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电马

搜索文档
销量转型双承压,福特中国重启“渠道整合”能否破局?
贝壳财经· 2025-09-28 10:35
公司战略调整 - 福特中国成立全资子公司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负责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华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 10月1日起正式运营 [2] - 整合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的销售服务业务 实现两家合资公司销售渠道统一 [3][7] - 任命陈晓波担任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总裁 向福特中国及福特国际市场集团总裁吴胜波汇报 [5][6] 渠道整合背景与目标 - 整合旨在强化福特品牌形象 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应对激烈市场竞争 [6][9] - 江铃汽车委托新公司进行销售运营管理并制定考核目标 强调不存在话语权降低问题 [7] - 福特销售服务公司将统一销售长安福特、福特进口车、江铃福特乘用车及皮卡车型 但福特全顺仍由江铃渠道销售 [8] 历史整合尝试 - 2018年福特曾通过NDSD尝试渠道整合 但因资源整合能力有限失败 江铃福特于2020年脱离该体系 [9] - 2021年江铃福特科技成立 专注越野细分市场 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 [9] - 此次整合是福特6年后再度尝试 反映市场下行周期中提升规模效应的需求 [9][10] 市场表现与经营压力 - 长安福特2024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76983辆 同比下跌16.43% 自6月起停止公布销售数据 [12] - 江铃福特乘用车2022-2024年最高年销量未超5万辆 持续徘徊在3万-4万辆规模 [13] - 江铃福特科技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16亿元 需通过增资清偿负债 [13] 产品与电动化挑战 - 电动车型福特电马市场表现低迷 2024年前8个月月销量均为个位数 [13] - 基于新能源技术架构的福特智趣烈马预计年底交付 尝试扭转电动化劣势 [13] - 行业分析指出 福特需在技术和产品层面加强本土化("更中国")以提升竞争力 [14]
时隔六年重启渠道整合 福特中国的销量困局与转型焦虑
北京商报· 2025-09-24 16:24
9月23日晚,福特中国宣布在上海设立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未来,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两个渠道的销售 和服务业务将合二为一。2018年,福特的渠道整合计划曾一度落空,而再次决定整合的背后,是近年来 福特在中国市场面临的转型阵痛。迈入2025年,长安福特连续数月销量下滑,电动车业务也亏损严重, 2025年二季度,福特电动汽车业务仍有着13亿美元的亏损。 业内人士指出,短期内渠道的合并可以减少内耗,提升经销商盈利能力,但这无法解决核心问题,福特 还应在中国加大产品力的投入,优化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等,最终需形成产品、渠道和营销协同的改革 方案。 渠道再迎"合体" 福特中国正在进一步进行战略调整。最新成立的福特销售服务公司,作为福特的全资子公司,将全面负 责管理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江铃汽车也同步发布公告称, 拟委托福特销售服务公司为江铃汽车生产的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产品提供在中国的分销服务。 "理论上,整合后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经销商可以销售福特商标的全部车型,但具体能够销售哪款车 型,福特还会根据门店服务能力等进行评估。"江铃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此次整合也意味着 ...
时隔六年重启渠道整合,福特中国的销量困局与转型焦虑
北京商报· 2025-09-24 11:33
9月23日晚,福特中国宣布在上海设立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未来,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两个渠道的销售 和服务业务将合二为一。2018年,福特的渠道整合计划曾一度落空,而再次决定整合的背后,是近年来 福特在中国市场面临的转型阵痛。迈入2025年,长安福特连续数月销量下滑,电动车业务也亏损严重, 2025年二季度,福特电动汽车业务仍有着13亿美元的亏损。 业内人士指出,短期内渠道的合并可以减少内耗,提升经销商盈利能力,但这无法解决核心问题,福特 还应在中国加大产品力的投入,优化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等,最终需形成产品、渠道和营销协同的改革 方案。 渠道再迎"合体",升级用户体验 福特中国正在进一步战略调整。最新成立的福特销售服务公司,作为福特的全资子公司,将全面负责管 理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江铃汽车也同步发布公告称,拟委 托福特销售服务公司为江铃汽车生产的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产品提供在中国的分销服务。 "理论上,整合后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经销商,可以销售福特商标的全部车型,但具体能够销售哪款车 型,福特还会根据门店服务能力等进行评估。"江铃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此次 ...
发出千人失业预警,福特欧洲电动大撤退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7 23:08
文章核心观点 - 福特因欧洲电动车需求疲软而调整产能与人力 将德国科隆电动车工厂从两班制改为单班制并裁减最多1000个岗位 同时推迟"2030年欧洲只售电动车"目标 转向灵活能源策略 [3][6][13] - 公司电动化战略重新校准 从激进电动化转向保留燃油与混动车型 强调现金流和产能利用率优先 通过平台协作和本地化制造优化盈利模型 [13][18][19] 欧洲业务重组 - 2025年9月确认科隆工厂2026年1月起改为单班制 裁减最多1000个电动车岗位 通过自愿离职与买断方式执行 [3][6] - 2024年11月披露至2027年在欧洲与英国优化约4000个岗位 占欧洲员工总数14% 其中德国约2900个 [3][8] 市场需求与预期 - 欧洲电动车需求远低于行业预期 归因于充电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和政府激励措施短缺 [3][6] - 2025年1-7月欧盟纯电乘用车注册量101万余辆 份额15.6% 但增速低于预期且结构性分化明显 [17][14] 科隆工厂战略地位 - 科隆工厂是欧洲电动化核心基地 2023年6月投入20亿美元改造为碳中和电动车生产基地 生产探险者电动版和Capri等车型 [7][12] - 2025年6月启用电池包本地化装配以缩短物流链条 但2024年下半年起根据订单情况收缩探险者电动版与Capri排产 [12][13] 产品策略调整 - 推迟"2030年在欧洲只售电动车"目标 调整为"视需求灵活配置能源结构" 保留燃油与混动车型 [13][18] - 电马定位品牌性能形象 Puma Gen-E与e-Tourneo Courier获英国全额购车补贴 覆盖入门价位市场 [14][18] 竞争与运营压力 - 紧凑型和小型纯电市场价格敏感度高 性价比车型给跨国车企带来现实压力 [18] - 2025年科隆工厂因劳资博弈出现规模性停工 工人24小时罢工导致生产中断 [11] 战略方向转变 - 全球管理层强调"混动不是过渡方案" 推动增程和混动技术在皮卡与SUV应用 [18] - 欧洲形成MEB平台合作、自研并行、罗马尼亚量产Puma Gen-E与本地化制造组合拳 优先保障现金流与产能利用率 [18][19]
20亿美元翻修工厂!福特2027年将推首款平价电动车,欲与中国电动车企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9:51
核心投资与战略转型 - 福特汽车宣布在美国投资50亿美元 其中20亿美元用于改造肯塔基州工厂以生产平价电动汽车 另30亿美元用于在密歇根州新建电池工厂[1][2] - 基于全新Universal EV平台的首款产品为中型四门电动皮卡 起售价3万美元 较现有电动皮卡F-150 Lightning的5.48万美元起售价降低45%[1] - 新平台采用大尺寸单体铝合金一体压铸技术 减少20%零部件和25%紧固件 装配时间缩短15% 可实现从轿车到SUV的多种车型规模化生产[1] 电动化业务表现与挑战 - 电动车业务连续三年巨额亏损 2024年营收下降35%至39亿美元 利润亏损51亿美元 较2023年47亿美元亏损扩大 预计2025年亏损或攀升至55亿美元[4] - 2025年二季度电动车业务维持13亿美元亏损 亏损幅度同比扩大 主力车型F-150 Lightning和Mustang Mach-E销量均下降[5] - 公司缩减大型电动汽车研发生产规模 放弃三排座电动SUV 推迟下一代F-150闪电和E-Transit电动货车至2028年投产[4] 中国市场布局与竞争策略 - 福特中国在新能源领域表现有待提升 目前仅福特电马和锐际新能源两款车型 其中福特电马2023年引入后销量未达预期[5] - 福特中国正加速电动化产品布局 与中国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新能源产品预计2024年内亮相[7] - 公司明确将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视为全球主要竞争对手 强调需通过平价战略应对挑战[4]
“我相信,特朗普最终会让中企在美建厂造车”
观察者网· 2025-08-15 02:55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去年,美国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开着一辆并非本公司生产的汽车通 勤,为了解竞争对手,法利花了六个月时间试驾一辆小米SU7。法利表示,这款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 性能令人印象深刻,"这车太棒了,我不想放弃它。" 福特公司有办法从中国进口一辆电动汽车用于测试,但在美国关税政策以及进口限制影响下,普通美国 人还无法购买这些价格划算、技术先进的中国汽车。法利曾公开表示,如果更多美国人能够驾驶这些中 国电动汽车,福特公司的前景将令人感到担忧。 当地时间8月14日,美国知名汽车媒体InsideEVs主编帕特里克·乔治在《大西洋月刊》发文称,中国电动 汽车正席卷全球,阻止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变得愈发困难。许多分析人士预测,中国车企最终将获得 在美国建厂的许可,虽然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可能更加昂贵,但它们依然更加先进。 文章称,福特将打破其创始人亨利·福特在一个世纪以前创立的移动装配线系统,计划从2027年开始在 路易斯维尔工厂生产一款起价3万美元的新型电动卡车。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这将是美国国内可以购 买到的最便宜的新型电动车之一。 乔治在文章中表示,中国电动车不仅价格实惠,技术含量也极高。在世界其 ...
跌了5年,合资车企迎来拐点时刻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23 14:40
合资车企市场格局变化 - 广汽菲克于2025年7月8日正式破产,国产Jeep品牌彻底退出中国 [2] - 三菱汽车于2025年7月22日宣布终止在华合资合作,完全退出中国汽车生产业务 [3] - 2020-2024年合资车企市场份额从60%暴跌至34.8%,但2024年11月起开始止跌回升,2025年上半年稳定在36% [4][5][6] 头部合资车企表现 - 上汽大众2025年上半年销量52.3万辆(+2.3%),6月单月9.6万辆(+15.1%) [7][13] - 一汽-大众上半年销量43.61万辆(+3.5%),6月单月8.7万辆(+12.5%) [7][13] - 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37.8万辆(+16%),6月单月7.2万辆(+14%) [7] - 广汽丰田铂智3X累计订单破3万台,连续多月蝉联合资纯电SUV销量冠军 [14][17] 合资车企成功要素 - "外方战略+中方能力"双轮驱动模式成为破局关键 [9][10] - 本土化研发体制创新(如广汽丰田设立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 [17] - 营销创新:上汽大众"油电同进"、一汽丰田"时光焕新计划"等 [13][18] - 守住燃油车基本盘(大众系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7-1个百分点) [13] 日系车企分化明显 - 本田在华遭遇滑铁卢:2025年上半年销量31.5万辆(-24.2%),东风本田暴跌37.4% [20][23] - 日产相对乐观:东风日产N7累计交付破万台,斩获合资纯电车型销量榜首 [26] - 本田失利原因:燃油车基盘失守、新能源定价失误、本土化研发滞后 [23][24] 边缘化合资车企现状 - 神龙汽车2025年6月销量仅3077辆(-10.7%) [33] - 长安福特1-5月累计销量7.6万辆(-16.43%) [34] - 长安马自达推出首款纯电车型EZ-6但市场表现波动(首月2445辆→两个月后498辆) [37] - 边缘化车企尝试转型:长安马自达启动"双百翻番"战略,神龙汽车推出新品牌"示界" [40] 市场回暖案例 - 北京现代2025上半年销量10万辆,6月单月21713辆(环比+66%) [28] - 悦达起亚上半年销量124027辆(+13.2%),6月单月23245辆(+12.5%) [29]
中国CEO入职不到一年离职,捷尼赛思在华“三进宫”陷入僵局
观察者网· 2025-07-16 12:17
高管变动 - 捷尼赛思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CEO朱江于2024年6月底离职,距其2023年8月加入仅10个月 [1] - 朱江是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曾任职宝马、雷克萨斯、蔚来、福特、集度汽车和Lucid等多家车企高管职位 [3] - 捷尼赛思中国在不到5年时间内已更换三任掌门人,首任CEO何睿思2019-2023年在任,第二任CEO李哲任期不详 [6] 品牌发展历程 - 捷尼赛思是现代起亚集团旗下高端品牌,2015年独立运营,曾以"劳恩斯"和"捷恩斯"名称两次进入中国市场但均失败退出 [4] - 2021年以"捷尼赛思"品牌第三次进入中国市场,采用直营模式,两年内引入8款进口车型 [4] - 2024年3月启动品牌2.0战略,计划3-5年内实现新能源车国产化,改变全进口模式 [7] 市场表现 - 2021-2024年捷尼赛思在华销量分别为367、1457、1558和1328辆,仅为对标品牌雷克萨斯同期销量的不到1% [6] - 2023年前10个月亏损12亿元,入华三年总亏损达30亿元,平均单车营销费用高达71万元 [6] - 相比2023年退出中国市场的讴歌品牌(年销超2000辆),捷尼赛思销量更低迷 [6] 战略调整 - 计划整合韩国南阳研发中心、烟台中国研发中心和上海数字化研发中心资源 [10] - 将借鉴小米汽车经验,依托现代集团在华现有生产能力实现本地化生产 [10] - 关闭成都和北京捷尼赛思之家,仅保留上海展厅,计划加速轻资产布局以降低60%经营成本 [11] 管理层表态 - 朱江在2024年10月明确表示"捷尼赛思不会退出中国市场" [7] - 2024年3月朱江再次强调长期承诺,但承认过去亏损严重,需灵活调整策略 [11]
隔夜美股 | 三大指数上涨 美债收益率全线下行 国际油价大跌超7%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22:31
地缘政治与市场反应 - 国际油价大跌超7%,WTI原油期货8月合约收跌7.22%至68.5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8月合约收跌7.18%至71.48美元/桶,为2022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1][4] - 伊朗对美军基地的导弹袭击反应克制,发射14枚导弹中13枚被击落,未造成美方人员伤亡,特朗普称局势缓和可能推动中东和平 [1][8] - 现货黄金呈现V形走势,日内波动区间3347.21-3395.07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微涨0.11%至3387.80美元/盎司 [4] 全球股市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道指涨0.89%至42581.78点,纳指涨0.94%至19630.97点,标普500指数涨0.96%至6025.17点;特斯拉大涨8.2%,Circle涨9.6% [1] - 欧股普遍下跌:德国DAX30跌0.23%,法国CAC40跌0.69%,意大利富时MIB跌0.96% [2] - 亚太股市小幅走低:日经225跌0.13%,韩国KOSPI跌0.24%,印尼综合指数跌1.74% [3] 外汇与债券市场 - 美元指数下跌0.16%至98.707,欧元兑美元升至1.1529,英镑兑美元升至1.3465 [3]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2.76个基点至4.3475%,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跌4.44个基点至3.8633% [5] - 比特币突破104000美元/枚,日内涨3.01%;以太坊涨超5%至2343.03美元 [5]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6月制造业PMI持稳于52,为2月以来最高,但原料支付价格指数飙升5.4点至70,创四年最大升幅 [6][7] - 美联储理事鲍曼暗示可能支持7月降息,称若通胀受控将推动利率接近中性水平 [7] - 美联储古尔斯比认为若无明显通胀压力,可能恢复降息,将关税影响比作"空气中的灰尘" [8] 重点公司动态 - 福特汽车召回近20万辆Mustang Mach-E电动车,因门锁故障可能导致乘客被困,预计9月底通过软件更新解决 [9] - 特斯拉推出Robotaxi服务后股价一度大涨10%,马斯克称赞其AI芯片和自动驾驶技术团队,市场关注该技术潜在数万亿美元价值 [10]
美军驻伊拉克、卡塔尔基地遭袭击;国际油价大跌8%,特斯拉涨超8%;《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施行;雷军回应小米YU7销量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22:0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6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和里士满联储制造业指数即将公布 [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众议院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 [3] -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将于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举行 厄瓜多尔总统等多国领导人将出席 [4][8] - 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将于6月24日在北京召开 [5] - 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提出到2027年黄金资源量增长5%-10% 黄金白银产量增长5%以上 [11] -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3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湖南等7省市 [12] - 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 强调确保2025年初步建成目标 [12] 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标普500涨0.96% 纳指涨0.94% 道指涨0.89% [4]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特斯拉大涨8.24% Meta涨2.37% 微软涨1.8% [4][31] - 中概股多数上涨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85% 理想汽车涨7.96% 小鹏汽车涨4.7% [4][32] - 国际油价大幅走低 WTI原油跌8.95%至67.23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跌8.37%至69.16美元/桶 [5] - 欧洲三大股指小幅下跌 德国DAX跌0.35% 法国CAC40跌0.69% 英国富时100跌0.19% [7] 行业动态 -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呼吁汽车厂家优化返利政策 缩短返利兑现账期 [13] - 重庆发布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要求实时展示食品加工过程 [14] - 阿里巴巴调整组织架构 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19] - 美团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 同时关闭"美团优选"在多数区域业务 [19] - 京东以"0佣金"策略进入在线酒旅市场 [19] 公司动态 - 比亚迪向全国经销商提供单车666元返利补贴 [20] - 长安汽车控股股东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 [21] - 小米汽车雷军称YU7将挑战特斯拉Model Y销量 [22] - 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23] - 胖东来澄清"关闭多家门店"传闻 称将进行门店品质升级 [24] - 泡泡玛特LABUBU联名款拍卖创75.9万元纪录 部分产品溢价超200% [25][26] - 福特召回19.7万辆Mustang Mach-E电动车 因门锁故障问题 [27] - 特斯拉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 收费4.2美元/次 [27] - 高瓴资本被传有意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 公司回应不予置评 [29] 国际局势 - 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提案大纲 [16] - 伊拉克宣布关闭全境领空 此前美军基地遭导弹袭击 [16] - 北约秘书长宣布成员国同意将GDP的5%用于军费开支 [17] - 中国外交部就伊朗拟关闭霍尔木兹海峡表态 呼吁国际社会推动冲突降级 [10] - 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谴责美国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