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控制器
icon
搜索文档
智微智能:公司具身智能控制器支持Intel,Rockchip,Nvidia Jetson三大主流控制芯片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09:15
产品技术布局 - 公司具身智能控制器支持Intel Rockchip Nvidia Jetson三大主流控制芯片 [1] - 产品专为移动类 工业类以及四足/人形机器人量身打造 [1] - 具备高性能处理 高速通信 高可靠性设计等优势 包括高效散热和加固抗震特性 [1] 模型兼容能力 - 以Nvidia Jetson AGX Thor为例 EII-6300支持Qwen DeepSeek等端到端主流LLM大语言模型 [1] - 同时兼容CLIP等分层VLM视觉语言模型 [1] - 支持具身智能常用的OpenVLA等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1]
新时达(002527):运动控制主业拐点向上,海尔入主加速具身智能落地
浙商证券· 2025-09-10 12:12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上调)[6][11] 核心观点 - 国产机器人龙头运动控制主业拐点向上 海尔入主加速具身智能整机落地进程[1][2][3] - 海尔系管理层主导运营 未来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4][5][2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并高速增长 2025-2027年CAGR约290%[11] 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3.57亿元 其中电梯控制/通用控制与驱动/机器人产品及系统分别营收6.6/15.9/8.0亿元 占比19.6%/47.4%/23.9%[14] - 2025上半年机器人产品及系统营收3.2亿元 同比增长4.6% 结束2024年下滑15.3%的趋势[14] - 2025上半年毛利率边际改善 通用控制与驱动/机器人产品及系统毛利率分别提升1.25/0.93个百分点至19.1%/15.7%[22][2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5.43/37.98/41.53亿元 同比增长5.5%/7.2%/9.3%[12] 海尔入主与公司治理 - 海尔成为新实控人 若12.19亿元定增完成持股比例将从10.00%升至26.83% 表决权比例从29.24%增至42.47%[4][24] - 海尔综合持股成本测算为11.51元/股(若定增成功)[4][25] - 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关键职位均由海尔系成员担任 包括海尔集团董事局董事展波、海创汇董事长刘长文等[5][29] 具身智能布局与产品规划 - 公司拟2025年9月推出具身智能焊接方案 2025年底前推出具身智能控制器 并计划推出整机[3][37] - 为海尔白电业务部门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提供"小脑"技术[3][37] - 海尔已布局机器人事业部/100亿元具身智能创投基金/具身智能创新生态联盟/家务机器人"HIVA海娃"[2][31][32] - 公司运动控制技术积淀与海尔场景应用能力结合 有望打通"大小脑+本体+应用场景+销售体系"全产业链[3][3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13/0.84/1.90亿元 同比扭亏/增长567%/增长128%[11][12] - 对应PE分别为949/142/62倍[11][12] - 当前总市值118.89亿元 收盘价17.93元[6]
新时达(002527):深度报告:海尔入主、转型升维:国产机器人龙头加码一体化方案、具身智能
浙商证券· 2025-09-04 11:32
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3] 核心观点 - 海尔入主后公司转型升维,加码智能制造一体化方案及具身智能布局,依托海尔工业互联网生态、全球供应链资源及场景落地能力,推动主业结构优化与盈利修复 [2][7][12] - 公司作为国产机器人龙头,具备控制器+伺服驱动全链自供能力,在电梯控制器全球市占率第二(约18%)、SCARA工业机器人国内出货量第四 [7][25] - 受益轨交、老梯更新、加装电梯及出海等结构性需求,电梯控制器业务长期稳健增长;半导体机器人等低国产化率赛道(国产化率不足10%)提供新增长点 [7][30][42] - 财务预测显示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显著改善,预计同比增速分别为扭亏、+567.3%、+127.6%,CAGR约290% [3][7][89] 业务与市场地位 - 电梯控制器2024年营收6.6亿元(同比+2.1%),全球市占率约18% [20][25] - 工业机器人2024年营收8.0亿元(同比-15.3%),其中国内SCARA机器人出货量居第四(国产品牌第二) [20][25] - 自动化产品(通用控制+机器人)营收占比71.3%,2025H1机器人营收同比+4.6%至3.2亿元 [20][21] 成长驱动因素 - 电梯行业结构性需求:2025H1国内轨交电梯采购规模36.87亿元(同比+199.03%),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市场规模约2.6万亿元;2025H1电梯出口量同比+24%至5.6万台 [30][34][40] - 半导体机器人:2024年进口金额32.1亿元,公司2025H1获国产头部设备商订单,覆盖前/后道工艺制程 [42][50] - 工业自动化复苏:2025Q1需求同比+2.4%,结束连续4季度下滑;2025年工业机器人销量预计同比+13.4%至33.2万台 [52][53] 海尔赋能价值 - 技术协同:依托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及22PB工业数据,加速具身智能研发;2025年9月推出焊接方案,年底推出通用控制器及整机 [2][7][77] - 场景落地:产品进入海尔全球工厂试验;车端合作长安/奇瑞,家端为海尔人形机器人提供"小脑"技术 [2][78][79] - 财务优化:共享全球供应链及"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毛利率较汇川/埃斯顿低10pct以上(2024年公司毛利率17.5%);卡奥斯认购12.19亿元定增改善现金流 [7][67][72]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计35.4/38.0/41.5亿元,同比+5.5%/+7.2%/+9.3% [3][86] - 归母净利润预计0.13/0.84/1.90亿元,对应PE 860/129/57倍 [3][89] - 毛利率逐步提升至20.3%,ROE改善至13.6% [3][86]
新时达(002527):海尔入主、转型升维:国产机器人龙头加码一体化方案/具身智能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43
公司核心优势 - 电梯控制器全球市占率第二 SCARA工业机器人国内出货量第四 [1] - 实现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全链自供 为国内首家实现机器人驱控一体化的企业 [1] - 获海尔卡奥斯全额认购新股 金额达12.19亿元 补充资金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国内轨交/更新改造/加装电梯采购规模同比增速均超45%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梯出口量同比高增约24% 受中东/东南亚/非洲基建需求推动 [1] - 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工业自动化需求同比增长2.4% 结束连续4个季度下滑 睿工业预计2026年全年增速转正 [2] - 高工预计2025年全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约13% 受益于国内3C/汽车高景气及全球制造业产能转移 [2] 业务增长动力 - 半导体机器人国产化率不足10% 中国大陆晶圆厂崛起加速设备国产化 公司2022年开始出货 2025年上半年获国产头部半导体设备商订单 [1] - 与海尔联合布局工业及家庭机器人 计划2025年推出具身智能控制器/整机 9月发布具身智能焊接方案 [3] - 依托海尔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和工业互联网数据集 产品有望进入海尔智家全球工厂试验 [3] 财务表现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3亿元/0.84亿元/1.90亿元 同比扭亏/+567%/+128% [3] - 2025-2027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约290% 市盈率分别为860倍/129倍/57倍 [3] - 毛利率和期间费率有望优化 公司可共享海尔全球供应链及高效管理模式 [3]
天准科技:公司布局了具身智能控制器 已经获得多个知名客户的订单
新浪财经· 2025-08-04 08:45
公司动态 - 天准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已布局具身智能控制器产品 [1] - 公司相关产品已获得多个知名机器人行业客户的订单 [1] 行业布局 - 公司业务拓展至机器人行业的具身智能控制器领域 [1]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鸿蒙与AI双轮驱动,具身智能再加码
经济观察报· 2025-06-23 14:38
华为开发者大会核心成果 -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展示公司在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最新成果及未来战略布局 [1] 算力与模型突破 - 华为云发布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基于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架构,单卡推理吞吐量达2300 Tokens/s,较传统架构提升近4倍,支持384个专家模型并行推理 [2] - 盘古大模型5.5发布,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多模态、预测及科学计算五大基础模型实现全面升级 [2] - 预测大模型应用于钢铁行业热轧工艺优化,实时分析2000余生产参数使钢板成材率提升0.8%,单厂年增效益超千万元 [2] - 预测大模型在北方供热企业实现精准调温,单季节能15%以上 [2] - 华为云推出盘古大模型防火墙,恶意提示词拦截率达99.9%,通过动态加密技术防止推理结果泄露 [2] 具身智能布局 - 华为云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整合数据合成、标注、模型开发等端到端能力,提供三大核心模型 [3] - 具身智能训练样本20%靠采集,80%靠生成,大幅提高数据获取效率 [3] - 华为在深圳、无锡两地布局具身智能产业链,目标五年内带动深圳机器人产值超3000亿元 [3] - 华为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具身智能应用,包括上下料机器人、车架六足装配机器人等 [3] 产业链合作 - 华为与乐聚机器人合作实现汽车生产线物流搬运和上料工序 [4] - 华为与拓斯达联创工业具身智能工作站,提高分拣速度和处理能力 [4] - 华为与道和通泰机器人联合研发"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已在油田落地样板点 [4] 行业竞争格局 - 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全球科技竞争核心赛道,在工业制造、服务与医疗、特种作业等领域展现应用前景 [4] - 智元机器人远征A2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美、欧三区域认证的人形机器人 [5] - 亿嘉和集团发布首款具身智能控制器及康养人形机器人 [5] 行业挑战 - 具身智能领域面临数据多样性差导致环境泛化能力不足的挑战 [6] - 任务多样性差表现为指令理解能力不足、长程能力欠缺及灵巧手精细操作能力缺乏 [6]
申万宏源:控制器提供具身智能基座 数据飞轮驱动模型迭代
智通财经· 2025-05-16 05:52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关键要素 - 硬件成熟度高于软件 软件(算法 数据 控制系统)是商业化关键 研究相对空白 [1] - 控制器提供具身智能基座 数据飞轮驱动模型迭代 [1] - 特斯拉Optimus近期迭代重点聚焦算法层面 [1] 算法技术架构 - 具身智能框架分为上层大脑(任务规划与决策)和下层小脑(实时运动控制) [2] - 上层大脑通过VLA模型实现语义理解与动作生成 技术路线未收敛 [2] - 下层小脑控制方法从传统MPC/WBC向强化学习/模仿学习渗透 [2] - 需突破多模态集成 长时任务规划 Sim-to-Real迁移等瓶颈 [2] 数据体系构成 - 真实数据占比最低但精度最高 采集依赖遥操作/动作捕捉技术 [3] - 合成数据通过NVIDIA Omniverse等平台生成 成本低但存在域差距 [3] - 网络数据规模大但需清洗 [3] 控制系统架构 - 大脑负责算法/数据处理/环境感知 小脑负责运动指令转化 [4] - 硬件以SoC芯片为核心(CPU/GPU/NPU) 英伟达方案为主流 [4] - 软件包含操作系统/中间件/上层应用 [4] 重点产业链标的 - 控制器:天准科技 智微智能 德赛西威 [5] - 运控技术:汇川技术 信捷电气 雷赛智能 固高科技 拓斯达 [5] - 芯片:瑞芯微 地平线机器人 [5] - 数据采集装备:凌云光 奥飞娱乐(参股诺亦腾) [5]
机器人系列报告之二十七:控制器提供具身智能基座,数据飞轮驱动模型迭代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5 15: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目前人形机器人硬件成熟度高于软件,软件是走向商业化的关键,研究相对空白 [3][5] - 算法是具身智能的核心,数据是算法学习的基础,控制系统是具身智能的基座 [3][5] - 软件是机器人下一步商业化落地的投入重心,相关产业链标的值得关注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算法:具身智能的核心 - 算法框架分为上层“大脑”与下层“小脑”两大层级,上层聚焦任务级规划与决策,下层负责实时运动规划与关节控制 [3] - 下层控制算法从传统向现代算法渗透,未来需解决多模态集成等瓶颈 [3] - 上层控制重点讨论VLA架构,其具备端到端和泛化等特点,在自动驾驶场景广泛应用,但面临数据稀缺等挑战 [36][40][71] 数据:算法学习的基础 - 数据来源分为真实数据、合成数据及网络数据,真实数据是主要来源,合成数据可解决数据短缺问题 [3] - 真实数据采集方式包括遥操作、动作捕捉技术等,合成数据通过仿真平台生成 [3] 控制系统:具身智能的基座 - 产业界对人形机器人“大小脑”未形成统一共识,通常人为区分,大脑负责复杂任务,小脑负责运动控制 [110] - 硬件主要由SoC芯片构成,软件部分包括底层操作系统、中间件和上层软件,芯片是核心,多数公司采用英伟达方案 [3] - 未来产业格局走势有望类比于自动驾驶,出现产业分工趋势 [5] 结论和风险 - 相关产业链标的包括控制器环节、运控技术同源、芯片、数据采集装备等企业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