10][11][12] 被抽样单位 - 主要被抽样单位包括集贤县每日鲜果店、集贤县升源福生鲜超市、集贤县安泰生鲜超市等 [3][4][9] - 部分被抽样单位为学校食堂,如集贤县建新高级中学、集贤县职业学校等 [8] 检验机构 - 所有样品均由黑龙江中诺检验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 [3][4][5][6][7][8][9][10][11][12]
巴林左旗林东镇靠“菜篮子”闯出致富新赛道
内蒙古日报· 2025-06-19 08:21
设施农业规模扩张 - 林东镇推动设施农业规模突破1.15万亩,其中后兴隆地村蔬菜基地占地191.6亩 [1] - 通过"扩规模、打市场、增质效"三措并举,实现规模快速扩张 [1] - 今年将新增设施农业1950亩,推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 [2] 产业链模式创新 - 后兴隆地村采用"基地种植+净菜加工+冷链配送"全链条模式,实现采收后10小时直达北京新发地市场 [1] - 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覆盖100余人的产业链就业网络 [2] - 带动周边种植户年增收最高达1.8万元,村集体年均增收超15万元 [1][2] 科技赋能农业 - 推行"科技特派员+博士工作站+校地合作"三级技术服务体系,赤峰学院专家团队常驻指导水肥一体化技术 [1] - 与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合作推动香芹产业发展 [1] - 市农科院专家开展精准帮扶,推动蔬菜亩产和优质率双提升 [1]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后兴隆地村成为赤峰北部重要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2] - 设施农业集群是落实赤峰市"十大行动"的实践成果 [1] - 深度对接"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行动"政策 [1]
广东省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13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9 08:09
食品抽检总体情况 -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六大类食品共127批次,合格122批次,不合格5批次,合格率96.06% [2] - 抽检类别包括餐饮食品、调味品、糕点、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和饮料 [2] 不合格产品详情 餐饮食品 - 中山市坦洲镇锦绣春满苑2座85号B区玉螺沁食店消毒餐具检出大肠菌群50cm²(标准不得检出)[2] - 中山市横栏镇华弟包子店馒头检出甜蜜素0.982g/kg(标准不得使用)[2] - 中山市沙溪镇港园村康乐中路72号集味餐厅红辣椒粉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1.27g/kg(标准不得使用)[2] 糕点 - 中山市老麦先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原味吐司(160g/包)菌落总数检测值达1.9×10⁶ CFU/g(标准n=5,c=2,m=10⁴,M=10⁵ CFU/g)[2][3] 食用农产品 - 中山市沙溪镇新濠路66号金保达市场1楼A2卡水产品档泥鳅检出恩诺沙星208μg/kg(标准≤100μg/kg)[3] 合格产品供应链分析 调味品供应链 - 中盐东兴云梦制盐有限公司供应的加碘盐覆盖中山市东区、三角镇等多个区域 [6][7][8] - 广盐集团通过佛山供应链公司向中山市南头镇、小榄镇等区域分销澳洲海盐、青海湖盐等产品 [7][8] 餐饮连锁企业 - 中山市雄泰食品有限公司向黄圃镇供应黑米糕、农家小米糕等糕点产品(230g/包)[8] - 中山市明琪达食品有限公司向三角镇供应合桃酥等传统糕点 [8] 特色餐饮原料 - 广州市胜龙食品有限公司的花椒调味油(265mL/瓶)通过白云区供应链进入中山市西区餐饮店 [8] - 重庆市树上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山胡椒油(400mL/瓶)进入中山市东凤镇、西区餐饮终端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