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鲜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坚持产品不隔夜上市,钱大妈生鲜经营秘诀究竟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9-28 17:44
公司商业模式 - 公司倡导日清模式践行不卖隔夜肉理念从源头上解决消费者对生鲜产品新鲜度的担忧 [3] - 每晚7点开始定时打折清货七点九折每隔半小时降价一折直到晚上11点半免费派送 [3] - 为加盟伙伴提供智能订货系统门店助手等数字化工具帮助精准掌握社区居民消费习惯和偏好 [3] - 加盟店采用T+2订货模式当天订后天的货既有丰富SKU选择又有充足时间调整进货量 [3] 供应链管理 - 积极布局全国集采基地与众多农产品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4] - 通过基地直采与基地共建从源头确保食材高品质与安全 [4] - 在业务覆盖区域建立20个标准化快速检测实验室与第三方权威机构合作进行全方位农残检测 [4] - 建立13座标准化仓储物流配送中心聚焦高效履约与全方位冷链运输 [4] 门店布局与渠道策略 - 以社区为中心将门店开在社区居民步行10分钟生活范围内缩短消费者购物距离和时间 [6] - 门店环境整洁舒适商品陈列有序提供极佳购物体验 [6] - 依托小程序打通线上渠道支持线上下单线下自提 [6]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者对食材新鲜度价格以及购物体验的要求日益严苛 [1] - 生鲜门店必须在多个方面下足功夫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1] - 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举措推动着整个生鲜行业的变革与升级 [6]
广东佛山应急保供体系全面高效启动 全市生活物资量足价稳
广州日报· 2025-09-24 23:38
目前全市153家重点骨干保供企业、9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290余家大小型商超已按要求备足相 应生活物资,政府储备生活物资亦充足稳定。 当前全市蔬菜日均供应4200—4500吨,生猪日均供应1.2万—1.4万头,全市储备粮供应可满足全市 常住人口6个月的需求量,地方储备食用油可满足1个月的需求量,食盐可满足2个月的需求量,全市粮 油肉蛋奶等生活物资供应正常有序,稳定充足。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冯嘉敏、高敏华)昨日,记者从广东省佛山市商务局了解到,为应对台 风"桦加沙",佛山应急保供体系已全面高效启动。佛山商务部门迅速落实相关工作,协调辖区内各大保 供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前做好备货、调货部署,保证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作为佛山市民的"大菜篮子",中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开启"保供加速度"。供应方面,联动全国超 1000亩基地,日均供应生鲜产品超3000吨。截至9月23日9时,蔬菜来货量已超2500吨。库存方面,当前 市场及冷库库存超10000吨,在途货量超2000吨,储备充沛。此外,应急情况下,可一日内从全国兄弟 市场调拨500吨蔬菜驰援佛山,确保"不断档、不脱销"。 为应对此次台风,全市27家顺客隆超市整 ...
实探佛山商超:供应量翻倍应对“风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4:08
记者丨 赵晓晨 实习生陈乐怡 编辑丨蒋韵 超强台风"桦加沙"逐渐逼近,将对佛山带来明显风雨影响。面对这一极端天气,佛山应急保供 体系已全面高效启动。 9月23日下午,南方财经记者走访了佛山市多家商超发现,佛山市各大商超均正常营业,米、 面、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平稳,供应渠道畅通,货品储备充足,能够较好地 满足市民的采购需求。 在岭南天地blt超市,各类蔬菜、水果、肉等生鲜产品以及泡面等速食产品均库存丰富,其中, 蔬菜和肉制品销量较大,部分保鲜柜内的商品在下午时段已售罄,反映出市民对生鲜食品的集 中采购需求。 岭南天地b l t超市内生鲜产品库存丰富 为应对此次台风,佛山市27家顺客隆超市整体备货量较日常提升80%以上,重点加大肉、蛋、 绿叶菜、饮用水等必需品储备,其中佛山本地及周边基地供应的生菜、油麦菜等绿叶菜还额外 增加了储备量。目前,佛山各大商超均处于正常营业状态,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能够有效保 障市民在台风期间的采购需求。 南方财经记者从佛山市商务局获悉,作为佛山市民的"大菜篮子",中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已联动 全国超1000亩基地,日均供应生鲜超3000吨。截至9月23日9时,蔬菜来货量已超 ...
大型超市纷纷倒下,老百姓真的已经不需要了?4大原因太现实
新浪财经· 2025-09-23 16:29
行业趋势分析 - 大型实体超市行业出现显著收缩 2024年全国大型实体超市净关店数量达到687家 较2023年增加23.6% [3] - 新零售模式快速崛起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1.8万亿元 较2024年增长32.5% [10] - 网络零售持续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6.8万亿元 同比增长16.5% [5] 竞争格局变化 - 电商平台分流明显 年轻消费者偏好网上购物 因价格便宜且可送货上门 [5] - 社区便利店快速崛起 凭借24小时营业和便利位置吸引周边居民 [7][8] - 新零售模式兴起 盒马鲜生等企业融合线下体验与线上便捷性 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10] 企业经营挑战 - 大型超市面临成本压力 租金和人工费用等固定成本较高 [12] - 同质化竞争严重 商品品类与电商及同行高度重叠 [12] - 客流量大幅下滑 部分门店客流仅为过去三分之一水平 [1] 转型发展方向 - 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 增加进口商品比例和生鲜产品供应 [12] - 建立电商平台 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需求 [14] - 优化供应链管理 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向生产厂家采购以降低成本 [14]
壹快评|守护百姓餐桌,拥抱“科技”拒绝“狠活”
第一财经· 2025-09-16 10:24
食品工业科技应用的核心观点 - 食品餐饮行业的科技研发与应用具有价值和必要性 应理性看待而非排斥[2] - 科技指现代食品工业中提升安全品质与生产效率的技术 如超高压杀菌 真空冷冻干燥 膜分离技术 无菌包装等[2] - 狠活指违法违规使用添加剂的行为 如滥用防腐剂 工业明胶或违法使用苏丹红 吊白块 孔雀石绿等[2] 科技与狠活的区别对待 - 狠活属于违法犯罪 直接危害消费者健康 必须严厉打击和禁止[3] - 科技是食品工业进步的引擎 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提高食品供应能力 应积极拥抱和利用[3] - 科技应用实例包括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与配送 先进保鲜及冷链运输技术等[3] 预制菜的价值与必要性 - 预制菜体现餐饮行业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的现实必要性[3] - 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增强安全性并降低成本 使更多人享受便捷多元的餐饮体验[3] - 满足消费者对安全 速度与价格的需求 但需让渡部分口感或营养需求[4] 科技在食品供应链的作用 - 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 科技进步是保障食品供给的根本力量[5] - 农药化肥普及 生物育种技术发明和现代食品加工技艺改进为丰富人类餐桌 改善营养结构及保障食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5] - 科技本身中性 不应被妖魔化 城市餐饮标准化工业化至少是当下选择[5] 理性接纳与监管方向 - 对科技应用应择其善者而从之 推动向更安全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5] - 消费端需加强科普教育 提升消费者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5] - 供应端需完善标准体系 强化全过程监管 让违法害人的伪科技真狠活无处遁形[5]
壹快评|守护百姓餐桌,拥抱“科技”拒绝“狠活”
第一财经· 2025-09-16 09:21
食品餐饮行业科技应用的核心观点 - 食品餐饮行业的科技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和必要性 应理性看待而非全盘排斥[1] - 科技与非法添加行为存在本质区别 需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2] - 科技应用是行业进步的引擎 能提升食品安全品质和生产效率[1][2] 科技应用的具体形式与案例 - 现代食品工业技术包括超高压杀菌 真空冷冻干燥 膜分离技术 无菌包装等[1] - 具体应用案例包括液态奶的利乐包装 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技术[1] - 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与配送实现安全平价快速的餐饮供应[2] - 先进保鲜及冷链技术使地域性食品(如岭南荔枝 渤海鲍鱼)实现全国流通[2] 预制菜行业的价值分析 - 预制菜体现餐饮行业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的现实必要性[2] - 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增强安全性同时有效降低成本[2] - 满足现代生活节奏下对安全速度和价格的需求[2][3] - 在口感营养方面存在天然矛盾 需通过更先进科技解决[3] 科技在食品产业链的全面渗透 - 从田间到餐桌的科技进步保障食品供给[3] - 农药化肥普及 生物育种技术发明 食品加工技艺改进贡献显著[3] - 科技为丰富人类餐桌 改善营养结构 保障食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3] 行业发展的方向与监管要求 - 科技本身中性 不应被妖魔化 城市餐饮标准化工业化是当下趋势[3] - 需推动科技向更安全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3] - 消费端需加强科普教育提升消费者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3] - 供应端需完善标准体系强化全过程监管[3]
永辉超市(601933):品质零售调改坚定推进,全国超市龙头再焕新机
山西证券· 2025-09-11 09:4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1]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作为全国连锁超市龙头正坚定推进品质零售调改战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强化供应链改革和提升服务能力实现经营复苏 [1] - 超市行业进入平稳增长期门店调改成为2025年行业共识近九成企业将采购模式变革作为重点工作方向 [2] - 胖东来模式通过聚焦产品品质与满意度实现2024年销售额16964亿元同比增长5854%为行业提供成功范例 [3][4][5] - 名创优品成为第一大股东后加速推进门店调改预计2026年春节前调改门店达300家供应链协同效应显著 [1][26][5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6/903/1096亿元净利润实现大幅减亏并转正至-551/716/1376亿元 [6][7] 公司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10-2019年营业收入门店数量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39%217%199% [1][16] - 2021-2024年累计亏损9502亿元主因社区团购冲击线下客流承压及资产减值 [16] - 2024年起推进门店调改截至2025年8月15日已开业调改门店160家目标9月底达200家 [1][26] - 调改门店商品换新比例超60%SKU数量1-15万个烘焙熟食等鲜食比例从5%增至20%-30% [32][33] - 2025年春节期间41家调改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翻倍烘焙和熟食分别增长520%和387% [32] 供应链与服务改革 - 采购模式从传统KA模式转向成本加成取消入场费等后端费用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从7%降至2023年较低水平 [47] - 自建中央厨房2025年1月烘焙车间投产规划4条生产线覆盖福州多数门店 [49][51] - 推行宽类窄品策略自有品牌销售占比目标提升至5%-15% [43][45] - 调改门店员工数量增至200人左右薪资涨幅20%-30%一线城市基础工资达6000元/月 [56][57][58] - 提供宠物寄存自助茶水血压计等便民设施并执行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及带薪年假制度 [53][56] 行业格局与趋势 - 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9000亿元同比增长03%限额以上超市零售总额增长27% [2][62] - 行业CR5和CR10销售额占比分别为490%和666%门店数量占比分别为117%和511% [2][67] - 2024年Top100企业门店总数252万个减少2750家同比降幅98%仅25家企业门店数量增加 [2][71] - 2024年四分之三超市企业尝试调改超一半企业调改后销售额增长 [2][71] - 胖东来2024年超市业态销售额8094亿元占比48%自有品牌SKU超100个销售额11亿元占比30% [5][87] 股权变更与协同效应 - 名创优品以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59] - 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由名创优品实控人叶国富担任组长供应链与渠道布局协同效应显著 [59] - TOP TOY潮玩产品已入驻永辉超市上海金山门店 [5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513%/214%净利润同比增长624%/2299%/923% [6][7] - 2025年9月10日收盘价517元对应PS2025E和PS2026E分别为079倍和052倍 [6] - 可比公司平均PS2025E和PS2026E分别为126倍和107倍 [103]
盒马一天开17店,奥乐齐降价30%,上海零售硬折扣创新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9-08 02:14
核心观点 - 上海硬折扣零售行业正通过低价策略和供应链优化重塑消费格局 主要参与者包括盒马旗下超盒算NB和德国折扣巨头奥乐齐 [1] - 行业平均毛利率维持在10-15%的低水平 对企业盈利能力构成挑战 [2] - 硬折扣模式高度依赖自有品牌和精简SKU策略 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 [2][4] - 即时零售与硬折扣深度融合 门店承担前置仓功能 实现30分钟配送时效 [2] - 上海成为硬折扣试验首选地得益于高人均可支配收入 成熟供应链网络和对新业态开放态度 [4] 市场扩张策略 - 超盒算NB在长三角新开17家门店 采用600-800平方米小型门店模式 [1] - 奥乐齐将数十种日常必需品价格下调近30% 推行无会员制和无最小包装限制策略 [1] - 超盒算NB将SKU精简至1500个 通过压缩品类提升供应链议价能力 [1] - 生鲜品类成为折扣店销量榜首 反映消费者对"便宜又新鲜"需求强烈 [1] 供应链与运营模式 - 利用上海成熟的短半径物流网络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 [2] - 自有品牌虽削减中间环节成本 但前期质检和研发投入巨大且回报周期长 [2] - 门店同时承担销售终端和3公里前置仓双重功能 大幅提升运营复杂度 [2] - 部分门店存在重新贴标行为 代工来源多样化造成供应链一致性风险 [4] 成本结构与盈利挑战 - 高昂房租和人力成本迫使企业进行极致精细化运营 [4] - 销售高峰期出现补货不及和结账拥堵现象 依赖临时调配和员工加班支撑 [4] - 成本优势易受成本波动 供应链中断或消费者偏好转移影响 [4] - 硬折扣模式需要供应商 物流和城市管理等多方生态系统支持 [6]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前景 - 消费者从"便宜没好货"转向"便宜而不糟糕"的认知转变 [6] - 口碑和复购率成为衡量模式成功的关键指标 [6] - 国内折扣零售渗透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6] - 行业正融合即时零售 社区配送与门店流量创造混合业态 [6] 未来关注重点 - 门店补货速度能否实现常态化运营 [8] - 线上小程序与外部平台合作落地进展 [8] - 自有品牌质量投诉趋势变化 [8] - 季节性成本变化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风险 [8]
动能澎湃,武汉开放枢纽功能“提能”成势
长江日报· 2025-08-26 20:24
交通枢纽建设 - 武汉成为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 汉口北作为国家商贸服务型枢纽与武汉-鄂州空港型枢纽战略联动 [5] - 天河机场和花湖机场开通国际航线65条 武汉港有集装箱直航航线33条和多式联运线路70条 中欧班列国际线路增至58条 [6] - 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北段关键控制性工程跨木兰大道高架桥和凤凰山大桥实现全幅贯通 为按期通车奠定基础 [10] 多式联运体系 - 汉口北货站通过联动顺丰枢纽和湖北机场集团等运力资源 实现生鲜产品空铁联运 空陆联运和空空联运三种分销方式 [5] - 市交通运输局加快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建强内陆开放型综合运输大通道 [6] - 2025年累计推动20余个交通项目落地 促进11项关键指标位居中部第一 [6] 外贸拓展举措 - 市商务局组织7个经贸代表团和100余家企业分赴德国等国家开展经贸交流 对接海外客户超1200家并达成经贸合作意向超1亿美元 [8] - 组建抱团出海报团组 借助海外商协会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力量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客户 [7] - 武汉花源道创意纺织通过参展接触近70家客户 有望转化实际订单 [7] 跨境电商发展 - 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获得亚马逊SPN服务商官方认证 成为华中地区首批和湖北唯一官方认证的产业园及培训服务提供商 [8] - 产业园已吸引入驻及注册企业128家 引入敦煌网华中授权服务中心等优质平台资源 [8] - 举办跨境电商主题论坛沙龙25场 覆盖超2000人次并服务超300家企业 涵盖光电智能终端和服装纺织等多个行业 [9] 区域协同推进 - 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2025年重点合作事项》72项合作事项落实落地 共同争取武咸昌和长昌武安杭高铁纳入国家规划 [10] - 襄荆高铁正式开展运行试验 湖北首条高铁大环线即将开通 [10] - 推进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通过多规合一统筹资源并促进研发在武汉和成果转化在周边的产业协作模式 [11]
杰克逊霍尔:不止放鸽,还有政策框架修订
国盛证券· 2025-08-25 00:53
宏观与政策环境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释放鸽派信号,暗示降息临近,市场预期9月降息概率达80%,年内降息2次概率100% [6] -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修订,摒弃"平均通胀目标",可能抑制中长期降息空间 [6] - 中国出口高频数据延续偏强,8月出口可能继续"超预期",二手房销售环比小幅改善但持续性待观察 [5] - 政策层面更接近"托而不举",后续可能"适时加力",但难以强刺激 [5] - 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重债地区经济增速、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弱于非重债地区,但财政收支结构优化 [12] 金融市场动态 - 食品饮料行业迎来日线级别上涨,石油石化行业扭转熊市进入周线级别上涨 [7] - 上证指数全周收涨3.49%,日线级别反弹已持续4个多月,反弹幅度超20% [7] - 择时雷达综合打分为-0.36分,整体中性偏空,估值性价比分数下降 [10] - 债市对股市敏感度或下降,10年国债和30年国债调整上限分别为1.75%-1.8%和2.05%-2.1% [11] - 资金面先紧后松,税期走款和政府债发行影响流动性,存单收益率抬升,国债收益率曲线走陡 [14] 行业表现与趋势 - 通信、电子、计算机行业表现领先,1年涨幅分别达95.9%、83.2%、101.5%,银行、煤炭、建筑装饰表现落后 [2] - 消费电子进入新品发布旺季,AI手机、AR眼镜密集发布,板块PE(TTM)36.9倍,较2025年4月7日回升46.9% [17] - 油运行业受益于OPEC+增产和美国制裁趋严,VLCC供给刚性,四季度旺季运价中枢有望抬升 [24] - 国产化迎来新周期,信创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2.66万亿元,党政信创向区县下沉,金融、运营商进度较快 [25] - 互金板块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全球流动性拐点将至 [28] 银行业分析 - 2025年6月末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速6.7%,较2024年下降0.4个百分点,住户贷款增速3.0%,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速8.6% [14] - 平安银行零售资产质量逐步改善,风险贷款压降或接近尾声,2025Q2不良率1.05%,拨备覆盖率238.5% [53] - 重庆银行信贷增速近20%,2025Q2不良率1.17%,拨备覆盖率248.3%,基本面持续改善 [55] 重点公司业绩与展望 - 小米集团2025Q2收入和利润创历史新高,手机全球份额扩张,高端化成效显著,汽车业务毛利率上行,YU7成爆款 [32] - 牧原股份2025H1出栏生猪4691万头,同比增44.8%,Q2完全成本降至12.2元/kg,7月进一步降至11.8元/kg,计划年底降至11元/kg [41][42] - 小鹏汽车25Q2毛利率超预期,后续新车强势来袭,预计2025-27年销量45/69/107万辆,总收入810/1357/1969亿元 [43][44] - 兆易创新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增45.3%,利基型DRAM行业供给改善,产品量价齐升 [45] - 安琪酵母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4/19.2/21.9亿元,同比增23.6%/17.1%/14.4%,成本、产能双重利好周期叠加 [21] 新兴技术与创新领域 - DeepSeek支持国产芯片,发布DeepSeek-V3.1,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 [26] - 歌尔股份与舜宇光学股权置换,增强AR光波导实力,交易完成后上海奥来成歌尔光学全资子公司 [72] - 杭叉集团布局智能物流机器人,依托AI、云计算推动技术创新,构建新业务增长极 [77] - 芯原股份在手订单超30亿元创历史新高,25Q2新签订单11.82亿元,环比提升近150% [75] 传统行业与转型 - 中煤能源年中分红30%,25H1归母净利润77.05亿元,同比减21.28%,自产煤成本优化,吨煤销售成本同环比减少 [61][64] - 新集能源煤电一体化持续推进,25Q2煤炭产量566万吨,同比增5.5%,吨煤综合毛利168元/吨 [56][59] - 安源煤业更名"江钨装备",置出煤炭业务资产,置入金环磁选57%股份,转型稀贵装备业务 [83][86] - 甘肃能化在建项目有序推进,景泰白岩子矿井、天宝红沙梁露天矿、刘化化工气化气一期等逐步投产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