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

搜索文档
梁文锋点醒罗永浩
创业家· 2025-09-24 10:07
以下文章来源于字母榜 ,作者薛亚萍 字母榜 . 让未来不止于大 第一个完美闭环的大主播。 作者: 薛亚萍 来源: 字母榜 和西贝一战,不少人感叹:老罗回来了。 数月前,梁文锋得知罗永浩准备做AIOS(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时,他问罗永浩,"你为什么非 要做科技?"在梁文锋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在任何领域做到全国前几名,就不应该辜负这份天 分。而罗永浩,正是他眼中那个"最该靠嘴吃饭"的人。 对于罗永浩来说,这是漂亮的一战,设置议题,顺应民意。谁还记得,一个月前,他因脱口秀 节目,连发数十条微博和网友对骂,寸步不让。如今,罗永浩人设反转,他说支持自己的人有 90%,俨然成了舆论场里的正义化身。 无论外界如何看待,流量已经涌入到他最熟悉的战场:直播间。 罗永浩有些沮丧,但梁文锋的话,他听进去了。罗永浩坦言自己思考了这个问题,但还是不能 远离科技圈。 于是,几个月后,各大平台悄然出现一档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罗永浩多了一个新身 份:播客对话者。 按照计划,罗永浩每周对话一位科技领袖或创业者等。在访谈中,罗永浩主动设置议题,相应 地产生舆论话题。比如首期对话李想,"李想哽咽感谢美团王兴"的话题就刷榜社交平台。 "靠嘴吃饭 ...
初瑞雪宣布辛选新调整,主播变合伙人,利润四六分成,“赔钱公司不管”
齐鲁晚报· 2025-09-24 09:31
从辛巴手里接管辛选集团后,初瑞雪在近日的直播中宣布了新的调整,将主播合作模式由签约制升级为 合伙制。在新的模式下,辛选收取约5%的服务费,利润与主播四六分成。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向红星资本局表示,该模式可降低公司成本、规避风 险,并激发主播自主性。然而,主播需自负盈亏,面临更大挑战。 23日,红星资本局就此采访辛选集团,截至发稿暂无回应。 主播自负盈亏 辛选收取5%服务费 初瑞雪表示,主播会与集团成立独立的合伙企业,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公司的CEO。辛选主要负责供应 链、中台支持和资源赋能,但不再直接管理主播运营。 直播中,辛选头部主播赵梦澈提到,主播们的分成会翻倍,公司仅收取约5%的服务费,其他的利润分 给主播六成,剩下四成利润维持公司运转。 随后,赵梦澈对身后的主播们说道,在新的合伙制模式下,"你们是自己的法人(法定代表人),可以 查自己的账,对自己的流量,但是赔钱公司不管。"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赵梦澈在直播中对主播们说,"只是希望你们活下去,希望你们都好。" 对于这一变化给辛选带来的影响,9月23日,红星资本局采访辛选集团,截至发稿暂无回应。 据辛选官网,其开创了成熟的主播选拔、培 ...
梁文锋点醒罗永浩
36氪· 2025-09-22 10:37
以下文章来源于字母榜 ,作者薛亚萍 字母榜 . 让未来不止于大 罗永浩把流量生意做闭环了。 文 | 薛亚萍 来源| 字母榜(ID:wujicaijing) 封面来源 | IC Photo 和西贝一战,不少人感叹:老罗回来了。 数月前,梁文锋得知罗永浩准备做AIOS(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时,他问罗永浩, "你为什么非要做科技?" 在梁文锋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在任何领域做到 全国前几名,就不应该辜负这份天分。而罗永浩, 正是他眼中那个"最该靠嘴吃饭"的人。 罗 永浩有些沮丧,但梁文锋的话,他听进去了。罗永浩坦言自己思考了这个问题,但还是不能远离科技圈。 于是,几个月后,各大平台悄然出现一档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罗永浩多了一个新身份:播客对话者。 按照计划,罗永浩每周对话一位科技领袖或创业者等。在访谈中,罗永浩主动设置议题,相应地产生舆论话题。比如首期对话李想,"李想哽咽感谢美团 王兴"的话题就刷榜社交平台。 "靠嘴吃饭"的罗永浩,最近又和西贝开战。 对于罗永浩来说,这是漂亮的一战,设置议题,顺应民意。 谁还记得,一个月前,他因脱口秀节目,连发数十条微博和网友对骂,寸步不让。如今,罗 永浩人设反转,他说支持自己的 ...
梁文锋点醒罗永浩
商业洞察· 2025-09-21 09:22
以下文章来源于字母榜 ,作者薛亚萍 字母榜 . 让未来不止于大 作者: 薛亚萍 来源: 字母榜 和西贝一战,不少人感叹: 老罗回来了。 ---------------------------------- 数月前,梁文 锋 得知罗永浩准备做AIOS(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时,他问罗永浩, " 你为什么非要 做科技? " 在梁文锋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在任何领域做到全国前几名,就不应该辜负这份天分。而罗永浩, 正 是他眼中那个"最该靠嘴吃饭"的人。 罗永浩有些沮丧, 但梁文锋的话,他听进去了 。罗永浩坦言自己思考了这个问题,但还是不能远 离科技圈。 于是,几个月后,各大平台悄然出现一档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罗永浩多了一个新身份: 播客对话者 。 按照计划,罗永浩每周对话一位科技领袖或创业者等。在访谈中,罗永浩主动设置议题,相应地产 生舆论话题。比如首期对话李想,"李想哽咽感谢美团王兴"的话题就刷榜社交平台。 "靠嘴吃饭"的罗永浩,最近又和西贝开战。 风波持续发酵的三天时间里,即9月12日-14日,交个朋友直播间吸引1000万人次观看,累计带货 额最高预估为5000万元。相比之下,此前同一时段,直播间销售额最高预估 ...
梁文锋点醒罗永浩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21 04:10
编者荐语: 个人看法:看不惯老罗不断挖苦俞敏洪,不过西贝这事没大问题,把预制菜问题放桌面上讨论挺好。 人,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公德和私德不是完全对等。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梗:100年前,每天抽烟喝 酒的岛国领导和不抽烟不喝酒喜爱艺术的某国领导,你更支持谁? 以下文章来源于字母榜 ,作者薛亚萍 字母榜 . 让未来不止于大 和西贝一战,不少人感叹:老罗回来了。 数月前,梁文锋得知罗永浩准备做AIOS(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时,他问罗永浩, "你为什么非要做科技?" 在梁文锋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在任何领域做到全国前几名,就不应该辜负这份天分。 而罗永浩,正是他眼 中那个"最该靠嘴吃饭"的人。 罗永浩有些沮丧,但梁文锋的话,他听进去了。罗永浩坦言自己思考了这个问题,但还是不能远离科技 圈。 于是,几个月后,各大平台悄然出现一档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罗永浩多了一个新身份:播客对 话者。 "靠嘴吃饭"的罗永浩,最近又和西贝开战。 对于罗永浩来说,这是漂亮的一战,设置议题,顺应民意。 谁还记得,一个月前,他因脱口秀节目,连发 数十条微博和网友对骂,寸步不让。如今,罗永浩人设反转,他说支持自己的人有90%,俨然成了舆论场里 的 ...
直播电商的黄金流量时代已成为过去 头部主播也带不动货了
搜狐财经· 2025-09-17 10:45
行业趋势变化 - 直播电商行业头部主播黄金时代正在落幕 头部主播数据呈现下滑趋势[2] - 与辉同行直播间2025年上半年日均观看人次1504万 较2024年同期下降45%[2] - 李佳琦2025年618预售首日GMV为25亿-35亿元 相比2024年26.75亿元和2023年49.77亿元整体呈下滑趋势[2] 商业模式特征 - 直播带货主要竞争壁垒是资金 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才能获得流量[2] - 直播带货成本极高 对中小商家越来越不友好 绝大多数商家不盈利[3] - 赚钱的商家主要为头部大主播和已形成个人IP并拥有稳定供应链的个体户[3] 竞争环境演变 - 抖音平台流量分配不足 流量质量下降 众多主播转向抖音教学领域[3] - 越来越多财大气粗的金主和名人入驻直播间 导致行业竞争加剧[3] - 头部主播现在也不得不花钱购买流量 资金体量不足的普通商家处于劣势[3] 战略转型方向 - 头部主播减少直播频次 积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5] - 通过自营品牌打造掌握定价权和话语权 摆脱对第三方供应商依赖[5] - 布局短剧行业开辟新流量渠道 延长内容生命周期并增强粉丝连接[5] 未来发展展望 - 超级主播时代终将落幕 直播电商将更加注重系统能力构建[6] - 行业未来将重点关注自营品牌建设 供应链管理和内容创新[6] - 直播带货属于特定时代的商业模式 其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1]
梁文锋点醒罗永浩
36氪· 2025-09-17 10:06
罗永浩职业转型与商业模式 - 罗永浩从科技创业转向播客对话者和主播 利用舆论话题为直播间引流[3][4][6] - 通过设置公共议题实现流量转化 例如与西贝争议期间直播间观看人次达1000万 销售额最高预估5000万元 较平时增长400%[5][6][14] - 在俞敏洪与董宇辉事件中直播间销售额从250-500万元增至1000-2500万元 单场观看人次达700万[16] 细红线科技发展历程 - 公司2022年成立初期聚焦AR领域 获得美团龙珠领投近4亿元天使轮融资 投后估值2亿美元[8][9] - 2023年申请15项AR相关专利 主要围绕AR眼镜技术[9][10] - 2024年转向AI领域 海外发布J1 Assistant聚合类软件 但未达预期颠覆性创新效果[11][13] 直播业务商业表现 - 交个朋友直播间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8% 但净利润同比下滑33% 因流量获取成本上升[23] - 与辉同行直播间2025年上半年流量同比下滑近50% 显示行业流量竞争加剧[20] - 罗永浩粉丝数量在争议事件一周内增长70万 微博总粉丝达138万[18] AR/VR行业趋势 - 2023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同比下降23.5% 行业整体处于退潮期[10] - 细红线科技员工数峰值仅150余人 未达预期千人团队规模[10] - 罗永浩承认AR商业化失败 认为10年内AR眼镜难以实现商业化[13] 舆论影响力与形象塑造 - 在西贝事件中网络支持率达47% 个人公众形象从知识分子转向"大众嘴替"[5][17] - 通过持续参与公共议题(如俞敏洪事件)维持话题热度 实现流量周期性转化[16][19] - 成为行业少有的具备公共议题设置能力的"议题型主播" 差异化优势显著[21]
5万“坑位费”请大网红带货啤酒,咋就只成交1单?
新华社· 2025-09-16 12:30
5万"坑位费"请大网红带货,咋就只成交1单? 【中国国际啤酒网】黑龙江一位姓陶的老板最近有点烦:他花5万元"坑位费"请了一个"千万粉 丝"网红带货自家啤酒,又主动让出20%销售佣金,结果最后只成交了1单。 "5万元坑位费""千万粉丝网红"与"1单成交量"的闹心反差,像一根尖锐的针,不仅刺伤了陶先生的 心,也戳破了裹着流量神话的带货网红的虚假泡沫。 网红直播带货,直观、高效,直接将流量转化为销量。少数网红和直播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故意 设置"流量陷阱",引发大量矛盾纠纷,破坏网络生态,给行业发展蒙上阴影。 河南商丘的薛先生告诉记者,今年8月,他与一名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合作销售运动鞋。这位网红 的商务人员承诺:降价至69.9元必爆单、保底售出2万双。 看了网红本人的授权视频和之前的直播数据后,薛先生信心满满地支付了5万元"坑位费",并按要 求备足上百万元的货品。让薛先生惊掉大牙的是,直播结束后,实际仅成交58双,不足对方承诺量的 0.3%。 黑龙江啤酒经销商陶先生遭遇的就是这种情形。千万粉丝网红承诺:"直播5到8分钟""售出6000至 8000单啤酒"。陶先生支付了5万元"坑位费"和20%的佣金,最后的结果是直播 ...
千笔楼丨5万元“坑位费”换来1单成交量,网红带货水分该怎么挤?
新华网· 2025-09-16 02:57
行业乱象现状 - 黑龙江啤酒经销商支付5万元坑位费和20%佣金后,千万粉丝网红实际仅成交1单啤酒,直播时长仅90秒[2][3] - 河南运动鞋商户支付5万元坑位费后,千万粉丝网红实际成交58双鞋,不足承诺销量2万双的0.3%[3] - 2024年12315平台接收直播带货投诉40.2万件,同比增长19.3%,其中短视频平台投诉量飙升48.8%[6] 数据造假手段 - 网红粉丝量可能存在虚假购买的死粉[7] - 直播间在线人数可能通过水军服务或技术手段伪造[7] - 成交数据可能包含迅速退单或统计链接点击人次等 manipulation[7] 合同与法律问题 - 网红机构以合同未承诺销量为由拒绝承担保量责任[6] - 电子商务法禁止虚构交易和编造用户评价等虚假宣传行为[9] -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明确禁止篡改交易量、关注度等数据造假行为[9] 行业规范建议 - 直播平台需加强数据流量审核,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撑[10] - 监管部门应完善直播电商监管制度,严厉打击数据造假行为[10] - 商家需考察网红过往真实带货效果,并将关键权益条款明确写入合同[12]
千笔楼|5万元“坑位费”换来1单成交量,网红带货水分该怎么挤?
新华社· 2025-09-16 02:42
行业数据与投诉情况 - 2024年12315平台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40.2万件 同比增长19.3% [6] - 短视频类直播平台投诉举报量飙升48.8% [6] 虚假流量与数据造假手段 - 网红"千万粉丝"可能通过购买死粉实现 [7] - 直播在线人数可能采用"水军"服务或技术手段操控 [7] - 热卖数据可能仅为平台统计的链接点击人次而非实际成交 [7] - 成交数据包含大量下单后迅速退单的情况 [7] 典型欺诈案例详情 - 黑龙江啤酒经销商支付5万元坑位费和20%佣金后仅成交1单 承诺销量6000-8000单未实现 [1][4] - 河南运动鞋商户支付5万元坑位费后实际成交58双 不足承诺量2万双的0.3% [2] - 直播时长严重缩水 承诺5-8分钟实际仅持续90多秒 [4] 行业规范与法律框架 - 电子商务法禁止虚构交易和编造用户评价等虚假宣传行为 [9] -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明确禁止篡改交易、关注度、浏览量等数据造假行为 [9] - 数据流量造假行为已触碰法律红线 [10] 平台与监管责任 - 直播平台需加强数据流量审核关口和技术服务 [10] - 监管部门需针对性出台管理办法完善直播电商监管制度 [10] - 应加强执法检查并对虚假宣传和数据造假重拳出击 [10] 商家风险防范建议 - 需考察网红过往带货真实效果而非仅关注粉丝量 [12] - 应将关键权益条款明确写入合同减少口头约定风险 [12] - 需理性看待直播带货并破除"流量迷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