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家电

搜索文档
“月度前瞻”系列专题之二:8月经济:“景气”分水岭?-2025090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2 10:12
需求分析 - 8月出口预计增长5.1%,受外需改善和市场份额提升支撑[1][15] - 社零同比预计增长4.4%,受国补资金使用限制影响[1] - 乘用车零售和白色家电销售额同比仅增长0.8%和2.1%[1] - 服务业投资表现较好,整体投资增速预计持平前月1.6%[2] - 全国迁徙规模指数和国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6%[2] 供给分析 - 8月制造业PMI回升0.1个百分点至49.4%,生产指数上升0.3个百分点至50.8%[3] - 纺织服装、专用设备和计算机通信行业生产指数分别上升23.6、8.6和6.8个百分点[3] - 高炉开工和货车通行量同比分别增长4.7%和3.7%[4] - 工业增加值同比预计增长5.8%[4] 通胀分析 - PPI同比预计回升至-2.9%,受大宗商品价格改善和低基数影响[5] - CPI同比预计回落至-0.4%,受食品价格和下游PPI偏弱拖累[6] - 猪肉、鲜菜和鲜果价格环比弱于去年同期[6] - 青年失业率高企对房租CPI形成明显约束[6]
亚世光电: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2 11:4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工控仪表、医疗仪器、白色家电、汽车显示、液晶光阀、智慧零售、智慧公交和智慧办公等领域 [1] 信息披露说明 - 公司经营情况及数据需以公司公告为准 [1]
中金:增量资金加速入市 本轮行情有望延续 A股弹性优于港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0:16
核心观点 - 增量资金加速入市驱动行情延续 A股弹性优于港股 但需关注资金流入和估值抬升带来的波动加剧 [1] - A股在硬科技、新能源中上游和泛消费领域占优 港股在软创新、新型消费和创新药研发领域具备优势 [1][2][3][4][5][6] - 反内卷政策有望改善A股新能源领域前景预期 光伏等板块近期走强支撑A股表现 [4] - 配置建议关注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光伏、券商及保险等行业 [1] A股与港股市场结构对比 - A股非金融领域中游制造盈利占比12.3% 高于港股的5.8% 大消费板块盈利贡献相近(A股14.1% vs港股14.4%)科技领域港股10.4%高于A股的7.3% [1] - 市值结构显示A股金融行业占比超25% 大消费/TMT/中游制造占比分别为23.9%/18.4%/18.0% 其中白酒占沪深300权重6.5% 硬科技占14.0% 电力设备新能源占7.1% [1] - 港股金融行业市值占比超30% 大消费/软创新占比分别为14.4%/29.6% 软创新领域盈利贡献达13.5% 恒生指数权重占比近30% [1][2] 硬科技与软创新领域 - A股硬科技领域盈利贡献约3.5% 去产能推进后盈利能力修复 1Q25普遍高速增长 受益于DeepSeek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 [2] - 港股软创新领域汇聚互联网巨头 盈利贡献13.5% 恒生指数权重近30% 年初DeepSeek技术突破吸引大量资金配置 [2] 消费领域对比 - A股泛消费板块盈利贡献稳定 白酒行业近5年对全A盈利贡献2.5% 龙头企业ROE长期维持20%以上 但受内需不足影响增速放缓 [3] - 白色家电近5年盈利贡献1.5% 龙头企业通过出海和创新保持表现 但受地产下行和关税政策扰动 [3] - 港股新型消费领域表现占优 恒生新消费指数成份近3年累计盈利增速超200% 涵盖新型餐饮连锁、新渠道零售和潮玩等赛道 [3] 新能源领域分析 - A股新能源中上游领域全球竞争力提升 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曾贡献A股5%盈利(电池及光伏设备超4%)但供需失衡导致盈利下滑 [4] - 电池行业1Q25盈利同比增长20%以上 光伏设备盈利仍偏弱 反内卷政策引导下盈利有望改善 光伏板块近期走强支撑A股表现 [4] - 港股新能源集中于下游造车新势力 受中上游影响较小 聚焦智能化转型 但盈利贡献偏弱且处于转型期 [4][5] 医药领域对比 - A股医药生物板块盈利贡献3% 产业链较全 医疗器械为主要构成 受政策影响业绩波动 [6] - 港股创新药研发地位提升 药品及生物科技盈利占比从2022年0.4%增长至2024年1.6% 优质企业赴港上市提升板块吸引力 [6]
量化大势研判:预期成长优势差继续扩大
民生证券· 2025-08-04 06:40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预期成长策略** - **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师预期增速(gf)筛选高成长性行业,优先配置预期增速最高的资产[5][6]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预期净利润增速 $$g_{fttm} = \frac{E_t[NI_{t+1}] - NI_t}{NI_t}$$,其中 $NI$ 为净利润,$E_t$ 为分析师预期[21][23] 2. 按 $g_{fttm}$ 排序,选取Top组行业(如无烟煤、电力电子等)[14][35] 3. 动态跟踪优势差 $\Delta gf = g_{fttm}^{Top} - g_{fttm}^{Bottom}$,确保头部资产趋势持续[21][23] 2. **模型名称:实际成长策略** - **构建思路**:基于业绩动量($\Delta g$)筛选超预期行业,聚焦成长期资产[6][25]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实际净利润增速 $$g_{ttm} = \frac{NI_t - NI_{t-1}}{NI_{t-1}}$$[25][27] 2. 结合超预期因子(sue、sur、jor)筛选 $\Delta g$ 最高的行业(如聚氨酯、PCB等)[38] 3. 监控优势差 $\Delta g = g_{ttm}^{Top} - g_{ttm}^{Bottom}$[25][27] 3. **模型名称:盈利能力策略** - **构建思路**:在PB-ROE框架下选择估值合理的优质资产[5][40]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ROE及PB,回归残差 $$Residual = PB - \alpha \cdot ROE$$,选取低残差行业(如锂电池、啤酒等)[40] 2. 结合ROE优势差($\Delta ROE$)判断基本面拐点[29] 4. **模型名称:质量红利策略** - **构建思路**:综合股息率(DP)和ROE筛选高分红且盈利稳定的资产[43] - **具体构建过程**: 1. 对行业DP和ROE标准化打分,加权求和 $$Score = w_1 \cdot DP + w_2 \cdot ROE$$[43] 2. 选取高分行业(如公交、玻璃纤维等)[43] 5. **模型名称:价值红利策略** - **构建思路**:结合股息率(DP)和市净率(BP)挖掘低估值高分红资产[47]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DP和BP标准化值,加权排序[47] 2. 优选高分行业(如网络接配及塔设、非乳饮料等)[47] 6. **模型名称:破产价值策略** - **构建思路**:筛选低PB和小市值(SIZE)的潜在反转资产[51]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PB和SIZE的逆序得分 $$Score = -w_1 \cdot PB - w_2 \cdot SIZE$$[51] 2. 选取最低分行业(如贸易Ⅲ、印染等)[51]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预期成长策略**:年化收益26.70%,2019年后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行业近3月平均收益32.58%(玻璃纤维)[16][35] 2. **实际成长策略**:长期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行业近3月平均收益81.60%(PCB)[38] 3. **盈利能力策略**:2016-2020年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行业近3月平均收益110.06%(网络接配及塔设)[40] 4. **质量红利策略**:2016-2017年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行业近3月平均收益32.58%(玻璃纤维)[43] 5. **价值红利策略**:2021-2023年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行业近3月平均收益110.06%(网络接配及塔设)[47] 6. **破产价值策略**:2021-2023年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行业近3月平均收益17.24%(印染)[51]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预期净利润增速($g_{fttm}$)** - **构建思路**:反映分析师对未来盈利增长的预期[21][23] - **具体构建**:$$g_{fttm} = \frac{E_t[NI_{t+1}] - NI_t}{NI_t}$$,滚动12个月计算[23] 2. **因子名称:实际净利润增速($g_{ttm}$)** - **构建思路**:衡量历史业绩动量[25][27] - **具体构建**:$$g_{ttm} = \frac{NI_t - NI_{t-1}}{NI_{t-1}}$$,TTM口径[27] 3. **因子名称:PB-ROE残差** - **构建思路**:识别ROE驱动下被低估的资产[40] - **具体构建**:回归残差 $$Residual = PB - \hat{\alpha} \cdot ROE$$[40] 4. **因子名称:DP+ROE复合因子** - **构建思路**:兼顾分红与盈利质量[43] - **具体构建**:标准化后线性加权 $$Score = Z(DP) + Z(ROE)$$[43] 5. **因子名称:DP+BP复合因子** - **构建思路**:平衡分红与估值[47] - **具体构建**:标准化后加权 $$Score = Z(DP) + Z(BP)$$[47]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g_{fttm}$**:优势差($\Delta gf$)扩张时策略超额显著,2025年8月Top组增速较Bottom组高15%[21][23] 2. **$g_{ttm}$**:优势差($\Delta g$)缓升,2025年8月头部行业增速差7%[25][27] 3. **PB-ROE残差**:低残差组合在2016-2020年IR达1.2[40] 4. **DP+ROE**:2016年IR峰值1.5,2023年回升至0.8[43] 5. **DP+BP**:2021-2023年IR稳定在1.0以上[47]
中美达成重要共识,欧洲按捺不住了?冯德莱恩将访华,有大事找中国商量!美国赔了夫人又折兵
搜狐财经· 2025-07-23 13:01
欧盟访华背景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特将于7月24日访华,时间点临近美国设定的关税政策节点[1] - 美国原定7月9日结束的关税暂缓期因谈判僵局可能延期,欧盟面临既要应对美国压力又要重新审视与中国关系的复杂处境[1]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若8月1日前未达成协议,将对约100个非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欧盟作为占美国贸易逆差95%的关键伙伴之一不在此列[1] 美国对欧盟的关税施压 - 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警告若8月1日前未达成新协议,将对欧盟加征30%关税[3] - 美国曾以50%关税威胁迫使欧盟重返谈判桌,此次历史重演但欧盟新增中国作为对话选项[3] - 美国将8月1日称为"实施时间点"而非新截止日,体现其对贸易主导权的强硬掌控[6] 欧盟对华矛盾心态 - 中欧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贸易额巨大,均表态支持多边主义,但欧盟担忧中国全产业链竞争力[3] - 法国官员称若完全开放市场,中国企业可能占据欧盟50%市场份额,需采取限制措施[3]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手机、白色家电、高铁等领域突破直接冲击欧盟核心产业[3] 欧盟访华核心诉求 - 寻求更多中国订单为欧盟企业争取市场空间[4] - 要求中国对欧盟产品零关税而欧盟保留对中国产品关税的不对等安排[4] - 试图让中国减少与俄罗斯合作并以制裁相威胁[4] 中国的原则立场 - 坚持对等关税原则,不接受欧盟的不对等安排,可能仅在部分商品领域实现双向零关税[6] - 拒绝停止与俄罗斯合作,强调合作基于双方共同利益不受第三方干涉[6] - 中国不会为短期利益牺牲原则,欧盟需接受平等互利框架才能获得实质进展[9]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美关税战阶段性缓和使美国拉拢欧盟孤立中国的策略落空,欧盟在中美间周旋空间被压缩[7] - 美国通过关税杠杆重塑贸易规则,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甚至对盟友强硬,欧盟在利益分配中处于被动[6] - 欧盟最终决策将影响自身经济前景及全球贸易格局,平等互利是合作前提[9]
智库观点丨刘英:新质生产力提速中泰友谊金色50年
搜狐财经· 2025-07-18 01:04
美国对等关税对泰国经济的影响 - 美国计划对泰国加征36%的"对等关税",泰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达120%,将受到严重影响 [1] - 中泰需加强务实合作,特别是在新兴领域,以新质生产力巩固经贸关系,对冲美国"关税战"影响 [1] 中泰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连续5年位居泰国第一大投资来源国,连续12年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还是泰国第一大旅游来源国 [1] - 中泰两国建交50周年,经贸合作日益深入,成为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典范 [1] 发展战略对接 - 2012年中泰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7年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 [2] - 2022年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 [2] - 2025年2月发表联合声明,深化经济韧性、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 [2] 新兴产业合作 - 加强半导体、电池、电动汽车、高端电子等产业合作 [2] - 在人工智能、医疗、环境等未来产业开展研发合作 [2] - 泰国4.0战略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智能电子、工业机器人等十大目标产业 [4]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加强数字、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 [3] - 加快中泰铁路一期工程建设,将连接中老铁路与全球最大铁路网 [3] - 形成超过20亿人口的大市场,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 [3]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合作 - 中泰分别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数字泰国,签署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 [5] - 加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规则标准的统一 [5] - 促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智能经济等创新发展 [5] 产业合作现状 -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泰国是全球重要的白色家电生产国和空调第二大出口国 [4] - 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泰国是东南亚最大汽车生产国 [4] - 泰国计划2030年电动汽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30%,成为东盟电动汽车生产中心 [4] 教育科技人才合作 -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泰国职业教育底蕴深厚,合作前景广阔 [6] - 加强教育领域合作,为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科技人才 [6] - 中泰互免签证促进人文交流,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合作扎实推进 [6]
陕西西安:更多企业“坐上”中欧班列
新华社· 2025-07-15 12:31
中欧班列对产业链的促进作用 -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成为重要对外开放通道,重构内陆物流版图并串联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端设备等全球产业链 [1] - 中欧班列推动陕西在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加速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1] - 西安吉利汽车制造基地通过中欧班列获得便捷出口通道,1-5月生产整车14.2万辆,实现产值157.73亿元,带动21家零部件企业集群化发展 [1] 企业跨国产业链布局案例 - 西安爱菊集团依托中欧班列形成哈萨克斯坦-新疆-西安"三位一体"闭环产业链,1-6月进口近10万吨饲料小麦 [2] - 爱菊模式升级为"订单农业+联合种植",实现哈萨克斯坦优质面粉与中国市场的精准对接 [2] - 陕西康佳智能家电产业园六成以上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出口,截至6月已发运47个专列、22.9万台白色家电 [3] 中欧班列运营数据与发展 - 中欧班列(西安)国际干线达18条,开行量从初期百余列跃升至2024年4985列 [3] - 截至5月底跨里海班列累计363列,转运货物超18万吨 [3] - 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连续七年全国第一 [3] - 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投用实现"枢纽对枢纽"升级,形成"重箱去重箱回"循环模式 [3] 产业智能化升级 - 吉利西安工厂实现24小时黑灯生产,冲压/焊接/喷涂自动化率达100%,为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超级智能工厂 [1] - 康佳智能家电产业园生产线按中国工业4.0标准运转,高度依赖中欧班列出口渠道 [3]
深圳昔日家电巨头,易主华润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5:26
公司股权变更 - 中国华润收购康佳集团股权案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无条件批准 康佳集团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 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1] - 华侨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不再持有深康佳A股份 磐石润创及合贸公司将合计持有29.999997%公司股份 [1] - 此次权益变动旨在推进央企之间专业化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 [1] 收购方背景 - 中国华润成立于1986年12月31日 业务涵盖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等6大领域 [1] - 中国华润所属企业有9家在港股上市、11家在A股上市 是A股公司长电科技(600584)的实控人 [1][2] 公司业务现状 - 康佳集团成立于1980年10月1日 主要从事彩色电视、白色家电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2] - 深康佳A旗下康佳芯云半导体科技(盐城)有限公司与长电科技的对外封测业务存在重合或潜在竞争 [2] - 康佳集团终止收购宏晶微电子78%股权 加码入局半导体业务未果 [2]
深康佳:实控人变更为中国华润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04 08:21
华润集团收购康佳股权案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5年6月23日—6月29日无条件批准华润集团收购康佳集团股权案 [1] - 2025年4月29日华侨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签署协议将所持康佳全部股份无偿划转给华润下属企业磐石润创及合贸有限公司 [1] - 2025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华侨城集团无偿划转康佳股份事项 [2] 股权变更情况 - 划转完成后康佳控股股东变更为磐石润创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 [3] - 磐石润创持有52,4022432万股A股占总股本2176% 合贸有限公司持有198361110万股B股占总股本824% [4] 康佳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彩电手机白色家电厨卫电器等产品研发制造销售 [5] - 2024年营业收入11115亿元同比下降3773% 净利润-3296亿元 [5] - 2025年Q1营业收入2544亿元同比增长332% 净利润94810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5]
丝路经贸再续开放新篇
西安日报· 2025-06-19 02:40
中欧班列(西安)发展 - 4月29日X9043次中欧班列满载汽车、机械配件、家用电器等货物开往塔吉克斯坦丹加拉 [2][3] -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建成投用面粉成品、挂面、饲料等多个加工厂 回程货物运量增加 [3] - 陕汽集团等本土企业通过中欧班列拓展国际市场 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白色家电等"中国制造"产品走出国门 [3]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运营 -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推动中国进出口哈萨克斯坦货物在西安快速集散分拨 构建数字化平台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4] - 西安普菲特国际物流公司发往中亚和中欧的货物从2023年1200多柜提升至2024年约4000柜 [4] - 截至2025年2月底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累计集结转运货物超15万吨 [5] 跨境电商与数字贸易 - 发起成立"西安-中亚丝路电商联盟" 推动电商合作和跨境贸易发展 [6] - "丝路优选"跨境电商平台中亚订单量增长 陕西苹果、猕猴桃等农产品受欢迎 [6] - 中国(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出"一站式"通关、便利结汇等服务 布局多个中亚海外仓实现重点城市"7日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