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黄金止咳颗粒

搜索文档
长春高新急了!释放重磅单品、BD、港股IPO三重利好
搜狐财经· 2025-09-01 15:08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日公司股价罕见涨停至113.37元 创近半年新高[1] - 股价上涨源于管理层对创新药业务的高调预期 而非当期业绩驱动[1]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 同比微降0.54%[1] -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42.85%[1] - 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上半年收入54.69亿元 同比增长6.17%[2] - 金赛药业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37.35% 主要因销售费用大幅增加[2] 核心业务面临挑战 - 生长激素业务持续承压 2024年金赛药业首次出现收入与净利润双降[2] - 短效生长激素粉针和水针相继遭遇集采冲击[2] - 自费市场消费疲软导致生长激素增长失速[2] - 长效水针迎来直接竞争 特宝药业5mg规格产品挂网价仅1798元/支[4] - 金赛药业6mg规格长效水针市面价格约3500元/支 丧失价格优势[4] - 安科生物与维昇药业合作产品预计下半年获批[5] - 诺和诺德长效产品国内上市申请已获受理[5] 创新药业务布局 - 预计2024年创新药产品收入及海外授权收入将突破10亿元[1] - 2025年创新药收入目标突破15亿元[1] - 2027年创新药等其他收入将首次超过传统生长激素业务[1] - 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 定价8988元/支 预计峰值销售额达50亿元[1] - 该产品为国内首款抗人IL-1β单抗药物 用于痛风镇痛消炎[6] - 目前仅三生国健同靶点药物申报上市 竞争格局良好[6] - 预计2024年伏欣奇拜单抗销售额约1亿元 2025年达6-10亿元[6] - 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针对癌症恶病质 预计2024年销售额1亿元[7] - 若进入医保 2026年销售额预计达5亿元[7] 研发与对外合作 - ADC技术平台获诺华、强生、辉瑞等跨国巨头接洽[9] - B7-H3靶点ADC产品已吸引国际药企关注[9] - 预计BD授权首付款可达2亿美元以上[1] - 2025-2030年计划每年新增10-15个IND申报[9] - 2030年海外授权收入目标50-80亿元[9] 资本市场计划 - 公司计划2026年开启港股IPO[1] 应对竞争策略 - 公司将适当调整生长激素产品价格[5] - 开拓成人市场应对竞争[5] - 预计2026年生长激素业务触底反弹[5] - 依托品牌和临床覆盖优势维持市场地位[5]
长春高新(000661):创新转型投入期 静待成果兑现
新浪财经· 2025-08-31 02: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扣非归母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下降40.55%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6.05亿元同比增长4.16% 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下降40.75% 扣非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下降39.3% 收入基本符合预期但利润受费用投入影响略低于预期 [1] 业务分部表现 - 金赛药业营业收入54.69亿元同比增长6.17%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下降37.35% 生长激素保持稳健增长 [2] - 百克生物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下降53.93% 归母净利润-0.74亿元 疫苗业务明显承压 [2] - 华康药业营业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3.40% 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4.12% [2] - 高新地产营业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0.76% 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下降70.34% [2] 费用投入与创新进展 - 研发投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17.32% 用于人才建设和创新管线布局 [3] - 销售费用23.86亿元同比增长23.43% 用于完善销售团队及合规建设并推进新产品销售 [3] - 伏欣奇拜单抗及小儿黄金止咳颗粒已步入商业化阶段 美适亚获CSCO指南I级推荐 [3] - 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 亮丙瑞林注射乳剂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处于注册申请阶段 [3] 研发管线布局 - 双靶点ADC药物GenSci143/GenSci139预计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 [4] - PD-1激动剂GenSci120获4项适应症临床批件 APRIL/BAFF双靶点拮抗剂GenSci136及IL-1α/β双抗GenSciB005布局自免领域 [4] - NK3R拮抗剂GenSci074/GenSci146布局女性健康 双功能分子GenSciP133突破骨质疏松治疗 [4] - SLC6A19抑制剂GenSciP144针对苯丙酮尿症 TSHR拮抗剂GenSci098进入临床 双功能融合蛋白GenSciP148治疗眼底疾病 [4] 业绩展望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至-0.58%/3.62%/4.44%(原预测0.6%/5.6%/5.8%) [5]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19.71/19.75/20.38亿元(原预测23.4/25.3/28.0亿元) 同比增速-23.69%/0.22%/3.19% [5] - 对应EPS分别为4.83/4.84/5.0元 以2025年8月29日股价计算2025-2027年PE分别为21.33/21.28/20.63倍 [5]
【长春高新(000661.SZ)】注射用伏欣齐拜单抗获批上市,创新转型持续深化——更新点评(王明瑞/黄素青)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09 14:25
核心观点 - 公司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研发的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是国内首个用于治疗成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IL-1抑制剂,标志着公司创新转型的重要成果 [3]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4年研发投入26 90亿元同比+11 20%,占营收比例19 97%同比+3 36pp,多款新产品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目录 [4] - 公司创新管线布局丰富,聚焦儿童健康、女性健康等领域,多款产品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商业化能力持续提升 [5][6] - 公司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并回购A股股票,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和增强团队激励 [7] 研发进展 - 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是国内首个用于成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IL-1抑制剂 [3] - 24H1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黄体酮注射液(II)等获批上市,后者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 [4] - 合作引进的美适亚?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小儿黄金止咳颗粒等新产品陆续上市 [4] - 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等产品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4] 研发投入与管线布局 - 24年研发投入26 90亿元同比+11 20%,占营收比例19 97%同比+3 36pp,其中费用化21 67亿元,资本化5 23亿元 [4] - 长效生长激素成人生长激素缺乏适应症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5] - 与司美格鲁肽联合用药用于增肌减脂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5] - 亮丙瑞林注射乳剂用于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绝经前乳腺癌适应症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6] - 金妥昔单抗注射液用于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6] 商业化能力 - 24年销售费用44 39亿元同比+11 81%,占营收比例32 97%同比+5 71pp [6] - 24年底销售人员数量较23年底增加1840人至4995人 [6] 资本运作 - 启动H股上市前期筹备工作,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和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7] - 24年11月以来回购A股股票,拟用于核心团队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7]
年诊疗量超16亿人次!中医药法护航“中华瑰宝”
新华社· 2025-07-01 13:56
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总诊疗量超16亿人次,较2023年明显增长 [1][3] - 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97.1万人,中药饮片抽检质量整体合格率提升至97%左右,中成药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2] - 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升达到24.62% [2] 政策支持与法律框架 - 中医药法自2017年施行以来推动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范的出台,包括《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 [1]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加快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1] 中医药服务网络与能力 - 我国基本实现了地市办中医医院全覆盖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全覆盖 [2] - 武汉市硚口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了中医诊室、中药房等设施,并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3]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24年1月至5月的日均诊疗量超过一万人次 [3] 中药创新与研发 - 2021年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已有53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其中包括25个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 [4] - 2019年以来已有6个儿童专用中药新药获批 [4] 中医药文化推广与国际影响 - 中药梳、药枕、中药香囊等文创产品热销,中式养生茶饮流行,中医药文化夜市火爆出圈 [5] - 我国推动世界卫生组织制订新一轮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与世卫组织联合举办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 [5] - 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发布121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5] 未来发展潜力 - 国家层面有待出台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 [6] -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诊疗和知识普及中发挥更大作用 [6] - 中医药"走出去"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 [6]
生长激素龙头的“生长痛”:降价、竞品两头夹击,转型成效尚待观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06:18
行业现状 - 中国生长激素市场规模从2018年6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1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34%份额,成为全球第一大用药国[2] - 2022年广东联盟集采导致产品价格下降,行业龙头业绩承压[2] - 2024年长春高新和安科生物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下滑,长春高新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5.66%,净利润下降44.95%,安科生物收入与净利润下降约4%[2] 公司业绩下滑原因 -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2023年收入贡献超76%,生长激素相关收入占比超90%,但2024年营收同比降低3.73%,净利润缩水近40%[3] - 安科生物生长激素销售收入占合并收入近70%,2024年该业务下滑导致整体收入未达预期[3] - 长效生长激素领域竞争加剧,特宝生物、维昇药业、诺和诺德等多家企业提交上市申请,金赛药业作为唯一长效生长激素生产商面临最大冲击[3] 公司转型布局 - 长春高新计划向儿科、女性健康、抗衰老等多领域拓展,非生长激素业务收入占比仅接近10%[4] - 长春高新2024年1月获批小儿黄金止咳颗粒,伏欣奇拜单抗注射液已申报上市,另有4款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4][5] - 安科生物通过肿瘤治疗领域转型,首款抗体药物安赛汀2024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已完成全国31省挂网[5] 新产品研发进展 - 长春高新子公司GenSci128片在美国获批临床试验,用于TP53 Y220C突变实体瘤[1] - 安科生物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孕妇早产[1] - 安科生物长效生长激素PEG-rhGH完成3期试验但尚未获批,另有2款长效产品在研[3]
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 我国中药新药上市步伐加快
新华社· 2025-05-28 03:09
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加速 - 国家药监局近期批准中药1.1类创新药小儿牛黄退热贴膏上市,为1至5岁发热儿童患者提供新治疗选择 [1] - 2025年以来已有小儿黄金止咳颗粒、芪防鼻通片、复方比那甫西颗粒等多个中药创新药获批 [1] - 2021年以来共有52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显示审批速度明显加快 [1] 政策与研发驱动因素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支持基于经典名方、名医经验方的中药新药研发,特别强调儿童用中成药创新 [1] - 中药审评审批机制改革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证据体系 [1] - 医疗科研机构通过"临床-基础-转化"全链条创新推动中药从经验方改良向精准机制研究转型 [2] 研发模式创新 - 西苑医院呼吸科应用40多年的临床验方"麻荆宣肺颗粒"正通过优化审评路径加速转化 [2] - 产学研合作模式打通"研发-生产-上市"链条,实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2] - 现代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技术应用提升中药研发科学性 [2] 市场需求变化 - 健康意识提升和传统文化认同推动中药市场需求增长 [2] - 企业投资和研发热情高涨间接促进新药快速上市 [2] 研发新特点 - 2021年以来获批的52个中药新药中,23个为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 [3] - 经典名方挖掘成为重要研发方向,国家已发布两批共324首经典名方目录 [3] -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基因组学等技术引入使研发更精准高效 [3] 临床应用价值 - 中药新药加速上市正在重构诊疗模式,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 [4] - 在肿瘤治疗中采用"中药复方+放化疗"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4] - 政策聚焦重大慢病、疑难疾病等领域,推动临床疗效突出的中药创新药 [4]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平衡传统优势与现代创新关系,完善疗效评价体系 [4] - 推动上市后真实世界证据研究,准确传达中药价值 [4] - 持续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加快中药新药上市 [4]
长春高新近20年来年度收入首次同比下滑 2024年和一季度净利润降幅均超4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0 14:3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66亿元,同比降低7.55%,归母净利润25.83亿元,同比降低43.01%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29.97亿元,同比减少5.66%,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减少44.95% [1] - 2024年为近20年来首次年度收入同比下滑 [2] 业务板块分析 - 基因工程制药(金赛药业)2024年总收入106.71亿元,同比降低3.73%,归母净利润26.78亿元,同比降低40.67%,国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4%至0.99亿元 [2] - 生物疫苗(百克生物)2024年收入12.29亿元,同比降低32.64%,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降低53.67% [2] - 房地产(高新地产)2024年收入7.56亿元,同比降低17.32%,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降低80.09% [3] - 中成药(华康药业)为唯一保持业绩正增长的重要子公司,但营收占比仅为个位数 [3] 费用与人员变动 - 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1.20%至26.90亿元,占收入比重提升至19.97% [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81%至44.39亿元 [3] - 销售人员从3155人增加到4995人,同比增加近六成,研发人员从1329人减少到1264人,同比减少4.89% [3] 产品研发进展 - 小儿黄金止咳颗粒2024年1月获批上市 [4] - 伏欣奇拜单抗注射液(水剂)2024年1月申报上市 [4] - 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粉剂)2023年4月申报上市,预计2024年内获批 [4] - 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研发进度推迟至2026年6月30日 [4] - GenSci098注射液、GenSci122片、GS1-144片已在美国获批临床试验 [5][6] - 终止长效生长激素美国申报项目,计提减值准备1.33亿元 [6] 市场与股价 - 股价从2020年历史高点683.78元下跌至90元左右 [3] - 生长激素被纳入集采在即,市场关注创新产品变现能力 [3] 分红与回购 - 拟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占2024年净利润的56.81% [1]
长春高新分析师会议-20250319
洞见研报· 2025-02-22 07:4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提供明确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核心观点 - 长春高新在确保生长激素产品业绩稳定增长的同时 积极加强新业务培育和国际化布局 [19] - 公司通过AI技术赋能研发效率提升 包括与天鹭科技合作完成全球首款AI设计蛋白质产品的开发 [21] - 生长激素产品适应症覆盖广泛 包括儿童领域的ISS特发性身材矮小等9项适应症及成人领域的3项适应症 [21] - 生长激素正开拓与GLP-1联合用于减重的应用场景 形成功能互补 [22]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长春高新 所属生物制品行业 接待时间为2025年02月20日 [1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公司董事会秘书李洪谕 [13]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机构包括昆仑信托 长江证券 博时基金 海通证券 渤海汇金等23家机构 [1][14][15] - 机构类型涵盖信托公司 证券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城市商业银行 投资公司及其他类型机构 [14][15] 重点产品进展 - 小儿黄金止咳颗粒(国家1.1类创新药)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 正有序推进市场推广和生产销售 [19] - 伏欣奇拜单抗注射液(水剂)于2025年1月申报上市 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粉剂)于2024年4月申报上市 预计2025年内获批 [19] - GenSci120注射液于2025年1月和2月获得境内临床试验批准 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4项适应症 [19] - GenSci098注射液于2024年8月获得境内及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 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 [20] - GenSci122片于2024年10月获美国FDA许可 2024年12月获境内批准 用于晚期实体瘤 [20] - GS1-144片于2023年11月获境内批准 2024年12月获美国FDA许可 用于绝经期血管舒缩症 [21] 技术研发创新 - 金赛药业与天鹭科技合作利用AI大模型设计极度耐碱单域抗体 完成全球首款进入5000升放大生产的AI设计蛋白质产品 [21] - 公司搭建AI赋能平台包括文献挖掘 药物商业情报分析 AIDD工具平台和医疗影像学平台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