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

搜索文档
五粮液参股车企推出75折购酒特权
第一财经· 2025-09-04 12:12
公司业务动态 - 五粮液集团参股公司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推出新车购买权益 车主可享受75折购买五粮液各款白酒包括第八代普五的优惠 [1] - 凯翼汽车于今年6月发布拾月Mate系列新版本 售价区间为5.99万元至6.99万元 [1] - 具体购车权益通过凯翼汽车App实现 购车后注册会员即可显示打折商品 涵盖五粮液全线酒产品 [1] 产品定价详情 - 凯翼汽车App销售500ml 52度八代普五价格为1100元/瓶 同时销售1008元/6瓶装的员工酒 产品包装显示为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 - 五粮液官方表示不了解凯翼汽车销售称买车后可75折购酒的相关情况 [3] 公司股权结构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 注册资本约47.3亿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技术开发与咨询服务、汽车及零部件生产、进出口业务等 [3] - 五粮液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凯翼汽车1.33%股份 [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凯翼汽车产销量突破6万辆 出口同比增长超300% 累计用户规模突破30万 [3] - 公司已构建覆盖SUV、轿车、MPV的全品类产品矩阵 推出炫界、轩度、昆仑、拾月等多款车型 [3] 知识产权布局 - 公司已申请注册"凯翼拾月 MATE""凯翼拾月"等商标 国际分类涉及建筑修理、运输工具等领域 部分商标已注册成功 [6]
行业生态更完善 应用场景更丰富 国资央企加力布局人工智能赛道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22:11
央企人工智能布局加速 - 中国移动上半年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收入达"几十亿元数量级" [1] - 国家能源集团"擎源"、中国石油"昆仑"等大模型相继投用 [1] - 中央企业已布局16个重点行业800余个场景 [1] - 国资央企通过加大投入与资本运作提速,塑造新产业优势、培育新动能 [1] 央企人工智能业务表现 - 中国电信上半年智算数据中心收入同比增长7.4%,天翼云收入达573亿元,推出80余个行业大模型、30余个行业智能体,服务行业客户超2万家 [2] - 中国联通算网数智业务上半年收入达454亿元,占比提升至26%,AIDC签约金额同比增长60%,计划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 [2] - 中国移动总智算规模达61.3EFLOPS,AI+DICT签约项目达1485个,下半年人工智能投资力度快于上半年 [2] 行业大模型落地与趋势 - 国家能源集团"擎源"、中国建材集团"晓妙"、中国移动"九天"3.0、中国联通"元景"等大模型成果显著 [3] - 央企人工智能业务将呈现三大趋势:系统级场景优势转化为可开放产品、从自用转向输出、央地协同助力稳投资 [3] 地方国资开放应用场景 - 广州发布60个市属国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大模型备案总数达33款,产业基金规模超700亿元 [4] - 深圳推出"滚动式发布"模式,首批遴选100个优质应用场景 [4] - 浙江国资委发布首批2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涵盖8大重点领域 [4] 政策支持与生态培育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落地战略性高价值应用,强化顶层设计,打造人工智能+科学、生物医药等应用标杆 [6] - 统筹规划智算集群建设,对外提供普惠高效算力服务,开放央企人工智能能力降低创新门槛 [6] - 整合资金、产业、数据等优势资源,支持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6]
国资央企加力布局人工智能赛道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20:16
央企人工智能布局加速 - 中国移动上半年人工智能相关收入达"几十亿元数量级",总智算规模达61.3EFLOPS,AI+DICT签约项目1485个 [1][2] - 国家能源集团"擎源"、中国石油"昆仑"、中国建材"晓妙"等行业大模型相继投用,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升级至3.0版本 [1][3] -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已布局16个重点行业800余个场景 [1] 运营商AI业务表现 - 中国电信上半年智算数据中心收入同比增长7.4%,天翼云收入573亿元,推出80余个行业大模型 [2] - 中国联通算网数智业务收入454亿元(占比26%),AIDC签约金额同比增60%,计划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 [2] 地方国资场景开放 - 广州发布60个国企AI应用场景,大模型备案33款,产业基金规模超700亿元 [3] - 深圳国资推出"滚动式发布"模式,首批100个优质场景包括"水管家智能体" [4] - 浙江国资委发布26个"人工智能+"场景清单,覆盖交通、制造等8大领域 [4] 政策与生态支持 - 国务院国资委提出打造"人工智能+科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应用标杆,超前布局智算集群 [5] - 专家建议构建战新产业生态环境,支持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6] 行业发展趋势 - 央企AI业务将呈现场景开放化("央企搭台、多元主体唱戏")、服务输出化(运营商云转为公共服务)、央地协同化三大趋势 [3] - 地方国资需结合制造业、金融业等领域优势推动AI与实体经济融合 [4]
路线之争落幕 多元攻势开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1 11:25
行业技术路线多元化趋势 - 车企从单一技术路线转向多元化布局,小鹏计划2023年四季度推出增程车型G9和X9,并将技术下放至15万元级MONA系列 [2] - 广汽明确表态要抓住增程和混动市场机会,理想汽车推出第二款纯电车型i8,小米汽车预计2026年推出增程SUV"昆仑" [2] - 行业集体战略转向标志着电动化进入"多元协同"新阶段,纯电与插混(含增程)将长期共存 [2][3] 技术路线市场定位 - 纯电车型在充电设施完善、用户出行规律场景中具备舒适性、静谧性和长期使用成本优势 [3] - 插混(含增程)凭借"可油可电"灵活性解决里程焦虑,适配充电不便、长途出行或偏远地区用户 [3] - 蔚来计划2026年推出增程车型专供中东、北非和欧洲市场,因当地基础设施未准备好大规模电动化 [4] 车企战略调整逻辑 - 理想汽车从增程转向纯电是既定战略,早期通过增程培养用户习惯,待超充桩数量增至千万根、800V高压平台等技术成熟后推出纯电车型i8 [6] - 小鹏、小米从纯电拓展增程路线,因大型车(如7座SUV/MPV)在纯电路线上面临续驶里程与用户心理双重挑战 [7] - 技术路线选择核心逻辑是锚定长期方向同时尊重市场实际需求 [7] 工程原理对技术路线的影响 - 车辆重量与续驶里程存在临界点:轻量化车型(如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海鸥)适合纯电,可形成"轻上加轻"良性循环 [8][9] - 大型车(三排座SUV/MPV)越过临界点后需更大电池导致重量激增,增程/混动通过汽油高能量密度更高效解决里程问题 [9] - 临界点随CTB技术、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动态变化,但轻量化优势区纯电更优、重型车增程/混动更优的逻辑不变 [10]
品牌矩阵构建锦江酒店增长引擎
全景网· 2025-07-17 05:29
品牌矩阵与市场定位 - 公司拥有从经济型到高端的全品类酒店品牌矩阵,包括锦江之星、七天(经济型)、维也纳国际、麗枫、希岸(中端)、J、昆仑(高端)[1] - 经济型品牌以高性价比和广泛门店分布占据大众市场份额,中端品牌通过特色主题设计(如薰衣草元素、女性专属服务)精准定位细分客群,高端品牌提供奢华设施和文化体验[1] - 截至2024年末,旗下中档及以上酒店占比达60.76%,成为市场主导力量[3] 运营体系与规模扩张 - 公司实施"三合一"改革,整合WeHotel互联网平台、GPP采购平台、SSC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会员系统、积分规则、管理系统的"三统一"[2] - 截至2024年末,已签约酒店超1.7万家,客房总数164万间,有效会员突破2亿人,已开业酒店13416家[2] - 通过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等举措,业务覆盖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2] 战略升级与财务表现 - 提出"12+3+1"品牌战略:2028年前打造12个千店品牌,培育3个核心中高端品牌(锦江都城、丽芮、丽柏),探索1条度假赛道[3] - 部分品牌创新升级,如丽芮酒店融入艺术、音乐、时尚元素吸引年轻消费者[3] - 2024年营业收入140.63亿元(国内95.65亿元,海外42.56亿元),境内有限服务型酒店RevPAR达157.47元[3] 资本运作与未来规划 - 公司递表港交所拟实现"A+H"双上市,募资用于海外拓展、数字化转型、偿还贷款及补充营运资本[3] - 未来将推进国内品牌下沉与中高端城市布局,同时加大对欧洲、亚太等国际市场的投入[3]
亏转盈,东风发力了
雷峰网· 2025-03-28 13:32
核心观点 - 东风集团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营收1061.97亿元同比增长6.9%,归母净利润0.58亿元,较2023年亏损38.87亿元大幅改善 [2][8] - 岚图品牌成为转型亮点,2024年交付8.57万辆同比增长70%,毛利率跃居行业第二,占集团新能源销量比重提升至22% [3][9] - 公司通过资产瘦身、合资产能转型、与华为合作等举措推动转型,但新能源渗透率20.8%仍低于行业40.9%平均水平 [12][14] - 与小米汽车潜在合作可能成为2025年关键变量,东风在产能和供应链方面具备优势 [17][20][21]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1061.97亿元同比增长6.9%,毛利率12.8%提升2.9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174亿元同比激增88% [8][9] - 自主乘用车销量43.89万辆同比增长26.4%,毛利率12.9%提升8.4个百分点,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8][9] - 合资品牌乘用车销量110.52万辆,新能源车销量39.46万辆同比增长13.4%,占总销量20.8% [8][9] - 税前亏损11.63亿元同比收窄81.3%,盈利依赖32.66亿元政策补助 [8][14] 业务转型 - 岚图梦想家上市后成为新能源MPV市场第一,终端售价39万元,上市20天订单1.8万台 [12][13] - 与华为合作采用"HI模式",岚图和猛士品牌将首批搭载鸿蒙座舱,智能化团队扩至1500人 [12][13][15] - 出售非核心资产并缩减日系合资产能30%-50%,部分转为电动车产线或出口业务 [12][20] - 2025年目标销量300万辆,其中新能源100万辆,海外出口50万辆,计划推出7款新乘用车车型 [10][15] 潜在机会 - 小米汽车SU7累计交付18.6万台,锁单量36万台,产能不足可能寻求与东风合作代工 [17][19][21] - 东风武汉云峰基地改造一体化压铸工厂,预计9月投产,年产轻量化部件20万件,可能服务小米 [21][22] - 东风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明显,在武汉本地即可完成整车制造,与小米武汉第二总部地理契合 [20][21] 竞争挑战 - 华为"HI模式"合作伙伴增多(广汽、上汽、长安),东风需差异化竞争 [13][15] - 存货增加9.39亿元反映部分车型库存压力,新能源资本开支177亿元带来未来折旧压力 [14][15] - 多品牌战略导致资源分散,三大新能源品牌采用不同技术平台 [6][15]
国资委加快推进“AI+”行动
中国基金报· 2025-03-25 13:54
国资委推进"AI+"专项行动 - 国务院国资委连续两年召开专题推进会并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指导央企紧盯发展态势和服务国家战略 [1] - 央企定位为国家智算基础设施重要供给者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重要破题者和产业体系化布局重要组织者 [1] - 专项行动在应用 算力 数据和模型等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领域取得积极成效 [1] 人工智能场景应用 - 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 能源电力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超500个场景布局人工智能应用 [2] - 国家电网打造"光明"大模型 为电网安全运行和新能源消纳提供支持 [2] - 中国石油发布能源化工"昆仑"大模型 落地油气勘探开发和装备工程设计场景 [2] - 中国电子研发"源启"金融大模型 助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信贷和监管合规业务 [2] 智算基础设施建设 - 运营商打造"息壤""云骁""慧聚"等央企算力平台 面向社会开放公益性算力基础服务 [3] 数据资源建设 - 在交通物流 金融服务和工业制造等重点行业汇聚一批高质量数据集 [4] - 参与多个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并投资参股专精特新数据企业 [4] - 形成一批行业领先的标准化产品 [4] 大模型技术发展 - 中国移动"九天" 中国电信"星辰"和中国联通"元景"等千亿级大模型具备全模态和复杂推理能力 [5] - 联合产业央企 民营企业和高校院所打造一批行业大模型 [5] 未来发展规划 - 继续深化"AI+"专项行动 突出应用领航和深度赋能 [5] - 瞄准战略意义强 经济收益高和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 [5] - 分批构建重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 提升通用数据集质量和多样性 [5] - 积极引导央企加大资金投入 坚持产投结合和以投促产 [6] - 优化人才引育体系 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 [6] - 加快掌握"根技术" 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