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载扬声器
icon
搜索文档
上声电子系列十一-中报点评:单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4%,车载声学系统产品持续放量【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15 06:19
核心观点 - 公司专注于车载声学领域 产品从单一扬声器向声学系统升级 实现量价齐升 [6][7][23] - 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 持续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7][19][30] - 短期业绩受新工厂产能爬坡影响 但季度环比改善趋势明显 [3][5][14]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3.67亿元 同比增长10.35% 归母净利润0.85亿元 同比下降23.96% [3][8] - 2025Q2单季度营收7.31亿元 同比增长14.03% 环比增长14.85% 归母净利润0.57亿元 同比增长8.34% 环比大幅增长110.40% [3][8] - 2025H1分产品收入:车载扬声器10.52亿元(增长11.6%) 车载功放2.38亿元(增长15.2%) AVAS 0.60亿元(增长2.4%) [3][8] 盈利能力 - 2025Q2毛利率19.9% 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 [5][14] - 2025Q2净利率7.6%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但环比大幅提升3.5个百分点 [5][14] - 2025H1各产品毛利率:车载扬声器19.39% 车载功放21.50% AVAS 27.85% [3] 费用控制 - 2025Q2四费率10.24% 同比下降4.39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4.94个百分点 [5][18] - 2025H1四费率12.54% 同比下降2.93个百分点 其中财务费用率下降2.78个百分点 [18] 市场份额 - 全球车载扬声器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0年12.64% 2021年12.92% 2022年12.95% 2023年13.11% 2024年达到15.24% [7][19][21] - 中国市场份额从2020年18.82%提升至2024年25.42% [21] 产品升级 - 单车价值从100-200元(4-6个扬声器)提升至中档300-500元 部分车型达1000元左右 [7][23] - 推出AI全景声音响系统 采用53扬声器配置 4000W大功率功放 720全景声场重构技术 [7][29] - 构建自研芯片+智能算法+车规验证三维技术体系 [7][29] 产能扩张 - 合肥工厂2024年底投产 目前处于产能爬坡期 [3][7][30] - 申请发行可转债对苏州本部扬声器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升级 [7][30] - 推进捷克和墨西哥基地自动化改造 提升海外交付能力 [30] 研发进展 - 2025H1申请专利13项 其中发明专利9项 实用新型4项 [29] - 实现从硬件到软件 从扬声器 功放到算法的全自研 [7][29] - 持续研发汽车电子和声学应用软件 [29] 客户拓展 - 2025H1获得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新项目定点信 [7][28] - 深化与现有客户合作 提升客户覆盖面 [28] - 项目从审核到批量供货一般需要1-2年时间 [28]
上声电子(688533):单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4% 车载声学系统产品持续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9-15 00:34
财务表现 - 2025Q2实现营收7.3亿元,同比增长14.0%,环比增长14.85%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增长8.34%,环比大幅增长110.40% [1] - 2025H1营收13.67亿元,同比增长10.35%,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下降23.96% [1] - 2025Q2毛利率19.9%,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 [2] - 2025Q2净利率7.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5个百分点 [2] - 四费率10.24%,同比下降4.3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94个百分点 [2] 产品结构 - 车载扬声器收入10.52亿元,同比增长11.6%,毛利率19.39% [1] - 车载功放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15.2%,毛利率21.50% [1] - AVAS收入0.60亿元,同比增长2.4%,毛利率27.85% [1] 产能与技术布局 - 合肥工厂投入使用,产能处于爬坡期导致经营成本上升 [1] - 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对苏州本部扬声器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升级 [3] - 实现硬件到软件全自研,构建自研芯片+智能算法+车规验证三维技术体系 [3] - 展示AI全景声音响系统技术,推进智能座舱纯数字链路全景声场方案商业化 [3] 市场竞争力 - 车载扬声器全球市占率从2020年12.64%提升至2024年15.24% [3] - 2025H1获得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新项目定点 [3] - 单车配套价值从100-200元提升至300-500元,部分车型达1000元左右 [3] 业绩驱动因素 - 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汽车市场发展及产品综合竞争优势 [1]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新工厂产能爬坡成本上升及产品整体毛利下降 [1]
上声电子股价涨5.03%,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57.94万股浮盈赚取85.7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6:22
股价表现 - 9月1日股价上涨5.03%至30.90元/股 成交额1.44亿元 换手率2.95% 总市值50.32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车载扬声器占比73.84% 车载功放占比19.23% AVAS占比4.35% 其他业务占比2.58% [1] 机构持仓动态 - 易方达新丝路混合基金二季度减持18.78万股 当前持有57.94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36%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85.75万元 最新规模27.87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12.62% 近一年收益率27.68% [2] 基金经理信息 - 王司南任职1年16天 管理规模27.87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与最差回报均为26.42% [3] - 邱天蓝任职287天 管理规模27.87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与最差回报均为9.16% [3]
上声电子8月26日获融资买入1150.76万元,融资余额1.0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2:13
融资融券数据 - 8月26日融资买入1150.76万元 融资偿还824.38万元 融资净买入326.38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02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2.14% [1] - 融资余额低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 融券余额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071户 较上期增加4.22% 人均流通股23030股减少4.04% [2] - 易方达新丝路混合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76.72万股 [2] - 南方科创板3年定开混合持股76.25万股 较上期减少48.51万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36亿元 同比增长6.40% [2] - 归母净利润2732.55万元 同比减少53.2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52亿元 [2] 业务构成 - 车载扬声器收入占比73.84% 车载功放占比19.23% [1] - AVAS系统收入占比4.35% 其他业务占比2.58% [1] - 公司主营声学产品及系统方案研发设计 2021年4月19日上市 [1]
瑞声科技再涨超6% 近日完成收购PSS全部股权 机构预计公司上半年纯利增超六成
智通财经· 2025-08-06 03:03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上涨5 17%至43 54港元 成交额达2 66亿港元 [1] 收购进展 - 公司完成对Premium Sound Solutions公司第二批次股份收购 PSS现已成为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1] - 去年2月已完成对PSS首批80%股权收购 [1] 业务拓展 - PSS为欧洲老牌汽车声学公司 车载扬声器已占据欧美一线车厂市场 [1] - 收购后成功向理想 小米 吉利 小鹏等国内新能源车企供货 [1] 财务预期 - 预期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4% 净利润同比增长66% [1] - 增长主要由美国主要客户的声学及触觉产品规格升级 散热产品订单增加 汽车声学客户订单获取以及光学业务盈利能力改善推动 [1] 发展前景 - 公司具备条件把握AI手机 AI眼镜 车用声学和光学产品以及机械人等领域的新商机和规格升级趋势 [1] - 技术领先优势覆盖多条产品线 [1]
港股异动 | 瑞声科技(02018)再涨超6% 近日完成收购PSS全部股权 机构预计公司上半年纯利增超六成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03:00
股价表现 - 瑞声科技股价上涨5.17%至43.54港元 成交额达2.66亿港元 [1] 收购进展 - 公司完成对Premium Sound Solutions第二批次股份收购 PSS成为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1] - 去年2月已完成PSS首批80%股权收购 [1] 业务拓展 - PSS车载扬声器已占据欧美一线车厂市场 并向理想、小米、吉利、小鹏等国内新能源车企供货 [1] 财务预期 - 预期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4% 净利润同比增长66% [1] - 增长动力来自美国主要客户声学及触觉产品规格升级、散热产品订单增加、汽车声学客户订单获取以及光学业务盈利能力改善 [1] 发展前景 - 公司具备技术优势可把握AI手机、AI眼镜、车用声学和光学产品以及机械人等领域的新商机和规格升级趋势 [1]
港股异动 | 瑞声科技(02018)涨超3% 完成收购Acoustics Solutions第二批次 总价1.286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02:32
股价表现 - 瑞声科技股价上涨2.72%至41.25港元 成交额达8397.01万港元 [1] 收购进展 - 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完成对Acoustics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B.V.的第二批次收购 支付总对价1.286亿美元及利息 [1] - 目标公司已成为瑞声科技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1] 业务发展 - 车载声学业务收入达35.2亿元 毛利率为24.8% [1] - 通过收购PSS公司成功进入欧美一线车厂市场 客户包括奥迪/宝马/奔驰/路虎/别克等 [1][2] - 已向理想/小米/吉利/小鹏等国内新能源车企供货 [1] - 车载NLC Pro算法首次定点全球头部豪车品牌 [1] 市场地位 - PSS全球市场份额达15%-20% 在中高端市场占比更高 [2] - PSS为拥有50年历史的欧洲汽车声学公司 具备多元化全球制造布局 [2]
瑞声科技完成收购PSS公司,去年车载业务狂揽35.2亿
格隆汇· 2025-08-05 01:48
收购进展 - 瑞声科技已完成对Premium Sound Solutions公司(PSS)第二批次股份收购,PSS现已成为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1] - 公司自去年2月完成对PSS首批80%股权收购后,全球车载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3] 业务协同与财务表现 - 得益于收购PSS,瑞声科技车载声学业务收入达35.2亿元,毛利率为24.8% [3] - PSS车载扬声器已覆盖欧美一线车厂及国内新能源车企(理想、小米、吉利、小鹏等) [3] - 车载NLC Pro算法首次定点全球头部豪车品牌 [3] 市场地位与客户覆盖 - PSS是全球市场份额15%-20%的欧洲老牌汽车声学公司,中高端市场占比更高 [4] - PSS客户涵盖奥迪、宝马、奔驰、路虎、别克等主流汽车品牌 [4] - 瑞声科技是小米SU7智能座舱扬声器的唯一供应商,小米YU7系列扬声器全系由其独供 [3] 机构评价与战略意义 - 穆迪将瑞声科技评级展望由"稳定"上调至"正面",认为收购PSS带来持续协同效应 [3] - 业务多元化改善包括产品种类增加、终端市场(如汽车)拓展、生产基地扩张 [3] - CLSA指出收购强化了公司在智能座舱领域的供应地位 [3]
上声电子: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声电子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2 10:28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已建立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 制定相应工作计划[1] - 保荐机构与公司签署持续督导协议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报交易所备案[2] -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及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2] - 公司2024年度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事项[3] - 保荐机构督促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 审阅相关文件[7] - 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符合监管要求 专户存储且使用合规[2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7.76亿元 同比增长19.32%[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89亿元 同比增长21.00%[13] - 资产总额33.3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5.47%[13] - 基本每股收益1.47元/股 同比大幅增长48.48%[14] - 汇兑损益由2023年收益1707.72万元转为2024年损失1032.52万元[11] 核心竞争力 - 拥有境内发明专利57项 PCT国际专利14项 实用新型专利119项[16] - 建立"软件+硬件"双轮驱动开发模式 具备国际同步开发实力[17] - 自主开发调音算法及测试体系 拥有专业调音工程师团队[18] - 在全球设立中国、捷克、巴西、墨西哥生产基地 实现本地化供应[20] - 通过IATF16949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获福特Q1、大众A级等客户质量认证[22] 客户与市场 - 产品外销占比35.48% 其中美国市场销售收入占比12.37%[9]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47.09% 客户集中度较高[10] - 主要客户包括大众集团、福特集团、通用集团、上汽集团等知名车企[23] 研发投入与进展 - 研发支出增加 due to 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及实施股权激励[23] - 新申请境内外专利81项 新获得专利240项[24] - 持续扩充研发团队 在研项目进展正常[24] 风险因素 - 需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以应对电声行业竞争加剧及客户需求提升[9] -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成本 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高[10] - 汇率波动对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尤其美元、欧元结算业务[11] - 汽车行业周期性特征可能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产销量[12] - 地缘政治冲突及贸易摩擦可能影响海外市场需求[12]
上声电子系列十-年报和一季报点评: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声学系统产品量价双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7 13:5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6亿元,同比增长19.32%,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47.92% [2][10]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36亿元,同比增长6.40%,环比减少18.62%,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减少53.27%,环比减少40.03%,主要受合肥工厂投产后初期产能爬坡及折旧摊销影响 [2][10] - 2024年分产品收入:车载扬声器20.50亿元(+10.84%)、车载功放5.34亿元(+47.97%)、AVAS 1.21亿元(+40.10%)[2][10]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综合毛利率25.1%(同比+0.7pct),净利率8.4%(同比+1.6pct),其中车载功放毛利率24.65%(同比+9.06pct),AVAS毛利率24.83%(同比+8.58pct)[2][17] - 2025Q1毛利率20.6%(同比-3.5pct),净利率4.1%(同比-5.7pct),主要受新工厂投产初期成本高企影响 [4][17] - 2024年四费率15.03%(同比+0.62pct),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1.32pct主要系债券利息及汇兑损失 [19][2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单车配套价值量从100-200元(4-6扬声器)提升至300-500元(中档配置),部分车型达1000元,最高提升6倍 [6][30][32] - 2024年研发投入:研发人员358人(占比11.54%),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6.85万元(同比+13.2%)[37] - 技术突破包括纯数字音响系统芯片开发、AI全景声音响系统、RNC整车降噪技术及53扬声器超豪华配置方案 [38] 市场与客户拓展 - 全球车载扬声器市占率从2020年12.64%提升至2024年15.24%,中国市场占有率从18.82%提升至25.42% [27][28] - 客户覆盖吉利、奇瑞、蔚来、零跑等国内厂商及奔驰、奥迪、宝马等国际品牌,2024年新增多项定点项目 [6][35] - 合肥工厂2024年投产后产能爬坡,将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并优化区域布局 [35][39]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推动音响系统差异化竞争,扬声器配置数量从4-6个向更多数量升级 [12] - 公司战略聚焦AI技术应用,投资三六九智慧科技等企业,布局智能座舱及汽车电子新增长曲线 [40] - 声学系统作为智能座舱核心配置,受益于消费者对沉浸式体验需求提升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