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品习酒

搜索文档
双节前名酒量价回升,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连续9日“吸金”, 流通份额超76亿份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2:58
9月29日,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盘中走势震荡,截至发稿跌0.28%,溢折率0.04%,盘中频现溢 价交易。 成分股中,养元饮品涨超4%,古井贡酒、泸州老窖、金达威、中粮糖业等跟涨。 此外,据市场监管总局官网,9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带队在北京调研国庆中秋节 前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及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等工作。 据第一财经,随着"十一"国庆假期的临近,旅游市场已然升温。据报道,今年"十一"假期出游人数较去 年同期出现大幅增长,同比增幅高达130%,机票预订也已全面进入高峰期。这一强劲的开局信号,预 示着今年国庆假期有望成为一个拉动内需、释放消费潜力的"超级黄金周"。 国盛证券表示,近期临近中秋国庆白酒动销旺季,白酒终端需求经历了Q2持续磨底后,临近旺季各地 动销反馈均呈现边际回暖趋势。中长期行业价值凸显。短期看弹性、中长期看龙头。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 策。) 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已连续9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近 1.7亿元;截至9月26日,该ETF最新流通 ...
名酒价格微涨难掩“旺季不旺”,“双节”后白酒行情仍承压|行业风向标
钛媒体APP· 2025-09-28 05:56
行业整体表现 - 中秋节前订单增多 部分名酒价格呈现小幅回升 但节日效应弱于以往 旺季不旺成为常态 [2] - 行业预计双节整体销量仍小幅下降 受消费信心不足 商务礼品需求收缩及消费者趋于理性等因素影响 [2] - 81.3%以上的经销商认为核心是维持现金流 反映经销商面临严峻的现金流考验 [4] 价格走势分析 - 飞天茅台原箱批价9月初跌破1800元/瓶 散瓶批发价跌至1770元/瓶 近期站上1800元关口 [2] - 第八代五粮液批价上涨80元/箱 终端成交价格上涨100元以上 多个区域涨幅达到200元/箱 [2] - 飞天茅台去年价格约2400元/瓶 今年线上价格在2000元/瓶左右 国窖1573维持1299元/瓶 君品习酒重回1000元以上 [3] - 次高端白酒(500元~800元)到手价仍明显倒挂 但相比去年"腰斩"情况有所改善 [4] 终端动销情况 - 茅台酒终端动销9月环比增长约1倍 同比增长超20% 渠道体系存销比环比显著下降 [6] - 金种子酒中秋国庆双节出货环比和同比增长超预期 中高端产品动销率大幅提升 [6] - 五粮液9月动销环比略有改善 山西汾酒9月部分消费场景有所恢复 但较去年同期仍有差距 [6] - 主流消费白酒仍是100元~300元价格带产品 动销表现最好 [4] 企业营销策略 - 白酒企业集体发力终端动销 推出"开瓶扫码" "促销" "买赠活动"等营销活动 [4] - 山西汾酒推出覆盖全国市场的中秋促销活动 涵盖青花汾酒 老白汾酒等多款产品 [5] - 茅台酱香酒推出购酒优惠活动 茅台1935从1188元/瓶优惠至818元/瓶 [5] 政策环境支持 - 全国多地出台促消费政策 成都 广东发放消费券 山东推出文旅优惠大礼包 [5] - 浙江绍兴出台15条提振消费政策 重点落在餐饮消费 夜间经济领域 宴席消费最高补贴5000元 [5] 市场预期与展望 - 业内对下半年白酒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 预计中秋行情呈现"结构性分化"与"价格倒挂"风险并存 [7] - 中秋期间销量预计同比下滑约15%~20% 但降幅有所收窄 [7] - 上半年21家白酒上市酒企中15家业绩倒退 二季度仅4家营收保持增长 17家下滑且半数跌幅超20% [7] - 头部名酒受益于礼赠需求回补和渠道库存触底 但行业整体改善有限 下半年或面临更大压力 [8]
酒商以价换量 高端低度产品“杀出重围”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23:12
2142.81元 1099元 99283元 964.73元 919.39元 910.2元 753.18元 678.44元 583.82元 535.05元 490.6元 436.52元 414.9元 371.42元 310.46元 295.42元 251.14元 185.44元 20.45元 18.19元 B 石膏: a g to 111 1111 1871 s g E 3*/夜会副 全市 151 1972 1972 1972 tite MALOR 九区 = # 日81673 本星地 52度 g a 【技方都非报 Blacer 12 9 奥 -- 网 OBCEE.rom 万都开张 ■ - 网 OPPCCaron 大湾区市场酒水总体市场均价(炎至9月20日) 临近中秋国庆双节,酒水市场开始逐渐热闹起来。在近期的调研采访中,多名酒商反映近期白酒终端动 销加快,但产品的价格却有所下滑。 根据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发布的第五十一期《湾区酒价》,近期广州、深圳、佛山、东 莞四地的名酒产品价格波动较明显,其中高端产品普遍降价,低端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为迎接白酒旺季 的到来,白酒渠道商们纷纷推出各类优惠活动,试图消化 ...
中秋国庆白酒“大战”开启!酒商以价换量 高端低度杀出重围
南方都市报· 2025-09-20 06:13
行业整体趋势 -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酒水市场终端动销加快但产品价格普遍下滑 高端产品降价明显 低端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1] - 酒商普遍反映需求萎缩 销售情况不及去年同期 通过降价促销消化库存 [1][5] - 高端产品销量增加 低度酒产品热度提升 销售表现优于高度产品 [1][21] 广州市场 - 15款产品市场零售均价下滑 包括飞天茅台、第八代五粮液、君品习酒等高端产品 降幅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2] - 飞天茅台均价2065元 较上期减少40元 第八代五粮液均价910元 减少11元 青花郎下降15元 君品习酒下降16元 [2] - 线上线下渠道价差显著 飞天茅台最低售价1787元(经销商) 最高2299元(永旺超市) 价差512元 [3] - 即时零售平台售价普遍低于线下 美团名酒行价格最低 君品习酒668元 国窖1573为824元 [3] 深圳市场 - 酒水价格波动缓和 飞天茅台总体零售均价2102.91元 盒马和酒小二报价低于2000元 [8][9] - 五粮液均价906.72元下降15元 君品习酒均价749.54元下降13元 国窖1573均价958.94元上涨1元 青花郎均价938.04元上涨3元 [9] - 洋河梦之蓝M6+价格上涨7元至703.15元 品味舍得均价跌破400元至384.47元 [10] - 9月高端产品销售环比预计提高20% 需求度增加带动销量回暖 [10] 佛山市场 - 产品价格趋于稳定 飞天茅台零售均价2131元 线下永旺售价2299元 线上报价2000-2100元 [13] - 第八代五粮液均价929.19元下降17元 君品习酒均价763.59元下降10元 青花郎均价914.49元 [13] - 洋河梦之蓝M6+均价678.46元下跌24元 金沙摘要均价530元下跌43元 [14] - 高端产品出货量增加 价格稳定性提升 [14] 东莞市场 - 18款名酒中14款价格下滑 金沙摘要均价521.08元下跌50.32元跌幅8.81% 为跌幅最大产品 [17][18] - 水井坊井台均价477.58元下跌23.72元跌幅4.73% 汾酒青花20均价415.36元下跌14.94元跌幅3.47% [18] - 小糊涂仙均价169.2元上涨3.2元涨幅1.93% 珍酒珍十五均价352.92元上涨1.92元涨幅0.55% [18] - 低端酒类价格稳定 九江双蒸均价19.9元 石湾玉冰烧均价16.8元 [18] 产品价格数据 - 飞天茅台总体市场均价2142.81元 第八代五粮液919.39元 国窖1573均价964.73元 [22][23] - 君品习酒均价753.18元 青花郎均价910.2元 洋河梦之蓝M6+均价678.44元 [22] - 汾酒青花20均价414.9元 金沙摘要均价535.05元 剑南春水晶剑均价436.52元 [22][23]
观酒|旺季来临,白酒销量反弹,能填第二季度的“坑”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00:05
行业销售表现 - 白酒流通和销售在经历近三个月向下调整后出现回暖现象 8月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0.3% [1] - 部分经销商和线下销售终端8月销售额和出货量环比7月大幅提高 贵州茅台等企业反映8月动销明显回升 [1] - 8月动销回暖主要与升学宴、喜宴等消费场景增加有关 中秋-国庆旺季宴请和送礼需求大增 [8] - 高端酒出货量在5、6、7月同比下降超70% 主因商务接待大幅减少 [7] 价格与库存动态 - 多款白酒批价呈现波动下调 包括飞天茅台、五粮液、君品习酒和国窖1573等高端产品 [8] - 千元价格带及高端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部分产品跌至与批价相近 [8] - 行业处于清库存阶段 价格倒挂现象持续存在 经销商为回笼资金被迫降价出货 [9] - 价格下调加速白酒渠道消化进程 旺季宴席和送礼场景带动需求回暖 [9] 企业业绩表现 - 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6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 13家业绩双降 1家亏损收窄 [3] - 第二季度仅贵州茅台和天佑德酒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五粮液营收与去年同期持平 [4] - 头部酒企业绩显著下滑 洋河股份业绩双位数下跌 古井贡酒从两位数增长转为两位数下滑 [4] - 第二季度部分企业业绩表现:贵州茅台营收387.9亿元(+7.27%) 净利润185.6亿元(+5.27%) 五粮液营收158.3亿元(0%) 净利润46.32亿元(-7.58%) 洋河股份营收37.29亿元(-43.67%) 净利润7.065亿元(-62.65%) [5] 行业调整因素 - 第二季度是白酒传统淡季 主要用于清理渠道库存和旺季准备 [6] - 渠道持续高库存导致压货和提前打款措施失灵 企业主动调整业绩增速 [6] - 5月中旬禁酒令政策影响公务接待用酒场景 引起行业观望情绪 [6] - 消费场景变化如商务接待消失和宴席渠道减少 对中高端产品销售形成阻力 [7] 资本市场反应 - 白酒板块从8月1日至9月16日累计上涨12.32% 同花顺白酒指数从2876点升至3232.97点 [10] - 部分个股涨幅显著:酒鬼酒上涨52.83% 舍得酒业上涨32.23% 古井贡酒上涨22.35% [10] - 基金持仓占比降至2017年水平 行业处于历史估值相对低位 [11] - 资金涌入主因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性价比较高 而非行业景气度恢复 [12] 行业展望 - 中秋-国庆旺季主要任务仍是去库存 经销商对打款拿货偏谨慎 [9] - 预计中秋国庆旺季销售额仍有双位数以上下滑 市场已有预期 [9] - 头部名酒可能迎来筑底弱反弹 但整个行业谈见底为时尚早 [11] - 上半年白酒景气指数为44.58 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 [12]
湾区白酒价格仍在下探
南方都市报· 2025-09-01 23:35
行业整体表现 - 白酒行业上半年多家酒企业绩下滑 头部企业增速放缓[2] - 20家A股上市酒企总营收2415.08亿元 同比下降20.86亿元[12] - 行业面临渠道 库存 动销等多重压力 存货处于高位[12] 价格走势分析 - 湾区白酒样本产品价格呈现下探趋势 但幅度不大[2] - 即时零售平台白酒售价处于低位 高端白酒降价出售成常态[2] - 多款产品均价继续走低 千元价格带产品均价多低于1000元[12] 广州市场表现 - 10款产品市场零售均价出现下滑 降幅多在30元以内[3] - 飞天茅台均价2106元 较上期减少28元[3] - 第八代五粮液均价921元 较上期减少23元[3] - 线上渠道售价普遍低于线下 美团名酒行价格几乎全网最低[4] 深圳市场表现 - 飞天茅台零售均价2126.16元/瓶 较上期下跌11元[5] - 即时零售平台对价格影响越来越大 通过补贴政策改变消费习惯[7] - 古井贡酒古20零售均价跌破600元/瓶关口 本期为595.12元[6] 佛山市场表现 - 主流产品零售均价几乎全线下降[8] - 飞天茅台线上价格2256元/瓶 较上期下降近70元[8] - 青花郎线下渠道大幅降价 较上期下跌接近120元[8] 东莞市场表现 - 18款名酒中9款价格下滑 4款上涨 5款持平[10] - 石湾玉冰烧跌幅13.85% 均价16.8元较上期下滑2.7元[10] - 金沙摘要涨幅4.81% 均价571.4元较上期上涨26.2元[11] 企业应对策略 - 白酒企业积极探索转型之路[12] - 古井贡酒 五粮液等推出低度酒产品适应行业年轻化趋势[12] - 水井坊 洋河等在产品创新 渠道优化 市场拓展等方面发力[12]
白酒行情,突围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9-01 14:56
白酒行业整体表现 - 白酒行业上半年多家酒企业绩下滑 头部企业增速放缓[1] - 20家A股上市酒企总营收2415.08亿元 同比下降20.86亿元[20] - 行业面临渠道 库存 动销等多重压力 存货处于高位[20] 产品价格趋势 - 湾区白酒样本产品价格仍有下探趋势 但幅度不大[1] - 高端白酒降价出售成常态 即时零售平台售价处于低位[1] - 除红西凤外其他千元价格带产品均价均低于1000元 部分低于800元[19] 广州市场价格变动 - 10款产品市场零售均价出现下滑 包括飞天茅台 第八代五粮液等高端产品[2][3] - 飞天茅台均价2106元 较上期减少28元 第八代五粮液均价921元 减少23元[3] - 青花郎 酒鬼酒内参 红西凤均价分别上涨17元 44元 25元[3] - 即时零售平台售价普遍低于线下 美团名酒行价格几乎全网最低[4] 深圳市场价格特征 - 零售均价主要受线上终端价格变动影响 线下终端无较大变动[8] - 即时零售平台对价格影响越来越大 凭借价格补贴政策改变消费习惯[8] 佛山市场价格动态 - 主流产品零售均价几乎全线下降 线上价格波动较大[11][12] - 飞天茅台线上价格2256元 比上期下降近70元 因有平台报价1999元[12] - 酒水消费市场相对发达 线上渠道铺货较多[13] 东莞市场价格分化 - 18款名酒中9款价格下滑 4款上涨 5款持平[16] - 石湾玉冰烧均价16.8元 较上期19.5元下滑2.7元 跌幅13.85%[16] - 郎酒青花郎均价899.9元 较上期947.7元下降47.8元 跌幅5.04%[16] - 金沙摘要均价571.4元 较上期545.2元上涨26.2元 涨幅4.81%[17] 企业应对策略 - 白酒企业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调整产品结构适应行业年轻化趋势[20] - 古井贡酒 五粮液等多家酒企推出或预告低度酒产品[20] - 水井坊 洋河等在产品创新 渠道优化 市场拓展等方面发力[20]
荣续ESG智库:2025年白酒行业ESG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8-24 04:51
白酒行业概览 - 白酒行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生活的独特符号,历经千年传承,从作坊式酿造发展到工业化生产,从区域消费拓展至全国化、全球化布局,在国民经济与社会文化中地位特殊[1][7][8] - 行业已形成贯穿全产业链的现代化生产经营体系,涵盖上游农业种植、中游酿造生产、下游物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拉动内需消费增长的三重战略价值[15] - 行业呈现强资源约束性和产业链延伸性显著两大特征,生产具有自然禀赋依赖性,品质核心取决于优质水源、特种粮食原料及专属微生物菌群三大关键要素,且呈现不可复制的地域独占性特征[16] 行业生产特征与分类 - 白酒行业属于高环境负荷型生产行业,能耗方面传统酿造依赖化石能源,每生产1吨白酒需消耗1.5-5吨柴油,易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17] - 废气排放层面,蒸煮工序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和酒精挥发问题,废气成分复杂,且乙醛等有害物质浓度高,对大气环境带来极大挑战[17] - 水资源利用方面,行业面临用水量大和废水处理难双重压力,每生产1吨白酒产生15-25立方米废水,混合废水COD浓度高达10000-50000mg/L,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成本高昂达60元/吨[17] - 按香型分类,浓香型市场份额约占50%,代表品牌为五粮液、泸州老窖;酱香型市场份额约35%,代表品牌为茅台、郎酒;清香型市场份额约12%,代表品牌为汾酒、牛栏山;其他香型市场份额约占8%[20] - 按价格带分类,超高端价格区间2000-3500元,代表产品飞天茅台;高端价格区间800-1500元,代表产品第八代五粮液、国窖1573;次高端价格区间500-800元,代表产品剑南春水晶剑、汾酒青花20;中端价格区间300-500元,代表产品泸州老窖特曲、茅台王子酱香;大众消费价格区间100-300元,代表产品分酒玻治、海之蓝;低端价格区间10-100元,代表产品牛栏山二锅头、绿脖西凤[21] 行业价值链分析 上游产业构成 - 原材料是白酒行业的根基,包括酿造原材料和包装原材料,酿造材料以优质高粱、小麦等谷物为主要原料,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包括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大麦、豌豆等粮食作物[24][25] - 高粱是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核心原料,占比达60%-70%,小麦主要用于制曲,为发酵过程提供糖化发酵剂[28]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中谷物产量65229万吨(13046亿斤),谷物产量的提高为白酒原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充足保障[25] - 行业普遍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头部酒企建设自有种植基地,提供专业农技指导服务,保障原料品质和标准化生产[26] - 在包装材料领域,玻璃/陶瓷瓶与纸箱是主要包装物,占比超8%,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白酒包装呈现出减量化、绿色化趋势,包装层数严格限定为2层,可降解酒盒材料和再生玻璃瓶得到推广应用[27] 中游生产与品质把控 - 白酒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制曲→酒精发酵→蒸馏取酒→陈酿→勾调定型,其中制曲是提供微生物和酶系的关键前置环节,发酵和蒸馏是产酒的核心步骤,而陈酿与勾调则决定了白酒的最终品质和风格[29] - 原料处理环节,领先酒企通过建立多粮配比的"黄金比例"模型,实现了对白酒风味的精准调控,酱香型白酒核心原料红缨子糯高粱以其62-65%的高淀粉含量(其中支链淀粉占比超90%)、1.5-2%的适宜单宁含量以及7-9%的蛋白质含量,构成了酱酒独特风味特质的物质基础[30] - 制曲分为大曲制作和小曲制作,大曲以小麦、大麦、豌豆等为主要原料,适用于酱香、浓香、清香等主流香型白酒;小曲以米粉、米糠为主要原料,适用于米香、豉香型等白酒[32] - 发酵是白酒酿造中微生物转化的核心阶段,现代酒企通过窖龄梯度培育技术,在窖池中建立了包含3000多种微生物的复杂生态系统,通过智能制曲系统将温度控制精度提升至±0.3℃,使30年以上老窖池的基酒优级率达到80%以上[34] - 不同香型发酵特征不同,酱香型发酵容器为石窖,发酵周期30天×8次,温度控制35-42°C;浓香型发酵容器为泥窖,发酵周期45-90天,温度控制28-32°C;清香型发酵容器为地缸,发酵周期21-28天,温度控制20-25°C[35] - 蒸馏分固态蒸馏和液态蒸馏,随着技术进步,行业通过多级精馏技术将酒头中甲醇含量严格控制在≤0.04g/L的安全标准内,优质基酒产出率得到显著提升[36] - 在储存陈酿环节,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头部企业基酒储存3年以上比例达72%,通过温湿度精准控制技术,年蒸发损耗率控制在1.5%以内,基酒储存5年可获得120-150%的市场溢价,而15年以上老酒溢价幅度超300%[37] - 勾调定型将不同批次、轮次、年份或风味特征的基酒进行科学配比,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带来变革,AI勾调系统使传统需要30天的基酒组合决策过程缩短至4小时内完成,显著提升勾调效率和精准度[37] - 质量管控方面,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构建了全程可追溯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NFC芯片和区块链溯源码的双重覆盖,"一物一码"技术使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信息透明化,假酒溯源准确率提升至92%[38] 下游流通网络 -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白酒流通体系正加速向绿色化、数字化方向演进,2021年商务部《关于加强"十四五"时期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酒类流通标准化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39] - 绿色物流方面,泸州老窖采用PBAT/PLA复合膜,降解周期缩短至6个月,年减少塑料使用量2000吨,其"共享周转箱"模式覆盖西南地区,包装回收率达95%;水井坊在包装环节推行"减量化+循环化"策略,2024年通过简化设计减少ABS塑料70吨、PE塑料1.7吨[40] - 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白酒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渠道融合方面,洋河股份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店"模式,基于消费者大数据分析的区域化产品定制策略成效显著[41] - 供应链管理上,五粮液构建"云店"系统,实现渠道库存可视化,节损耗降低带动供应链整体效率提升15%;消费者体验方面,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强化品牌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度联结[44] - 洋河股份开放酿酒生产全流程,设置"碳足迹计算器"互动装置,使年轻客群占比提升15%;泸州老窖推出"窖池认养"计划,高端客户可参与酒糟资源化项目[44] 行业市场格局 - 白酒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从35%快速提升至50%,头部企业市场控制力增强,加速对市场的整合[50] - 产区集聚效应凸显,中国白酒产业已形成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酱酒产区,2024年仁怀市白酒工业总产值达1157亿元,浓香型形成宜宾-泸州"双中心格局",清香型则以汾阳为枢纽[50] - 企业层级加速分化,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超高端与高端市场被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龙头垄断,合计市占率超过85%[50] - 2024年前三季度白酒龙头企业财务表现呈现出明显的梯队分化特征,贵州茅台营业收入1207亿元,净利润608亿元;五粮液营业收入679亿元,净利润249亿元;山西汾酒营业收入313亿元,净利润113亿元;泸州老窖营业收入243亿元,净利润115亿元;洋河股份营业收入275亿元,净利润85亿元;古井贡酒营业收入190亿元,净利润47亿元[53] - 2024年白酒行业市场份额分析显示,行业CR2(贵州茅台、五粮液)合计市占率达30%,其中贵州茅台以20%的份额居行业首位,五粮液则以10%的份额保持第二[54] - 行业集中度CR4提升至38%,除茅台、五粮液外,洋河股份(4.3%)和山西汾酒(4.2%)分列第三、四位;CR8为47%,包括泸州老窖(4%)、古井贡酒(2.75%)、今世缘(1.8%)等区域龙头企业[57] - 从市场格局演变趋势来看,白酒行业呈现出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次高端市场竞争加剧、区域龙头全国化步伐加快三个显著特征[58]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场景多元化,白酒消费场景正从传统的商务宴请(占比40%)向日常消费场景拓展,家庭聚饮、休闲社交、旅游餐饮等大众消费场景贡献率已提升至35%,高端白酒在节庆礼品市场的渗透率持续增长[59] - 年轻消费群体驱动产品创新,行业面临核心消费群体老龄化与年轻化转型的双重挑战,20-35岁年轻消费者对传统白酒的接受度偏低,代际差异导致消费行为分化,20-50°vol的轻口味白酒及果味酒年增速超25%[59] - 数字化营销与渠道变革,2024年直播电商已成为白酒第三大销售渠道,茅台、洋河等头部企业通过抖音等平台实现亿元级单场销售额,"酒文旅融合"模式通过酿造体验、定制酒服务等项目吸引年轻客群[60] - 国际化进程加速,在东南亚市场,头部企业依托免税渠道与文化相近性快速扩张,茅台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强化泰国布局,市占率达17%;在欧美市场,汾酒主导制定ISO20714清香型国际标准,为欧盟出口扫清技术障碍[61] 白酒行业ESG发展 - 在双碳目标推进、ESG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ESG理念为白酒产业发展注入新维度,研究白酒企业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公司治理完善的要求下,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通过ESG实践提升长期竞争力[2][8] - 白皮书重点剖析了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珍酒李渡等龙头企业的ESG路径,部分企业开展碳中和规划,核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结合园区现状与规划形成温室气体管理体系和减排方案,还引入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并依据相关条例和办法,在定期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2] - 茅台、五粮液等龙头企业年均环保投入超10亿元,茅台废水回收率达90%,能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五粮液积极布局低碳技术,生物质燃料覆盖率达30%,减排成果显著[55] - 供应链透明度上,茅台、泸州老窖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全流程溯源系统,原料采购与生产过程可追溯率超95%,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信任;中小酒企供应链数字化率不足30%,难以有效监控原料质量,存在较大质量风险[55] - 行业正面临成本攀升、竞争加剧与政策收紧三重压力,2024年新规要求废水处理达标率100%,中小酒企因环保技术落后面临停产风险;企业出海方面,欧盟碳关税(CBAM)将增加出口成本,沃尔玛(Walmart Corp)提高了供应链透明度门槛,区域性酒企因缺乏数字化管理能力难以达标[50]
不谈合作谈喜事,台源红们如何拿下“确定性”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1 06:17
行业趋势:白酒企业集体加码宴席市场 - 茅台保健酒业旗下台源酒焕新为"台源红",主攻大众宴席市场,延续百元价格带,包装强化喜庆元素如中国红、吉祥图案等 [1][4] - 酱酒品牌如国台、习酒、金沙等集中发力宴席市场,国台与婚庆协会合作,习酒推出"有喜事·喝习酒"主题活动,金沙出台宴席政策 [7][9] - 浓香、兼香品牌如泸州老窖推出婚宴特曲红60(400元价位),李渡通过黄金抽奖吸引宴席用户,古井贡酒推出满送、扫码抽奖活动 [11][13] 市场数据:宴席场景成为白酒增长核心 - 2022年白酒市场规模6211亿元,宴席占比40%(约2300-2500亿元),预计2026年行业总规模达7695亿元 [13] - 2025年"双春年"将推动婚宴爆发,五一、国庆档期预订量已现热潮,90后、95后成为婚宴主力消费群体 [13] - 宴席场景具备确定性流量,桌数、用酒量可提前锁定,覆盖婚宴、寿宴、谢师宴等刚需社交场景 [13] 产品策略:价格带下沉与场景适配 - 台源红推出53°与43°双度数,分别针对"宴饮首选"和"柔和适口",覆盖多元消费需求 [2] - 百元价格带成为大众宴席主流,茅台醇(300-500元)、珍酒珍十(299元)、舍得沱牌"韵"系列(百元)均瞄准该市场 [14] - 宴席小型化趋势明显,一线城市婚宴桌数降至8-15桌,酒企调整活动门槛(如古井贡酒"满3送1"、郎酒"买6送1") [16] 消费行为:理性化与新生代需求重塑市场 - Z世代更重性价比而非排场,婚礼总花费下降10%-15%,偏好熟人推荐和高性价比产品 [16] - 新生代对仪式感需求转向个性化表达,推动酒企从产品设计、命名到营销全面适配 [16] - 行业需通过"可计算、可体验、可分享"的系统方案平衡仪式感与消费理性 [17]
山东会给郎酒机会吗?
搜狐财经· 2025-08-15 09:31
郎酒山东市场战略 - 郎酒集团董事长亲自率队深入山东重点市场包括济南、聊城、菏泽、淄博、青岛等地 [1] - 公司明确提出以三年为期做强做长做大山东市场 [1] - 山东作为中国白酒产销大省2024年市场规模约550亿元 [1][13] 行业价格压力 - 白酒行业面临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多重压力2025年上半年批价持续走弱 [1] - T9品牌主要产品近五年价格普遍下跌其中君品习酒跌幅39.82%青花郎跌幅21.79% [4][6] - 飞天茅台专卖店价格自2022年持续下跌总跌幅达36.15%渠道价跌破2000元 [3] 郎酒产品结构 - 公司形成酱香五大战略单品矩阵包括郎牌郎、红花郎·10、红花郎·15、青花郎和红运郎 [3] - 产品结构以酱香为主兼香为辅核心高端产品为酱香型大众产品为浓酱兼香型 [11] - 青花郎作为第一战略单品曾以"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定位借势茅台营销 [3] 山东市场竞争格局 - 山东白酒市场省外品牌占比约83%省内地产酒占比17%郎酒规模处于中游偏下 [13] - 浓香型白酒仍为主流低度浓香消费占比超70%鲁西南是泸州老窖传统优势市场 [11] - 酱香型在鲁中和济南渗透率提升但茅台镇产区的国台、钓鱼台更受青睐 [11] 红花郎市场定位 - 红花郎主要用于婚宴、生日宴、升学宴等大众宴席场景 [11] - 面临习酒喜宴、国台国标酒、五粮液福喜迎门等红色包装竞品激烈竞争 [11] - 竞品在品牌认知度和渠道渗透率方面更具优势 [11] 线上销售趋势 - 2025年1-5月白酒线上总销量超6000万瓶总销售额超300亿元 [7] - 电商平台满减、百亿补贴等促销导致名酒产品均价持续走低 [7] - "低价引流"策略短期刺激消费但长期压缩利润区域酒企份额萎缩 [7] 郎酒资本化进程 - 公司15年间三次冲击IPO均以失败告终 [15] - 酒类产业进入政策调整期、消费结构转型期和存量竞争深度调整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