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

搜索文档
巴西人的穷
虎嗅· 2025-09-29 07:56
我在巴西的办公室离中方员工食堂有一段距离,每天中午从办公室去食堂吃饭是走过去的,大约十五分 钟,中午的时候路上人多,治安还是能保证的,一般不会这个时候被打劫。到了巴西除了第一周我的前 任HRD带我走过两次之后,就得由我自己走路过去吃那不地道的中餐。 于是在每天中午从办公室走向食堂的那条路上,我就是边走边想各类问题,还得保持清醒防止被本地小 伙子打劫。 走了一周之后我就发现我办公室楼下居然有一个简易足球场,我们那栋办公楼里,有些男员工居然中午 不吃饭跑到那个足球场里光着膀子踢足球,那种满场跑的肌肉感还真是让人恍惚,这些人真是精力充 沛。后来我还发现,我们公司有本地男员工中午也不吃饭参加那个踢球,而我们中方员工中午就是准时 去吃饭,吃完饭还得趴在桌子上睡觉,跟他们那种精力旺盛完全不是一回事。 除了楼下足球场那些本地男员工踢球之外,我还在我们楼下几次碰到我公司的本地前台姑娘,中午就提 着一块布一瓶水,兴高采烈地跟我打招呼。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中午干什么去,要不要请她吃午饭,她 说她中午不吃饭,要去附近的海滩晒太阳,我问晒太阳干什么,她说要把皮肤晒成健康的颜色,那样会 更Sexy,她已经晒了一星期了,而且体重也控制下来 ...
带特产上飞机该注意啥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09:00
针对酒类、刀具等特产运输要求,赵臣介绍,按照中国民航局有关规定,在我国境内乘坐民航班 机,酒类物品不得随身携带(在候机楼隔离区内购买的酒精饮料除外),但可以作为托运行李交运。酒 精浓度未超过24%的酒精饮料不受限制。在零售包装内,酒精浓度在24%以上但不超过70%,盛装于不 超过5升的容器内的酒类,每人托运的总净数量不超过5升。酒精浓度超过70%的酒类严禁托运,家庭制 作的蒸馏酒禁止携带。另外,对于属于旅游纪念品的剑、刀类工艺品,以及家用水果刀、菜刀、餐刀 等,旅客不能随身带进客舱,需要包装好且有限制地托运。 珠宝文玩等高价值特产运输有哪些注意事项?赵臣表示,这类高价值特产不适合托运,建议旅客带 上飞机自行保管。乘坐国际航班时,旅客需要注意出发国以及目的地国家海关是否需要申报这类物品, 可提前查询出入关政策。 临近国庆、中秋假期,外出旅游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在外旅游,大家往往会选购当地美食、工艺 品、纪念品等特产。这些物品带上飞机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南航地服部国际值机值班主任赵臣进行了解 答。 赵臣介绍,对食品而言,比如椰子等液体较多的水果,旅客最好打包后办理托运。因为客舱内空间 狭窄,气味重的物品不建议带上飞机 ...
国际观察|中马跨境“双枢纽”建设助力“空中丝绸之路”发展
新华社· 2025-09-19 22:20
中马跨境"双枢纽"建设进展 - 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合作模式借鉴郑州-卢森堡航空经验 潜力巨大且前景可期[2] - 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进口来源国 航空货运将通过双枢纽进一步拓展[2] - 中马联合声明提出全面航空合作 加强吉隆坡与郑州机场航空物流协作以实现中国-东盟无缝衔接[2] 航空物流与贸易数据表现 - 货运航线从每周1班增至7班 累计运输货物达1.4万吨[3] - 2024年河南省与马来西亚贸易额超160亿元人民币 前7个月同比增长33.5%[3] - 马来西亚在河南累计投资设企70家 跨境电商需求与全货机运力协同推动航线快速增长[3] 跨境物流效率与商品流通 - 马来西亚鲜食榴莲从采摘到河南仅需36小时 实现首次对华出口[3] - 凤梨 山竹 椰子等优质水果通过航空运输进入河南市场[3] - 高效物流与便捷通关助力新市场开拓 体现实际业务合作成果[3] 合作项目与产业拓展 - 共建中马双枢纽产业园 推进航空货运合作与果蔬出口项目[4] - 签署入境旅游包机协议 合作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态势[4] - 冷链物流技术获马方认可 企业期待通过双枢纽平台连接中国14亿与东南亚7亿人口市场[4][5]
“柬中拓展农产品贸易空间巨大”
人民日报· 2025-09-08 03:00
中柬农产品贸易发展 - 柬埔寨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合作蓬勃发展 柬埔寨输华水果清单不断拉长 包括香蕉、芒果、龙眼、椰子和榴莲[7] - 2025年1月至7月柬埔寨主要农产品出口额超过24亿美元 同比增长7.5% 中国是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11]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自柬埔寨进口农产品总额达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2% 占同期双边贸易总额逾1/4[11] 椰子产业发展 - 2023年柬埔寨椰子产量超过25万吨 同比增长2.4%[8] - 柬埔寨椰子获准输华后收购价是果农路边零售价的两倍多 带动一批萧条多年的椰园焕发生机[8] - 企业从中国引进设备推动椰子去皮、分级等工序本地化 大幅提升处理效率与品质[9] 产业升级与就业 - 农民工陆续返乡为柬埔寨椰子加工业注入人才力量 本土企业加快推进流程标准化和完善培训机制[10] - 柬埔寨椰子产业有望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10] - 加工厂工作人员收入与在泰国工作相当 同时能更好照顾家庭[9] 新产品准入与产业扩张 - 柬埔寨正式允许毛燕及食用燕窝出口中国 全国已建成燕屋逾5000座 年产燕窝约百吨[11] - 2021年柬埔寨芒果获准输华后全国短时间内增加200多家芒果干加工厂[11] - 柬埔寨计划建立二维码原产地识别系统 涵盖种植地、加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等信息以提升产品透明度和安全保障[11]
“柬中拓展农产品贸易空间巨大”(第一现场)
人民日报· 2025-09-07 22:16
柬埔寨农产品对华出口增长 - 柬埔寨输华水果清单增至5种 包括香蕉、芒果、龙眼、椰子和榴莲 其中榴莲于今年8月首次通过空运向中国出口2吨 [3] - 2025年1月至7月柬埔寨农产品出口额达24亿美元 同比增长7.5% 中国为最重要出口市场之一 [6]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自柬埔寨进口农产品总额达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2% 占双边贸易总额超25% [6] 椰子产业发展 - 柬埔寨2023年椰子产量超25万吨 同比增长2.4% 2024年2月正式实现对华新鲜椰子出口 [4] - 中资企业以高于本地零售价两倍多的价格收购椰子 带动西哈努克省等地产能复苏 [4] - 引进中国自动化加工设备 实现去皮分级工序本地化 提升处理效率与品质 [5] 产业链升级与人才流动 - 柬埔寨全国新增200多家芒果干加工厂 推动加工环节本地化 [7] - 具备国际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返乡就业 为加工环节注入人才力量 [5][6] - 本土企业推进流程标准化与培训机制 提升农产品加工附加值 [6] 新增贸易品类与质量管控 - 中国海关总署批准柬埔寨毛燕及食用燕窝对华出口 全国已建成逾5000座燕屋 年产量约100吨 [7] - 柬埔寨计划建立二维码原产地识别系统 覆盖种植地、加工工艺和质量标准信息 [6] - 2025年新增3类农产品对华出口许可 合作阶段从准入许可转向产业提质 [7]
柬埔寨输华农产品清单拉长,带动当地产业加快升级 “柬中拓展农产品贸易空间巨大”(第一现场)
人民日报· 2025-09-07 22:10
中柬农产品贸易发展 - 柬埔寨输华水果清单增至5种 包括香蕉 芒果 龙眼 椰子和榴莲 其中榴莲于今年8月通过空运首次对华出口2吨[1] - 2025年1月至7月柬埔寨农产品出口额超24亿美元 同比增长7.5% 中国为最重要出口市场之一[4] - 2023年柬埔寨椰子产量超25万吨 同比增长2.4% 2024年2月正式实现对华新鲜椰子出口[1] 椰子产业升级 - 中国企业以两倍于本地零售价收购椰子 带动西哈努克省等产区果园复兴 并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2] - 引进中国去皮分级设备 建设现代化加工厂 提升处理效率与品质 并计划扩建车间应对大订单[3] - 推动产业标准化 完善培训机制 提升附加值 未来有望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3] 贸易便利化与质量保障 - 柬埔寨计划建立二维码原产地识别系统 涵盖种植地 加工工艺和质量标准信息以提升透明度[4] - 中国海关允许柬埔寨毛燕及食用燕窝对华出口 全国已建成燕屋超5000座 年产燕窝约百吨[4][5] - 2021年柬埔寨芒果获准输华后 全国新增200多家芒果干加工厂[5] 双边贸易数据 -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自柬埔寨进口农产品总额达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2% 占双边贸易总额逾1/4[4] - 中国为柬埔寨第一大农产品贸易国 今年新增3类农产品对华出口[5]
椰子咖啡香料等16大专业展区! 2025第三届海食会精彩抢先看→
中国食品网· 2025-08-27 09:36
核心观点 - 第三届海南国际热带食材供应链博览会以聚焦全球热带好食材和打造双循环贸易平台为主题 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预计吸引全球50多个热区国家地区的近4000家品牌参展[1] - 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与区位优势 致力打造贯通国内国际市场的高效食材供应链枢纽 成为全球热带食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B2B盛会之一[3] 展会规模与结构 - 展览总面积达50,000平方米 设立食品饮料馆、椰子咖啡香料馆、海产禽牧冻品馆和餐饮供应链馆等4大展馆16大专业展区 全面覆盖热带果蔬、海产水产、禽牧肉类、调味品、跨境电商、冷链物流及餐饮科技等全产业链环节[6] - 特别设立咖啡、椰子及香料调味品三大特色展区 集中呈现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优质咖啡豆 海南本土精深加工椰制品以及创新热带复合调味料[6] 参展企业与国际化水平 - 吸引正大集团、远东集团、双汇、金锣、鲁花、锅圈食汇、南国、椰树、春光、独凤轩等国内食品龙头企业参展[8] - 马来西亚清真食品展团、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多哥、马里等热带地区国家优质行业企业参展[8] - 已完成招商总任务的80%以上 30多个国际使领馆和商协会国际展团已达成合作 国内多个热区省份也将组团参展[10] 创新服务体系 - 创新推出五大帮卖服务体系 通过展会、活动、电商、新媒体和品牌五大板块 为企业提供展期加全年订单转化服务[12] - 展会帮卖通过海外展加国内展双轨模式 联动中食展、进博会及泰国、印尼等国家知名食品展[12] - 电商帮卖依托自有平台热卖通和采实惠 直链超10万采购企业 协同京东、天猫提供全链路服务[12] - 新媒体帮卖整合央视、抖音、头条及千人网红矩阵 开展产地探访、工厂直播、达人带货[12] 展品内容与产业链覆盖 - 展品涵盖越南巴沙鱼、智利蓝鳍金枪鱼、法国贝隆生蚝、澳大利亚龙虾等国际甄选水产品[15] - 包括宁德大黄鱼、湛江生蚝、阳澄湖大闸蟹等国内地标水产 海南本土优质海产如和乐蟹、马鲛鱼、石斑鱼等集中展示[15] - 咖啡、椰子、酸汤、热带香料及禽牧特色产品多维度呈现热带作物产业化与高值化成果[16] 配套活动与行业赋能 - 举办40余场高端论坛及赛事 包括国际热带食材产业发展主论坛、全球供应链合作论坛、产业首发首秀盛典、TOP100大赛评选等[18] -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举办2025三品全国行海南站暨海南自贸港消费品工业招商推介活动[18] - 金椰奖金勺杯等权威赛事继续挖掘传统优质食材、技术创新食材与地域特色食材[18] 传播与品牌建设 - 联合央视、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海南日报等媒体 深度协同第一展会网、火爆餐饮食材招商网等行业垂直平台[21] - 整合小红书、抖音、微博等新媒体资源 构建跨媒介、跨地域、跨圈层的全球传播网络[21] 战略定位与行业意义 - 推动热带食材产业全球互联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25] - 通过关税优惠与贸易便利 有效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推动食材产业与跨境贸易、精深加工、数字供应链深度融合[3]
泰国与阿根廷加强经济联系
商务部网站· 2025-08-26 17:42
贸易合作进展 - 泰国寻求加强与阿根廷贸易投资机会 重点在汽车及零部件 食品和消费品出口领域 [1] - 双方讨论加强经济合作可能性 以纪念建交70周年 [1] 阿根廷市场开放政策 - 阿根廷实施自由贸易政策 降低本国无法生产商品进口税 允许更多进口商品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1] - 阿根廷有兴趣开放市场接纳泰国农产品 特别是芒果和椰子等水果 [1] 双边贸易数据表现 - 今年前6个月泰国与阿根廷贸易总额达10.8亿美元 其中泰国出口8.83亿美元 同比增长24.2% [1] - 泰国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汽车 汽车零部件和配件 内燃活塞发动机及其零件 机械及零部件 钢铁制品以及橡胶制品 [1] - 泰国进口总额1.99亿美元 主要产品包括新鲜 冷藏和冷冻水生动物 动植物产品 植物及植物产品 以及药品 线绳与纤维 [1]
热带农业“芯片”不断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7-22 22:07
热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果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机构与企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和成果转让协议,展示热带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成果180多项 [1] - 我国热带地区陆地面积48万平方公里,分布2万多种高等植物,种质资源是种业发展重要战略资源 [1] - 全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量达9万余份,甘蔗、荔枝、龙眼等资源保存量居世界第一,橡胶树、芒果等居世界第二 [1]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 "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部投入专项资金支持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研究,出台《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 [2] - 全国建成105个热作种质资源圃(库),研发离体保存技术300余项,制定标准330余项 [2] - 完成橡胶树、木薯等15种重要热带作物全基因组测序,相关成果占全球同类研究70% [2] 区域发展成果 - 海南建成46个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圃(库),新收集地方特色资源1180份,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保存1.3万份资源 [2] - 全国审定认定热作品种200余个,登记品种40余个,主推品种覆盖率超90% [2] - 耐寒抗风橡胶树品种"热研917"等推动亩产提升50%以上,自主品种覆盖率超80% [2] 科研机构贡献 - 中国热科院牵头天然橡胶、木薯、香蕉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建立完整热作研发体系 [3] - 选育热带作物新品种500多个,研发科技产品300多种,推动产量提高、品质提升 [3] 现存问题与发展建议 - 热作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起步晚、基础弱,引进资源以商业化品种为主,保护保障水平不足 [3] - 资源圃设施条件落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种质资源系统评价利用有待加强 [3] - 专家建议加快资源引进收集,强化圃(库)建设,完善收集保存体系,提升保存效率和质量 [4] - 建议加强精准鉴定技术和高效育种技术研发,发掘创制优异种质,完善资源共享利用体系 [4]
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量稳步提高
新华社· 2025-07-18 11:21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 - 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量达9万余份,资源圃(库)数量达105个 [1] - 研发了天然橡胶、木薯等300余种作物组培离体保存技术 [1] - 荔枝、龙眼种质资源保存量世界第一,橡胶树、芒果保存量世界第二,木薯、油棕、菠萝、椰子保存量均居世界前五 [1] 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成果 - 截至2024年底国家和省级累计审定认定超200个热带作物品种,登记品种数40余个,申请新品种权280个 [1] - 主推品种全国覆盖率超过90% [1] - 耐寒抗风橡胶高产品种"热研917""热研879"实现新植胶园新品种覆盖率超80%,完成对引进品种的更新替代 [2] 产业地位提升 - 香蕉产业从零星种植跃升至世界第二 [2] - 橡胶树种植从空白国跃升为世界第四大植胶国 [2]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引进收集,强化资源圃(库)建设,开展优异种质精准鉴定 [2] - 推动先进育种技术应用,创新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2] - 完善资源共享利用体系,探索建立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