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

搜索文档
新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人民网· 2025-09-29 06:20
"我们加快把自身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转变为发展优势,天山南北一年一个新面貌……" 9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 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如是说道。 能源动脉点亮万家灯火、西部粮仓夯实中国饭碗、"新疆是个好地方"唱响世界……地区生产总值从1955 年的12.3亿元到2024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新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70年来,新疆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聚焦"国家所需、新疆所能、群众所盼",具有新疆特色优势的现 代产业体系集群效应全面显现,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注入澎湃动能。 更"新" 8月底,在第二届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签下10亿元订单,其中海外订 单40余套,这是兵团企业首份海外无人机订单。 走进天域航通生产车间,国内最先进的脉动生产线运转不停,正加紧赶制订单。鸿雁(HY100)大型无 人机目前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物流运输、应急抢险等各个领域。 随着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应用,一场由创新引发的绿色革命正在兴起。 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八区530井区CO2混相驱先导试验站内,"捕 ...
中国最大的省,又升级了
虎嗅APP· 2025-09-26 14:56
文章核心观点 - 新疆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正通过国家战略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资源开发及外贸增长 实现从地域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转型 并在"陆权复兴"背景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4][5][6][8][26] 新疆经济崛起驱动因素 - 过去10年GDP从9000亿增至2万亿以上 年均增速7% 位居第一梯队 [9] - 外贸进出口三年内从2000亿增至4000亿以上 2024年1~8月达3563亿元 同比增长25.4% [13][15] - 能源优势显著:油气产量全国第一 原煤产量全国第四 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分列全国第二/第四 西电东送覆盖22省 [18] - 农业转型成功:粮食总产466亿斤(全国第13) 单产524.8公斤/亩(全国第一) 种植面积增202.9万亩(增量全国第一) 农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 [20] 战略定位与区位价值 - 被国家定位为"西北重要安全屏障"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并承担亚欧黄金通道 能源资源保障基地等五大战略职能 [27][30] - 依托中欧班列优势:2023年铁路双口岸通行班列1.64万列 连续五年超万列 [14] - 国际交通枢纽建设:乌鲁木齐入选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全省拥有19个对外开放口岸 [30]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000公里(全国第六) 较2010年不足1000公里大幅提升 [38] - 独库高速公路项目投资760亿元 通车后天山南北通行时间缩短10小时 [37][38] - 民用机场达28座(全国总量第一) 占全国1/10以上 规划未来增至33座 [39][42] - 新藏铁路(投资数千亿元)和中吉乌铁路启动 强化国际交通纽带 [33] 区域发展对比 - 新疆土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1/6 接近GDP十强省总面积 [7] - 与内蒙古 山西等能源大省相比 新疆集煤炭 油气 新能源优势于一体 [18] - 边疆地区(新疆 西藏 云南等)在经济版图中角色提升 [31]
AI视频|新疆美食:一口入魂,千年回响
新华社· 2025-09-25 01:51
在大美新疆的土地上 瓜果甜,烤肉香 一口哈密瓜 尝出天山雪水的滋养 一块热馕 烙着千年丝路的时光 一碗抓饭 汇聚各族群众美好向往 这口美味 藏着大美新疆的山河馈赠 见证天山南北的安定繁荣 一口入魂,等你来尝 源远流长,千年回响 ...
巨变70年丨天山南北“丰”景如画
新华社· 2025-09-24 09:36
新华社 are 瓜果飘香 心人心脾 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克苏 苹果 …… 新疆的瓜果是全国水果市场上的宠儿。 得益于昼夜温差大、目照时间长等独特气候 条件,甜蜜清香成为新疆瓜果的鲜明特征。如 今,新疆瓜果正加速出疆出国,各族群众的日子 越来越甜。 制造型 粮食产量 不断黎升 2024年,新疆粮食单产达每亩1049.7斤,跃居 全国第一,根食总产由2012年的303.5亿斤增 至2024年的466亿斤,增长53.6%。 新华社 ATA 中国棉仓 实生之上 又是一年采棉季。2024年新疆棉花总产568.6 万吨,占全国92.3%,连续32年居全国第一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成为各副其实 的"中国棉仓"。 新华丽 ATS 绿色原野 牛羊佑祥 从昔日"靠天养畜",到今天"科技兴牧", 在现代科技的赋能下,新疆正成为我国高品质 畜牧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 正是丰收好光景,天山南北仓廪实。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新疆农业生产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口粮从不足200公斤到粮食单产跃居全国第一;棉花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超过九 成;离海最远的新疆成为多种海鲜出口地;皮亚曼的石榴、吐鲁番 ...
巨变70年|天山南北“丰”景如画
新华社· 2025-09-24 07:26
凯华航 ask 又是一年采棉季。2024年新疆棉花总产568.6 万吨,占全国92.3%,连续32年居全国第一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成为各副其实 的"中国棉仓"。 2024年,新疆粮食单产达每亩1049.7厅,跃居 全国第一,根食总产由2012年的303.5亿斤增 至2024年的466亿斤,增长53.6%。 新华丽 正是丰收好光景,天山南北仓廪实。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新疆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 口粮从不足200公斤到粮食单产跃居全国第一;棉花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超过九成;离海最远的新疆成为多种海鲜出口地;皮亚 曼的石榴、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更是甜醉了全国人民的味蕾。让我们跟随这组海报,领略丰收里 的大美新疆。 国格会 架壁花汇 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克苏 苹果 …… 新疆的瓜果是全国水果市场上的宠儿。 得益于昼夜温差大、目照时间长等独特气候 条件,甜蜜清香成为新疆瓜果的鲜明特征。如 今,新疆瓜果正加速出疆出国,各族群众的日子 越来越甜。 凯信机 K 黑钢毛 25人 SE 南美白对虾、白斑狗色、虹鳞 …… 新疆分布着 4600余万亩 ...
一生一定要来的地方——新疆国际大巴扎(组图)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14:02
各种形状的烤馕引得游客驻足。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摄 哈密瓜、葡萄等时令水果码成色彩鲜亮的"小山"。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摄 民族特色服饰摊位。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摄 夜幕下的新疆国际大巴扎灯火璀璨,是展现当地民俗风情与消费活力的生动窗口。刚出炉的烤馕冒着热气,摊主正为顾客分装;哈密瓜、葡萄等时令水 果码成色彩鲜亮的"小山",吸引游客驻足选购;以新疆棉花为原料的玩偶、家纺等手工艺品陈列整齐,尽显本土物产特色。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各族群众与 游客穿梭其间,询价声、叫卖声与音乐声交织。 作为新疆文旅融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的缩影,夜晚的大巴扎既延续着传统市集的烟火气,更彰显着当地蓬勃的民生图景。 摊主正为顾客分装烤馕。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摄 摊主正在制作烤馕。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摄 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摄 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摄 (责任编辑:刘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 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 ...
人民日报看新疆(整版) | 新丝路上的“甜蜜纽带”(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9-16 08:08
"哈密"这一地名,与特色甜瓜连在一起,源于康熙。据说当年康熙在宴席上品尝到产自今新疆哈密市 的"加格达甜瓜",惊异于其香甜清脆、可口怡人——"加格达"意为"凝重厚实、生机无限",遂赐名"哈 密瓜",使其声名远播。 哈密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西域门户"之称。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哈密就是重要一站。他所开辟的古 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也沉淀下跨越千年的共通味觉记忆,不经意间让"哈密"成为一 种甜蜜瓜果的代名词。 如今在哈密,一年一度的"哈密瓜节"已成为甜蜜盛宴。《请你尝块哈密瓜》不仅是"哈密瓜节"主题曲, 在哈密市也广为流传。巧的是,由此往西,在古丝绸之路重要的东西方文化交汇地——乌兹别克斯坦希 瓦古城,有一个热闹的"甜瓜节"。"哈密瓜节"和"甜瓜节"遥相呼应,正成为民心相通、产业互联的"甜 蜜纽带"。 千年瓜乡—— "红心脆"曾作为尼克松访华招待用果 夏日哈密,花园乡的瓜田里十分繁忙。哈密佳祥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员工穿梭其间,抢收、分 拣、打包,一箱箱新鲜哈密瓜即将踏上旅程。"我们今年已经出口1880吨哈密瓜,日出口量最高达80多 吨。"合作社负责人刘瑞祥介绍,合作社种植的7729.9亩"煌佳贡 ...
新丝路上的“甜蜜纽带”(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9-15 22:22
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期间,塔吉克斯坦罗拉国 家功勋歌舞团在哈密分会场演出。 孙继虎摄(影像中国) 图片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审图号为新S(2025)040号 第十九届"哈密瓜节"开幕现场。 胡 斌摄(影像中国) 位于新疆哈密的老爷庙口岸一景。 姚新书摄 在哈密市伊州区的百亩瓜园,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哈密瓜种 植技术。 阿萨贝克·博博约诺夫摄 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与外籍专家参观哈密市博物馆。 麦麦提·玉苏普摄 新疆哈密城市一景。 李 华摄 视频报道请看人民日报国际微信公众号 "哈密"这一地名,与特色甜瓜连在一起,源于康熙。据说当年康熙在宴席上品尝到产自今新疆哈密市 的"加格达甜瓜",惊异于其香甜清脆、可口怡人——"加格达"意为"凝重厚实、生机无限",遂赐名"哈 密瓜",使其声名远播。 哈密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西域门户"之称。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哈密就是重要一站。他所开辟的古 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也沉淀下跨越千年的共通味觉记忆,不经意间让"哈密"成为一 种甜蜜瓜果的代名词。 如今在哈密,一年一度的"哈密瓜节"已成为甜蜜盛宴。《请你尝块哈密瓜》不仅是"哈密瓜节"主题曲, 在哈密市也广 ...
共享机遇让“中国甜”变为“世界甜”(记者札记)
人民日报· 2025-09-15 22:22
交流互鉴,共享机遇,才能共同发展。哈密瓜走出国门,让"中国甜"变为"世界甜",这正是高质量共 建"一带一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6日 17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近年来,新疆哈密瓜对外出口呈持续增长态势。这些"甜蜜使者"跨越山海,不仅让更多国家品尝到来自 中国新疆的独特风味,更成为哈密扩大开放、联通世界的一条"甜蜜纽带"。 这份甜蜜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哈密融合了农耕的勤劳、草原的辽阔与 丝路的开放。这份底蕴,也滋养着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匠心。他们让中国人实现"吃瓜自由",更让这份 甘甜走向世界。通过与其他国家交流种质资源与种植技术,中国技术助力全球甜瓜产业共同发展。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哈密正以全产业链思维谋篇布局,从良种培育、绿色种植到精深 加工、品牌营销,哈密瓜的"甜蜜版图"正在扩大,哈密瓜正在登上更广阔的舞台,讲述关于物产交流、 机遇共享、文明互鉴的生动故事。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一颗新疆葡萄,如何连接天南地北?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23:47
核心观点 - 新疆农产品电商直播行业通过个人主播带动区域特色产品销售 实现销售渠道创新和地域文化传播 形成"直播+农业"的新模式 [1][2][4][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新疆直播网络零售额达74.95亿元 直播场次10.79万场 累计观看人次16.17亿 [6] - 行业呈现年轻化趋势 "00后"新生代主播加入农产品电商领域 [4] 商业模式创新 - 农户通过直播带货直接触达消费者 吾买尔·热西提在全网拥有超过300万粉丝 [1] - 直播内容融合产品展示与地域文化体验 包括葡萄沟实景、火焰山沙窝鸡蛋测试、沙疗等本地特色场景 [2] - 形成"线上互动+线下体验"的闭环 粉丝因直播专程到产地旅游并产生购买行为 [2] 产品品类拓展 - 主营新疆特色农产品包括无核白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纸皮核桃、大枣等 [1][4] - 按季节轮换推出哈密瓜、西梅、"恐龙蛋"(杏李)等当季水果 [4] - 实现跨区域特产交换 形成"风味对话"的新型消费模式 [6] 社会效益 - 电商直播带动农户收入提升 吾买尔家族从"刚能果腹"转变为拥有稳定销售渠道 [1] - 促进民族团结与地域交流 山东网友与新疆主播建立个人友谊并持续进行特产互换 [6] - 创造就业机会 大学毕业生返乡成为专业农产品主播 [4] 基础设施支持 - 政府建设红石榴电商直播孵化基地等产业园区 主播可在离家5分钟车程内实现专业直播 [4][6] - 传统农业技能与数字技术结合 老农户通过子女教学掌握直播技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