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轻食
icon
搜索文档
古井贡酒亮相世制会开启秋酿新篇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40
公司战略与品牌展示 - 公司以绿色酿造智能制造为主题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设立沉浸式展厅 展示产业升级战略与未来方向 [1] - 采用亳州合肥双城联动模式举办秋季开酿大典 实现传统与创新共融 亳州主会场通过公祭酒神曹操等经典环节活化传承1800多年酿酒文化 [1] - 合肥分会场作为创新展示窗 将传统酿酒智慧与现代科技力量深度融合 展示智能化升级与大健康产业探索 [1] 智能制造体系 - 展厅诠释公司1+2+6+N数字化新模式 通过数据看板实时了解酿造全过程关键指标 包括原粮采购 生产酿造 质量管控 市场营销等环节 [1] - 国家非遗酿造技艺通过动态展示呈现 自助调饮体验区将深奥工艺转化为趣味互动 体现守正与创新融合 [1] 大健康产业拓展 - 古井轻养社亮相标志着从白酒到白酒+大健康战略实质性落地 构建涵盖即时养生饮品 健康轻食 文化体验的复合空间 [1] - 打造早饮午茶夜酌全时段消费场景 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鲜活案例 [1] 品牌文化传播 - 将品牌叙事融入家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仪式 公祭酒神曹操仪式 《九酝酒法》诵读环节强化品牌历史根基与文化认同 [1] - 千年古井贡酒酿造技艺通过世界制造业大会平台展示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力 [1] 国际化战略 - 展区陈列历届世博纪念酒 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体现全球市场持续拓展 [1] - 借助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平台 展示智能制造与大健康领域创新成果 为2025秋季开酿美酒文化周注入科技与跨界元素 [1]
三只松鼠(300783):Q2淡季收入较快增长 利润短期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8-31 12: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52.22%,扣非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77.75% [1] - 第二季度总营收17.54亿元,同比增长22.77%,归母净利润亏损1.0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0.19亿元)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率2.53%,同比下降3.18个百分点,毛利率25.08%,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3]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率-5.73%,同比下降4.43个百分点,毛利率21.57%,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 [4] 渠道表现 - 上半年第三方电商平台收入42.95亿元,同比增长5.01%,占总营收78.42% [2] - 抖音系电商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20.75%,天猫系收入8.82亿元,同比下降18.56%,京东系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1.89% [2] - 线下分销业务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40.21%,占总营收17.12% [3] - 线下门店收入1.87亿元,同比下降18.70%,其中国民零食店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0.57% [3] 品牌发展 - 三只松鼠品牌收入49.78亿元,同比增长6.14% [2] - 小鹿蓝蓝品牌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13.51% [2] - 其他品牌收入0.63亿元,形成多层次品牌矩阵包括超大腕、蜻蜓教练、东方颜究生等子品牌 [2] 运营动态 - 经销商数量2140家,较年初净增269家 [3] - 国民零食店新开144家至353家,原店型关闭19家至97家 [3] - 二季度线下分销渠道销售实现翻倍增长 [1] - 打造自有品牌生活馆首店,试水乳饮饮料品类拓宽 [1] 成本结构 - 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3.65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20.43%(+2.81pct)、管理费用率2.85%(+0.90pct) [3] - 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4.5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24.16%(+3.06pct)、管理费用率5.16%(+1.63pct) [4] - 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坚果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 [3] - 销售费用增长源于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及线下分销市场投入增加 [3]
三只松鼠(300783):淡季利润承压,分销顺利拓展
国盛证券· 2025-08-28 12: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核心观点 - 公司实施"D+N"全渠道战略和"高端性价比"产品战略 线下分销业务高速增长 但渠道拓展阶段费用投入增加导致短期利润承压 [2][3][4] - 供应链体系逐步落地 自有生产线投产预计提升自产比例 长期有望从供应链环节释放利润空间 [3][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5.2%/18.5%/15.4%至122.4/145.1/167.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变化-30.3%/+37.7%/+33.4%至2.8/3.9/5.2亿元 [4][9]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54.8亿元同比增长7.9% 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52.2% 扣非净利润0.5亿元同比下降77.8% [1] - 25Q2营收17.5亿元同比增长22.8% 归母净利润-1.0亿元 扣非净利润-1.1亿元 [1] - 25H1毛利率25.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20.4%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2.8%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净利率2.5%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3] - 25Q2毛利率21.6%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24.2%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5.2%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 净利率-5.9%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 [3] 业务运营 - 25H1线上渠道营收43.0亿元同比增长5.0% 其中抖音/天猫/京东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0.8%/-18.6%/+1.9%至14.8/8.8/8.1亿元 [2] - 线下分销业务营收9.4亿元同比增长40.2% 线下门店450家实现营收1.9亿元 其中国民零食店353家实现营收1.8亿元 [2] - 分品类看 坚果/烘焙/综合品类营收分别同比变化-1.0%/+12.0%/+49.7%至27.3/6.8/14.0亿元 [2] - 公司拓展瓜子、花生等品类 试水乳饮饮料 孵化方便速食、健康轻食、中式滋补等多个子品牌 [2] 估值指标 - 基于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28.18元 总市值113.19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1/0.97/1.30元 P/E分别为39.8/28.9/21.7倍 P/B分别为3.7/3.4/3.0倍 [9] - ROE预计从2025年9.3%提升至2027年13.9% [9]
2025年中国外卖市场现状报告-MCR嘉世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5-23 01:35
市场规模与结构特征 - 2024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16357亿元,同比增长7.2%,用户规模5.53亿人,占网民总数50.3% [1][15][18] - 餐饮连锁率从2020年35%提升至2025年50%,连锁品牌凭借供应链和标准化优势占据主导 [1][18] - 一二线城市市场饱和,下沉市场成为增长主力,超六成下沉用户每周点外卖3次以上,乡镇地区基础设施完善推动外卖普及 [1][29][32] 平台竞争格局演变 - 美团和饿了么合计占据92%市场份额,其中美团占70%,饿了么占30% [1][21] - 京东外卖2025年入局,以"全年免佣金"政策吸引商家,引发市场震动,迫使美团、饿了么调整佣金策略 [1][23][34] - 垂直平台如"跑腿快车"深耕乡镇市场,通过本地化服务占据一席之地,市场竞争从价格战转向差异化服务 [1][29] 品类拓展与消费升级 - 外卖品类从传统餐饮向生鲜、药品、3C数码等全品类延伸,"万物即时可达"趋势显著 [1][26] - 健康轻食订单占比从2020年12%提升至2025年25%,预制菜如盒马"30分钟宴席套餐"春节档销量突破80万份 [1][26] - 低频高值场景如夜宵订单增速15%,美团试点"家政+外卖"组合套餐,服务场景多元化推动行业扩容 [1][27] 技术驱动效率提升 - 饿了么"方舟"算法缩短骑手等餐时间43%,美团无人机配送成本降低37%,京东机器人仓配中心夜间履约成本降低52% [2] -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追溯,京东生鲜"一码溯源"系统使投诉率下降62% [2] - 绿色包装渗透率从30%提升至65%,玉米纤维等环保材料成本下降40%,推动行业环保转型 [2] 商业模式与监管变革 - 平台佣金模式面临挑战,京东零佣金策略引发行业对盈利模式的思考,美团、饿了么转向广告、数据分析等多元收入 [3][34][37] - 骑手权益保障成为焦点,京东、美团相继为骑手缴纳社保,预计百万骑手受益,社保成本约130亿元/年 [3][38][40] - 最高法明确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市场监管总局强化食品安全和反垄断措施,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3] 未来趋势展望 - 社区化与个性化服务成为趋势,本地平台通过定制化服务深挖下沉市场 [4][33] - 全渠道融合,"堂食+外卖+零售"模式成为标配,技术深度赋能如无人机、机器人配送逐步普及 [4] - 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19567亿元,下沉市场、技术创新和多元服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4][19]
2025年中国外卖市场现状报告
MCR嘉世咨询· 2025-05-21 07: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外卖行业进入成熟、规范、多元的发展新阶段,面临机遇与挑战,参与者需创新驱动、规范经营、重视可持续发展、深化全渠道战略、关注细分市场 [96][99] - 未来外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品类向全品类即时配送转变,下沉市场成重要增长点,技术应用更广泛,监管更规范 [101][102][10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中国外卖市场结构解析 - 市场规模与增长态势:2024年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达16357亿元,同比增长7.2%,渗透率28.0%;用户规模近半数网民成消费者;未来增长动力将更多来源于下沉市场 [10] - 平台格局与竞争态势:市场呈“双寡头与新玩家”格局,美团和饿了么合计占约92%份额,京东外卖入局加剧竞争,各平台或采取降佣、推广等策略应对 [13][15] - 品类分布与扩张趋势:品类从单一餐饮向多元化发展,健康餐品、预制菜等新兴品类增长快,即时零售业务为扩张提供新增长点 [18][20] - 地域渗透与市场下沉:市场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及乡镇地区扩展,下沉市场消费者依赖度高、价格预期合理,平台重视并调整策略 [21][23] 第二部分:外卖行业商业模式演进 - 平台佣金率与盈利模式转型:京东外卖零佣金政策冲击行业,传统平台面临转型压力,拓展业务边界、寻求新收入来源,差异化竞争明显 [26][29] - 骑手权益保障与成本结构变化:京东和美团为骑手提供社保福利,增加平台成本,平台需多方分担,同时关注骑手工作强度和安全问题 [30][33] - 商户数字化转型与平台赋能:连锁餐饮品牌加速入驻,数字化工具应用提升效率,平台赋能包括数据支持、营销服务、供应链优化,但要平衡与商户自主性 [35][37] - 健康餐品与低频高值市场:消费者对健康餐、预制菜需求增长,AI技术加速市场发展,低频高值市场如夜宵、家政+外卖等成新增长点 [38][40][41] 第三部分:消费者行为变迁洞察 - 消费者群体画像与需求分化:消费群体年龄结构多元化、地域分布均衡化,Z世代和老年群体需求有差异,下沉市场成重要增量来源 [42][43][44] - 选择因素与决策逻辑:下沉市场消费者关注平台信誉和用户评价,不同年龄段决策逻辑有别,平台需优化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 [45][46] - 健康意识提升与产品创新: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推动健康餐品和预制菜市场发展,技术创新加速产品研发,商家响应需求创新产品和包装 [47][48][49] - 消费频次与金额分析:下沉市场消费者依赖度高、价格接受度合理,行业面临“高成本与低毛利”困境,区域发展不平衡,技术替代加速发展 [50][51][52] 第四部分:技术驱动因素评估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AI与大数据提升外卖行业效率和体验,应用于配送、运营决策、商家经营等多环节,但面临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挑战 [54][55][56] - 新能源配送工具与自动化技术:新能源配送工具和自动化技术改变配送模式和成本结构,如无人机、机器人配送,但面临技术成熟度等挑战 [57][58][60] - 区块链技术与食品安全追溯:区块链保障食品安全,应用于食材溯源、配送监控等,无人配送技术发展为保障提供新手段,但面临技术复杂性等挑战 [61][63] - 绿色包装与环保转型:绿色包装与环保转型成行业方向,环保包装渗透率提升,成本下降,但面临成本高、回收难等挑战 [64][65][66] 第五部分:监管环境影响分析 - 骑手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进展:最高法发布指导性案例明确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保障骑手权益,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67][68][69] - 食品安全监管趋严: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动反食品浪费,建设追溯体系和“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和商家面临挑战但利于长远发展 [72][73][75] - 平台经济反垄断政策影响:政策影响平台定价和竞争策略,促使注重服务和创新,规范竞争行为,但实施面临挑战 [76][78] - 政策导向与行业规范:政府通过政策导向和行业规范引导行业发展,如防范食品浪费、支持即时零售、推动环保转型等,需各方协同配合 [79][80][81] 第六部分:未来趋势前瞻 - 社区化与个性化服务:社区化与个性化服务成发展方向,独立第三方和本地平台满足特定需求,但面临资源投入和效率平衡问题 [82][84] - 全渠道战略与线下餐饮协同:“堂食+外卖+零售”三栖模式和“线上线下双主场”模式成趋势,连锁化率提升促进下沉市场渗透,但实施面临资源和协调挑战 [85][86][87] - 技术赋能与效率提升:技术进步提升外卖行业效率,AI、无人驾驶等应用前景广阔,但面临资金和人才压力 [89][90][91] -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行业向可持续发展,平台为骑手提供福利、推广环保包装,履行社会责任,但面临成本和效益平衡问题 [92][93][94]
国民零食龙头:鸣鸣很忙冲刺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5-03 06:09
公司概况 - 中国最大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鸣鸣很忙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拟主板挂牌上市 [1] - 公司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两大品牌于2023年合并而来 合并后迅速完成资源整合 [2] - 以高质价比和下沉市场为标签 拥有超1 4万家门店 393亿元年营收和555亿元GMV [1] 市场布局 - 覆盖全国28个省份 超66%门店布局县域及乡镇市场 [2]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达14394家 日均新开门店21家 [2] - 会员数突破1 2亿 年复购率高达75% [2] 商业模式 - 加盟商模式强力支撑扩张 超7000家加盟商贡献99 5%收入 [2] - 毛利率控制在7 5% 远低于行业平均20 35% [5] - 2024年交易单数超16亿 单店日均销售额达1 05万元 [5] 运营效率 - 通过直连厂商压缩中间环节 实现让利式增长 [5] - 36个区域仓库和24小时物流体系将存货周转天数压缩至11 6天 [5] - 自主研发智能中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8] 产品策略 - SKU超2000个 涵盖传统糕点 网红零食 健康轻食等多元品类 [8] - 通过多感官门店设计和互动活动提升用户停留时长与转化率 [8] - 计划推出3 0店型 新增日化 潮玩等品类 探索折扣店模式 [10] 行业竞争 - 万辰集团旗下好想来等竞争对手加速扩张 行业价格战持续升级 [10] - 消费者对健康化 个性化产品需求增长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10] - 行业或迎来整合潮 缺乏供应链和资金实力的中小品牌可能被淘汰 [11] 资本战略 - IPO募资将用于门店拓展 供应链升级及数字化建设 [10] - 2 1%的净利润率引发对可持续性的讨论 [11] - 上市被视为行业分水岭 资本化加速行业洗牌 [11]
孵化新品牌、并购爱零食……三只松鼠去年“很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9 15:0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 [2] - 扣非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214.33% [2]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5元(含税) [2] 销售模式与线下拓展 - 线下销售营收32.15亿元,同比增长48.62%,占比30.27%(还原后为33.85%,同比提升3.44个百分点) [3] - 线下分销收入同比增长80%,门店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12.85% [3] - 线下门店累计开设333家,其中国民零食店296家,联盟小店37家 [3] - 行业整体线下销售占比80%,公司线下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 门店经营模式 - 采用加盟为主、直营为辅的模式,通过直营店打造标杆辐射区域市场 [4] - 持续推出适配线下终端的商品以提升门店经营水平 [4]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拟投资不超过1亿元孵化新品牌,覆盖方便速食、健康轻食、滋补食养、巧克力等品类 [6] - 拟投资不超过2亿元建设零食供应链及集约基地,覆盖华东、西南等地 [6] - 拟收购爱零食和爱折扣,两家公司合计门店超1800家 [6] - 已成立宠物食品子公司孵化"金牌奶爸"品牌,咖啡子公司孵化"第二大脑"品牌 [7] - 计划补齐华南区域供应链短板,并拟在东南亚建设工厂 [7] 赴港上市计划 - 筹划赴港上市以支持供应链全球化、数字化能力建设、线下渠道拓展 [8] - 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融资灵活性和资本效率 [8] 公司战略方向 - 贯彻"高端性价比"总战略,开展"全品类+全渠道"布局 [8] - 通过"品销合一"网络型组织实现战略落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