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养生
icon
搜索文档
牵手西苑医院,三山五园同庆街开起“养生局”!(内附12天义诊时间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7 12:15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中医养生玩出新花样!三山五园同庆街邀您赴一场持续至10月8日的养生局! 9月27日,由海淀文旅集团联合西苑医院、青龙桥街道共同打造的"国粹千年·御苑新绎"三山五园文化市 集开集。传统御医文化×国潮新风尚,让养生局以一种时尚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市集少不了集章活动,三山五园文化市集的集章活动,还能兑换养生福利,把健康和快乐一起带回家。 双节期间,海淀文旅集团还将以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区为核心,在同庆街、颐和园、圆明园、香山(静宜 园)联合打造"三园同庆·盛世华章"三山五园文化市集,集合中医养生+非遗文创+皇家园林+自然景观 +深度研学,实现历史文脉与现代消费场景的深度交融。 除了同庆街的"国粹千年·御苑新绎"文化市集外,颐和园将以"颐和风华录"为主题,围绕"颐和雅集"精心 规划"八方拾粹""松堂园记",让游客在欣赏东方美学手作的同时,能深度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实 药食同源小食摊,养生糕点、药膳小吃、创新健康食品齐聚,把古老内调智慧做成舌尖上的养生美味, 好吃又养生。同庆街变身多元创意中医文创集结地,中草药主题饰品、经络穴位潮玩、古方香氛、养生 智慧生活用品全都有。 舞台区,八段锦上演,跟着老 ...
药膳月饼走俏,要不要尝鲜?
人民日报· 2025-09-26 01:51
(责任编辑:王晨曦) "药食同源"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强调"寓医于食"。从茯苓饼到枸杞茶,以食材调养身心的理念早已 融入人们的日常。如今,多地中医院纷纷推出特色药膳月饼:浙江省中医院推出"五行月饼",按中医五 行理论配伍,水行款益肾填精,金行款养心安神;扬州市中医院推出12款产品,由资深中医把关配方, 实现美味与食养融合。这些月饼多采用低油、低糖工艺,既延续传统,又注入健康新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王美华 小小月饼,承载着团圆的情谊,也映照出百姓健康观念的提升。药膳月饼的流行,正是健康理念日益深 入人心的生动体现,也反映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在不断升级。我们乐见传统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活 力,也期待市场在规范中健康发展,让消费者在品味中秋韵味的同时,获得真切的健康馈赠。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 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 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 有一定调理效果。但从本质看,药膳月饼仍是食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也不宜因"养生"标签而过量食 用。况且,中药材讲究辨证 ...
预防秋季高发病 中医专家来支招
新华社· 2025-09-21 01:22
进入秋季,来医院治疗脱发的人群有所增多。葛阳涛表示,脱发多与肾精亏虚、脾胃虚弱、气血收 敛,发根失养等密切相关,因此强调内外调养,综合施策。生活作息的调节尤为重要,应保证充足的睡 眠,避免熬夜。外养方面可坚持每日以指腹轻柔按摩头皮,每天早晚用木梳或牛角梳从前向后梳头,以 此疏通头部经络,刺激血液循环,让气血能更顺畅地输送到毛囊。 "每个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 进行调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葛阳涛说。(记者 王烁、吴刚) 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变大,很容易令人生病。如何预防秋季高发病?中医专家指出,此时不宜大肆 进补,而应先调理脾胃,为冬季打好基础。 郑州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治中医师葛阳涛指出,中医认为,秋季主气为"燥",切忌辛辣刺激、冰 冷的食物,避免伤及脾胃。起居上应保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清晨和傍晚可适当运动散步,打打八段 锦,但是要减少剧烈活动。 葛阳涛说,传统的"贴秋膘"是基于夏季消耗大、入秋后天气干燥凉爽的前提,如果赶上秋雨湿盛, 脾胃功能本就受困,则不宜"贴秋膘"。科学"贴秋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损伤肠 胃。以下几类人群 ...
脱发怎么改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会权威支招
人民网· 2025-09-16 13:42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汤军。人民网记者 蒋波摄 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蒋波)你有脱发的烦恼么?尤其是秋季,有些人会出现脱发问题。它不仅影响外在形象,还可能引发焦虑、自卑等情绪困 扰。9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秋季中医药养生"主题发布会,介绍秋季常见健康问题的中医保健方法。会上,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汤军介绍说, 中医认为秋季脱发多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发根失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强调内外调养、里应外合综合施策。" ■ ■ se Medicin lines and 谈到如何预防脱发时,汤军介绍说,首先洗发时,水温不易过烫,以接近体温为宜。何首乌有非常好的生发作用,选择洗发水可以选择含有何首乌、侧 柏叶等成分温和的滋养型洗发产品。其次,洗发后尽量避免高温电吹风,以减少对发质的损伤。值得推荐的是,梳头宜选用木梳或牛角梳,自发根向发梢方 向梳理,每日坚持百余下,以此刺激头部的经络。 最后,汤军建议,如果按照上述方法调理后,脱发情况仍较为严重,则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辨证论治后,给予内服知柏地黄丸、七宝美髯丹 等中成药,或者服用汤剂。 内调方面,汤军推荐了两款简便易行的药膳,桑椹黑豆黄精汤和核桃芝麻 ...
白露时节如何养生更健康?
每日商报· 2025-09-08 02:45
饮食养生 - 白露节气后需重点遵循润燥养阴原则 通过食用银耳 百合 梨 蜂蜜 莲子 麦冬等食物应对秋燥 [1] - 中医认为肺主秋 秋燥易伤肺 建议通过山药 莲藕 白萝卜 杏仁 白果等食物进行调理 [1] - 秋季宜补充酸味食物如山楂 葡萄 柚子 橙子 乌梅等 同时需避免辛辣刺激物(辣椒 生姜 花椒 白酒)及生冷食物(冷饮 生鱼片 凉拌菜 西瓜)以防止加重干燥或导致腹泻 [1] 生活作息与运动 - 建议适当提前入睡并早起以规避秋困现象 同时需加强腹部保暖(如夜间盖薄被)防止脾胃虚寒引发腹泻或消化不良 [2] - 运动方面需避免剧烈活动(如快跑) 推荐温和锻炼方式包括散步 慢跑 太极拳 八段锦 且运动时段应避开清晨夜晚 优选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 [2] - 运动后需及时擦汗并更换干衣 避免吹风受凉 建议饮用温水替代冰饮以维持体温平衡 [2]
年轻人的一杯中药奶茶,带火中医经济
吴晓波频道· 2025-09-03 00:30
中医养生消费趋势 - 中医馆数量从2015年3000余个增至2024年4.2万个 九年增长约13倍 [12][13] - 三伏贴销量在入伏前夕环比增长176% 上海广州深圳宁波杭州武汉为销量前列城市 [4] - 90后95后用户占比超50% 成为三伏贴养生主力人群 [7] - 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2023年创3天售20多万帖纪录 2024年新版24小时售115万帖 20-35岁年轻人消费占比超80% [8] - 小红书"中医养生"话题浏览量突破69亿 讨论量近2000万 [10] 中医服务与产业发展 - 连锁品牌固生堂2025年上半年总门诊人次274.7万同比增长15.3% 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41.6% [13] - 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从2017年54243个增至2023年92531个 接近翻倍 [13] - 2024年全国中医类总诊疗量超16亿人次 继2023年67.4%高增长后再度上涨 [13] - 超90%受访青年尝试过中医诊疗法 美团平台18-30岁中医养生消费人群占比达52% [14] 创新产品与市场扩张 - 中式养生饮市场规模2024-2028年复合增速超88% 预计2028年破百亿元 [16] - 元气森林"元气自在水"系列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16] - 盒马上半年推出近20款养生饮 通过自研或与同仁堂联名方式布局 [16] - 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0万亩较十年前翻番 2022年交易额1900亿元 [23] - 2023年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近5500亿元 中药行业整体规模预计2029年超2万亿元 [23] 中医文旅与科技融合 - 中医馆衍生文旅体验 方回春堂设文创店与义诊区 胡庆余堂推"三师合一"药膳馆 [18][20] - "十三五"期间各地举办中医药文化活动2.8万余场 参与辐射人数超1800万 [20] - 北京中医药文旅活动3天吸引游客2.7万人 磐安县2023年中医药旅游人次超100万 [20] - 中医AI供应商达1.26万家 头部企业售出超10万台中医AI一体机 [25] - AI中医服务商问止科技2024年7月二次递表港股 有望成"AI中医第一股" [25] 产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中医大健康产业规模2025年有望超1.8万亿元 2030年预计达4.8-6.4万亿元 [28] - 84.4%人群存在健康困扰 超重肥胖心理压力睡眠问题为主要需求 [32] - 美国1970-2023年人均健康支出年均增7.4% 占GDP比重从6.74%升至17.7% [32] - 城镇富裕消费者2025年预计增加2.6%日常支出 重点流向健康与医疗服务 [36] - 国家政策推动中医馆社区覆盖率截至2025年2月达99.6% [38]
擦亮双眼,看穿“神医”骗局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8
行业现象分析 - 存在集体违背祖训并公布祖传秘方的统一脚本骗局 卖药牟利是核心目的 [1] - 几十个专家组成神医宇宙为神药秘方打广告 例如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原名誉院长张文荣使用治一个好一个的话术 [1] - 自称清代御医第七代传人或中药提速第一人的黄亚军虚构专家资质 以化毒化栓的夸张宣传售卖药酒 [1] 目标群体与手段 - 骗局主要锁定老年群体 利用其对慢性病的焦虑心理和对正规医疗的信息差 [1] - 采用不用手术或在家轻松治病等话术编织虚幻健康希望 [1] 社会危害 - 导致患者放弃正规治疗延误病情 服用过量药酒引发并发症 严重危害使用者健康 [1] - 祖传秘方和中医世家标签沦为骗术工具 构成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1] - 正规中医在公众眼中形象受损 行业发展空间被挤占 [1] 应对措施 - 公众可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辟谣平台举报和检索健康谣言 [2] - 子女需关注父母消费动态 帮助更新健康认知并科普慢性病需规范治疗的常识 [2] - 短视频和电商平台需通过敏感词筛查自动拦截根治等话术 强制公示药品批准文号并下架夸大功效的内容 [2] - 监管部门需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 依法严惩虚假宣传并全方位打击背后产业链 [2] - 需完善中医药信息传播规范 防止传统文化成为商业欺诈的包装 [2]
擦亮双眼,看穿“神医”骗局(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40
行业现象分析 - 国家卫生健康委揭露"神医"骗局套路 利用"违背祖训公布祖传秘方"统一脚本进行卖药牟利 [1] - 数十名"专家"组成"神医宇宙"虚假宣传 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原名誉院长张文荣使用"治一个好一个"话术忽悠民众 [1] - 自称"清代御医第七代传人"黄亚军虚构专家资质 以"中药提速第一人"名义用"化毒化栓"夸张宣传售卖药酒 [1] 目标群体与危害 - 骗局主要锁定老年群体 利用其对慢性病的焦虑心理和对正规医疗的信息差 [1] - 使用"不用手术在家轻松治病"话术编织虚幻健康希望 导致患者放弃正规治疗延误病情 [1] - 服用过量药酒导致并发症 严重危害使用者健康超越经济损失范畴 [1] 行业影响 - "祖传秘方""中医世家"沦为骗术标签 造成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1] - 正规中医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受损 行业发展空间被挤占 [1] 防治措施 -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设立"辟谣平台" 供公众举报和检索健康谣言 [2] - 短视频和电商平台需通过敏感词筛查自动拦截"根治""神医"话术 强制公示药品批准文号 [2] - 监管部门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 依法严惩虚假宣传行为全方位打击产业链 [2] - 需完善中医药信息传播规范 防止传统文化成为商业欺诈包装 [2]
立秋养生贵在“收”
新华社· 2025-08-06 07:45
中医养生 - 立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核心在于"收"字,需养阴润燥、收敛神气 [1] - 立秋三候为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人体阳气开始内收下藏,腠理紧实,毛孔关闭以防外邪 [1] - 昼夜温差增大、湿度下降,易导致气道干痒欲咳,呼吸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易病情加重 [1] 情志调养 - 秋应于肺,悲忧最易伤肺,需保持精神安宁,不急不躁,可听舒缓音乐并练习缓慢有节律的呼吸方法 [2] 运动调养 - 秋季宜结合跑步、打球等"动功"与八段锦、站桩等"静功",动静结合可达心身康泰之功效 [2] 饮食调养 - 入秋应少饮酒,因"辛主散",过食辛散之品易损肺气、伤津液,不宜过多摄入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 [2] - 立秋后燥气当令,可食用梨、莲藕、百合等甘凉食物补充津液,脾虚者宜食用薏米、山药、赤小豆等健脾祛湿 [2] - "贴秋膘"应先清后补,平补为要,护脾为本,可食用陈皮、山楂助消化以防滋腻伤胃 [2] 疾病防治 - 立秋后暑伏之气未散尽,贪凉易致咳嗽不止,需注意后背暖护以防病 [2] - 采用中医温透外治技术外敷背部腧穴可温肺止咳、化痰行气通络,对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节等有良好治疗效果 [2]
胃肠不适、晒伤多发?中医支招健康过“三伏”
新华网· 2025-08-06 01:13
中医药行业夏季养生防病应用 - 中医药在防暑降温、祛湿调理、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召开主题发布会推广夏季养生方法 [1] - 中医理论强调夏季"养心避暑除湿"原则,针对高温天气提出衣物选择、防晒措施、补水补盐、清淡饮食等系统性解决方案 [2] - 行业专家推荐特定人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需特别关注高温高湿环境影响,体现中医药差异化健康管理价值 [2] 中医运动养生市场机会 - 行业建议夏季运动遵循"护阳防暑、微微出汗"原则,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项目在早晚时段进行 [3] - 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提出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方案,但明确限制高温时段剧烈运动,显示运动养生市场的分层需求 [3] 中医药胃肠道健康管理 - 中医脾胃调理方案覆盖旅行健康场景,提出渐进式饮食调整、中成药携带(藿香正气散/保和丸)、穴位按摩等组合措施 [4] - 行业推出"三宜三忌"饮食准则:温茶替代冷饮、当季温性果蔬、辛香调味,同时禁止冰镇饮品/生海鲜/寒凉蔬果空腹食用 [4] - 中医食疗方案具体化,如山楂麦芽茶缓解腹胀、姜苏红糖水止呕,体现药食同源产品的商业化潜力 [4] 中医药环境健康解决方案 - 空调使用规范建立行业标准:温度22-26℃、湿度30-60%、定时通风、重点部位防护,形成系统性健康管理方案 [5] - 湿疹防治提出"内外兼治"理念,通过饮食控制(忌辛辣油腻海鲜)结合利湿蔬果摄入,展示皮肤病防治的整合疗法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