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糖

搜索文档
9月18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9-18 10:30
公司业务动态 - 蜀道装备控股子公司签署2468.38万元生产线技术改造施工合同 加速氢能产业布局 [1] - 棕榈股份中标4.33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占公司2024年营收14.12% [3] - 三维股份子公司中标1.58亿元铁路轨枕采购项目 [20] - 天地源子公司以20.15亿元竞得西安高新区住宅用地 [9] - 富临精工控股子公司获宁德时代15亿元预付款 用于磷酸铁锂材料供应 [15] - 永安林业子公司拟开展总投资1.54亿元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 建设规模2.51万亩 [32] - 兴业科技与苏州能斯达签署战略协议 共同研发柔性电子皮肤 [53] - 绿通科技与动力再生签署战略协议 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59] - 民生银行50亿美元中期票据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56] 融资与资本运作 - 五洲交通成功发行2亿元中期票据 利率2.10% 期限3年 [5] - 天地源子公司拟向关联方申请不超过5亿元委托贷款 [7][8] - 应流股份可转债启动发行 9月19日申购 [24] - 鹿山新材增加闲置自有资金理财额度至7.5亿元 风险等级调整至R3级 [24] - 劲旅环境拟使用不超过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30] 政府补助与补偿 - 中粮科技收到3000万元土地征收补偿款 [2] - 长春一东控股子公司获285万元政府补助 占最近年度归母净利润122.78% [4] - 昀冢科技控股子公司获2012万元政府补助 [16] 产品研发与注册 - 欧普康视医用超声雾化器获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11] - 科华生物铁蛋白测定试剂盒获医疗器械注册证 [17] - 精华制药医用海藻酸钠创面敷料获医疗器械注册证 [18] - 上海医药尼可地尔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21] - 广济药业化学原料药维生素B6再注册获批准 [27][28] - 泰恩康全资子公司甲磺酸沙非胺片药品注册申请获受理 [26] - 华海药业子公司获美国FDA批准开展HB0043临床试验 [44]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景嘉微副总裁刘培福辞职 [13] - 华依科技核心技术人员张洁萍退休 [24] - *ST立航实控人、董事长解除留置并恢复正常履职 [42] 股东减持计划 - 芯瑞达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7.34万股 占总股本0.13% [34] - 永鼎股份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4385.97万股 占总股本3% [45] - 皇马科技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500万股 占总股本0.85% [48] - 展鹏科技2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18%股份 [50] - 栖霞建设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150万股 占总股本3% [51] - 莱绅通灵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43万股 占总股本1% [57] - 特发服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38万股 占总股本2% [61] - 圣龙股份控股股东等拟减持不超过709万股 占总股本3% [63] - 阿莱德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80万股 占总股本1.5% [65] 产能恢复与业务说明 - 益佰制药恢复小儿止咳糖浆生产销售 [39] - 安培龙公告机器人力传感器产品收入占比极低 尚未形成批量订单 [41] - 豪恩汽电公告机器人业务产品处于研发阶段 暂未形成收入 [47] 子公司设立与投资 - 凌玮科技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凌硅探索新材料科技 注册资本100万元 [19] 权益分派 - 海象新材拟每10股派现3元 [35] - 粤海饲料拟每10股派现1.13元 [37] 监管措施 - 和顺科技因信息披露问题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26]
中粮科技(000930) - 000930中粮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12:30
阿洛酮糖项目进展 - 公司是国内唯一获准采用酶法工艺生产D-阿洛酮糖的企业,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 - 阿洛酮糖项目正通过自建产能与第三方合作推进,现有装置技术改造全力推进中 [1][4][6] - 公司有信心推动阿洛酮糖产品进入食品领域各应用场景 [1][4][6] 在建工程项目 - 太仓年产55万吨淀粉糖项目(新建) [2] - 榆树年产3万吨丙交酯新建项目 [2] - 成都年产15万吨淀粉糖扩建项目 [2] 战略发展规划 - 通过三大举措构建发展路径:巩固生物质能源业务优势、发展食品原料业务优势、培育生物材料业务优势 [3][7] - 依托新质生产力培育(D-阿洛酮糖项目、丙交酯项目)与精细化运营管理 [3][7] - 构建"业绩增长—价值认可—市值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3][7] 市值管理情况 - 已制定《中粮生物科技市值管理制度》 [7] - 2018年定向增发价9.38元/股,2025年9月12日股价6.2元/股 [7] - 7年间市值缩水59亿元 [7] 政策环境影响 - 国家"反内卷"政策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对公司机遇大于挑战 [6] - 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生物质能源长期机遇 [5] - 公司秉持技术升级与精细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6] 信息披露规范 - 对研发进展、股东人数、财务数据等敏感信息均指引投资者关注定期报告和互动易平台 [7][8] - 未收到中粮集团收购东方集团资产涉及同业竞争的通知 [8]
新规将出台 拟对食用植物油、酒类等液态食品进行准运许可管理
央视新闻· 2025-09-16 00:47
记者昨天(15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为规范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行为,完善重点液态食品道 路散装运输许可和监管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起草了《实行道路散装运 输许可制度的重点液态食品目录(征求意见稿)》《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稿)》《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联单管理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拟对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 实施准入许可与全程联单管理,严防运输污染风险。 新规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于近日出台。 市场监管总局昨天(15日)发布的《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对重点 液态食品散装道路运输实施准运许可管理,督促发货方、承运方、收货方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 全过程管理。《办法》将对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全链条责任加以明确,构建承运方许可准入,发 货方和收货方强化查验,三方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的责任体系,解决运输环节主体责任不明的问题,防 范全过程风险。 曹鑫:《管理办法》规定使用不同的运输容器,应当分别取得准运证,防范混装混运风险;将出库交 付、卸载入库等关键环节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形成闭环管理。 记录食品准运信息 加强全 ...
从田间到舌尖:生物科技如何将玉米变为“零卡糖”
经济观察报· 2025-09-05 12:24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健康饮食零糖风潮深刻改变消费选择 无糖饮料在货架上琳琅满目[1] - 中国饮料消费者中75%因健康选择代糖产品 减糖食品产业变革依赖生物技术[1] - 2024年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约9.1亿美元 中国市场以73%份额主导全球供应格局 欧美市场合计占比约22%[1] 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 依托每年170万吨玉米深加工能力实现全链条生产 玉米经浸泡分离淀粉 水解成葡萄糖 发酵精制得纯度超99.5%赤藓糖醇晶体[1] - 通过菌种构建与工艺优化使发酵周期较行业平均缩短25% 转化率提高5% 自研节能降耗技术使生产能耗降低15%[2] - 组建近200人研发团队包括院士国家杰青和博士 建立四级联动研发体系 拥有山东省最大中试平台线 掌握多种微生物改造技术[2] 产品特性与应用领域 - 赤藓糖醇天然存在于多种食物 被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定无每日摄入限制 具有零热量 不参与血糖代谢 高耐受性和抗龋齿优点[2] - 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等行业 成为元气森林可口可乐雀巢联合利华巴斯夫正大集团等知名企业重要合作伙伴[2] - 提前布局下一代天然代糖阿洛酮糖 甜度约为蔗糖70% 热量仅10% 具有类似蔗糖口感和美拉德反应特性 几乎不参与人体代谢[2] 产业链与战略布局 - 玉米可加工成淀粉糖氨基酸等产品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1] - 阿洛酮糖于2025年7月正式获批为我国新食品原料 公司在该领域已实现多项突破并拥有5项核心技术[2] - 未来将继续深耕功能性产品领域 拓展多方向完善大健康产业价值链 以健康甜味赋能美好生活[3]
探营元气森林供应商东晓生物:赤藓糖醇生产车间的高效与创新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04:0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以合成生物制造和发酵技术为核心 从事多元化玉米精深加工 主要生产动物营养类产品 固体饮料类产品 食品添加剂 有机酸 健康甜味剂等系列产品[1] - 依托每年170万吨玉米深加工能力 实现从基础原料到高附加值产品的全链条生产 包括淀粉糖 赤藓糖醇 氨基酸等[2] - 通过高效协同的产业链体系将玉米价值最大化 除赤藓糖醇外还可加工成淀粉糖 氨基酸 膳食纤维 醇类 有机酸等生物制品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2]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79.93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78.40亿元[1] - 2023年净利润2.98亿元 2024年净利润5.78亿元 同比增长94%[1] - 2023年综合毛利率10.33% 2024年综合毛利率13.91% 同比提升3.58个百分点[1] 生产技术优势 - 通过菌种构建与工艺优化 将赤藓糖醇发酵周期较行业平均水平缩短25% 转化率提高5%[3] - 采用先进膜分离与纯化技术 赤藓糖醇晶体纯度高达99.5%以上[2] - 组建近200人研发团队 含5名博士与40余名硕士 搭建基因编辑 高通量筛选 发酵过程调控等技术平台[3] 市场地位与客户 - 赤藓糖醇产品进入元气森林 可口可乐 雀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链[3] - 产品通过海外8个办事处出口至欧美 东南亚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3] - 2024年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约9.1亿美元 中国市场以73%份额主导全球供应格局 欧美市场合计占比约22%[1] 战略布局 - 当前正积极筹划登陆新三板 公开转让说明书已于6月30日被正式受理[1] - 除赤藓糖醇外 公司提前布局下一代天然代糖阿洛酮糖[3]
从田间到舌尖:生物科技如何将玉米变为“零卡糖”?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03:42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达9.1亿美元 中国市场份额占73% 欧美市场合计占22% [1] - 中国饮料消费者中75%受访者出于健康考量选择代糖产品 [1] - 赤藓糖醇凭借零热量 不参与血糖代谢 高耐受性和抗龋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 保健品 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 [3] 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每年170万吨玉米深加工能力 实现从基础原料到高附加值产品的全链条生产 [2] - 通过菌种构建与工艺优化使赤藓糖醇发酵周期较行业平均水平缩短25% [5] - 采用自研节能降耗技术使生产能耗降低15% 实现废水废菌体的资源化利用 [5] - 赤藓糖醇产品纯度高达99.5%以上 [2] 产品应用与客户合作 - 赤藓糖醇被应用于药剂辅料 药片包衣 吸入剂载体或赋形剂等医药领域 [3] - 公司已成为元气森林 可口可乐 雀巢 联合利华 巴斯夫 正大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3] - 玉米深加工产品线涵盖淀粉糖 氨基酸(赖氨酸 苏氨酸) 膳食纤维 醇类 有机酸等一系列生物制品 [2] 研发体系与技术储备 - 公司组建近200人研发应用团队 包括院士 国家杰青和博士 [4] - 建立四级联动研发体系:专家委员会指导战略 博士团队技术攻坚 硕士团队协助实验与数据分析 专业技术人才负责开发与工艺优化 [4] - 掌握大肠杆菌 谷氨酸棒杆菌 酿酒酵母和解脂耶氏酵母等微生物改造技术 [5] - 建设山东省内最大的中试平台线 [5] 新产品布局与发展战略 - 率先布局下一代天然代糖阿洛酮糖 其甜度为蔗糖70% 热量仅为蔗糖10% [6] - 阿洛酮糖已于今年7月获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成为新食品原料 [6] - 公司已拥有5项阿洛酮糖核心技术 并开发出高酶活菌株 [6] - 未来将拓展肠道益生 功能性氨基酸 稀有功能糖及可降解材料单体等方向 [6]
探寻“零糖”风潮背后:一颗玉米的“甜蜜”新生
齐鲁晚报· 2025-08-30 12:19
行业趋势与市场格局 - 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达9.1亿美元 中国市场以73%份额主导全球供应 欧美市场合计占比约22% [1] - 中国饮料消费者中75%受访者出于健康考量选择代糖产品 减糖需求驱动食品产业变革 [1] - 赤藓糖醇凭借天然与安全特性成为代糖优选 存在于蘑菇葡萄等天然食物中 获WHO/FDA/EFSA等国际权威机构安全认证 [5][6] 公司技术与生产优势 - 公司具备年170万吨玉米深加工能力 实现从原料到高附加值产品的全链条生产 涵盖淀粉糖/赤藓糖醇/氨基酸等多元化产品 [3] - 通过菌种诱变与工艺优化 将赤藓糖醇发酵温度提升2℃ 转化率提高5% 生产能耗降低30% 实现废水废菌体资源化利用 [7] - 采用先进膜分离与纯化技术 产出纯度99%以上赤藓糖醇晶体 建立智能化发酵监控体系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稳定性 [3][7] 产品特性与应用领域 - 赤藓糖醇具有零热量/不参与血糖代谢/高耐受性/抗龋齿特性 被认定为唯一无每日摄入限制(ADI)的天然代糖 [6] - 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药行业 客户包括元气森林/可口可乐/雀巢/联合利华/巴斯夫/正大集团等知名企业 [6] - 新一代天然代糖阿洛酮糖甜度为蔗糖70% 热量仅蔗糖10% 不引起血糖波动 已于2025年7月获中国新食品原料批准 [9] 研发创新与产业布局 - 公司组建近200人研发团队 含院士/国家杰青/博士 建立四级联动研发体系与智能化发酵工程技术体系 [7] - 在阿洛酮糖领域获山东省工信厅立项 开发高酶活菌株并拥有5项核心发明专利 拓展肠道益生元/功能性氨基酸等方向 [9] - 通过玉米原料多元化产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涵盖膳食纤维/有机酸等生物制品 [3]
保龄宝(00228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8 07:4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39,923.89万元,同比增长18.02% [3] - 2025年上半年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9,532.72万元,同比增长37.49% [3] - 2025年二季度营业收入71,444.25万元,同比增长12.63%,环比增长4.33% [3]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13.17%,同比提升1.36% [3] 核心产品表现 - 三大核心产品(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收入66,354.78万元,同比增长32.15% [3] - 减糖甜味剂收入37,152.41万元,同比增长61.22% [3] - 益生元收入18,867.03万元,同比增长20.23% [3] - 淀粉糖及其他收入41,818.54万元,同比下降4.89% [3] - 三大核心产品收入占比47.42%,同比提升5.07% [3] - 三大核心产品综合毛利率17.94%,同比提升1.93% [3] - 益生元毛利率25.03%,同比提升0.62% [3] - 减糖甜味剂毛利率14.94%,同比提升5.56% [3] - 淀粉糖毛利率13.39%,同比提升0.88% [3] 产能与研发进展 - 年产2,000吨DHA藻油毛油项目2025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5] - 年产2,500吨HMOs项目2025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5] - 2025年7月HMOs 2´-FL获国家卫健委批准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 [5] - 2025年3月提交阿洛酮糖酶制剂审批申请,预计下半年获批 [5][7] - 2025年上半年获得3项发明专利授权(含1项美国专利) [5] - 完成2项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及20项国内商标注册 [5] - 参与7项行业标准制定或修订 [5] - 2项省级科技项目通过验收,1项获省级创新大赛二等奖 [6] - HMOs除2´-FL外,新四糖、3´-SL、6´-SL等新品种正在申报准备中 [7] 成本与供应链管理 - 通过工艺优化和供应链管理降低原材料单耗 [3][4] - 采用远期采购和套期保值策略应对玉米价格上涨 [4] - 玉米价格波动对高附加值产品(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影响较小 [9] - 玉米价格2025年二季度达高位,9月新玉米上市后预计下行 [8][9] 国际化与战略布局 - 美国子公司定位为国际化业务试点,成功后向其他地区复制 [9] - 阿洛酮糖产能布局以酶转化法为主,同时具备发酵法技术储备 [7] - 与合成生物学公司合作开发新产品 [7]
调研速递|中粮生物科技接受中信证券等11家机构调研,上半年净利润1.07亿
新浪财经· 2025-08-27 06:2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74.4% [1] - 扣非净利润3190万元,同比增长71.5% [1] - 综合毛利率接近8.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2] - 淀粉糖产品毛利率达12.7%,同比提升约4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策略 - 采用"慢采快销"策略降低库存,在低价区建立原料库存 [1] - 加强期限结合套期保值控制风险 [1] - 通过工艺改造推行系统低成本,持续降低生产综合成本 [1] - 燃料乙醇原料采购均价同比下降10%左右 [2] 产品线与产能布局 - 小特新糖浆产品销量占淀粉糖总销量15%,是重要利润来源 [2] - 成都公司15万吨二期扩建项目九月底投产 [2] - 江苏太仓项目年产能55万吨,总投资近十亿元,四季度开工建设 [2] - 丙交酯项目计划2025年12月底试车,2026年上半年产品投入市场 [2] 创新技术与新品进展 - 酶法制阿洛酮糖获得卫健委批准,赢得市场先发优势 [1]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酶法生产技术,是国内唯一获批阿洛酮糖的上市公司 [2] - 通过合作生产、装置改造和新建生产线三种方式分阶段推进阿洛酮糖生产 [2] - 下游客户在获批前已开展配方研究,获批后研发加速 [2] 市场与销售表现 - 产品总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产销率和开工率较高 [2] - 燃料乙醇市场需求维持在300-350万吨水平,市场占有率高 [2] - 风味糖浆应用领域在茶饮细分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2] - 通过应用配方研发和技术服务提供解决方案式产品供应 [2]
中粮科技(000930) - 000930中粮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7
2025-08-27 05: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74.4% [2] - 扣非净利润3190万元,同比增长71.5% [2] - 综合毛利率接近8.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3] - 淀粉糖产品毛利率达12.7%,提升约4个百分点 [3] - 燃料乙醇毛利率提高近1个百分点 [3] 业务运营策略 - 采取"慢采快销"策略降低库存,低价区建立原料库存 [2] - 加强期限结合套期保值控制风险 [2] - 通过工艺改造推行系统低成本降低生产综合成本 [2] - 小特新产品(风味糖浆/无菌淀粉/变性淀粉)销量占淀粉糖总销量15% [4] 产能建设进展 - 成都公司15万吨果糖扩建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九月底投产 [2][3] - 太仓55万吨淀粉糖新建项目四季度开工,明年底试车 [3] - 丙交酯搬迁项目计划2025年12月底试车,2026年上半年上市 [6] - 4个热电改造项目进展顺利 [2] 新产品布局 - 酶法制阿洛酮糖获卫健委批准,具市场先发优势 [2][5]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酶制剂 [5] - 通过合作生产/装置改造/新建生产线三阶段推进阿洛酮糖产品 [5] - 下游客户在获批后积极推进配方应用研发 [5] 细分业务表现 - 燃料乙醇市场需求维持300-350万吨水平,公司市占率保持高位 [3] - 食品原料板块泰国公司柠檬酸业务利润贡献较大 [3] - 生物材料板块丙交酯产品处于建设期,暂未贡献利润 [3] - 淀粉糖业务成为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3] 未来发展方向 - 燃料乙醇业务需突破非粮原料(如纤维素)和拓展市场需求 [4] - 阿洛酮糖预计在饮料/烘焙/乳制品领域广泛使用 [5] - 进一步完善淀粉糖区域布局并向下游产品延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