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啤酒

搜索文档
年薪340万的资深高管,接管800亿啤酒巨头华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1:09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华润啤酒执行董事赵春武由总裁调任董事会主席并兼任财务委员会主席 接替因个人原因请辞的前任侯孝海 [2] - 赵春武过去2个多月已代行董事会主席职责 其表示对侯孝海时期的战略以延续和发扬为主 不会有太大改动 [2] - 赵春武为华润啤酒资深高管 内部历练20多年 2022年5月任副总裁 2023年8月成为执行董事兼总裁 2025年9月任董事会主席 [3] 新任主席背景 - 赵春武54岁 长期深耕长三角及东南沿海战略市场 精于渠道网络构建与终端精细化管理 [4][5] - 加入华润前曾任职百事可乐 南京英特布鲁及箭牌口香糖等公司 拥有丰富市场营销经验 [5] - 2024年总薪酬约340万元 其中薪金及津贴约158万元 花红约179万元 与侯孝海大体相当 持有10.6万股公司股份 市值约285万港元 [8][9] - 华润啤酒高管团队资深 有4位副总裁任职超20年 年龄在51-57岁区间 构成稳固班底 [6] 啤酒行业现状 - 中国啤酒行业进入缩量竞争阶段 1-6月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1904.4万千升 同比下降0.3% [13][14]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竞争 高端产品出现动销压力 [14] - 华润啤酒1-6月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 同比增长2.6% 销量微涨2.2% [17]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推动高端化突围 需激活喜力中国整合势能 通过品牌协同与产品矩阵升级打开增长空间 [17] - 加强与酒类即时零售平台合作 1-6月线上业务GMV同比增长近40% 即时零售业务GMV增长近50% [16] - 与歪马送酒 阿里巴巴 美团闪购 京东等平台合作 优化供给数据 提升高端产品覆盖率 [15][16] 白酒业务挑战 - 白酒业务1-6月营业额7.81亿元 较上年同期11.7亿元下降约33% [19] - 白酒业务面临行业深度调整 收购的景芝酒业 金种子酒业绩平平 金沙酒业整合难度较大 [18] - 计划集中发展"摘要""金沙"和光瓶酒产品 通过啤酒渠道网络增加中档和光瓶酒产品覆盖 [19] 财务基础 - 公司整体财务基础牢固 1-6月净利润达57.89亿元 [20] - 侯孝海掌舵9年间公司年营收升至386.4亿元 体量扩张近百亿元 [12]
超百万人次共赴“伍家夜宴”
搜狐财经· 2025-08-23 01:58
活动概况 - 第五季"伍家夜宴"主题活动于8月22日晚在宜昌中南路商圈长江广场启动 持续3天 涵盖43家美食摊位 六大汽车品牌及多家农产品展商[3] - 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 设置台湾味道 中南YEAH市 雪花啤酒三大主题专区 以及汽车科技展区 助农公益展销专区[3] - 同步开展电音潮玩 啤酒挑战赛等互动项目 提供集美食 娱乐 科技于一体的消费体验[3] 历史表现与规模 - "伍家夜宴"为宜昌市重点夜间经济品牌 此前四季累计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3] - 同区5月第三届宜昌肥鱼美食嘉年华3天吸引客流19万人次 带动商圈消费超300万元[3] - 5月汽车消费季活动7天售车816辆 销售额达1.2亿元[3] 区域消费数据 - 2025年1月至7月伍家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4.28亿元 同比增长7%[4] - 2025年全区计划开展40余场大型促消费活动 涵盖商圈消费 大宗消费 文旅融合 青年消费等领域[4] - 市场主体预计投入超千万元资金用于促消费活动[4] 运营模式 - 活动延续"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社会参与"模式[3] - 区域采用"政策 活动 场景"三位一体模式激发市场活力[3] - 政策精准滴灌 活动四季接力 场景跨界融合成为区域促消费鲜明特色[4]
华润啤酒总裁赵春武:啤酒要由“大”变“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3:37
行业趋势 - 啤酒行业整体销量保持稳定 上半年规上企业销售1904万千升 同比仅下滑0.3% 近年来年销量波动幅度均在1%以内 [1] - 行业呈现高端化、多元化和小众化发展趋势 产品规格从500毫升向330毫升、250毫升等更小容量演变 [1][3][8] - 传统渠道结构发生变化 餐饮渠道占比下降 零售渠道重要性提升 即时零售等新零售模式崛起 [10][12] 华润啤酒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综合营业额239亿元 同比增长0.8% 股东应占溢利57.8亿元 同比增长23% [3] - 销量逆势增长2% 达到接近650万千升 年产能近2000万千升 [3] - 营收和盈利首次超越百威亚太 百威亚太上半年收入31亿美元(约2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近6% 股东应占溢利约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 [3][4] 竞争格局 - 华润啤酒稳居国内啤酒龙头地位 半年销量相当于三个半重庆啤酒或两个半燕京啤酒 [3] - 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表现疲软 营收和销量分别同比下降近10%和8% 主要受即饮渠道恢复缓慢影响 [4] - 燕京啤酒净利润大幅增长45% 重庆啤酒保持稳定 [4] 战略转型 - 公司推动品牌从"大"到"小"转型 重点发展区域啤酒品牌和高端产品线 [3][8][9] - 区域品牌表现亮眼 沈阳老雪销量同比增长70% 成功走出东北市场 [9] - 渠道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餐饮渠道占比从50%下降到40%以下 零售渠道占比提升至60% [10][12] 产品创新 - 通过数据驱动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 快速研发个性化产品 [2][9] - 区域高端品牌表现突出 海拉尔啤酒、西湖啤酒、奥克啤酒等产品定位次高端以上价格带 [9] - 喜力品牌增速从2023年的60%放缓至2024年的20%左右 反映单一爆品策略的局限性 [9] 跨行业发展 - 白酒企业加速布局啤酒产业 啤酒行业吸引力凸显 [6][7] - 华润啤酒白酒板块营收同比下降三成以上至7.8亿元 净利润约2亿元 占比不足10% [6] - 大数据技术降低跨行业试错成本 推动消费品企业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 [7]
“汉超”揭幕战引爆车谷狂欢夜, 四万多球迷嗨翻足球盛宴
长江日报· 2025-08-17 00:23
赛事活动盛况 - 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揭幕战吸引超过4万名球迷现场观赛 气氛热烈 [1] - 球迷提前两小时入场 看台鼓点声与呐喊声此起彼伏持续烘托现场氛围 [1] - 三代同堂家庭球迷专程从黄陂赶来 10岁女球迷首次体验汉超赛事 9岁小球员怀揣职业梦想现场观摩 [3] 商业消费表现 - 美食生活荟摊位销售火爆 卡门手工汉堡单摊售出超百个 魔宗烤肉果蔬汁1小时售罄200杯 [4] - 周黑鸭展台出现跨省采购需求 长沙球迷购买真空包装产品作为地域特色手信 [4] - 雪花啤酒展台销量较平时周末增长400% 操作员确认机器人互动有效带动消费 [7] - 百万消费券活动引发抢购热潮 满200减50券种触发消费者现场欢呼 [7] 跨界营销联动 - 东风汽车集团开展主题营销 数十款"东风造"车型现场展销 含标致408特价7.18万元 [4] - 汽车直降幅度最高超1万元 最低优惠2000元以上 销售人员采用喇叭吆喝方式引流 [4] - 宇树机器人在啤酒展区实现人机互动 深度融入现场娱乐体验环节 [7][9] 城市文化生态 - 体育中心周边形成多功能娱乐综合体 融合赛事、美食、科技与汽车展销多元业态 [4][7] - 闪光灯星河与引擎轰鸣、球迷呐喊共同构建沉浸式嘉年华场景 [9] - 少儿群体通过游戏互动及观赛体验深度参与 培养潜在体育消费人群 [3][5]
华润啤酒又抛厂,“刀刃向内”是否撬开了高端大门?
新浪财经· 2025-08-06 07:26
核心观点 - 华润啤酒持续推进关厂行动以优化产能和推动高端化转型 目前正在处置3家工厂资产 包括驻马店工厂、汕头工厂和达州工厂[1] - 公司9年间累计关闭36家啤酒厂 工厂数量从2016年98家减少至2024年62家 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6%[6][8] - 关厂行动是"3+3+3"九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通过产能优化支持高端化发展 2024年该战略进入收官之年[10][12] 工厂数量变化 - 2016-2024年工厂数量变化为98家、91家、78家、74家、70家、65家、63家、62家、62家[6] - 2017-2019年关厂数量达23家 安置冗员3万多人[8] - 2020年后平均每年关厂3家 长期目标是将工厂数量控制在60多家[8] - 2024年关停两间工厂 同时新建济南和厦门两间智慧化工厂[8] 财务表现 - 2017年改革当年实现营收297.32亿元 同比增长3.6% 市场份额增至26.9%[8] - 营业收入从2016年286.94亿元增长至2024年386.35亿元[17] - 归母净利润从2016年6.29亿元增至2024年47.39亿元 增幅近八倍[17] - 毛利率从2016年33.71%提升至2024年42.64%[17] - 2024年出现2017年以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22] 产能与效率 - 2024年产能约1900万千升 较2023年1910万千升下降0.5%[8] - 通过关厂行动产能利用率得到提升[8] - 新建厦门喜力工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喜力啤酒厂[17] 高端化进展 - 2024年高档及以上啤酒销售增长9%[19] - 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销量超过250万千升 较2020年146万千升增长超过100万千升[19] - 高端化带动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19] - 具体品牌表现:喜力保持接近20%增长 老雪和红爵基本实现翻倍增长 superX和雪花纯生通过产品焕新实现增长 高端产品"醴"同比增长35%[19] 行业背景 - 中国啤酒产量从2014年开始持续下滑 2023年产量较高峰期减少四分之一以上[16] - 行业从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评价标准从产量大小转向效率高低[16] - 多家啤酒企业同期进行关厂行动:重庆啤酒2015-2018年关闭近10家工厂 青岛啤酒2018-2019年关闭2家工厂 燕京啤酒2021年完成十余家工厂产销分离[13] - 关厂是行业普遍现象 国际上百威啤酒也曾进行多轮产能优化[13] 战略演变 - "3+3+3"战略分为三个阶段:前3年关闭低效工厂和裁员 中3年聚焦质量发展 后3年决胜高端[10] - 战略由前董事会主席侯孝海提出 其于近期卸任[10] - 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的跑马圈地扩张转向现在的产能优化和高端化发展[15] - 高端化发展从1.0时期(提价、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能)转向2.0时期(基于消费需求的品质和生活方式高端化)[24] 近期动态 - 公司拓展新消费场景 通过啤酒嘉年华活动构建国际品牌矩阵[24] - 与山姆会员店、盒马、歪马送酒等新兴渠道合作[24] - 平均售价增幅逐年收窄:2021-2024年分别为6.6%、5.2%、4%、1.5%[22]
华润啤酒转让资产8年关停36家酒厂 侯孝海卸任“啤+白”双轮驱动模式
长江商报· 2025-08-04 01:52
资产处置与产能调整 - 公司近期通过上海联交所推介处置雪花啤酒驻马店工厂、汕头工厂和达州工厂资产 其中驻马店工厂占地200亩 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设备保养到位可快速投产[2][3][4] - 工厂资产处置主要因公司在四川成都和河南已有基地工厂可覆盖需求 被处置工厂普遍产能较小且设备落后[4] - 公司工厂数量从2016年底98家减少至2024年底62家 8年间净减少36家工厂[2][4] 历史扩张与行业地位 - 公司曾通过收购泉州清源、浙江银燕、安徽淮北相王、乌兰浩特蒙原、山西月山啤酒、安徽圣力、蓝剑集团、天柱啤酒等实现产能快速扩张[5] - 通过收购战略稳居啤酒行业龙头地位[5] 管理层贡献与战略转型 - 侯孝海2001年加入公司 曾担任销售发展总监、市场总监、区域公司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CEO及董事会主席等职[6] - 2005年成功孵化"勇闯天涯"超级IP 当年销量158万千升 成为中国销量第一啤酒品牌[6] - 2016年担任CEO时公司收入规模达286.9亿元[7] - 推动公司进军高端市场 运作与喜力联姻成为中国啤酒史上最大并购案[8] - 执掌9年间公司营业额累计增长超100亿元 净利润增长近4倍 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销量增加超200万千升 净资产提升约162.65亿元[8] 白酒业务发展现状 - 2020年12月成立华润酒业入局白酒 2021年8月以13亿元收购山东景芝白酒40%股权[13] - 2022年耗资123亿元取得贵州金沙酒业55.19%股权 同时拿下金种子集团49%股权[14] - 2023年将白酒业务划归华润酒业 金沙酒业并表[14] - 金沙酒业营收从2021年36.41亿元缩水至2024年21.49亿元 利润从13.15亿元跌至不足2亿元[14] - 金种子酒连续四年亏损 2021-2024年累计亏损超6亿元 景芝年销售额不足15亿元[14] - 2024年金沙窖酒EBITDA为8.07亿元 同比微增0.37%[15] - 公司对白酒企业进行人事调整和产品升级 仅孵化出"摘要"一个大单品[14] 2024年经营表现 - 啤酒销量1087.74万千升同比下降2.5% 营业额364.86亿元同比下降1%[15] - 白酒业务收入21.49亿元同比增长4% 远低于30%增长目标[15] - 综合营业额386.35亿元同比下降0.76% 净利润47.39亿元同比减少8.03%[15] - 出现多年未见的营收与净利双降局面[16] 行业环境与战略挑战 - 中国啤酒市场向细分市场变化 传统工业啤酒逐渐失去竞争力[9] - 公司高端化战略效果被指不理想 产能利用率不高[10] - 关厂提效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措施之一[11] - "啤+白"双轮驱动战略面临严峻考验 啤酒工业化逻辑与白酒文化属性存在本质差异[12][16] - 侯孝海于2025年6月卸任董事会主席[2][16]
华润啤酒转让资产8年关停36家酒厂 侯孝海卸任“啤+白”双轮驱动模式临考
长江商报· 2025-08-03 23:32
资产处置与产能调整 - 公司近期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推介处置雪花啤酒驻马店工厂、汕头工厂和达州工厂资产,涉及河南驻马店工厂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及高自动化啤酒生产线[2][3][4] - 工厂资产处置主要因公司拥有四川成都和河南基地工厂可覆盖需求,被处置工厂产能较小且设备落后,属于淘汰落后产能和调整产能布局[5] - 公司工厂数量从2016年底98家减少至2024年底62家,8年间净关闭36家工厂,反映持续产能优化趋势[2][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罕见出现营收与净利双降,综合营业额386.35亿元同比下降0.76%,净利润47.39亿元同比减少8.03%[20] - 啤酒业务销量1087.74万千升同比下降2.5%,营业额364.86亿元同比下降1%[19] - 白酒业务收入21.49亿元同比增长4%,但远低于30%增长目标[19] 白酒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啤+白"双轮驱动战略进军白酒,2021年以13亿元收购山东景芝白酒40%股权,2022年耗资123亿元取得贵州金沙酒业55.19%股权并收购金种子集团49%股权[14][15] - 白酒业务表现不佳:金沙酒业营收从2021年36.41亿元缩水至2024年21.49亿元,利润从13.15亿元跌至不足2亿元;金种子酒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超6亿元;景芝酒年销售额不足15亿元[16][17] - 仅孵化出"摘要"单一白酒大单品,2024年金沙窖酒EBITDA为8.07亿元同比微增0.37%[18][19] 管理层与战略演变 - 侯孝海于2025年6月卸任董事会主席,其掌舵期间推动公司从规模化向高端化转型,运作华润啤酒与喜力联姻,实现9年营业额累计增长超100亿元、净利润增长近4倍、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销量增加超200万千升[8][12][21] - 公司2016年收入规模达286.9亿元,通过收购泉州清源、浙江银燕等多家啤酒企业实现产能扩张[5][7] - 当前啤酒行业向细分市场转变,传统工业啤酒竞争力下降,关厂提效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措施[9][10][11]
果然财经|华润啤酒拟再转让多个工厂资产,已关停啤酒厂36家
齐鲁晚报· 2025-07-31 14:16
公司资产处置动态 - 华润啤酒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推介转让雪花啤酒驻马店工厂、汕头工厂及达州工厂等多个资产[1] - 公司2024年报告显示当前工厂数量为62家 较2021年底的65家减少3家[1] - 2021年内已停止营运5家啤酒厂 累计关停工厂数量达36家[1] 产能优化战略 - 资产处置举措为优化产能布局战略的延续 三年内净减少3家生产设施[1] - 工厂数量从2021年65家降至2024年62家 缩减幅度约4.6%[1] - 持续推动产能整合 通过关停并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1]
喜力啤酒全球销量下降,中国市场增长30%成为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7-30 03: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14.33亿欧元 同比下滑7.1% [1] - 全球啤酒销量1164万千升 同比下降1.2% [1] - 实现收入169.24亿欧元 [1]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净收入有机下滑4% 销量下滑4.7% 主因西欧商超渠道谈判僵局及波兰奥地利需求萎缩 [1] - 美洲市场净收入下滑0.8% 销量下滑1.2% 仅墨西哥增长抵消部分颓势 [1] - 亚太市场啤酒销量有机增长3.1% 越南印度缅甸老挝表现强劲 [1] - 非洲中东市场净收入同比上涨19.8% 经营利润同比大涨102.8% [3] 产品与品牌表现 - 中国市场授权啤酒销量超30%增长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1][2] - 喜力独创中国区两位数增长 喜力星银增长30%以上 红爵销量翻倍 [2] - 亚太市场授权啤酒销量同比大涨32.1% [1] 战略与运营动态 - 公司坚持提价策略 直接导致法国荷兰等地商超集体下架产品 [1] - 通过华润啤酒运营中国市场 加大本地化营销投入 [2] - 二季度美洲市场恢复增长 但欧洲市场持续下跌拖累整体表现 [1] 市场反应与展望 - 财报披露当日股价跌超8% 创近三个月低点 [1] - 维持2025年全年销量持平预期 经营利润有机增长4%-8%展望不变 [3]
西安市鄠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第21期食品监督抽检产品信息的通告(2025年第21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4 08:31
食品安全抽检总体情况 - 西安市鄠邑区市场监管局抽检51批次食品,合格48批次,不合格3批次,合格率94.1% [1][2] - 不合格产品涉及餐饮食品(1批次)和食用农产品(2批次),主要问题为农药残留和添加剂超标 [2][3] - 抽检覆盖14大类食品,其中炒货、食糖、方便食品等12类全部合格 [2] 不合格产品详情 - 回坊楼清真泡馍店的碗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0.019mg/100cm²(标准不得检出) [2][4] - 盛都惠生活超市的生姜毒死蜱含量0.62mg/kg(标准≤0.02mg/kg),超标30倍 [3][4] - 同超市的山药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含量0.462mg/kg(标准≤0.3mg/kg),超标54% [3][4] 合格产品供应链分析 - 华润万家物流科技(陕西)有限公司采购的菜籽油(渭南长安花粮油)、小酒花生(菏泽随园食品)等均合格 [5][6] - 本地食品企业如西安泰升食品(豆香锅巴)、西安尚前食品厂(唐僧肉辣条)通过检测 [6] - 跨省供应链如重庆八方客食品(爽口菜)、深圳雪花啤酒(运城分公司)产品符合标准 [6] 检测机构与执行标准 - 华研检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全部51批次检验工作 [2][4][5] - 检测依据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包括GB 2763-2025(农药残留)和GB 2760-2025(添加剂)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