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融

搜索文档
浙商银行德州分行:创新运用多种投行产品 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齐鲁晚报网· 2025-10-09 11:30
近年来,浙商银行(601916)德州分行统筹利用"行内行外"两种资源,依托"融资+融智+融服务""商行 +投行+私行"协同驱动,大力推行金融顾问制度,为政府、企业和居民提供涵盖"顶层设计、战略咨 询、资源整合、资产盘活、资本运作、招商引资、汇率避险、财富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在深 度调研市场需求后,浙商银行德州分行发现德州地方国企、城投、大型企业等,急需市场化转型,优化 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面对企业的需求,浙商银行德州分行组建专业团队,注入投行力量,为企业 定制融资解决方案,通过资产优化、方案设计、投资人路演、市场化募资等一揽子"融资+融智"的金融 服务,成功助力多家企业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2024年,浙商银行德州分行了解到德州市交通运输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直以来都有公开市场募集资 金的需求,但因为市场及主体资格的原因,客户融资利率较高,市场利率报价一度达到7%左右。分行 通过专业的金融服务,最终为客户成功发行超短融5亿元,利率为2.12%。该笔业务是德州区域2024年 唯一获批新增的协会债券产品,同时为德州市新增一户发债主体。 2025年4月,浙商银行德州分行作为主承销商落地德州市交通 ...
立方风控鸟·早报(9月27日)
搜狐财经· 2025-09-27 01:22
①新乡投资集团5.8亿元中票完成发行,利率2.87%; ②许昌市投资集团获批注册20亿元超短融; ③因授信业务管理不到位等,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宁波分行被罚120万元; ⑦博瑞医药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上市; ⑧星宸科技已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⑨卓易信息选举谢乾为董事长; ④因累计虚增利润超6.5亿元,美晨科技股票自9月30日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美 晨"; ⑤因违规减持红旗连锁股份,永辉超市收四川证监局警示函; ⑥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富煌钢构被证监会立案; ⑩因市场出现波动,湖州市交通投资集团决定取消发行"25湖交投MTN002"。 #成为立方风控鸟会员,尊享直播版风控服务# 责编:李文玉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
化债观察之城投新增融资透视
远东资信· 2025-08-29 09: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立足于严监管与化债并重的再融资环境,梳理城投新增融资情况,观察2023年10月以来首次发行债券的城投和类城投产业主体 [2][69] - 城投新增融资呈现“总量严控、结构分化”特征,高评级和优质区域占优,不同行政层级融资分布在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有差异 [2][69] - 新增首发城投信用资质较弱,交易所首发主体多且私募产品主导,不同发行场所有区域偏好 [3][69] - 新增首发类城投产业主体以地市级、AA+为主,交易所首发领先,公募私募并行,信用水平多优于首发城投,业务覆盖城投转型方向,产业控股平台信用资质分化大 [3][70] - 城投融资政策从严但非“一刀切”,各地探索市场化融资路径,未来政策差异化管理,城投融资市场信用分层与区域分化将凸显 [4][7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城投融资政策 - 2023年7月以来形成“35号文+6”政策体系,通过多种措施化解存量债务、遏制新增债务,配套“退平台”等措施,对城投融资严监管 [2][6] - 2025年3月底上交所3号指引文件增加城投审核要点,延续审核趋严态势,倒逼城投转型 [7] - 发债审批依托名单制管理,审核尺度严格,名单内外主体新增发债有不同规定 [8] 城投新增融资概况 - 样本数据基于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城投平台发行债券,剔除借新还旧债券后分析新增融资 [12] - 区域上,多数省份实现新增,资源禀赋好的经济大省新增主体多,12个重点省份除青海、宁夏外均有新增 [13] - 行政层级上,地市级新增主体数量最多,区县级次之,不同区域间分化明显 [13] - 主体评级上,AA+、AAA高评级新增融资主体主导,江浙低评级新增主体占比相对高,部分重点省份有低评级主体新增 [14] - 新增渠道上,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新增主体数量相当,不同行政层级结构分化,省级和地市级主力市场在银行间,区县、园区更多依赖交易所,企业债是区县级重要渠道 [16] - 新增债项数量上,多数主体仅新增1只债券,AAA等级的省级和地市级主体能突破3只以上的较多 [18] - 债券类型上,银行间产品规模显著领先,中票和超短融规模最大,贴标债有一定规模,以科创债为主 [22] - 发行方式上,新增城投债以公募债为主导 [22] - 募集资金用途上,主要用于偿还有息债务,补流和项目建设资金规模占比不足10% [22] - 发行期限上,1年及以下、3年、5年的发行规模占比分别为28%、31%、25% [23] 首次发行债券主体概况 城投平台首发 - 2023年10月以来,534家新增融资城投主体中69家首次发行债券,呈现信用资质弱、交易所首发多、私募产品主导特征 [34] - 区域上,广东首发城投新增数量最多,不同区域可分三类,各有特点 [41][42] 类城投产业主体首发 - 样本为2023年10月1日 - 2025年7月31日首次发债的类城投产业主体,呈现地市级、AA+为主,交易所首发领先,公募私募并行特征 [46][47] - 区域上,江苏、浙江新增数量多,不同区域主体资质有差异 [52] - 业务类型上,可分为产业控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三类,产业控股平台又可细分五类,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平台现金流稳定、信用资质好 [57][70] 总结 - 城投新增融资总体呈现“总量严控、结构分化”特征,不同行政层级融资市场有差异 [69] - 新增首发城投信用资质弱,不同发行场所有区域偏好 [69] - 新增首发类城投产业主体信用水平多优于首发城投,业务覆盖城投转型方向,产业控股平台信用资质分化大 [70] - 城投融资政策从严但留转型空间,各地探索市场化融资路径,未来信用分层与区域分化将凸显 [71]
2025年7月中债登和上清所托管数据
天风证券· 2025-08-27 10:11
核心观点 - 商业银行在2025年7月成为利率债增持主力,增持规模达15499亿元,而广义基金则减持利率债和同业存单[4][5][52] - 银行间债市杠杆率环比下降0.83个百分点至106.81%,低于历史同期水平[1][11] - 同业存单延续净偿还趋势,托管规模环比减少3743亿元,商业银行和境外机构为主要减持方[4][5][47] 托管数据总览 - 全市场债券托管规模达173.03万亿元,环比增加17449亿元,增速1.02%[3][14] - 中债登托管量环比增加14102亿元至124.37万亿元,上清所托管量环比增加3347亿元至48.66万亿元[3][14] - 国债、地方政府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合计贡献14374亿元增量,同业存单和企业债则出现净减少[4][14] 分券种配置动态 - 利率债托管规模增至114.81万亿元,其中国债增加4419亿元,地方政府债增加8323亿元,政策性银行债增加1632亿元[4][16] - 信用债托管规模达16.04万亿元,中期票据贡献主要增量(增加2150亿元),企业债减少249亿元[4][30] - 同业存单连续出现净偿还,托管规模降至20.74万亿元,环比减少3743亿元[4][47] 机构行为分化 - 商业银行增持利率债15499亿元,信用债717亿元,但减持同业存单2458亿元[5][52] - 广义基金减持利率债1179亿元,同业存单226亿元,但增持信用债1168亿元[5][52] - 境外机构全面减持三大券种,利率债、同业存单和信用债分别减少1290亿元、1673亿元和54亿元[5] - 保险机构整体增持919亿元,主要配置利率债(895亿元)[5] - 证券公司减持利率债1519亿元和信用债300亿元[5] 市场杠杆水平 - 银行间市场杠杆率为106.81%,较6月末107.64%下降0.83个百分点[1][11] - 当前杠杆水平低于历年同期均值,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收敛[1][11]
独家!做债热情又起,城农商行现券交易金额创年内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03 23:53
中小银行债券投资热情高涨 - 7月城农商行现券交易金额合计达17.24万亿元,创年初迄今新高,且持续高于大行和股份行合计金额[1] - 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信贷投放缩量、大行下沉挤压、跨区展业受限等因素叠加,促使中小银行通过债券投资扩容资产[1] - 西部两家城农商行透露,上半年资产规模增量中相当大部分来自债券投资[1] 现券交易数据表现 - 城商行前7个月现券买卖规模分别为6.46万亿、7.50万亿、10.42万亿、8.92万亿、8.62万亿、10.05万亿、10.92万亿元[2] - 农商行前7个月现券买卖规模分别为4.45万亿、4.53万亿、6.66万亿、6.68万亿、5.74万亿、6.25万亿、6.32万亿元[2] - 城农商行现券交易规模在5月后连续两月上升,7月创年初迄今新高[3] 金融投资占比提升 - 2025年一季度末,30家上市银行金融投资占总资产比重超30%,29家银行该比重同比上升[5] - 重庆银行金融投资余额同比增加1227亿元至3859亿元,占总资产比重由33.71%升至41.42%[5][6] - 杭州银行金融投资占比45.51%,首次超过信贷资产占比43.03%[6] 投资收益驱动营收 - 2025年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中半数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幅达20%-90%,10家银行增速超100%[6] - 银行通过卖出AC账户资产兑现浮盈,部分城农商行投资收益同比增幅超100%[7] - 农商行OCI账户老券累计浮盈兑换期限可能在五个季度左右[7] 监管层回应与风险关注 - 央行表示债券投资是银行资产重要组成部分,支持财政政策和实体经济发展[7] - 央行强调需保持债券投资合理"度",平衡收益与风险,关注利率和信用风险[8]
【立方债市通】河南资本集团首次发行可续期公司债/郑州发投集团拟发债50亿元/南阳投资集团国际评级上调
搜狐财经· 2025-04-29 12:56
债券市场欺诈案例 - 甲皮业有限公司通过PS造假虚增10亿元营收和净利润以满足债券发行要求 最终因无力偿付造成投资人1.5亿元损失 [1] - 案件暴露审计机构把关失灵问题 引发对债券发行审核机制的质疑 [1] 债券市场宏观数据 - 3月中国债券市场总发行量达87356.6亿元 其中国债12786.3亿元 地方政府债9788亿元 金融债10226.4亿元 公司信用类债券13335.2亿元 [3] - 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下达 重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4] 区域债券政策与发行 - 北京放宽民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至10年 加强小微企业1000万元以下担保服务 [4] - 湖南两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合计发行139.98亿元 占全省专项债资金的38.38% [5] - 河南资本集团发行首单4亿元可续期公司债 票面利率2.6% 认购倍数1.725倍 [5] - 郑州发投集团拟发行50亿元公司债 平安证券和中信建投中标承销 [6] 企业债券发行详情 - 洛阳城乡建投集团发行5亿元中票 其中3亿元3年期利率2.33% 2亿元5年期利率2.88% [7] - 周口投资集团发行5.6亿元1年期公司债 利率2.24% [8] - 安阳钢铁集团发行4亿元182天科创票据 利率3.10% [8] - 河南路桥建设集团发行3亿元270天超短融 利率3.70% [9] - 南阳财和投资发行1亿元7年期公司债 利率4.16% [10][11] - 驻马店产投集团15亿元公司债获上交所通过 [12] 信用评级与机构动态 - 南阳投资集团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由BBB+上调至A- [13] - 安徽交控集团财务公司获批筹建 将获第二张金融牌照 [14] - 重庆三峡文旅传媒集团揭牌成立 整合三家国企资源 [15] 债券市场动态与观点 - 泰安惠泰建发10亿元小公募债项目被北交所终止审核 [16] - 中金固收预计5月后信用债净供给将明显下降 信用利差整体走扩风险较低 [17]
2025年3月中债登和上清所托管数据
民生证券· 2025-04-27 05: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3月银行间债市杠杆率环比上升但略低于历年同期,中债登和上清所债券总托管规模环比增加,国债、同业存单净融资增长,信用债净偿还,商业银行大幅增配利率债,广义基金增配同业存单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银行间杠杆率:环比上升,低于往年同期 3月末银行间市场杠杆率为107.03%,较上月末的106.23%上升0.8pct,总体略低于历年同期杠杆率 [1][12] 托管数据总览 2025年3月,中债登、上清所债券总托管规模166.22万亿元,环比增加26556亿元;其中,中债登环比增加13089亿元、上清所环比增加13467亿元。分券种看,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中期票据、同业存单贡献增量,企业债、短融超短融、定向工具贡献减量 [2][15] 分券种:国债、同业存单净融资增长,信用债净偿还 - **利率债**:2025年3月,主要利率债合计托管规模109.14万亿元,环比增加15841亿元;商业银行、广义基金为增持主力,分别增持8148亿元、4014亿元,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信用社亦均增持 [3][17][48] - **信用债**:2025年3月,主要信用债合计托管规模15.54万亿元,环比减少101亿元;广义基金、商业银行增持,分别增持218亿元、111亿元;证券公司、境外机构亦增持 [3][29][48] - **同业存单**:2025年3月,同业存单托管规模为21.18万亿元,环比增加11150亿元;广义基金为最主要的增持机构,增持13066亿元,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亦增持;商业银行为减持主力,减持2648亿元,信用社亦减持 [3][45][48] 分机构:商业银行大幅增配利率债,广义基金增配同业存单 - **商业银行**:主要券种托管规模80.04万亿元,环比增加5611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增持利率债、信用债8148亿元、111亿元,减持同业存单2648亿元 [4][49] - **广义基金**:主要券种托管规模35.53万亿元,环比增加17297亿元。其中,广义基金分别增持利率债、信用债、同业存单4014亿元、218亿元、13066亿元 [4][49] - **境外机构**:主要券种托管规模4.20万亿元,环比增加1465亿元。其中,境外机构分别增持利率债、同业存单、信用债32亿元、1411亿元、22亿元 [4][53] - **保险机构**:主要券种托管规模4.03万亿元,环比增加935亿元。其中,保险机构分别增持利率债、同业存单931亿元、13亿元,减持信用债10亿元 [4][53] - **证券公司**:主要券种托管规模2.76万亿元,环比增加1181亿元。其中,证券公司分别增持利率债、信用债、同业存单887亿元、33亿元、261亿元 [4][53] - **信用社**:主要券种托管规模1.89万亿元,环比减少148亿元。其中,增持利率债216亿元,分别减持信用债、同业存单6.3亿元、358亿元 [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