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界

搜索文档
在中国亏麻了之后,福特终于知道该合并了
36氪· 2025-09-29 00:23
合资品牌今年的动作是越来越多了。 这两天,福特宣布了个不小的事儿,他们要在上海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这个公司会负责福特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 而且这次福特动作很快,新公司刚宣布成立,马上10月1日就要开始运营。 为啥这么说呢?给大伙儿交代下背景。 大家知道福特之前卖车基本上都是通过合资品牌来弄的,福特现在在中国有两家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 这几位也是合作多年的老搭档了。江铃早在1995年就和福特搭上钩,福特经典的大面包全顺,就是江铃福特生产的。不过那会儿它俩其实没有合资,而是 福特入股江铃,所以可以看到全顺的屁股上写的是"江铃汽车"。 长安福特则是在2001年成立,它这就是正规合资大军了,负责我们熟悉的福克斯、锐界这些车型。 那个时候,外国车企在中国有两家合作方很正常,像什么大众、丰田、本田也都是。 福特这俩合作,本来定位区分也比较开。长安福特主要做家用车品类,那些年福特在国内的销量大头都是长安福特贡献的;江铃福特这边是从商用车切 入。 脖子哥一听这个信息就觉得:好事,绝对的好事,福特这是开始上道了啊。 虽然都在卖福特,但因为两边产品没啥交集,彼此从制造到销售,也是相对独立的 ...
销量转型双承压,福特中国重启“渠道整合”能否破局?
贝壳财经· 2025-09-28 10:35
公司战略调整 - 福特中国成立全资子公司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负责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华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 10月1日起正式运营 [2] - 整合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的销售服务业务 实现两家合资公司销售渠道统一 [3][7] - 任命陈晓波担任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总裁 向福特中国及福特国际市场集团总裁吴胜波汇报 [5][6] 渠道整合背景与目标 - 整合旨在强化福特品牌形象 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应对激烈市场竞争 [6][9] - 江铃汽车委托新公司进行销售运营管理并制定考核目标 强调不存在话语权降低问题 [7] - 福特销售服务公司将统一销售长安福特、福特进口车、江铃福特乘用车及皮卡车型 但福特全顺仍由江铃渠道销售 [8] 历史整合尝试 - 2018年福特曾通过NDSD尝试渠道整合 但因资源整合能力有限失败 江铃福特于2020年脱离该体系 [9] - 2021年江铃福特科技成立 专注越野细分市场 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 [9] - 此次整合是福特6年后再度尝试 反映市场下行周期中提升规模效应的需求 [9][10] 市场表现与经营压力 - 长安福特2024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76983辆 同比下跌16.43% 自6月起停止公布销售数据 [12] - 江铃福特乘用车2022-2024年最高年销量未超5万辆 持续徘徊在3万-4万辆规模 [13] - 江铃福特科技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16亿元 需通过增资清偿负债 [13] 产品与电动化挑战 - 电动车型福特电马市场表现低迷 2024年前8个月月销量均为个位数 [13] - 基于新能源技术架构的福特智趣烈马预计年底交付 尝试扭转电动化劣势 [13] - 行业分析指出 福特需在技术和产品层面加强本土化("更中国")以提升竞争力 [14]
福特在华渠道“二合一”,如何“收编”福特纵横成关键
经济观察报· 2025-09-25 10:26
此 次 在 华 渠 道 整 合 , 已 不 是 福 特 汽 车 的 第 一 次 尝 试 。 早 在 2018年,福特就曾成立全国销售服务机构,试图统一长安福 特、江铃福特和福特进口车销售渠道,但由于江铃福特方面的 反对,以失败告终。这一次,福特将如何确保整合完成? 作者: 周信 封图:图虫创意 9月23日,上海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下称"福特中国")宣布,在上海正式设立福特汽车销 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福特销售服务公司"),作为福特的全资子公司,全面管理福特品 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新公司将于10月1日正式运营。 福特中国在声明中表示,陈晓波正式加入福特中国,担任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总裁,向福特中国及福 特国际市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汇报。此前,陈晓波曾担任长安福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执行副总裁等多个重要营销和销售管理职 位。 同日,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铃汽车")发布公告,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江铃汽车全 资子公司)和福特销售服务公司签署《江铃国产福特整车分销服务合同》,委托福特销售服务公司 分销其生产的福特 ...
福特在华渠道“二合一”,如何“收编”福特纵横成关键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04:33
公司战略调整 - 福特中国于9月23日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全面管理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 新公司将于10月1日正式运营[2] - 陈晓波加入福特中国担任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总裁 曾担任长安福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执行副总裁等职位[2] - 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成立意味着此前传闻的"两个福特渠道合并"尘埃落地 未来将统一销售长安福特、福特进口车以及江铃福特乘用车、皮卡车型[3] - 福特全顺仍由江铃汽车渠道销售 代表车型包括长安福特的锐界、探险者 江铃福特的领睿、福特烈马、游骑侠 以及进口福特的F-150猛禽等[3] - 此次在华渠道整合是福特汽车在华战略收缩的标志 更符合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2023年5月提出的减少在中国市场投资、更精简、更专注于高回报业务的战略调整[5] 合资公司合作与财务 - 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和福特销售服务公司签署《江铃国产福特整车分销服务合同》 委托福特销售服务公司分销其生产的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福特品牌皮卡[2] - 江铃福特科技公司于2021年由江铃汽车和福特汽车合资成立 江铃汽车出资1.02亿元人民币持有51%股份 福特汽车出资0.98亿元人民币持有49%股份[3] - 江铃汽车和福特汽车约定继续向江铃福特科技公司增资 江铃汽车以债转股方式出资12.6378亿元 福特汽车以现金出资12.1422亿元 福特汽车的增资款将用于清偿江铃福特科技公司的负债[3] - 江铃福特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24亿元、6.43亿元、53.23亿元 净亏损分别为1.06亿元、8.39亿元、6.77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约16.22亿元[4] - 截至2024年上半年 江铃福特科技公司的总资产约8.75亿元 净资产约-14.21亿元[4] 销售渠道整合 - 福特汽车在中国有两个合资公司 分别是2001年与长安汽车合资成立的长安福特 以及1997年和江铃汽车合资成立的江铃福特 两家合资公司都有独立的销售渠道[2] - 渠道整合完成后 福特销售服务公司将拥有江铃福特110多家4S店和长安福特270多家4S店 同时对所有4S店的形象进行统一整改[5] - 目前江铃福特4S店展厅里福特纵横的越野产品和江铃福特的领裕、领睿等家用车型共同展示 未来经销商端门店布置、展示和形象都会统一到福特纵横的模式[6] - 长安福特的乘用车属性和江铃福特的皮卡、越野属性如何融合和平衡是非常重要的问题[6] 全球业务表现 - 2024年福特全球销量为390万辆 同比下滑11.6%[5] - 福特汽车处于"退守"状态 2021年关闭其在巴西的三座工厂以及印度工厂 2024年3月福特德国萨尔路易斯工厂宣布福克斯生产线将于11月永久关闭 9月确认将于2026年1月起把德国科隆电动车工厂由两班制调整为单班制并计划裁减最多1000人[5] 历史尝试与品牌运营 - 此次在华渠道整合不是福特汽车的第一次尝试 2018年曾成立全国销售服务机构试图统一长安福特、江铃福特和福特进口车销售渠道 但由于江铃福特方面的反对以失败告终[5] - 江铃福特科技公司于2023年8月成都车展发布全新渠道品牌福特纵横 业务分为车型产品、汽车改装和用户运营三大部分 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专注于服务中国户外越野爱好者群体[4] - 2024年福特烈马占福特纵横销量的50% 旗下车型包括福特F-150猛禽、游骑侠、福特烈马[4]
江铃福特/长安福特合并谣言尘埃落定!江铃发布公告这样说……|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23 12:47
渠道整合战略 - 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签署分销服务合同 江铃国产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将由福特全资子公司提供全面分销服务[3] - 福特在华近400家线下渠道完成整合 包含江铃福特110余家和长安福特270余家门店 统一升级为福特纵横体系[5] - 整合后渠道同时销售三方产品 包括江铃福特/长安福特国产车型及福特进口乘用车与皮卡[1][5][7] 品牌运营优化 - 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全资子公司 统一管理福特品牌在华乘用车与皮卡的营销/销售/服务业务[7] - 渠道整合旨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非以盈利为主要目的[7] - 消费者将面对统一福特品牌形象 无需区分江铃福特或长安福特渠道[7] 资本运作部署 - 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按原持股比例共同增资控股子公司江铃福特(上海) 其中江铃以债转股方式出资12.6378亿元 福特现金出资12.1422亿元[9] - 增资主要用于清偿子公司负债 为江铃福特(上海)的平稳过渡及有序清算奠定基础[10] - 该举措是福特整体品牌战略的关键部署 同时优化江铃汽车资源配置和运营效率[10] 战略影响 - 渠道整合实现1+1>2效应 江铃福特皮卡等产品线获得渠道规模显著扩大[5] - 统一销售网络覆盖 Ranger/锐界/探险者/进口F150猛禽等全系产品 提升车型展示与销售机会[5] - 原独立运作的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销售服务体系升级为一体化网络 终结市场合并传言[12][13]
观点湃|“扭扭捏捏”难成合力,“貌合神离”搞不好联盟
新浪财经· 2025-06-22 09:12
汽车行业整合趋势 - 2025年汽车行业面临近十年来最激烈竞争,主旋律为整合、淘汰和系统性变革[1] -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已开始运作加强合作,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合并传闻及雷诺-日产联盟变动反映行业整合趋势[1] - 行业整合案例包括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合并,通过资源整合实现降本增效[3] 福特在华合资企业现状 - 长安福特2024年销量24.7万辆,2025年前5个月同比下滑16.43%[3] - 江铃福特乘用车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仅3.5万辆[3] - 福特在华整体销量从2016年顶峰下滑,2020-2021年短暂回升后2022-2023年再次低谷[3] - 产品更新滞后是销量下滑主因,未能跟上市场快速变化需求[3] 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合并传闻 - 江铃汽车6月18日声明否认合并计划,称无资产重组相关安排[2] - 长安福特主打轿车和SUV市场,江铃福特以商用车起家,2021年后发力SUV及皮卡[2] - 合并理论优势包括完善产品布局、避免重复投入、集中研发资源及整合销售网络[3] - 福特全球CEO吉姆·法利2025年提出中国市场战略调整,聚焦商用车、电动汽车及出口业务[4] 雷诺-日产联盟变革 - 日产2025年6月宣布计划减持雷诺股份至10%以下,雷诺CEO卢卡·德·梅奥同期辞职[5] - 双方互持股比从1999年联盟初期的43.4%逐步降至2025年10%底线[5] - 日产减持资金将用于新车开发,支持"Re: Nissan"复兴计划(目标2026财年正营业利润)[6] - 雷诺电动化车型欧洲销量占比达33%,但CEO离职引发股价单日暴跌8%[6] 汽车产业联盟模式转型 - 资本纽带弱化趋势明显,合作转向技术共享、产能协同等实质性领域[7] - 联盟治理从"股权对等"转向"能力互补",如雷诺电动化与日产混动技术互补[7] - 日产计划将减持所得1000亿日元投入电动化及自动驾驶技术[7] - 行业整体向"实质合作"蜕变,探索电动化、智能化下的韧性生存法则[8]
“福特双雄”合并传言破碎,江铃福特否认“改嫁”
国际金融报· 2025-06-20 15:03
福特在华合资企业合并传闻 - 媒体报道福特在华两大合资企业可能合并,涉及渠道与公司层面的全面整合,但具体细节尚未最终敲定 [1] - 江铃福特强调"不对毫无根据的谣言和猜测发表评论" [1] - 江铃汽车发布声明明确否认"江铃福特将并入长安福特"的传闻,称"目前没有资产重组整合的相关计划" [5] 福特在华合资企业概况 - 江铃福特和长安福特是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公司在华两大合资品牌,中方股东分别为江铃集团和长安汽车 [1] - 长安福特成立于2001年,主攻轿车及SUV市场,产品线涵盖蒙迪欧、锐界等主流家用车型 [1] - 江铃福特自1995年起与福特合作生产全顺系列商用车,2021年合资公司成立后转向SUV及皮卡细分领域,推出撼路者、游骑侠Ranger等硬派车型 [1] 福特在华销量表现 - 福特在中国市场2016年销量达到顶峰,此后销量连年下滑 [1] - 2017年至2019年销量分别为119万辆、75万辆和5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37%和25.3% [1] - 2020年和2021年销量有所回升,但2022年和2023年又分别下降至49.5万辆和46.7万辆 [1] - 长安福特2024年销量为24.7万辆,2025年前5个月同比下滑16.43% [2] - 江铃福特乘用车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仅为3.5万辆 [3] 福特在华业务调整 - 福特中国通过精简产品线、推出"福特纵横"渠道品牌等举措于2024年实现七年来首次盈利 [3] - 福特中国总裁吴胜波坦言"刚出急救室,未出 ICU",强调需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以应对电动化转型乏力与市场份额萎缩 [3] - 福特全球CEO吉姆·法利于2025年提出中国市场战略调整,聚焦商用车、电动汽车及出口业务,减少非核心领域投入 [3] - 江铃汽车表示正与合资伙伴及经销商合作,通过优化销售服务网络和提升运营效率应对市场竞争 [5] 福特在华销量下滑原因 - 销量下滑的直接原因出自产品端 [1] - 2011年的"1515计划"推动了销量增长,但之后新产品断档,产品线未及时更新换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