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机器人

搜索文档
酒店机器人遍地都是,为什么公司却在疯狂亏钱?
虎嗅· 2025-09-26 07:22
行业现状 - 酒店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 包括送毛巾 带路 做清洁等功能 [1] - 行业呈现未来感十足的发展态势 [1] - 行业巨头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1]
上证早知道|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将迎国标;财政部 公布重要数据;商务部:多项政策将出台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23:08
今日导读 ·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 见。 ·财政部17日发布数据显示,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198亿元,同比增长0.3%;1—8月证券交 易印花税1187亿元,同比增长81.7%。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将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铁路 与旅游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政策"组合拳"。 上证精选 ·财政部17日发布数据显示,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198亿元,同比增长0.3%;1—8月证券交 易印花税1187亿元,同比增长81.7%。 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 见,该标准填补了我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基线空白,为行业准入、质量监督和事后追溯提供关 键技术依据,有助于全面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能够有效减轻驾驶负担、提升驾驶舒适性,已成为市场新车型的亮点和消费者选购的 重要考量。今年1月至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为775.99万辆,同比增长 21.31%,渗透率为62.58% ...
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等文件将出台,智能化提升空间大
选股宝· 2025-09-17 15:22
政策支持 - 商务部将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和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政策文件 形成政策组合拳 [1] - 商务部将从抓政策 抓场景 抓活动 抓平台 抓环境 抓机制六个方面发力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1] 酒店智能化发展 - 酒店行业智能化提升空间大 硬件价格下降和规模化采购可显著优化平均使用成本 [1] - 酒店机器人常见用途为配送与清洁 当前以跨层送物与夜间需求为主 [1] - 机器人应用实现配送清洁高效化 避免前台员工频繁离岗 保障夜间和高峰时段服务稳定性 减少顾客等待时间 [1] - 无接触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通过快速服务改善宾客体验 [1] 公司业务布局 - 首旅酒店已全面落地自助前台 送物机器人 智能客房 AI客服等智慧场景 实现宾客服务一键触达与响应 [1] - 福日电子全资子公司中诺通讯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酒店机器人JDM/OEM服务 酒店服务机器人已实现少量出货 [1]
机器人送餐、清扫、打爆米花,实地探访擎朗智能|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9-13 03:32
公司概况 - 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 是全球具身服务机器人行业领军者 依托全栈自研技术体系与研发-智造-落地全链条闭环能力 构建覆盖人形机器人 配送机器人 清洁机器人等行业最全品类产品矩阵[3] - 公司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 业务覆盖餐饮酒店 医疗康养 工厂商超等全生态场景 产品畅销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城市 在韩国 荷兰 美国 日本等地设有子公司/办公室 全球有80余个运营中心[3][9] - 根据IDC报告 公司出货量占比位居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首位[9]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拥有多形态服务机器人产品矩阵 包括送餐机器人 清洁清扫机器人 酒店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1][5] - 新款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实现从单一任务执行到全场景服务闭环跨越 可胜任餐食制作 配餐收台 房间整理等标准化操作 通过仿生运动控制与双足动态平衡技术适应台阶 斜坡 楼梯等复杂场景[7] - 公司建立机器人-岗位精准对应关系 通过岗位化垂域模型ProS将商业场景拆解为独立工作模块 使机器人工作内容可精确描述且结果可标准化评估[7]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 - 机器人应用于餐饮酒店 医疗康养 零售等多领域 酒店机器人可对接自助购物机实现智能化客房送物服务[5] - 多形态机器人协作生态形成 XMAN系列通用机器人与专用配送机器人T10/W3协同工作 在酒店餐厅场景中群机智慧协同使任务完成效率显著提升[9] - 公司通过自有智能化生产基地与全球化运营网络推动商业化落地 产品已进入日韩和欧美市场 并计划拓展医疗和养老领域机器人产品[9] 研发与测试 - 公司设有专门测试区域 包括扫地机器人障碍物躲避测试 送餐机器人各类地面行驶能力测试及机器人震动测试等 以保证服务质量[5] - 通过持续复制岗位化工作模式 机器人不断学习拓展多样化工作能力并增强基础动作模型 以实现更广泛落地场景应用[7]
东方证券:酒店机器人市场快速成长 成本有望进一步优化下降
智通财经· 2025-09-10 08:57
市场概况与增长趋势 - 全球酒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2024年约14.2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70.4亿美元,2025–2033年复合年增长率17.8% [1][2] - 中国市场2019–2023年从5亿元增至11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20.8%),预计2028年达36亿元(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26.4%) [1][2] - 中国市场体量较全球更小但增速更高,渗透空间和成长潜力更大 [1][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27.6%,其中云迹科技以12.2%份额居首 [2] - 主要竞争者包括高仙、擎朗、猎户星空等企业 [2] - 硬件价格快速下降,例如云迹"格格"系列均价从2022年2.68万元降至2024年2.09万元,UP系列一年内降价六成 [2] 应用场景与实施效果 - 当前以跨层送物和夜间配送需求为主,清洁场景逐步拓展至公区地面清洁 [1][3] - 华住集团在全季、花间堂部分门店将送物机器人设为标配,实现全自动配送 [3] - 首旅酒店约29%门店配置送物机器人,亚朵部署机器人用于简单服务和夜间配送,万豪在高端酒店用于跨层送物和大堂巡航 [3] - 应用效果包括:配送清洁效率提升、夜间服务稳定性增强、OTA平台平均得分提升0.1–0.2分 [3] 成本效益分析 - 单台送物机器人价格约2–3万元,配置两台需增加电梯门禁对接(占总成本20–30%)、维保(年费用约购置价10%)及培训耗材 [1][4] - 150间客房中端酒店配备两台机器人,五年总投入约6万元,同等人工成本高达75万元,机器人单次任务成本可低至0.5元/次 [1][4] - 硬件降价和规模化采购推动使用成本优化 [1][4] 技术演进方向 - 硬件价格持续下降,软件订阅和规模化部署摊薄维保对接费用 [4] - 导航调度智能化:多机协同减少堵塞提升响应速度 [4] - 任务复合化:从配送拓展至消杀、安防巡查等场景 [4] - 人机交互自然化:通过语音表情反馈增强体验 [4] 相关企业动态 - 华住集团为国内首批大规模配置机器人的酒店集团,推进数智化改造 [5] - 首旅酒店机器人覆盖率29%,存在渗透率提升空间以增强加盟店盈利能力 [5] - 亚朵在运营管理中引入智能化技术 [5]
赚不到酒店钱的酒店机器人,该何去何从?
钛媒体APP· 2025-08-21 09:25
酒店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酒店机器人已成为行业标配,华住、首旅如家、亚朵等连锁酒店集团均已引入机器人服务[1] -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酒店迎宾项目中,优理奇、华中科大、清华等机构机器人表现亮眼[1] - 2020年疫情推动无接触服务需求激增,华住集团要求旗下5700家酒店强化机器人送物服务[2] - 2024年云迹科技单日在线机器人峰值超3.6万台,全年完成5亿次服务[8] - 行业技术迭代显著,从早期"圆桶型"升级至具身智能服务模式,如擎朗XMAN-R1实现多模态感知与复杂指令执行[8][10] 资本与政策支持 - 2021年行业融资活跃:云迹科技完成5亿元C轮融资(腾讯、联想等参投),擎朗智能获D轮融资(软银、饿了么领投)[3][4] - 2021年末云迹科技估值达40亿元,主流企业均获3轮以上融资,全年行业融资总额达数十亿元[5][6] - 2021年《"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服务机器人列为重点推进领域[7] 市场需求与用户画像 - 2024年"商务+休闲"旅行市场规模6927.3亿美元(同比+9.3%),年轻化客群对科技体验需求提升[11] - 携程数据显示女性占旅行消费主力(中年女性62.2%,青年女性28.5%),其分享行为助推酒店二次传播[11][12] - 2024年中国酒店客房总数2150万间,超55%酒店计划增加机器人技术投资[12] - 亿欧智库预测终端配送机器人未来5年出货量CAGR达34.8%,商用机器人CAGR达50%[12][13] 市场竞争格局 - 云迹科技覆盖超3万家酒店,2023年市占率9%居全球第一(擎朗5.4%、猎户星空2.1%)[14] - 行业集中度低,穿山甲、普渡科技、景吾智能等企业持续加码投入[15] - 价格战激烈:送物机器人单价从7-8万降至2万,云迹主力产品价格降幅达43.8%-60%[19][20] 盈利困境与挑战 - 云迹科技2022-2024年累计亏损8.15亿元,流动负债中93%为18.7亿元赎回负债[17] - 同质化竞争导致利润压缩,海尔等企业以低于30%售价抢占市场[20] - 实际应用痛点:需配套WIFI全覆盖、电梯改造等沉没成本,激光雷达易受玻璃干扰[21] - 效率瓶颈:人形机器人铺床速度比人工慢3倍,日本海茵娜酒店曾因效率低下撤换机器人[10] 未来发展方向 - 商业模式创新:推行租赁模式、国产零部件替代降低成本,擎朗称机器人成本仅为人工1/2-1/3[26] - 技术突破:需构建垂直领域技术护城河,如擎朗与英伟达合作实现软件升级[27] - 海外拓展:欧美日韩等人力成本高的市场需求旺盛,需本地化设计(如日本"卡哇伊"风格)[28][30] - 场景多元化:头部企业向医疗、商超、农业等领域延伸,提升系统集成能力[25][30]
服务智能体如何重塑酒店服务? | 2025 ITValue Summit 前瞻对话「AI落地指南特别篇」③
钛媒体APP· 2025-08-15 03:38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正从认知智能走向行动智能 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服务智能体在酒店行业应用成熟 面临人机协作等挑战但逐步解决 未来将拓展至医院、家庭等更多场景 [1][5][12][16][24] - 云迹科技专注于多场景AI智能机器人 以软硬件一体方式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酒店场景机器人应用成熟 已服务超3万家酒店和100多家医院 机器人服务超5亿次 行走里程超2000万公里 [3][4] - 选择酒店场景因其全服务时长特性 机器人可24小时服务 在非工作时间替代作用更大 且酒店配送、清扫等需求可实现端到端解决方案 [6][7] - 未来规划将离身智能与具身智能结合 实现需求智能化收集、AI大脑处理、分配执行 并拓展至医院、工厂、公寓及海外市场 [16][24][25] 技术发展与应用 - 机器人技术发展从关注运动能力转向与实际生活场景需求结合 特别是千行百业普通百姓衣食住行需求 [1][5] - 机器人与电梯交互是技术难点 因电梯是特种设备 需解决物联打通和安全问题 公司通过研发获监管认可 在中国具有领先优势 [10] - 硬件训练核心能力在于解决真实物理世界问题 而非单纯技术思考 积累解决问题经验和思考才是护城河 [15] - 具身智能发展瓶颈不在硬件迭代速度 而在于机器人如何理解世界、建立世界模型、认知感知社会 以及与人互动关系确认 [26] 人机协作模式 - 进入"碳基混合班组"状态 碳基人类与硅基人类协作 机器人替代的是简单任务(tasks)而非工作岗位(jobs) 让人从事更高价值情感性工作 [7][11] - 解决人机指令冲突需将机器人视为有自主意识智能体 而非电器 赋予其身份、岗位、KPI 使其成为工作流程重要一环 清晰划分人类与机器人边界 [13][14] - 机器人应用需考虑与人类在空间上的协同关系 如机器人车道规划、设备使用配合等 [19] 场景选择与拓展 - 选择酒店场景因空间和时间上深度思考 全服务时长场景 机器人价值在非工作时间更大 且需求可端到端闭环 [6][7] - 未选择饭店市场因服务是中间环节 无法从需求端到满足端实现全价值链闭环 [8] - 未来拓展至医院、工厂、公寓等场景 因人类需求智能化收集、AI大脑处理、具身智能执行的体系可复用 [24] - 拓展海外市场因发达国家人工更贵 机器人替代价值更大 已在香港设国际总部 与香港理工大学建联合实验室 聚焦酒店场景探索海外需求 [25] 产品形态与未来演进 - 机器人形态不重要 关键是完成使命和产生价值 多种形态是必然 重点在功能满足和需求完成 [20] - 研发复合多态机器人 运动部分与功能部分分开 不同时间段做不同任务 符合家庭等更多场景需要 [18] - 未来酒店机器人可实现洗衣、送粥等服务 通过AI agent提出需求后全流程自动化 实现万物互联 机器人比用户更懂需求 [22][23] - 家用机器人走入寻常百姓家需等待技术进一步成熟 性价比更符合商业层面 同时解决机器人与人类空间协同问题 [18][19] AI落地关键问题 - AI落地最重要问题是价值 以及人对机器人的认知和期待与实际价值之间的落差 人类期望机器人无所不能 但商业、成本、支付意愿可能无法达成期望 [28] - 机器人替代路径从简单重复体力劳动开始 再到复杂体力劳动 最后至家用等更多场景 [17]
龙虎榜复盘 | 国产芯片大爆发,机器人仍然活跃
选股宝· 2025-08-12 11:18
机构龙虎榜交易概况 - 当日机构龙虎榜上榜个股共34只 其中净买入18只 净卖出16只 [1] - 机构净买入额前三名个股为创新医疗(净买入1.17亿元) 盛科通信(净买入9150.95万元) 双一科技(净买入7856.08万元) [1][2] - 创新医疗获2家机构净买入 盛科通信获3家机构买入1家卖出 双一科技获4家机构买入1家卖出 [2] 创新医疗脑机接口进展 - 公司通过杭州博灵医疗科技开展脑机接口技术研究 在帮助偏瘫患者恢复肢体自主控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2] 国产芯片行业动态 - 寒武纪作为国内稀缺AI芯片厂商获机构关注 上海合晶主要产品为半导体硅外延片 用于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 [3] - 东方财富分析指出 在算力需求增长与技术供给放缓背景下 先进封装价值大幅提升 为中国AI芯片厂提供追赶契机 [3] - 2023年以来美国多次发布AI芯片产业链限制措施 提升国产化紧迫性 预计2025年国产芯片单卡性能有望达到或超越英伟达A800 [3] - 推理侧AI国产化率将提升 昇腾与寒武纪等龙头厂商预计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3] 机器人行业布局 - 九鼎投资拟以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53.29%股权 切入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 [4][5] - 福日电子子公司中诺通讯可提供酒店机器人JDM/OEM服务 并已实现少量出货 [5] - 国信证券分析显示机器人产品价格呈梯度分布:工业级>商用级>科研改装级 [5] - 众擎机器人SA02定价3.85万元起 博斯特T1售价19.9万元主打开发者市场 优必选WalkerS1面向工业场景达百万级 [5]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轶2.0标价35万元 适用于商业与专业服务领域 预计大规模商业化将推动终端价格进一步下降 [5]
30年证券老将丁楹最新交流,深剖当下投资机会,“可以说是我们创业以来遇到的最好时刻”
聪明投资者· 2025-07-29 07:04
核心观点 - 当前处于"未来已来,周期将至"的投资最佳时点,长久期与短久期机会并存,是创业以来最好的时刻[1][2][7][8][9] - 投资逻辑从"称重机"、"投票器"转向"时光机"视角,重点关注科技与消费领域[3][4][49] - 第六轮康波周期已启动,特征为AI与能源革命双驱动,繁荣是首要特征[5][69][71] 科技领域投资机会 人形机器人 - 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元年,全球潜在市场规模达数百万亿至千万亿级别[12] - 特斯拉引领行业发展,国内企业如宇树机器人已将成本降至10万以内,应用场景从工业向服务业扩展[15][16][24] - 香港市场支持高精特新企业融资,某协作机器人企业上市半年即实现技术突破[18][20] 无人物流 - 全球L4级城市自动驾驶市场规模27亿,中国占22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21%[28] - 无人货车成本较传统模式下降2/3,仓储履约市场将从4700亿增长至8000亿[25][31] - 服务类智能体在酒店、医疗等领域渗透率低,增长潜力显著[32] AI科研应用 - AI在药物研发领域可缩短50%时间,材料研究降低1/3成本[39][40] - AI药物研发市场增速超60%,案例显示单项目潜在价值超50亿美元[41][43] - 科研进入第五范式(智能模式),覆盖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多个领域[36][37] 消费领域投资机会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54万亿,结构性变化带来投资机会[45][46] - 胖东来模式通过供应链重构实现单店收入提升5-6倍,验证"质价比"逻辑[47] - 零食折扣店数量从2020年少量增至4万家,库存周转仅15天[54] - 借鉴日本堂吉诃德模式,30%尾货+20%自有品牌组合成功穿越经济周期[53] 周期领域配置 - 光伏组件价格稳定在0.68元/瓦,多晶硅期货价格上涨70%[64] - 焦炭价格从700元/吨涨至1000多元/吨,涨幅近50%[64] - 公司近期显著提升周期板块配置比例,捕捉一年翻倍机会[65] 稳定币发展 - 全球稳定币规模2500亿,USDT和USDC占比90%[59] - 渣打预测2028年市场规模达2万亿,中金预测2030年达5-7.5万亿[60] - 应用场景涵盖支付、价值储藏和链上资产投资[60]
高奢酒店,需不需要机器人?
钛媒体APP· 2025-07-04 05:44
高奢酒店机器人服务争议 - 杭州JW万豪酒店因使用机器人送水引发争议 博主认为奢牌酒店使用机器人会"砸招牌" 强调高奢酒店应提供人工服务而非机器配送 [1] - 争议焦点在于机器人服务是否影响高奢酒店品质 支持方认为人工服务更灵活智能 反对方则偏好机器人无接触配送的隐私保护 [2][3] - 部分网友指出机器人在地形复杂酒店存在配送局限 需配备越野驱动轮等特殊功能 目前主要适用于布局简单的酒店建筑 [3] 消费者态度分析 - 支持机器人方认为其提供"i人友好"服务 避免人际接触 解决外卖取送难题 特别适合注重隐私的住客 [4][5] - 反对机器人方认为人工服务更灵活智能 能主动询问需求 是高奢酒店的核心价值 [2] - 中立消费者表示不介意服务形式 只要解决跑腿需求即可 如华住系酒店的机器人全覆盖模式 [6] 酒店机器人市场现状 - 2023年全球酒店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5亿人民币 较2019年7亿增长20%年复合增长率 预计2024-2029年将保持25.2%增速 [7] - 中国市场增长显著 规模从2019年15亿元增至2023年30亿元 预计2028年达9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6.5% [7] - 云迹科技为行业龙头 服务3万多家酒店 2023年全球和中国市占率分别为9%和12.2% 获阿里腾讯等资本加持 [8] 不同类型酒店应用差异 - 经济型和中高端酒店机器人应用密集 如华住集团汉庭"华小二"和全季"安心晚到"服务 [9] - 高端酒店呈现"有限智能化" 仅部分引入送物机器人 [9] - 顶奢酒店如丽思卡尔顿等严守"服务去科技化"原则 几乎不用于客服场景 [9][10] 行业驱动因素 -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0年10亿降至2023年9.6亿 人力成本上升推动机器人应用 [10] - 出现"数字化体验倒挂"现象 经济型酒店数字化服务优于高奢酒店 [10] - 75%的Z世代消费者重视"优质社交氛围" 同时追求科技体验 如深圳铂悦酒店机器人调酒师带动酒吧收入增40% [11] 未来发展趋势 - 潮流定位酒店如W可大胆采用具身服务机器人 如擎朗智能XMAN-R1实现餐饮全流程服务 [12] - 高端具身机器人成本高昂 如智元机器人"灵犀X2"定价十几万至四十万 大规模应用需权衡成本 [13] - 人机协同成为趋势 机器人处理60%重复工作 人工聚焦个性化需求 平衡效率与服务质感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