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种植与销售

搜索文档
对话唐羽:青年粤商不仅敢于走出去,更愿意走回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13:35
(原标题:对话唐羽:青年粤商不仅敢于走出去,更愿意走回来)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视频制作记者朱治宣、实习生王硕 姚文琪 阳春报道 2025年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 开,阳春市春湾唐羽影视传媒工作室负责人唐羽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当晚,唐羽在朋友圈写下:不是为了领奖才努力,而是努力到某天,刚好被看见。 时间拨回2017年,老家阿叔深夜的一则语音消息,给他的人生轨迹划下关键转折。彼时唐羽正在深圳打 拼,是广告公司月薪过万的设计师。听闻"村里狗仔豆几毛钱一斤都没人收"的无奈,他决定逆着人流回 到阳春春湾镇自由村,用在外的所见所学解决家乡产业发展的困境。 八年期间,他先从三农博主做起,曾直播3天卖出15万斤滞销沃柑,为当地农户建起农产品新销路。后 来,他全力打造狗仔豆特色产业链,2024年产值超1000万元。其带队创建的"狗仔豆产业文化创意园"也 于同年试运营成功,成为农文旅融合的成功案例。目前,他累计带动数千位农民加入特色农产品种植队 伍,直接间接创造工作岗位超过500个。 南方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广东共有6人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 ...
连云港海州区:探索农场数字化营销新模式 流量变现助农增收
扬子晚报网· 2025-09-26 15:17
数字化营销策略 - 岗埠农场采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模式 线上组建10余人直播团队每日开展两场直播 线下设置4个专属展位吸引市民现场采购[2] - 云台农场通过趣味短视频内容破圈 组建新媒体小组拍摄73条作品 涵盖搞笑剧情与农产品展示等内容[3] - 双线联动形成营销闭环 线上引流视频累计曝光超150万次 线下引导消费者关注线上购买渠道[2] 销售业绩与用户互动 - 岗埠农场线上获订单800余单 销售额达15万元 线下展位出现顾客现场下单及朋友圈组团采购现象[2] - 云台农场短视频曝光量突破175万 单条视频播放量超11万 转发点赞量超1000人次[3] - 短视频热度直接带动直播间销量与用户互动率增长 实现内容热度向产品销量的转化[3][4] 品牌建设与资源整合 - 岗埠农场通过直播与展位强化"苏垦优品"及"岗埠农产"品牌认知 工作人员同步推介线上购买渠道[2] - 云台农场采用"三无团队"模式 由职工客串演员并众筹道具 深入调研农场特色资源创作原创脚本[3] - 两家农场分别通过营销大赛与文旅融合方式 整合农产品特色与数字化手段提升品牌影响力[2][3] 农业数字化转型成效 - 数字化营销将网络关注度转化为经济增量 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动能[1] - 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消费 探索出农业数字化转型可行路径并提升农产品销售额[4] - 不同创新路径均有效破解传统农业营销难题 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活力[4]
一个单品搭起全链条,一年卖出两亿斤的“南瓜密码”
齐鲁晚报网· 2025-09-23 03:35
9月22日上午,在仓库的分拣区,工人们从早上六点就开始戴着手套对每颗南瓜逐一"检查、去蒂"。"水 大的、有疤的必须挑出去,不粉糯的瓜口感差,根本卖不上价。"一位分拣工人边说边把"次果"南瓜放 进专属筐。刘新成介绍,品质分级是"硬规矩":礼盒装每盒5斤,出货价10块钱左右,供京东、美团等 电商以及国内知名商超;普通散装每斤0.8元至1元,满足批发商与散户需求。线上渠道同样火爆,抖音 平台拥有100多万粉丝账号的货源全来自这里,"每天得给他们发5个半挂。" 在总公司山东江珊农业的海外资源联动下,柒亩田农业的海外版图也在持续扩大。"明天后天就要发第 八批货到马来西亚,一批6000个礼盒装加两三万件散装。"刘新成翻出手机订单,上个月29日发的货经 海航20天顺利送达,未出现质量问题。如今,企业的贝贝南瓜已远销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马来西亚等国。而中国台湾的订单更是常态化,占总销量的10%,"台湾同胞很注重养生,要的货量很 大,而且现在增长势头明显。"刘新成说。 "为了减少损耗,我们做南瓜必须得快进快出。"刘新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车7万斤的南瓜,放一天 就流失一两千斤水分,仓储费还要1100元。为减少损耗, ...
【两化一振兴】从“愁卖”到“俏销”!上桥村靠电商激活“双果”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9-19 15:15
近日,临河镇上桥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红火,长枣挂满枝头,鲜红脆甜;西梅紫润饱满,果香四溢。从昔日"丰收愁卖"到如今"订单不断",上桥村立足资源 优势,以"电商+特色农产品"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村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上桥村西梅供应链分拣车间,员工们卸货、分拣、装箱,操作有条不紊。西梅经分拣线按大小分级后,被装入不同规格的包装箱。宁夏星耀供应链管理 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尚介绍说,每天的订单量大概在2000单,分拣线每天能处理1万到2万斤西梅,当天收的果子当天分拣装箱,保持新鲜度。销售渠道除了 直播带货,还会供应商超。 上桥村依托独特气候与水土光热条件发展种植,但过去每到果实成熟季,"积压滞销、中间商压价"的难题总让枣农、梅农犯愁。为破解销售难题,上桥村 党支部打出"产业配套+模式创新"组合拳,牵头成立长枣销售服务队把控品质,领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对接市场,建成长枣市场、冷库、分拣车间等设 施,构建"采-分-储-销"全链条。同时搭建电商桥梁,推行"电商+物流+直播带货"模式,吸引人才返乡直播。 记 者:周宇翔 本期编辑:吴伟婷 责任编辑:卜 雨 审 核:蒋 涛 签 审:陈玉华 如今的上桥村,特色产业旺、村民腰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 大漠小城迎交通“蝶变” 乡村振兴搭上“快车道”
央视网· 2025-09-14 01:48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于田县2020年开通机场 2022年开通铁路和高速公路[10] - 当前拥有4趟每日列车和8条航线连接疆内外[10] - 高速公路网络穿沙跨河实现纵横延展[10] 交通效率提升 - 于田至乌鲁木齐飞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5] - 乌鲁木齐至北京飞行时间仅需4小时[5] - 实现当日从县城乘机晚间即可抵达北京[5] 物流运输升级 - 冷链车可直接通行田间地头运输生鲜产品[16] - 高速公路出口直通工业园区[16] - 苗种通过空运保障鲜活度 成品通过高速运输至西藏青海等市场[14] 农产品流通 - 于田玫瑰核桃红枣等农特产品远销全国[14] - 盐碱地成功发展海鲜水产养殖产业[14] - 交通网络使种植基地与全国市场紧密连接[16] 旅游产业发展 - 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旅游旺季游人如织[5] - 便捷交通大幅缩短于田与外界距离[5] - 当地居民出行选择多样化且特别方便[12]
新生代企业家橙乡攀“高”逐“新”
搜狐财经· 2025-09-11 10:45
核心观点 - 廉江市通过优化服务体系和招商政策吸引本地人回乡创业及外地企业家投资兴业 推动农业和家电产业发展 [8] - 多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和市场拓展实现业务增长和国际化布局 [9][15][20][25] 农业企业发展 - 橙乡人家农业公司建成2000多亩种植基地 核心团队30余人 带动2200户农户稳定就业 [13] - 公司推动超千吨荔枝和廉江红橙远销加拿大、英国、荷兰等国家 [13] - 从轻资产贸易转型自主种植 曾因管理不当亏损超百万元 后通过技术改良实现稳定生产 [11] - 攻克燕窝果种植技术并培育水果牛奶玉米 采用"技术帮扶+订单保障"模式联动农户 [12] - 未来规划打造定制式家庭农业项目和三产融合发展方向 [13] 电商与数字化服务 - 润橙直播基地占地7亩 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成为粤西数字化电商标杆企业 [15] - 自主研发RCAI电商智能系统 实现AI内容生成、直播管理和数字IP打造 [18] - 年均GMV突破3亿元 累计孵化品牌超百个 合作企业数量增至221家 [18] - 通过润橙商学院孵化互联网营销人才超2000人 团队规模从7人发展至120余人 [18] - 2022年与华强电器合作推出低糖电饭锅 日均销量达1000单 成功打开市场 [17] 家电制造与外贸 - 创志电器专注电热水壶生产 2022年跻身规上企业 预计今年营业额突破8000万元 [21] - 产品畅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 依托廉江成熟供应链提供全品类配件矩阵 [20][22][23] - 首次外贸订单即获60万元合同 未来计划开发专业机型和拓展阿根廷等新市场 [22][24] - 廉江家电产业规模显著:早期有500家企业 年产电饭锅和电水壶近3000万只 占全国销量30% [26] 产业链整合与投资 - 力高尔电器公司年产值超5000万元 生产温控器、电热水壶等产品 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 [27][29] - 将温控器生产线迁至廉江 补齐当地电热水壶生产链条 [25] - 推动建设浙商产业园 包含5个配套项目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2亿元 带动800多个就业岗位 [28][29] - 廉江温控器年需求量达2000万套 本地70%家电企业曾采用该公司产品 [27]
上级媒体看青州 | 潍坊青州:电商助力优质农产品“出圈”
搜狐财经· 2025-09-05 14:03
公司业务发展 - 佳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青州市谭坊镇农业龙头企业 聚焦高品质瓜菜种植 实现良种覆盖率100% 无公害率达90% [3] - 公司组建电商直播团队 线上销售以贝贝南瓜为主 后续拓展辣椒西瓜甜瓜等品类 订单量逐步攀升 [1][3] - 计划建设直播基地 搭建农副产品直播间 并通过短视频传播农业知识及种植方式 [3] 电商运营模式 - 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线上销售结合线下供货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3] - 李马村搭建场景式直播间 日均订单量高峰超2000单 低峰数百单 除本地农产品外还扩展周边优质产品 [5] - 通过电商流量反哺种植端 以"卖得好"引导"种得好" 集中推广特色产品种植并激发村民种植热情 [5] 行业政策支持 - 青州市强化电商创新赋能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鼓励农业主体借力电商平台融合线上线下资源 [3] - 多渠道组织开展电商培训 推动电商业态发展 充分发挥直播电商企业及供应链基地辐射带动作用 [7] 经济效益数据 - 青州市2023年1-7月实现网络零售额41.3亿元 同比增长32.7% [7] - 电商模式创造本地就业机会 形成本村供应链体系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5]
从滞销到畅销,密云爱心企业直播架起“暖心桥”
新京报· 2025-09-05 03:06
核心观点 - 密云区爱心企业通过直播带货、企业收购等多元化模式帮助受灾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建立产销对接的绿色通道 [1][2] 企业行动与模式 - 北京密农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原产地直播30余场 助农销售10万元 并协助采收交付8000多斤贝贝南瓜和1.5万根甜糯玉米 [1] - 密云邮政集团和密农人家电销平台为农产品提供大力宣传推广 达到良好效果 [1] - 密之蓝天、密水农家等多家企业积极收购糯玉米、木耳、蜂蜜、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 覆盖太师屯、高岭、冯家峪等镇 [1] - 北京合和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与5个受灾镇达成合作 收购价参考市场价上浮10% 预计总收购量达5万斤 [2] 受灾影响 - 强降雨导致农作物受损、道路中断和物流受损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严重农产品滞销问题 [1] 解决方案 - 通过直播带货将镜头对准田间地头和包装车间 全方位展示农产品特点和受灾情况 [1] - 采用电商平台销售、企业直采等多元化模式 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1]
潍坊青州:电商助力优质农产品“出圈”
搜狐财经· 2025-09-04 06:48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组建电商直播团队 线上销售贝贝南瓜 辣椒 西瓜 甜瓜等特色农产品 订单量逐步攀升 [3] - 公司实现良种覆盖率100% 无公害率达90% 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设备 聚焦高品质瓜菜种植 [3] - 公司计划建设直播基地 搭建农副产品直播间 拍摄农业知识及种植方式短视频以增强品牌传播 [3] 电商运营表现 - 李马村电商订单量高峰时达每天2000多单 低峰时数百单 销售范围从本地农产品扩展至周边优质产品 [5] - 电商直播通过"卖得好"引导村民"种得好" 集中推广特色产品种植 供应链本地化增加村民就业机会 [6] - 青州市1-7月实现网络零售额41.3亿元 同比增长32.7% 电商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渠道 [8] 行业政策支持 - 青州市持续强化电商创新赋能 加大政策扶持 鼓励农业企业借力电商平台融合线上线下资源 [3] - 政府推动电商业态发展 组织多主题电商培训 发挥直播电商基地辐射带动作用 [8] - 农村搭建场景式直播间 同步销售农产品和传播乡村文化 探索电商赋能新路径 [3][8]
走进湾区,共享甜蜜!疏附优品闪耀广州塔
南方农村报· 2025-08-23 02:01
核心观点 - 疏附县通过“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推动特色农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 借助广州博览会等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 [16][23][28] 区位与农业资源 - 疏附县位于新疆喀什地区 南依昆仑山脉 北接天山南麓 与吉尔吉斯斯坦等8国接壤 是古丝绸之路重要枢纽 [7] - 当地拥有冰山融水灌溉和北纬39.39度气候优势 昼夜温差超20℃ 适宜木亚格杏、蟠桃、石榴等优质农产品生长 [8][9] 主要农产品规模与特色 - 木亚格杏种植面积6.5万亩 年均产量约6万吨 果肉糖度达22% [11] - 蟠桃种植面积3.88万亩 年产量7万吨 其中“疏附仙桃”为“一县一品”品牌 [12] - 石榴种植超200年历史 被誉为“中国喀什噶尔石榴之乡” [13] - 开心果种植面积超3000亩 2022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丰产果园亩产达500公斤 [13][14][15] 线上销售表现 - 2024年木亚格杏全网话题量超200万 电商销售量同比增长672% [17] - 2025年6月通过推广活动销售鲜果616吨 销售额2608万元 [19] - 2024年上半年助销农产品6971.58吨 总销售额1.19亿元 [20] 线下渠道拓展 - 参加第33届广州博览会 组织11家企业展示百余种产品 包括干鲜果、文创及硅胶制品 [23][24] - 通过展会深化与大湾区产业协作 推动产销对接与招商引资 [25][26][27] 品牌推广策略 - 在广州塔投放“疏附优品走进湾区”标语 后续将覆盖公交、地铁等交通网络 [3][4][29] - 借助“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将产品融入大湾区日常生活场景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