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贷款

搜索文档
“金融天团”的170万亿元“大项目”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央视网· 2025-09-23 03:01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目前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金融 业的发展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一场重磅发布会,集齐了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金融天团"。会上,亮出一组数 据:过去五年,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注入了170万亿元新增资金。老王算了算,"十四五"前四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5.5%,五年 增量预计超35万亿;换句话说,每1块钱的经济增长,背后都有近5块钱的金融"活水"在支撑。 这些钱都去哪儿了?科研贷款年均增长27.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21.7%,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10.1%。你看到的国产 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下水、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宽带网等 等,哪一项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现在,企业搞科研、大学生创业、农民种粮,不仅可以申请贷款,而且还有各具特色的保险来支持。我们个人买房、买车、消费 也都可以贷款,而且贷款的成本也是越来越低。 资本市场也在变。过去五年,上市公司给股东发的"红包"——分红加回购,合计高达10.6万亿元,是同期IPO和再融资 ...
21社论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齐升,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2:51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人民币 位居全球第一[1]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均位列世界第二[1]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保持全球首位[1] - 金融体系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人民币[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长率达27.2%[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21.7%[2] - 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幅为10.1%[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末增长130%[2]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规模超5.4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末增长85%[2] - 科技保险为创新领域提供风险保障超10万亿元人民币[2] 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支持 - A股市场新上市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超过90%[2] - 科技板块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重超过25% 显著高于银行、非银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市值总和[2] - 通过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机制提升市场互联互通水平[2]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金融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2] - 境外机构发行熊猫债券规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2]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3] - 人民币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3] - 跻身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3] - 在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权重排名第三[3] - 基本建成多元化跨境支付系统并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3] 金融风险防控成果 - 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较峰值大幅下降[3] - 部分省份实现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动态清零[3] - 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减少60%[3]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债务规模下降50%[3] - 通过调整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等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3]
四大金融管理部门详解“十四五”金融业硬核成绩单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18:48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 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金融监管总局:银行业保险业为 实体经济提供 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 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 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我国金融业多项指标 居世界前列 实体经济提供 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和10.1%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有力保障广大 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国家外汇局: 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活力和韧性都在增强 ...
“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9-22 14:10
导言 9月22日下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 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 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以下为部分要点: 1 潘功胜: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第三,金融业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持续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结构。稳步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双 向开放,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在国际金融治理合作中的参与度、影响力、话语权显著提高。 第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按照中央部署,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和冲击,有力 保护广大储户、中小投资者利益。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 ...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同日发声,信号巨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8:53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3]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 五年来平均增长近9% 全球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稳固[9] - 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近两年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发挥经济金融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20]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五年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 21.7% 10.1%[8]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 是十三五末的2.3倍 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8]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4] 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达31.6% 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16] - 上市公司五年分红回购合计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增长超8成 相当于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12]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市值前50公司中科技企业从18家提升至24家[13] 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 - 证监会五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17] - 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一批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18]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15] 跨境金融与对外开放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1] - 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3]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白名单项目贷款超7万亿元 保障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10] - 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14]
滚动更新|“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7:32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介绍,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 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重点领域投放精准有力,民生保障显 著增强,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5年来,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 均增长27.2%、21.7%、10.1%。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 降2个百分点。 (原标题:滚动更新|"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 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要点如下: (来源:国新网、新华社)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截至今年6月末 ...
聚焦核心职能 推进项目加快建设
金融时报· 2025-05-14 01:49
国家开发银行基础设施贷款投放 - 一季度发放基础设施贷款3691亿元 贷款余额占比稳步提升[1] - 重点支持交通 能源 水利 智慧城市 智慧物流等领域[1] - 服务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协同发展[1] 重大工程项目融资支持 - 助推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和跨省跨流域重大项目[2] - 支持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建设 投放前期贷款用于航站区地基处理及桩基工程[2] - 支持华电福建可门三期项目 两台1000兆瓦机组年发电量94亿千瓦时可满足300多万户居民用电[3] - 支持南水北调中线雄安调蓄库工程 采用前期贷款加项目贷款组合提供融资[3]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赋能 - 布局支持新一代超算 云计算 人工智能平台 东数西算等信息基础设施[5] - 青岛分行支持胶州智慧城市项目 建设智能电子公交站牌和智慧终端系统[5] - 内蒙古分行支持甘其毛都口岸AGV无人驾驶项目 运输效率达传统汽车6.4倍[6][7] - 安徽分行发放研发贷款支持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科技攻关[7] 项目综合效益 - 南水北调雄安调蓄库年供水量3亿立方米 促进京津冀水系互联互通[4] - 华电可门项目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 提升发电效率并降低煤耗[3] - 口岸AGV项目通过自动化流程实现喷淋消杀 辐射探测和智能验放[6]
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
经济日报· 2025-05-05 22:10
国民经济与固定资产投资 -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 [1]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 [1] 基础设施贷款与重点领域 - 国家开发银行一季度发放基础设施贷款3691亿元,贷款余额占比稳步提升 [1] - 重点支持交通、能源、水利、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等领域,助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及跨省跨流域重大项目 [1] - 城市更新对消费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建设有显著推动作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是关键方向 [1] 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作为"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已开展航站楼及高架桥桩基工程,预计2028年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海上机场 [2] - 南水北调中线雄安调蓄库项目获国家开发银行定制融资方案,建成后每年向雄安新区供水3亿立方米,促进京津冀水系互联 [2] 金融机构战略规划 - 国家开发银行将聚焦基础设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完善产品体系以支持规划、建设、运营等环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