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

搜索文档
“果盘子”物丰量足、海鲜花卉购销火热 假日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活力足
央视网· 2025-09-28 04:03
街头巷尾氛围浓 海鲜花卉购销旺 央视网消息:随着假期临近,全国各地的消费市场也正在逐渐的升温。在安徽,各类果品迎来了销售旺季,餐饮店铺的人气也十分火爆。 在宿州市砀山县,酥梨迎来了采收季。农户们忙着采摘打包,批发市场的商户们也在不停发货。不仅是在水果产地,合肥市的批发市场也 挤满了前来进货的车辆。批发市场工作人员介绍,秋月梨现在的市场价格较上周有所上涨,在60元到80元一箱,西梅大概可以卖到15元一斤。 餐饮的消费同样火热。在淮南市寿县,品尝当地的特色豆腐宴成了游客必打卡的项目,部分餐馆假期预订已经排满。此外,民宿的生意也 很不错。 为了应对双节前购销需求,市场的工作人员提前组织各个商户备足货源,还推出可以私人定制的创意花卉产品,增加市民的节日购物体 验。 "双节"临近,多地消费市场火热,辽宁、河北等地的花卉、海鲜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辽宁各地的消费市场迎来采购高峰。在葫芦岛市的多家水产市场和海鲜超市,螃蟹、皮皮虾、海鱼、贝类等鲜活 海产品琳琅满目,个头饱满、供应充足。摊主们忙着分拣、上货。 河北石家庄的福泽花卉博览园是当地一处较大的花卉市场,眼下,这里的红掌、中国红、富贵红等寓意吉祥的 ...
秋分养生重在“防秋燥”
每日商报· 2025-09-25 03:01
在饮食的忌口方面,秋分时节关键是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秋分后冰饮、凉菜要尽量避免,否则 容易导致腹泻或消化不良。"徐嫚丽说,要避免吃辛辣燥热的食物,像是辣椒、生姜、羊肉等食物容易 导致"上火",反而会加重"秋燥"症状。 另一方面,随着秋分到来,白昼逐渐缩短,夜晚逐渐拉长,此时要顺应自然规律,及时调整作息。 保持早睡早起,尽量在晚上11点前睡觉,早上6-7点起床。同时,注意做好保暖防护。比如晚上睡觉前 要盖好肚子,避免腹部因受凉而影响胃肠的消化;睡前可以用温水适当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睡 眠。 俗话说"伤春悲秋",进入秋季容易让人产生低落、伤感的情绪。徐嫚丽认为,当情绪低落时身体也 会变得沉重,可以多出门走走,缓解低落情绪,多晒晒太阳,让心情更愉悦。 近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进入秋分时节,气 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加大,空气中的凉意愈发明显。秋分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身体?又有哪些养生技 巧呢?来听听中医专家怎么说。 "秋分是'养阴'和'保暖'的关键时期。"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嫚丽说,秋分养生 的重点在于润燥养肺、防寒保暖。 秋分过后,"秋燥"会更明显 ...
“她力量”绽放在云岭大地:云南女性为经济增彩
央视网· 2025-09-21 10:37
在云南楚雄,和斗南巾帼花卉妇联一样致力于提高女性从业者收入的,还有村播(联盟)妇联。 地方特色产品好,更要传得广。"以往很多姐妹单打独斗做直播,缺乏资源与方向。"楚雄市村播(联盟)妇联主 席范云芳告诉央视网记者,楚雄州妇联推动成立村播(联盟)妇联,通过系统培训、一对一指导,帮助女性从选品、 控场到售后全流程掌握电商技能。 村播(联盟)妇联培育出一批代表性女主播,成功将楚雄地区的老树核桃打造成细分品类中的销量前列产品,显 著带动地方农产品销售。 在云南蓬勃发展的经济图景中,女性正以重要的姿态成为推动力——她们是斗南花海中精细分拣的能手,也是楚 雄电商镜头前自信推介家乡的主播。9月15日至19日,"一路芬芳·喜迎盛会"全媒体云岭妇联行活动走进昆明、楚雄彝 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从清晨的花卉市场到深夜的直播间,处处见证着云南女性以智慧与坚韧,将地域资源转 化为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斗南巾帼花卉妇联,用花香铺就致富路 走进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仿佛踏入花的海洋。玫瑰、百合、康乃馨、满天星……成千上万枝鲜切花经分拣、打 包,通过冷链发往全国乃至海外。作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市场日均交易量超3000万枝 ...
昆明斗南,小村庄蝶变“亚洲花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0 22:13
行业发展历程 - 从蔬菜种植转型至花卉产业 1983年化忠义试种0.3亩剑兰开启花卉种植 [3][4] - 1994年建成首个占地12亩花卉市场 1999年扩建至74亩并实现鲜切花交易量全国第一 [5] - 2024年交易量达141.76亿枝 交易额115.74亿元 连续25年全国第一 出口50余国 [5] 交易模式创新 - 采用荷兰降价式拍卖模式 平均每单交易仅需4秒 成交率95.34% [6][9] - 形成对手交易为基础 拍卖交易为补充 互联网交易为发展的三位一体模式 [10] - 日间零售与夜间批发结合 日均交易40余品类1500多种鲜花 [9][10] 产业规模优势 - 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195万亩 鲜切花产量206亿枝居世界第一 [11][12] - 斗南聚集13999个市场主体 3000余家贸易企业 4.65万名从业人员 [12] - 全国市场70%鲜花来自斗南 日均交易量706万枝 [5][9] 品种研发挑战 - 国内切花月季品种85%依赖进口 需支付每枝5%-10%专利费 [13] - 2024年云南申请新品种1100余个 获国家授权800余个 创新能力全国第一 [14] - 新品种选育周期需3-5年 市场认可周期漫长 [14] 产业链完善度 - 涵盖品种研发 种植加工 包装物流 交易流通 文旅融合全产业链 [12] - 仅10%种植面积实现设施化现代化 需提升组织化标准化水平 [15] - 采后处理流程(预冷/分级/包装)决定农产品商品化转化效率 [15] 区位与政策支持 - 云南低纬高原气候实现365天鲜花生产 [11] - 政府聚焦"品种 品质 品牌"环节 完善物流体系与政策配套 [16] - 消费需求从节点式转向日常化 拓宽市场潜力 [12]
白露时节如何养生更健康?
每日商报· 2025-09-08 02:45
饮食养生 - 白露节气后需重点遵循润燥养阴原则 通过食用银耳 百合 梨 蜂蜜 莲子 麦冬等食物应对秋燥 [1] - 中医认为肺主秋 秋燥易伤肺 建议通过山药 莲藕 白萝卜 杏仁 白果等食物进行调理 [1] - 秋季宜补充酸味食物如山楂 葡萄 柚子 橙子 乌梅等 同时需避免辛辣刺激物(辣椒 生姜 花椒 白酒)及生冷食物(冷饮 生鱼片 凉拌菜 西瓜)以防止加重干燥或导致腹泻 [1] 生活作息与运动 - 建议适当提前入睡并早起以规避秋困现象 同时需加强腹部保暖(如夜间盖薄被)防止脾胃虚寒引发腹泻或消化不良 [2] - 运动方面需避免剧烈活动(如快跑) 推荐温和锻炼方式包括散步 慢跑 太极拳 八段锦 且运动时段应避开清晨夜晚 优选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 [2] - 运动后需及时擦汗并更换干衣 避免吹风受凉 建议饮用温水替代冰饮以维持体温平衡 [2]
白露:秋凉渐至,正宜润补
人民日报· 2025-09-05 07:25
白露节气养生要点 - 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 天气转凉且昼夜温差增大 自然界的阳气渐收而阴气渐长 气候以干燥为主要特征 燥邪易伤肺脏 养生重点在于防燥润肺、滋阴保暖及健脾益胃[1] - 饮食遵循"减辛增酸"原则 多食用滋润生津食物如梨、蜂蜜、银耳、百合、芝麻和糯米 可选用沙参、麦冬、山药等药材煲汤 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柑橘和葡萄 避免辛辣、烧烤、油炸及生冷食品如辣椒和冰饮[1] - 起居宜早睡早起顺应阳气收敛 早晚及时添衣并注意腹部、关节和脚部保暖 夜间睡眠关窗盖被防止寒邪入侵 运动推荐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项目以微汗为宜 避免剧烈运动[1] 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 燥邪犯肺易导致口干咽燥、鼻干出血、干咳少痰及皮肤干燥等症状 可能诱发感冒和支气管炎 中医以"润"为应对方法 可饮用百合雪梨汤或罗汉果茶 服用养阴清肺丸或秋梨膏缓解症状[2] - 脾胃虚弱者需慎食生冷 可加入生姜和红枣以温中 体弱及老年人群体可通过艾灸足三里和肺俞等穴位增强正气[2] - 秋季易引发"悲秋"情绪 建议多参与户外活动并与亲友相聚 培养积极乐观心态 午后听舒缓音乐或进行深呼吸训练有助于情绪平稳 避免过度思虑和长时间独处[2] 季节过渡期养生重点 - 白露是秋冬进补的重要过渡期 需在防燥之余兼顾健脾与保暖 以达到身心调和及健康入秋的目标[2]
处暑:润肺解暑,且慢进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2 03:35
节气特征与气候影响 - 处暑标志着暑气渐消 天气转向凉爽 呈现典型秋老虎特征 白天炎热早晚清凉 空气日渐干燥 [1] - 今年适逢农历闰六月 暑热天气有所延长 高温叠加湿气形成暑湿交困局面 [1] 健康调养重点 - 着重养护肺脏抵御秋燥 同时注意调理脾胃功能恢复 [1] - 饮食以滋阴润燥健脾和胃为主 兼顾清热解暑 [1] - 推荐食用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梨等滋阴润肺之物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分摄入 [1] - 山药芡实薏米莲藕有助健运脾胃 消化功能较弱者宜煮至软烂食用 [1] - 绿豆苦瓜黄瓜鸭肉能清热解暑 高尿酸人群食用鸭肉需适量 [1] - 减少辣椒生姜花椒等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避免过度贪凉 控制高盐高脂食物 [1] - 处暑后进补不宜过早 建议白露节气前后暑热完全消退脾胃功能恢复后再开始适度进补 [1] 运动养生建议 - 运动选择轻松平缓适度出汗方式 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 [2] - 晨晚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运动有助增强体质 [2] - 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觉疲劳为宜 [2] - 运动前15-20分钟饮用适量温开水 运动中每15分钟左右补充一次水分 避免猛喝冰水 [2] 情绪调节管理 - 处暑时节秋气通于肺易使人肺气旺盛滋生悲秋情绪 [2] - 推荐每日进行10-15分钟正念冥想专注于当下身心感受 [2] - 记录情绪波动识别触发因素 通过绘画音乐等非语言方式表达情感 [2] - 保持适度社交互动避免自我孤立 [2] - 老年人需格外防范孤独感与悲秋情绪 保持规律社交活动适度接触阳光 [2] -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维护身心平衡 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 [2]
秋天养生怎么吃?记住这4字口诀
央视新闻· 2025-08-21 03:29
饮食养生策略 - 秋季饮食需遵循少辛增酸原则以顺应节气变化并为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1] - 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包括辣椒花椒生姜大蒜洋葱胡椒等辛温发散食材避免耗伤肺阴 [1] - 增加酸味食物摄入如梨子酸梅山楂葡萄石榴等以收敛肺气并生津止渴 [2] 秋季健康问题与食材选择 - 秋季燥邪易导致口干鼻干皮肤干燥干咳少痰等肺系症状因肺主皮毛开窍于鼻 [2] - 多食白色滋阴食物如银耳百合莲藕可滋养肺阴缓解秋燥符合白色入肺理论 [2][3] - 饮食需兼顾脾胃功能避免滋腻碍胃因秋季脾胃易受影响 [2]
明天出伏,这份秋季养生指南转给关心的人
央视新闻· 2025-08-18 06:10
饮食养生 - 出伏后需通过"贴秋膘"方式调养身体恢复体力 北方偏好饺子寓意补福 南方偏爱老鸭汤兼具祛暑滋阴功效[4] - 宜多食银耳百合莲藕等白色食物滋阴润肺 梨葡萄山楂等酸味水果平衡肝肺功能 山药南瓜小米等健脾养胃[7] - 忌食冰饮刺身冰水果等生冷食物刺激肠胃 避免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加重秋燥[8] 起居调整 - 提倡早睡早起顺应秋季收敛之气 合理使用空调避免冷风直吹 保持适时开窗通风[11] - 需防范秋季蚊虫活跃 外出穿浅色长袖并注意驱蚊 午间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2点)适宜晒被褥[13] 运动保健 - 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瑜伽慢跑等温和低强度运动 避开正午高温时段 运动后及时补充淡盐水电解质[15] - 通过深呼吸冥想听音乐调节情绪 避免过度焦虑保持心态平和 降低肝气郁结风险[15] 核心养生原则 - 遵循"封住暑气晒足阳气吃对食物"三大关键 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 为冬季储备能量[15][16]
秋天养生做好“三防”
人民日报· 2025-08-18 02:15
中医秋季养生核心观点 - 秋季需防燥防散防寒以应对湿邪困脾和燥邪伤肺的双重困扰 [1] 防燥措施 - 燥为秋季主气易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复发或加重需用润法保护津液 [1] - 建议食用养阴润肺食物包括百合银耳莲子和南瓜 [1] 防散措施 - 秋季宜收不宜散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 [1] - 建议食用酸味食物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和葡萄 [1] - 需减少辛味食物摄入如葱姜蒜韭以防肺气过盛导致上火便秘 [1] 防寒措施 - 天气转凉时空调不宜过低需关窗保暖遵循阳气内收原则 [1] - 避免空调或冷风直吹脖子后背和脚部这些部位宜暖不宜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