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

搜索文档
黄奇帆:“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还应“投生产性服务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9-27 04:29
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 中国资本市场总市值占GDP比例约70% 低于1:1至1:1.2的成熟标准 存在较大成长空间[1] - 预计2040年中国GDP总量达350万亿元 若证券化率实现100%-120% 股票市场总市值将达400万亿元 较当前水平翻两番[1] - 证券化率提升至100%将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支持高科技独角兽企业发展 促进居民多渠道增收[1] 产业基金投资方向 - 中国风投创投类产业基金总量接近30万亿元 其中40%资金投向货币资金和固定收益债券 存在投资方向扭曲现象[2] - 理想投资周期应覆盖0-1阶段初创期 1-100阶段转化期 以及100-100万阶段产业成型期[2] - 硬科技投资需关注生产性服务业 该领域包含10大类35中类171小类 其中第一大类别为硬核技术研发创新[2] 生产性服务业价值 - 生产性服务业占美国GDP约48% 欧盟约40% 是GDP最大板块和增长极[3] - 该领域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土壤 更是高市值独角兽企业和服务贸易的增长极[3] - 在6000元手机价值构成中 生产性服务业嵌入的软件 芯片程序及专利价值占比超50% 达3000元以上[3]
18816票投出 “口碑榜”!创业邦2025最受赞赏的风险投资机构榜单重磅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9-26 03:26
2025 年创投市场步入 "分化-深化期":投资端从 "广撒网" 转向 "精耕细作",募资端 LP 更趋审慎,聚焦 "确定性" 价值,对具备品牌背书的机构偏好显著提升。 洗牌过程中,"品牌"从机构的"加分项" 升级为穿越周期的 "硬通货"—— 既是吸揽长期资本的 "活名 片",也是链接优质项目的 "强磁石",既能让 LP 看到穿越周期的定力,也能让项目方认可资源赋能的 价值,早已成为机构安身立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创业邦连续第五年启动"最受赞赏的风险投资机构" 评选,为市场精准筛选兼具硬核业绩与行业口碑的 标杆力量。评选延续 "主榜 + 垂直赛道榜" 框架:主榜按早期、创业、私募股权三阶段划分,清晰勾勒 不同投资阶段的领军者,同时还包含2024 年新增的国资投资机构类别;垂直赛道榜紧扣新质生产力培 育方向,覆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六大核心领域。 评判权交由180 位 GP 合伙人与一线赛道投资人,以同行视角提供专业背书,最终收获 18816 张有效票 —— 每一票,都是投资人对其他机构品牌力的真实认可。 榜单揭晓 结合投资人投票结果与评审规则,我们梳理出2025 年 "最受赞赏的风险投资机构" 完整名录。名录 ...
18816票投出 “口碑榜”!创业邦2025最受赞赏的风险投资机构榜单重磅发布
创业邦· 2025-09-25 10:35
2025 年创投市场步入 "分化 - 深化期 ":投资端从 "广撒网" 转向 "精耕细作",募资端 LP 更趋审慎,聚焦 "确定性" 价值,对具备品牌背书的机构偏好显著提升。 洗牌过程中, " 品牌 " 从 机构的 "加分项" 升级为穿越周期的 "硬通货"—— 既是吸揽长期资本的 "活名片",也是链接优质项目的 "强磁石",既能让 LP 看到穿越 周期的定力,也能让项目方认可资源赋能的价值,早已成为机构安身立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创业邦连续第五年启动 "最受赞赏的风险投资机构" 评选,为市场精准筛选兼具硬核业绩与行业口碑的标杆力量。评选延续 "主榜 + 垂直赛道榜" 框架:主榜按早 期、创业、私募股权三阶段划分,清晰勾勒不同投资阶段的领军者,同时还包含2024 年新增的国资投资机构类别;垂 直赛道 榜紧扣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覆盖 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六大核心领域。 评判权交由 180 位 GP 合伙人与一线赛道投资人,以同行视角提供专业背书,最终收获 18816 张有效票 —— 每一票,都是投资人对其他机构品牌力的真实认可。 榜单揭晓 结合投资人投票结果与评审规则,我们 梳理出 2025 年 "最受赞赏的风险 ...
耐心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23 10:25
文/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博士后 罗玉辉 ,安 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石璐瑶 作 为 打 通 科 技 创 新 、 产 业 转 型 与 金 融 资 源 的 关 键 桥 梁 , 耐 心 资 本 对 建 立"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影 响。基于此,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规模现已成为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增 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战略方向。本文探讨耐心资本的内涵与特 征,分析当前耐心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科学探索 耐心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202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首次明确要求"积 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引擎,新质生产力代表了当代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 当前,技术迭代持续加速叠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长期价值创造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在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等高技 术壁垒行业,传统资本 ...
美印谈判卡到哪?印度炼油厂靠俄油续命,莫迪喊话中国另有算盘?
搜狐财经· 2025-09-23 06:56
国际观察家指出,印度正在下一盘大棋。通过在上合组织的外交动作,莫迪政府显然希望在中美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但问题是:在美国关税大棒和经济依 赖的双重压力下,印度这步棋究竟能走多远?未来几个月,美印贸易谈判的进展、印度与中俄的深度合作,都将成为观察这一问题的关键指标。 (本文作 者:国际时事观察员 张明) 面对美国的关税攻势,印度政府迅速调整策略。据新德里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商工部正在制定三项应对方案:一是为受影响企业提供出口退税;二是加快与 东盟国家的自贸谈判;三是扩大对欧盟市场的出口份额。这些举措都指向一个目标: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度。 在经济领域,印度正陷入两难困境。 一方面,印度高科技产业严重依赖美国的芯片技术和风险投资。以班加罗尔科技园为例,超过60%的初创企业都有美国资本背景。另一方面,印度制造业又 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支持。孟买商会的最新报告显示,印度制药业70%的原料药需要从中国进口。 这种双重依赖在美印贸易战中让印度左右为难。如果屈从美国压力,可能损害本土产业;若强硬对抗,又担心失去关键技术。莫迪政府在上合组织的沉默外 交或许正是这种困境的写照——既需要俄罗斯的能源支持,又不敢公开得罪中国,更不 ...
裁员20%!软银愿景基金继续大瘦身
搜狐财经· 2025-09-20 11:24
核心观点 - 软银集团旗下愿景基金将全球裁员近20% 创风投史上最大规模裁员纪录 同时将投资方向集中到人工智能领域[1] - 裁员发生在公司业绩强劲背景下 2025-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营收1.82万亿日元同比增7% 净利润4218.2亿日元扭亏为盈[2] - 愿景基金部门该季度投资收益达7268.37亿日元 税前利润4513.94亿日元 去年同期亏损2043.01亿日元[2] 裁员背景与规模 - 愿景基金成立于2017年 目前规模1573亿美元 包括一期、二期和拉美基金[2] - 员工规模在2020年3月财年达到峰值474人 目前全球拥有300多名员工[2] - 自2022年开始持续裁员 本次裁员20%是在公司实现强劲业绩背景下出现[2] 战略转向人工智能 - 基金将调整组织以执行长期战略 对人工智能和突破性技术进行大胆投资[3] - 剩余员工将投入更多资源用于超级人工智能计划 包括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3] - 标志着摆脱庞大而分散的投资模式 回归高风险高回报理念 进行大规模集中投资[4]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布局 - 过去一年多密集投资资本密集型人工智能 包括基础模型及基础设施[4] - 通过愿景基金二期向OpenAI投资97亿美元[4] - 以芯片设计商Arm为中心 连续出手AI芯片企业 包括收购Graphcore和65亿美元收购Ampere[4] - 二级市场投资包括英伟达约30亿美元 台积电约3.3亿美元 甲骨文1.7亿美元股票[4] 资金储备与流动性 - 软银集团持有4万亿日元现金 约270亿美元 处于非常安全水平[5] - 2024年6月通过出售T-Mobile股份套现48亿美元 进一步增强流动性[5] - 资产负债表足以支持AI领域激进投资 计划向OpenAI投资300亿美元[6] 人工智能战略重点方向 - 重点关注AI芯片、AI机器人、AI数据中心、能源四大方向[5] - 推进与OpenAI和甲骨文合作的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 建设美国数据中心网络[3] - 但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与OpenAI建立合资公司一再推迟[6]
头部GP的最新思考:2025,如何下注?
FOFWEEKLY· 2025-09-19 09:39
导读: 于VC/PE而言,穿越周期不仅需要深刻的产业认知,更需要一种坚定的价值理性:在喧嚣中识别 真机会,在不确定中构筑确定性。唯有如此,才能在中国科技创新的大潮中,不仅成为时代的见 证者,更成为价值的创造者。 作者丨FOFWEEKLY 当下中国一级市场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当"市场寒冬" 的讨论褪去后,行业逐渐清醒认识 到, 眼前的变化并非周期性波动,而是足以重塑规则的 "范式变革"。 然而,科技自信与产业潜力之间仍存在一道亟待弥合的鸿沟:LP结构转变、GP商业模式重塑、退 出路径重构、投资共识分化……这些系统性的变化,共同宣告中国VC/2.0时代的正式来临。 9月5日,在FOFWEEKLY主办的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暨第六届鹭江创投论坛」上, 主题为《中 国力量的崛起与挑战》的超级对话环节中, 多位头部机构合伙人共同探讨范式变革下的GP生存逻 辑与突破路径。该环节由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主持,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孚腾资本总经 理费飞,钟鼎资本创始合伙人、CEO 严力,华控基金董事长张扬,华业天成资本创始合伙人孙业 林,嘉御资本创始人卫哲共同拆解 GP 在战略决策上的重大调整、永久性变化,以及如何 ...
孙正义,大裁员
36氪· 2025-09-19 08:19
这一幕还是来了。 路透社报道,软银集团将在全球范围内裁掉其愿景基金团队近20%的员工,创下风投史上又一次大规模 裁员纪录。 随后愿景基金发言人证实了裁员消息:"我们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以最好地执行我们的长期战略。"留下 的员工将继续为愿景基金进行新的投资——他们将更加聚焦孙正义雄心勃勃的AI事业。 收缩战线,AII in AI,孙正义手起刀落,令人心情复杂。 愿景基金大裁员,收缩战线 一个月前,愿景基金汇报四年以来最佳业绩。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正义大开大合的激进风格让LP心情复杂。亏损反复之间,软银也总是战略性 地频繁调整业务重心,"每次,我们都面临批评,称方向不明确,或被认为可能很快倒闭。"在2025财年 的软银年度报告中,孙正义如是说。 反思之余,在他看来,真正重要的是未来。而这个未来主题便是AI。"未来50年,几乎所有事物都将重 新定义:我们如何工作,我们珍视的幸福是什么,以及我们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关系。"为此,孙正义提 出一个新的战略目标——让软银成为全球第一的ASI(人工超级智能)平台提供者。 其实早从2020年开始,孙正义就不断强调"谁掌控了AI,谁就掌控了未来"。那个时候,关注AI的公司并 不多 ...
孙正义,大裁员
投资界· 2025-09-19 07:52
这 一 幕 还 是 来 了 。 收 缩 。 作者 I 周佳丽 余梦莹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路透社报道,软银集团将在全球范围内裁掉其愿景基金团队近2 0%的员工,创下风投史上 又一次大规模裁员纪录。 随后愿景基金发言人证实了裁员消息:" 我们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以最好地执行我们的长 期战略。 "留下的员工将继续为愿景基金进行新的投资——他们将更加聚焦孙正义雄心勃 勃的AI事业。 然而打了一个翻身仗,孙正义却宣布愿景基金要裁员。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软银集 团将在全球范围内裁掉其愿景基金团队近20%的员工。目前愿景基金在全球拥有300多名 员工,这意味着有超6 0名员工将离开这里。 愿景基金发言人证实裁员消息,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我们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以最好 地执行我们的长期战略——对人工智能和突破性技术进行大胆、坚定的投资,并为我们的 利益相关者创造长期价值 。 " 说起来,这并不突然。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正义大开大合的激进风格让LP心情复杂。亏损反复之间,软银 也总是战略性地频繁调整业务重心,"每次,我们都面临批评,称方向不明确,或被认为 可能很快倒闭。"在202 5财年的软银年度报告中, ...
锤子科技成老赖?内部人士回应
观察者网· 2025-09-18 13:43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9月17日,锤子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新增2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俗称"老赖")。 相关信息显示,锤子科技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而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涉及与苏州紫辉盛网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 伙)相关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为全部未履行,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该内部人士同时表示,罗永浩本人曾明确表示,自己愿意以个人名义替公司偿还对紫辉创投的这笔债务,但鉴于紫辉创投负责人郑刚近两年与罗永浩公开发 生过的几次矛盾和冲突,罗永浩决定将紫辉创投的债务处理事宜放在最后。 紫辉创投是一家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风险投资机构,作为创始人,郑刚曾与罗永浩是多年"好友",多次为锤子手机站台发声,与锤子手机"黑粉"辩论,发 文怒斥阿里投资拖延,抵押房产筹措资金,直至2022年,罗永浩想用新创立的AR公司细红线科技股权抵消此前锤子科技接受的15亿元投资款,郑刚不满意 如此安排,由此掀起了一场投资人与创业者之间的"撕扯"。 据悉,郑刚与罗永浩的公开矛盾始于2023年1月,他发文炮轰罗永浩拖死锤子、不懂感恩,之后又多次公开指责。2024年8月,罗永浩称将起诉郑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