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型语言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报道:OpenAI正在组建人形机器人算法团队
华尔街见闻· 2025-09-16 03:40
公司战略转向 - OpenAI正加速机器人技术领域投入 通过组建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的新团队 押注物理世界交互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 [1] - 公司近期已聘请多位人形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 招聘目标明确指向人形机器人项目 [1] - 所有机器人相关职位均强调"专注于解锁通用机器人技术并在真实世界环境中推动AGI级别智能" 表明公司将机器人技术与AGI终极目标直接挂钩 [2] 人才招聘进展 - 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Chengshu Li已于2025年6月加入 其研究涉及为处理家务的人形机器人设计能力基准 [2] - 另有两名来自其他机器人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也已入职 招聘行动正在提速 [2] - 公司寻找具备遥操作和模拟(如Nvidia Isaac平台)经验的专家 这些是训练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1] 硬件发展路径 - 机械工程师职位要求具备原型设计和制造带触觉及运动传感器的机器人系统专业知识 [3] - 职位要求拥有"为大批量(100万台以上)生产设计的机械系统经验" 暗示未来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甚至制造业部署 [3] - 公司可能自研机器人硬件 或为机器人训练开发遥操作系统 具体路径尚未明确 [3] 行业竞争格局 - 人形机器人赛道竞争激烈 包括特斯拉、谷歌以及Figure、Agility、Apptronik等明星初创公司 [4] - 自2024年初以来 风险投资已向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投入超过50亿美元 [4]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该产业市场价值可能达到5万亿美元 [4] 技术发展背景 - 公司战略转向正值业界反思大型语言模型发展路径之际 在GPT-5研发达到平台期后 AI需要"走向物理世界"寻求突破 [1][4] - 虽然目前人形机器人仍难以应对复杂不可预测的环境 但资本和顶尖人才涌入有望加快技术突破步伐 [4]
欧洲AI的“最后曙光”:Mistral虽获阿斯麦巨资注入,但追赶巨头之路道阻且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06:21
投资交易 - 阿斯麦向法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Mistral投资13亿欧元 使Mistral估值提升至117亿欧元[1] - 该投资使成立仅两年半的Mistral跻身欧洲最具价值私营企业行列[1] - 德国软件巨头SAP SE已与Mistral就潜在投资事宜进行初步洽谈[3] 公司定位与战略 - Mistral是欧洲唯一开发能与ChatGPT和DeepSeek抗衡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公司[1] - 双方合作聚焦优化工业制造领域 特别是扫描仪计量技术应用[2][3] - 阿斯麦依靠内部计量系统检测半导体晶圆缺陷 但处理大数据流能力有限 Mistral系统可补足该短板[3] - 阿斯麦业务高度聚焦光刻技术 对Mistral投资可能帮助实现多元化发展[4] 市场环境与竞争 - Mistral估值117亿欧元 远低于OpenAI的5000亿美元估值[1] - 美国竞争对手投入数百亿美元用于AI模型训练和计算能力[3] - Mistral缺乏大型国际客户 商业发展势头不及美国同行 资金规模存在显著差距[5] - Mistral总计14亿欧元合同中约一半来自欧盟内部 包括法国巴黎银行 Stellantis和CMA-CGM等企业[2] 地缘政治因素 - 投资发生在欧洲寻求减少对美国技术依赖的背景下 与OpenAI-微软合作模式存在相似性[2] - 分析认为投资更多出于支持欧洲AI生态系统的地缘政治动机而非纯粹商业考量[4] - 阿斯麦曾因中美贸易战遭受出口管制 2019年特朗普政府施压荷兰阻止对华出口先进设备[5] - Mistral在欧洲的数据隐私保障优势明显 美国《云法案》允许执法部门强制科技公司交出境外数据[5] 行业观点 - General Catalyst董事总经理认为这是欧洲"人工智能主权"的关键一步 为工业供应商提供吸引人的蓝图[2] - SAP首席执行官强调欧洲应将工业AI应用置于数据中心建设之上[3] - 欧洲议员表示技术主权已从可选择事项转变为至关重要点 特朗普政策促使企业追求自主化[6]
什么真正决定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未来?
36氪· 2025-09-03 00:15
人工智能对教育体系的重塑 - 人工智能作为自适应桥梁 能够打破僵化教育系统的标准化限制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降低使用门槛 无需编程背景或技术手册即可操作[2][3] - 人工智能可替代教师成为"可塑性中间层" 调整标准化系统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 解决工厂式教育模式与人性化学习需求间的矛盾[2] - 通过语音、视觉和母语交互方式 人工智能帮助有学习障碍或非母语学生展示知识 减少对书面表达的过度依赖[4][5] - 人工智能实现个性化学习进度跟踪 提供定制化反馈和练习机会 突破统一教学时间表的限制[5] - 人工智能充当官僚体系导航教练 帮助学生解决选课、申请等事务性挑战 减少对社会资本(家庭背景)的依赖[6] 人工智能与信息真实性 - 大型语言模型具备从海量数据中核查事实的能力 可实时标记社交媒体内容的误导性信息 提供缺失背景和可靠信源[8] - 人工智能存在生成错误信息的概率性缺陷 但其幻觉和偏见相比人类更易被检测和处理 输出结果可被验证和抑制[9][10] - 技术平台尚未广泛部署人工智能事实核查功能 存在信源优先级和系统规则方面的信任担忧[11] - 被动接受人工智能更正可能导致用户批判性思维退化 需培养使用AI审问信息的主动探究习惯[11] - 人工智能同时被用于制作深度伪造和传播虚假信息 形成技术双刃剑效应[11] 人工智能的双重经济影响 - 人工智能降低创业门槛 个体可独立完成设计、营销、编程等原需团队协作的任务 可能引发新创业浪潮[13] - 人工智能取代入门级知识工作(备忘录起草、基础研究、表格管理) 使毕业生缺乏职业起点和技能提升途径[13] - 企业用人工智能替代人力存在财务激励:工资税和福利成本高于软件投资的税收减免[18] - 风险投资支撑的人工智能公司面临增长压力 可能优先用户获取而非安全伦理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存疑[19] - 建议调整税收政策:增加资本税/减少劳动力税 鼓励人工智能补充而非取代人类员工[18] 人工智能发展轨迹的决定因素 - 商业模式直接影响技术方向:广告驱动型人工智能可能优化用户沉迷 订阅制更利于用户福祉[16][17] - OpenAI等公司倾向订阅模式 避免广告与人工智能结合带来的操纵风险 同时探索硬件商业模式[17] - 价值网络(投资者、付费方、使用目的)决定公司优化目标 影响技术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作用[20] - 消费者可选择支持注重用户福祉的商业模型 通过公众舆论影响市场力量和政策制定[19] - 智能监管需平衡创新与公共利益 政策制定者可在市场激励不足时推动福利导向的发展路径[20]
“华尔街神算子”不改看涨美股立场:AI蕴含巨大长期增长潜力
智通财经· 2025-08-29 06:55
AI行业发展前景 - Tom Lee认为AI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 将其比作无线通信行业从3700万用户增长到70亿用户的扩张过程[1] - 当前AI发展可能还处在整个周期的第一阶段 约前四分之一或前三分之一的阶段[1] - AI革命蕴含着巨大的长期增长潜力 尽管短期内存在市场波动与投资担忧[2] AI基础设施投资 - 当前阶段主要集中在构建大型语言模型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要素 类似于无线通信在应用开发之前的基础设施建设[2] - 将当前AI基础设施投资与历史上的技术建设相提并论 例如Global Crossing的海底光缆铺设[2] - 价值往往会在初期基础设施投资之后逐步积累到后来的参与者手中 如同"酒店的第二任主人赚了很多钱"的案例[2] 技术采用周期 - 企业在AI领域大量投入没有立竿见影回报的情况与典型的技术采用周期相似[2] - 当前AI的重点已转向安全与验证系统 这是在广泛商业应用之前的下一波发展浪潮[2] - 摩根大通和高盛等公司预计很快会利用AI来强化其业务战略[2] 美股市场展望 - Tom Lee维持对美国股市的乐观立场 指出AI是推动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1] - 在2月至4月美股下跌期间 评估认为经济基本面不值得恐慌[1] - 策略师认为在恐惧情绪蔓延时持有仓位或逢低买入才是合适策略 预计标普500指数将在年底达到6800至7000点[1]
走向“奇点”--AI重塑资管业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03:03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正在引发资产管理革命 核心是人机协作带来的投资新范式 未来十年最成功的投资者将是能同时驾驭量化与传统方法并将AI作为力量倍增器的复合型人才 [1] - 结合人工智能和人类洞察的混合模型能在超过3860只股票的广泛池中产生显著收益 [1] 技术影响 - AI由数据驱动技术组成 深度嵌入投资流程 其崛起源于数据爆炸 算力进步和工具普及化 [2] - 对资管业影响最大的三项技术包括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和大型语言模型 [2][5] - 机器学习通过学习数据模式进行预测 擅长识别非线性关系 提高预测准确性 [5] - 神经网络处理高维度非结构化数据表现出色 但可解释性差且训练成本高 [5] - 大型语言模型将自然语言处理推向主流 能从财报电话会等文本中提取洞察 将定性文本转化为结构化数据 [5] 人机优势对比 - 机器优势体现在速度 广度和一致性 数据处理速度和规模远超人类团队 能每日扫描10000份财报电话会议纪要 [3][6] - 机器能不知疲倦地重复执行任务 结果具有高度可重复性 [6] - 人类优势体现在背景 复杂性和因果推断 能解读监管突变等非重复性事件 [4][13] - 人类能构建投资逻辑 理解多重驱动因素相互作用 评估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 [13] - 人类能通过类比推理适应市场新范式 而AI依赖历史数据在全新环境中会失灵 [13] 投资融合趋势 - AI打破量化投资与基本面投资间的传统壁垒 两者正走向"奇点"融合点 [9] - 量化投资者借助大语言模型处理非结构化数据 捕捉以往只有基本面分析师能识别的信号 [10] - 基本面管理者利用AI工具扩展研究范围 机器学习筛选投资标的 AI助手阅读报告 估值模型自动生成DCF基准 [11] - 分析师从数据处理中解放 专注于渠道调研和管理层访谈等高附加值活动 [11] 实证研究结果 - 人类分析师在最看好和最不看好的各3只股票上表现优于机器 [14] - 对于关注度居中的股票 GBM模型预测表现更佳 [14] - 混合模型回测自2010年起在3860多只股票中展现强大回报生成能力 [12] - 人机协作将成为未来投资的关键竞争优势 公司通过专有数据和定制模型实现差异化 [12]
“AI泡沫”可能要破灭了?华尔街忧心忡忡
搜狐财经· 2025-08-25 15:41
AI行业泡沫担忧 - 投资者担心AI泡沫即将破裂 英伟达 CoreWeave 微软 Alphabet股价明显下跌 上市AI企业被认为存在泡沫[1] - 美国科技股市值因AI泡沫担忧蒸发超万亿美元[11] - 标普500指数中三分之二股票市盈率达30倍以上 三分之一超过50倍 估值水平与互联网泡沫巅峰相当[11] AI项目商业化困境 - MIT报告显示95%生成式AI投资几乎未带来收益 半数项目失败 仅5%实现商业化[3] - 调查150名企业高管和350名员工 审查300个独立AI项目 发现95%试点项目未能提升利润或节省成本[4] - Capgemini 2023年报告显示88% AI项目未能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S&P Global称42%生成式AI项目被抛弃[6] 企业应用AI的挑战 - AI失败主因并非技术能力不足 而是组织不知如何正确使用AI工具和设计工作流程[7] - 初创公司因没有根深蒂固业务流程 更可能从AI获得更大回报[7] - 采购现成模型成功率高达67% 内部自建成功率仅三分之一[7] 基础设施投资过热 - 摩根大通与三菱UFJ金融集团安排200亿美元贷款支持Vantage Data Centers建设[12] - Meta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和Blue Owl Capital获得290亿美元融资用于数据中心[12] - OpenAI预计需要在AI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数万亿美元[12] 历史相似性与风险警示 - 当前AI产业与2000年初互联网泡沫存在相似性[8][9] - 企业为建造供电设施大幅增加借贷 在AI项目未证明长期盈利能力前巨额投入值得怀疑[13] - 花旗集团高管指出信贷投资者回想起2000年代初电信公司过度建设过度借贷最终资产减值的经历[13]
又急了!美高官:别用中国的,用我的用我的
观察者网· 2025-08-06 03:35
美国人工智能技术出口战略 - 美国正寻求定制人工智能技术出口以满足亚洲国家特定需求 优先推动全球使用美国人工智能技术 [1] - 美国将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各国获取全栈式美国技术 包括芯片 数据中心 大型语言模型和云服务 [2] - 美国政府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概述90多项政策措施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和人工智能产品出口 [1] 亚洲国家合作与投资承诺 - 日本承诺向美国注入5500亿美元投资 其中90%投资利润归美国所有 [5] - 韩国计划设立3500亿美元投资基金 在造船 半导体 电池等优势产业帮助韩国企业进军美国市场 [5] - 日本和韩国通过谈判争取到15%的关税税率 低于原定的25% [4] 战略执行与行业质疑 - 分析师对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执行可行性持怀疑态度 认为需避免一刀切方式才可能成功 [4] - 美国对日本和韩国等盟国加征关税行为引发对其作为合作伙伴可靠性的质疑 [5] - 美国过度专注于用算力堆积大模型 被指完全忽视技术应用层面 [5]
贝叶斯推断与具身智能的联系探索:迈向开放物理世界的具身AI系统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31 00:04
核心观点与背景 - 贝叶斯统计与具身智能存在深层次概念联系,具身智能理论认为认知能力源于智能体与环境的实时传感器交互,需要在不确定性下进行持续推理,贝叶斯统计为此提供了概率框架 [3] - 尽管存在概念联系,贝叶斯原则在当今具身智能系统中并未广泛应用,研究通过搜索和学习两个关键视角分析这一现象 [3] 搜索与学习:现代AI的两个基础主题 - 搜索和学习是驱动AI重大突破的通用方法,搜索指探索大量可能解决方案的算法,学习涉及通过数据训练模型提高任务执行能力 [4] - 研究人员设计的系统早期可能成功但性能会达到瓶颈,而基于可扩展通用方法构建的系统能随计算资源增加持续改进 [4] 当前具身智能的常见实践 - 主流具身智能方法建立在AI基础模型最新进展上,如预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和视觉-语言模型,这些模型通过大规模数据驱动学习提供丰富先验知识 [5] - 基础模型本身不足以满足具身智能系统所有要求,其编码的先验知识是静态和粗粒度的,难以指导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执行精确动作 [6] 贝叶斯与具身智能之间的深层联系 - 贝叶斯主义将概率解释为主观信念的量化,强调通过证据动态更新知识,具身智能认为智能是从身体、环境和大脑持续互动中涌现的现象 [8] - 贝叶斯统计为处理具身智能中的不确定性提供严格概率框架,具身智能的核心计算过程可解释和建模为贝叶斯推断形式 [8] 贝叶斯方法如何塑造具身智能的未来 - 现代具身智能系统采用数据驱动、假设轻量的方法,能与计算和大规模数据集扩展保持一致 [10] - 具身智能系统在开放物理环境中运行时,所有封闭世界设置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被视为先验知识,需持续适应行为,这种适应性行为需要不确定性下的持续推理 [12] - 贝叶斯方法对结构化模型假设的依赖可以放松,提高现实场景中的灵活性和泛化能力 [13]
特朗普下令阻止“觉醒”式AI
新华社· 2025-07-25 12:34
美国政府AI政策动向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联邦政府阻止"觉醒"式人工智能开发[1] - 行政令要求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修正AI风险管理框架 删除涉及虚假信息 多样性 公平性 包容性和气候变化的内容[1] - 联邦政府将只采购"不带偏见"的大型语言模型 要求模型"探寻真相"和"保持意识形态中立"[2] 政策制定背景 - 保守派活动家克里斯·鲁福对阻止"觉醒"AI的行政令发挥重要作用 其长期反对DEI政策[1] - 白宫加密货币和AI事务主管称联邦政府不会购买"觉醒"式AI[1] - 政策延续特朗普政府反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DEI议程的立场[1] 行业反应 - 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表示正在等待更具体的政策指导[3] - 微软公司对相关行政令拒绝置评[3] 潜在影响 - 英国《新科学家》指出所谓"客观中立"要求可能使政府将自身世界观强加给AI模型[2]
新独角兽Reka AI融资1.1亿美元 投资者包括英伟达(NVDA.US)和Snowflake(SNOW.US)
智通财经网· 2025-07-22 13:21
融资与估值 - 人工智能公司Reka AI从英伟达和Snowflake等投资者筹集1 1亿美元资金 [1] - 该轮融资使公司估值增长两倍多 达到10亿美元以上 较2023年3亿美元估值显著提升 [1] 技术与产品 - Reka AI专注于开发大型语言模型 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背后的关键技术 [1] - 公司声称其模型效率高于竞争对手 并开发界面设计 应用逻辑等工具 [1] - Snowflake将向客户提供Reka AI的模型和产品 认为其团队能力可与OpenAI Meta等顶尖公司竞争 [2] 公司背景与发展 - 公司由谷歌和Meta前研究人员于2022年创立 [1] - 员工人数从20人增至50人 正加速产品开发 [1] - 此前Snowflake曾与Reka AI洽谈收购 但因双方认为独立发展更合理而终止谈判 [1] 行业趋势 - 新兴人工智能公司正受到投资者和大型科技公司热烈追捧 [1] - Reka AI作为独立公司 已证明具备与行业巨头竞争的实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