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

搜索文档
“免费续”里的精明账
经济日报· 2025-09-12 22:11
行业营销策略转变 - 免费续加服务从快餐店扩展至中高端餐厅 包括免费续饭 续面 续粥 柠檬水和绿茶无限续饮 以及招牌小吃和开胃小菜免费添加 [1] - 免费续模式通过零门槛方式消除消费者小额支出顾虑 提升消费满足感 相比复杂满减和储值活动更具吸引力 [1] - 免费续服务边际成本极低 如续杯柠檬茶成本仅几角 免费续米饭额外开支较小 但能带来超出成本的回报 [2] 消费者行为影响 - 免费续服务促使消费者给餐厅贴上"大方"和"实惠"标签 主动在点评平台分享体验 形成低成本口碑营销 [2] - 免费续锚定消费者注意力于无限供应承诺 削弱对单品价格敏感度 提升客单价 消费者更果断下单并尝试高毛利菜品 [2] - 健康意识提升导致消费者不会无限续加 如高糖饮料和重油小菜被克制 使商家成本可控 [3] 竞争与消费本质 - 免费续作为增值服务杠杆 以趋零边际成本打造差异化亮点 降低消费者决策负担 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3] - 消费者选择餐厅本质需求是特色菜品 推荐菜系 季节限定产品或用餐体验 免费续仅为配角而非核心吸引力 [3] - 免费续与菜品 服务 环境共同构成完整用餐体验 正确把握其定位可赢得消费者青睐与忠诚 [3]
印媒:请卫生部放过我们的“咖喱角”
环球时报· 2025-07-17 22:46
食品行业现状 - 当前食品行业营销策略转向强调产品"不含什么"而非"含有什么",如低卡路里、无糖、无麸质等标签成为主流卖点 [1] - 行业出现极端简化配方的产品趋势,例如"高蛋白花生酱香蕉燕麦棒"这类标榜多重"无添加"的食品 [1] - 食品加工产业正在利用消费者对食物的焦虑心理将其转化为商业利润 [2] 监管政策影响 - 印度卫生部要求学校、办公室和公共机构食堂张贴食品脂肪和糖分含量警示牌 [1] - 传统食品如咖喱角因反式脂肪含量高、奶茶因含糖量高面临监管压力 [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现代消费者将食物摄入转化为精密计算,关注营养素、"好"脂肪与"坏"脂肪等指标 [1] - 饮食行为伴随强烈情绪波动,包括负罪感、自鸣得意等心理状态 [1] - 饥饿感知从生理需求转变为带有道德评判的计算行为 [1] 社会文化因素 - 社会存在减肥痴迷、身材羞辱和饥饿负罪的文化氛围 [1] - 养生博主传播的半吊子建议加剧了消费者对食物的焦虑 [2] - 信息过载环境放大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过度关注 [2]
广东省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品监督抽检(生产、经营和餐饮环节)信息通告(第3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1 07:31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珠海市市场监管局2025年抽检27类食品535批次,合格518批次,不合格17批次,不合格率3.18% [2] - 主要检测指标包括微生物污染(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农药残留(毒死蜱、克百威等)、重金属(铅、镉等)及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脱氢乙酸等) [2] - 不合格产品涉及餐饮具、蔬菜干制品、水产品、调味品等类别 [9][10][11] 不合格产品具体问题 - 餐饮具(饭碗、餐碟等)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超标,实测值0.027-0.586 mg/100cm²(标准:不得检出)[9][10][11] - 干制黄花菜、百合等蔬菜干制品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最高达0.598 g/kg(标准≤0.2 g/kg)[3][13][14][15] - 油炸花生米检出黄曲霉毒素B₁ 650 µg/kg(标准≤20 µg/kg),花甲中氟苯尼考超标650 µg/kg(标准≤100 µg/kg)[4][5][9] - 香辛料(白芷、辣椒粉)检出二氧化硫残留0.233-0.579 g/kg及脱氢乙酸超标 [9][10] 行业生产与监管措施 - 干制蔬菜加工企业为保持色泽违规过量使用二氧化硫 [3] - 餐饮单位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流程存在缺陷导致洗涤剂残留 [9][10][11] - 监管部门责令企业召回不合格产品,开展源头整改并记入信用档案 [3]
刚扭亏就分红,遇见小面以员工外包方式压成本|IPO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4-29 12:2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809.6万元、80051.4万元、115443.4万元,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2]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3597.3万元、4591.4万元、6070万元,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3年和2024年合计分红3420万元,占两年合计利润的32.07% [2]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219万元,不足以覆盖5000万元的短期借款 [5] 资产负债状况 - 2022-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5.77%、93.62%、89.86%,长期处于高位 [5] - 同期流动资产分别为10252.5万元、15651.9万元、24763.6万元,远低于流动负债25109万元、34327.5万元、48986.1万元 [4]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达2.42亿元,短期偿债压力显著 [4] 扩张战略 - 2022-2024年餐厅数量从170家增至360家,2024年新增120家,平均每3天开一家新店 [5] - 2024年餐厅数量较2022年翻倍 [5] - 2024年员工数量从2620名锐减至1443名,离职率达44.92% [6] - 2024年外包员工数量达3678名,外包成本从2023年的881.1万元激增至10622.9万元 [7][8] 用工结构变化 - 全职员工平均年薪10.8万元,外包人员平均年薪仅2.89万元 [8] - 2024年外包员工成本占总员工成本的40.1% [8] - 公司疑似存在"暴力"裁员行为,通过非常规渠道通知裁员 [6]
资金链告急却惊现“掏空式分红”,遇见小面豪赌IPO?
搜狐财经· 2025-04-21 06:18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公司是一家川渝风味面馆连锁品牌,成立于2014年,已正式递交招股书拟登陆港股主板,若成功上市将成为“中式面馆第一股” [1] - 截至2025年4月5日,公司门店总数从2022年的133家增长至380家,增幅达185.7% [2] - 中式面馆行业规模在2024年达2962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5100亿元,其中川渝风味细分市场以13.2%的年增速领跑 [1] 门店网络与地域分布 - 公司门店布局高度集中,超80%的门店位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超65%的门店集中于广东省内,其中广州117家、深圳82家 [2] - 省外扩张面临挑战,2024年省外新店日均销售额较广东门店低15%,在长三角和华北市场受到其他品牌竞争封锁 [3] - 公司已启动特许经营模式拓展,但特许经营收入仅增长16.35%,显示门店仍以自营为主 [3] 财务表现 - 公司销售额从2022年的4.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54亿元,同期净利润由亏损0.36亿元转为盈利0.61亿元 [4] - 2024年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3年的约1.39万元降至1.24万元,同比下滑10.79%,同店销售额增速由28.7%骤降至-4.2% [5] - 客单价连续三年下降,整体订单平均消费额从2022年的36.1元降至2024年的32元 [5] - 2024年原材料成本同比激增59%至3.86亿元,占总营收33.5%,高于行业30%的安全线 [6] 运营效率指标 - 整体翻座率从2023年的3.8次微降至2024年的3.7次 [6] - 2024年公司盈利6070万元,订单总数4209.4万单,平均每单利润从2023年的1.6元下降至1.4元 [7] -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门店表现突出,单店日均销售额达51215元,订单平均消费额为60.4元,翻座率为6.8次 [6] 扩张战略与资金状况 - 公司计划在2025-2027年累计新增约450家门店,下沉市场和海外是重点,三年开店投资成本累计高达3.88亿元 [1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总值2.48亿元,流动负债总额4.90亿元,流动负债净额2.42亿元,现金储备仅4219万元,流动比率0.5远低于健康值1.5 [12] - 按单店投资80万元计算,实现2027年800家门店目标存在约3.5亿元的资金缺口 [1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最大股东为淮安创韬,持有约49.04%的股份,由创始人宋奇、苏旭翔控制,创始人及关联方合计持股53.28% [20][21][27] - 自成立以来公司累计融资超3亿元,2021年B轮后估值达30亿元,投资方包括九毛九、碧桂园创投等 [19][22] - 在实现盈利后,公司于2023年派息1950万元,2025年3月派息1470万元,累计派息超3400万元,相当于同期净利润总和的48.6% [23] 风险因素与挑战 - 公司多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有门店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处罚,社交媒体上亦有消费者投诉 [8][9] - 公司仅依赖广州、武汉两座中央厨房,覆盖半径不足800公里,跨区域品控能力存疑 [10] - 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高位,2024年底为89.86%,财务成本占利润的45%以上 [23][24] - 公司内部管理受到质疑,在IPO关键时期出现“暴力裁员”争议,反映出企业治理隐忧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