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赛AT128

搜索文档
Robotaxi「眼睛」革命:三次激光雷达换代潮,无人车从0走向100000
36氪· 2025-09-26 02:42
Robotaxi的未来,正取决于一场正在进行的感知硬件换代趋势。 2004-2007年的DARPA无人车挑战赛,是如今激动人心、轰轰烈烈的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智能化源头。 赛场上叱咤风云的团队,以及从这些团队分化、受此启发的创业者,后续纷纷落地生根,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行业——自动驾驶,它们的名字至今如雷贯 耳:Waymo、Apollo、小马智行、文远知行、Momenta…… 它们创造了Robotaxi这一全新物种,通过一代代的AI技术体系迭代,技术上愈发接近"全无人驾驶"这一终极目标,商业上也迅速走到大规模部署的转折 点。 谁能率先部署新一代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激光雷达,谁就能在未来的数据积累和运营效率上获得难以逾越的先发优势。 Robotaxi与激光雷达的"双生" DARPA无人车挑战赛前后一共举办过3届,其中2004年第一届受制于当时的软硬件,15支决赛圈队伍无一完赛,成绩最好的CMU,也仅跑了12公里左右 就撞车,不到赛段1/10。 惨败告终,但因为这场比赛,学界、车企首次合作解决无人驾驶问题,直接引发了这一轮关于自动驾驶的研究,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比赛无疑又是成功 的。 2005年第二届挑战赛,斯坦福 ...
理想加码激光雷达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14:53
车企辅助驾驶感知路线分歧 - 特斯拉坚定推进纯视觉方案 而国内多款新车选择搭载激光雷达 路线分歧持续[2] - 理想汽车发布纯电新车i8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价格区间32.18-36.98万元 预计8月20日开始交付[2] - 理想CEO展示激光雷达在极端光线条件下优势 夜间远光灯或高速无光故障车场景中 激光雷达200米外就能识别 而摄像头难以识别[4] 激光雷达市场表现 - 2024年1-6月理想汽车激光雷达前装搭载量同比增长43.11% 位列国内乘用车市场前列[5] - 问界激光雷达搭载量增速达65.57% 由华为独家供应 小米汽车上半年搭载交付量同比增长500.06%[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激光雷达前装搭载交付量达104.39万颗 同比增长83.14%[8] 激光雷达技术演进与成本优化 - 禾赛ATL激光雷达相比上一代AT128体积更小 功耗降低55% 最佳角分辨率提升至2.5倍 达0.08°×0.1°[5] - 禾赛新交付ATX产品点云密度更高 探测距离更远 在大规模出货前提下价格降至200美元 下探至十万元级车型[9] - 速腾聚创采用自主研发SoC处理芯片 带动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提升至15.1% 并宣布正式交付第100万台车载激光雷达[8][9] 行业渗透与发展周期 - 激光雷达市场正在"跨越鸿沟" 成本下降与规模化普及形成正向循环 推动从高端车型向主流市场渗透[9] - 禾赛科技第二代车载激光雷达ATX获得12家国内外头部主机厂多款量产车型定点[8] - 行业进入"技术降本—规模放量—盈利兑现"的良性发展周期 配置率有望大幅提升[9]
新能源车的激光雷达,竟然会扫坏你的镜头
36氪· 2025-05-28 23:47
激光雷达技术特性 - 激光雷达通过发射纳秒级激光脉冲测量物体距离和形状,形成点云数据 [8] - 128/192线雷达指同时发射的光线数量,线数越高精度越高,扫描范围通常为水平120°垂直25°数百米区域 [10] - 当前主流车载激光雷达采用905nm和1550nm两种波长,1550nm方案探测距离可达300米以上,905nm通常不超过200米 [15][21] 设备损伤机制 - 激光穿过手机镜头会逐步烧毁CMOS微透镜、拜尔滤镜和布线层,损伤表现为点→线→面的渐进过程 [12] - 实测显示1550nm激光雷达(如蔚来ET7)对摄像头损伤更大,在10cm距离可造成坏点 [17][18] - 波长与损伤相关性:532nm激光在28.95 mJ/cm²能量密度时出现点损伤,1064nm需40.79 mJ/cm² [13] 安全标准与行业实践 - 行业普遍采用Class 1人眼安全认证,单脉冲能量小于8mJ/cm² [15] - 1550nm激光易被眼球水分吸收,人眼安全性更高,因此国标允许其使用更高发射功率 [19][21] - 禾赛905nm雷达在10cm距离功率密度仅0.0004 W/cm²(换算0.4 mJ/cm²),远低于损伤阈值 [15] 实际影响案例 - 沃尔沃Ex90、蔚来ET7、问界M7的激光雷达均出现烧坏手机镜头或监控设备案例 [1] - 不同品牌手机测试显示:3米距离基本安全,10cm近距离可能产生坏点,1550nm雷达风险更高 [18]
理想的激光雷达部分参数是特制的
理想TOP2· 2025-05-09 14:30
禾赛ATL激光雷达参数与特性 - 采用第四代芯片架构和双核MCU设计 [2] - 相比禾赛AT128体积和重量均减少60% [2] - 外露最小视窗高度为25毫米 [2] ATL与ATX的核心差异 - 最佳角分辨率提升至0.08°(H)×0.1°(V),优于ATX的0.1°×0.1° [3] - 水平分辨率更高,点云密度更大 [3] - 支持30°收缩视野下的光学变焦,测距达200米且分辨率提升一倍 [4] 理想汽车定制化功能 - ATL为理想独家定制智能变焦功能,强化AD Pro和AD Max的主动安全能力 [4] - AEB能力支持雨夜120公里/小时刹停,AES能力实现黑夜130公里/小时连续躲避两台事故车 [4] - 全系车型(L6 Pro至MEGA Home)主动安全能力统一 [5] 行业技术应用 - 禾赛ATX最高支持7倍光学变焦,但ATL的智能变焦为理想专属配置 [4] - 激光雷达性能提升直接服务于高速场景下的识别需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