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咨询

搜索文档
发挥工程咨询行业智力支撑作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6 22:17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工程咨询行业作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 需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投资者提供专业化咨询和管理服务[1] - 行业需在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发挥智力支撑作用[1] - 通过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助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1] 创新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 加快推进工程咨询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1] - 加强建筑信息模型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利用[1] - 推动行业向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方向发展[1] 支撑能力建设措施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完善职业资格评价、登记和继续教育相关制度[1] - 完善行业制度标准规范体系 加快工程咨询国家标准体系建设[1] - 通过四方面政策措施全面提升行业支撑能力[1] 行业秩序规范管理 - 严格规范工程咨询从业行为 强化从业人员和所聘专家合规管理[1] - 完善行业自律管理机制 推进行业诚信建设[1] - 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意见》印发促进高质量发展[1]
中建咨询:先后通过ISO三标体系认证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25华夏ESG实践合规典范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6 12:18
实践案例 中建咨询将ESG理念融入发展战略。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公司治理框架,构建了以董事会为 核心引领的ESG治理体系。ESG研究中心作为专职机构,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由公司总经理担任中心主 任。 中建咨询将"合规经营与风险管理"作为公司ESG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该指标下设"合规经营"和"风 险管理"两大二级指标,并进一步拆解为可量化评估的六项三级指标。通过与利益相关方深度对话及双 重重要性评估,合规经营与风险管理被确认为公司重要性议题。 公司制定完善《合规管理规定》《风险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在合规管理方面,建立了覆 盖经营业务(行为)合规审查、合规风险识别与应对、违规问题整改、违规举报、合规管理考核与责任 追究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在风险管控方面,构建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监测、专项风险评估、年度重大 风险评估、风险处置及境外风险管理在内的系统化运作机制。 中建咨询先后通过了ISO三标体系认证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合规管理方面,公司以项目巡检考 评为抓手,依托项目法律合规检查清单,聚焦重点业务领域及重大项目,2024年累计开展法律合规检查 10次;同步强化合规宣贯与培训,2024年赴区域 ...
中达安回复定增审核问询函:剖析经营困境与发展策略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52
核心观点 - 公司收到深交所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 会计师事务所就相关事项进行核查并回复[1] - 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 但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主要受行业竞争加剧及宏观经济波动影响 同时政策支持及业务调整带来新机遇[2] - 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主要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成本上升及收入结构变化[3] - 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 主要因业务扩张及资金需求增加 但通过银行信贷及本次募资偿债压力将缓解[4] - 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账龄较长 但坏账准备计提充分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 - 其他应收款主要为业务保证金类款项 无关联方资金占用 坏账准备计提合理[6] - 与国资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具有商业合理性及公允性 但控制权转让可能影响交易持续性[7] - 对厦门正容等投资被认定为战略性产业投资 非财务性投资 且无重大类金融业务[8] - 收入与毛利率经核查确认真实有效 无重大异常[9] 财务表现 -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2年-18,169.14万元 2023年-773.91万元 2024年-4,794.51万元[2] - 毛利率2022年27.45% 2023年21.47% 2024年16.97%[3] - 资产负债率2022年55.33% 2023年63.68% 2024年70.69% 2025年6月30日70.86%[4] 资产质量 - 应收账款余额23,132.61万元 一年以上账龄占比45.29%[5] - 合同资产余额78,802.21万元 一年以上账龄占比61.35%[5] - 应收账款前20名客户余额8,893.57万元 其中1年以上账龄3,733.26万元[5] -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率30.34% 高于行业平均值[5] - 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4,757.40万元 一年以上账龄占比44.80%[6] 业务运营 - 工程监理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因行业市场化竞争加剧及基建投资缩减[2] - 水利监理及通信监理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上升但毛利率下降[3] - 采取业务夯实、战略调整、组织优化及资金管控等措施应对经营压力[2] 关联交易与投资 - 向历城控股提供咨询服务同时采购设计等服务 交易通过招投标及供应商管理确保公允[7] - 对厦门正容投资以业务协同为目的 青羊基金及钛昕电气存在未实缴但无其他投资计划[8] - 自发行决议日前六个月无重大财务性投资及类金融业务[8] 核查结论 - 收入确认内部控制有效 原则符合规定 无重大异常变动[9] - 坏账准备计提充分合理 与同业对比无重大异常[5][6] - 关联交易具有必要性及商业合理性[7] - 投资认定符合战略性产业特征[8]
报告显示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和质量齐升 正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8:19
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态势 - 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 在制度型开放加速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以及新兴服务贸易形态加速迭代背景下实现增长[1] - 行业面临竞争力提升、结构优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挑战[1] 行业结构转型特点 - 服务业正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行业结构持续优化[2] - 传统服务贸易仍占较大比重 2019-2024年旅游和运输服务贸易额占比保持在50%左右[2] - 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38.50%[3] 旅游服务贸易表现 - 旅游服务出口增长迅猛 2023年出口额145.6亿美元 2024年同比增长154.1%至370.0亿美元[2] - 占比从3.82%上升至8.3% 成为服务贸易细分领域出口增长率最高领域[2] - 文化产品出海带动旅游服务增长 《黑神话:悟空》海外销量约900万套占总量30% 吸引国外游客打卡取景地[2]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数据 - 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28965.2亿元 增长6.5%[3] - 出口16573.2亿元增长7.4% 其中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增39.3%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12.2%[3] - 进口12392亿元增长5.4% 其中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增29.5% 知识产权使用费增8.7%[3] - 实现贸易顺差4181.2亿元 比上年扩大504.5亿元[3] 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 2016-2024年服务外包总体呈现增长态势 年均增长率14.47%[3] - 2024年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30535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 执行额22197亿元[3] - 同比分别增长6.5%和13.3% 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5737亿元 执行额11626亿元[3] - 同比分别增长5.8%和11.8%[3] 文化服务贸易亮点 - 文化服务贸易表现亮眼 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出海带动出口增长[2] - 数字技术重塑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业模式 推动产业向智能化、融合化、全球化升级[5] - 人工智能、5G、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打破传统业态边界 加速新兴业态涌现[5] 数字技术应用案例 - 爱奇艺独播剧《大梦归离》通过虚拟制片技术实现云端拍摄 缩短制作周期并降低跨国协作成本[5] - 上海"远古回声"数字艺术展借助元宇宙平台构建虚拟展厅 吸引全球观众体验中国非遗文化[5][6] - 杭州亚运会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云赛场 实现赛事直播、互动观赛与虚拟竞技深度融合[6] - 智能推荐系统精准匹配用户需求 推动文化内容从大众化向分众化转型[6] 新兴业态发展 - 服务业发展呈现线上线下融合、行业跨界融合特征[6] - 数字文化、智慧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6] - 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6] 发展路径建议 - 释放服务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高附加值和数字化专业服务[4] - 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 包括金融、法律、工程咨询、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领域[4] - 推动新型数字服务出口形态 包括跨境电商、云服务、在线教育、智慧医疗等[4] - 支持设立数字服务贸易专区和出口基地 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机制[4] - 深化制造业融合发展 建设服务+制造综合体 提升传统制造企业服务增值能力[4] - 重点培育虚拟会展、远程医疗、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模式[4] - 推动虚拟现实+文旅、AI+翻译等复合型服务模式发展[4] - 强化配套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建立算法模型、数字内容、技术服务等领域产权制度[4]
葫芦岛:用好改革“金钥匙” 激发国企新活力
辽宁日报· 2025-09-12 01:20
核心观点 - 葫芦岛市通过深化国企改革使6家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7.54% 减亏69.63% 税费同比增长160.91% 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1] 优化重组 - 改革前市属国企存在主导产业不明晰、同质化竞争严重问题 业务交叉普遍 例如投资集团与城建交通集团子公司业务交叠甚至重合 [2] - 按照产业相近、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原则 对市属国企进行专业化整合 将11家监管企业优化重组为6家 包括3家重组国企、2家新组建国企和1家保留国企 [3] - 新组建工程咨询集团整合9家工程咨询服务类子公司 成为全市唯一提供工程咨询专业化服务的国企 [3] - 重组后各家国企功能定位清晰 形成资源开发利用、城市综合服务、实体产业发展、咨询服务、水资源供给等业务格局 [3] 投融资平台转型 - 葫芦岛市投资集团从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向实体产业发展 成立蓝金矿产子公司 拍下海砂开采权 截至7月底海砂项目累计实现经营收入2.8亿元 [4] - 集团总部机关由99人缩减至64人 48家二级子公司优化整合为10家实体经营子公司 形成投融资平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代农业和文旅及专业化服务等四大板块 [5] - 预计到年底实现销售收入20.59亿元 前7个月剔除偿债因素后实现净利润6027万元 [5] 市场化机制改革 - 实施三能机制改革 聚焦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中层干部竞争上岗 员工全员竞聘上岗 薪资向核心岗位和基层一线倾斜 [6] - 工程咨询集团与2名员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社会招聘引进11名中高级管理人才 子企负责人队伍下比例达22.2% [7] - 改革后市属国企中层管理岗位从120个压缩到70个 一般管理岗位从300多个锐减至115个 50多名生产一线人员得到岗位提升 9人退出现岗位 [7] - 工程咨询集团上半年242项在开展业务预计合同总额达4689.56万元 新增业务同比增长338.64% 投资集团近2500名员工人均收入增长约15% [7] 改革成效 - 超99.1%国企管理人员实现竞争上岗 企业不断减亏增盈 [8] - 预计到年底6家国企将实现连续两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超60% 上缴税费同比翻番增长 [8]
建筑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规模下降业绩承压,经营现金流有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9-07 11:43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10] 核心观点 - 建筑行业2025年上半年收入业绩承压 但盈利能力相对稳定 经营现金流有所改善[2][6][19] - 全行业收入下滑5.57%至39639.92亿元 业绩下滑5.18%至938.27亿元 但业绩降幅较2024H1收窄5.6个百分点[21] - 行业毛利率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0.09% 但归属净利率微增0.01个百分点至2.37%[27] - 经营现金净流出减少144.56亿元至4872.31亿元 收现比提升6.3个百分点至95.29%[37] - 子行业表现分化 石油工程和化学工程实现正增长 国际工程和基建下滑明显[7][2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H1全行业营业收入39639.92亿元 同比下降5.57% 降幅较2024H1扩大2.01个百分点[21] - 归属净利润938.27亿元 同比下降5.18% 降幅较2024H1收窄5.6个百分点[21] - 单季度看 2025Q2收入20275.91亿元 同比下降5.12% 净利润463.59亿元 同比下降2.87% 降幅均有所收窄[22] - 毛利率10.09% 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5.69% 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27] - 资产+信用减值损失率0.65% 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支撑净利率微升[27] - 垫资规模继续增加 (应收账款及票据+存货及合同资产+长期应收款+其他非流动资产)/总资产比例达58.61% 较年初上升1.93个百分点[31] - 资产负债率77.37% 较年初上升0.58个百分点 有息负债率30.61% 较年初上升2.07个百分点[42] 子行业表现分析 - 收入表现:2个子行业收入上升 8个下滑 其中国际工程(-26.77%)、装饰(-22.92%)、专业工程(-17.26%)、园林(-13.65%)降幅超10%[48] - 业绩表现:6个子行业净利润上升 4个下滑 石油工程增长13.38% 国际工程(-24.15%)和基建(-13.17%)降幅较大[52] - 盈利能力:7个子行业毛利率上升 国际工程(15.14% +3.26pct)、园林(10.17% +3.23pct)、石油工程(17.13% +2.66pct)改善明显[55] - 现金流:半数子行业经营净现金流改善 国际工程(-20.85亿元 +32.25%)、房建(-1098亿元 +24.74%)、专业工程(-226.76亿元 +21.64%)改善幅度超20%[8] - 具体子行业表现: - 房建:收入下滑但业绩稳定 受益需求结构多元和化债带来的减值冲回[7][20] - 基建:收入业绩双降 业绩降幅快于收入 行业竞争加剧[7][20] - 钢结构:收入业绩小幅增长 主要依靠资源业务放量 主业受下游投资偏弱影响[7][20] - 国际工程:收入业绩明显下滑 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投资类业务承压[7][20] - 石油工程:收入稳定 业绩双位数增长13.38% 因工作量饱满和服务价格上升[7][20][52] - 化学工程:收入业绩个位数增长 受益煤化工业务增量[7][20] - 工程咨询:收入业绩稳中略降 因下游投资需求偏弱[7][20] - 专业工程:收入业绩双降 业绩降幅更大 受房建业务拖累[7][20] - 园林:业绩亏损但已减亏 受需求疲软和融资不畅影响[7][20] - 装饰:已减亏 受房地产调控和下游客户风险影响[7][20] 投资建议 - 看好稳增长+新质生产力+优质成长龙头三条主线[9] - 稳增长主线推荐中国化学、四川路桥、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央国企[9] - 建筑+科技主线推荐洁净室领域的圣晖集成、亚翔集成、柏诚股份 以及涉及矿产资源的中国中冶[9] - 优质成长龙头关注鸿路钢构经营拐点和志特新材AI for Science拓展[9]
上海建科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6 00:0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5亿元 同比增长0.6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75.61万元 同比增长48.57%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7亿元 同比下降0.06亿元 主要因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增加 [1] - 毛利率27.92% 同比提升0.99个百分点 净利率1.28% 同比提升0.33个百分点 [3] - 业绩增长主因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及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 [3] 现金流与并购活动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65亿元 同比下降5.65亿元 [2] - 现金流变动主因未到期赎回结构性存款增加3.52亿元及支付收购子公司股权款增加2.40亿元 [2] - 主要并购项目包括控股收购四川省禾力建设工程检测鉴定咨询有限公司和全资收购上咨公司阶段性股权转让款 [2] 子公司经营 - 上咨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24亿元 净利润-0.54亿元 [2] - 上咨公司经营具明显季节性特征 收入和盈利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 [2] - 公司正推动上咨公司投资决策期咨询服务与建设运营期咨询服务有机融合 [2] 应收账款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收账款17.73亿元 较期初增长1.96亿元 增幅12.43% [4] - 增长主因经营规模扩大及主要客户结算周期延长 [4] - 公司已修订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建立分级催收流程并将回款表现纳入绩效考核 [4] 业务布局 - 在西藏开展震后房屋安全应急排查及灾后重建监理任务 总建筑面积约10余万平方米 [5] - 通过控股收购四川禾力公司获得5项水利工程甲级专项检测资质 [5] - 海外项目包括以色列海法港全过程咨询 柬埔寨暹粒机场监理 印尼OBI岛综合体设计等 [6] 发展战略 - 践行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相结合战略 [7] - 聚焦工程咨询 检测检验两大核心主业及粤港澳大湾区 华中城市群 西南成渝城市群等区域 [7] - 重点关注投资咨询 石化 水利水务等领域并购机会 [7] 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18,665户 [8] - 股东国新控股累计减持399.99万股 占总股本0.9759% [8] - 新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600万股 占总股本不超过1.46% [8]
深圳瑞捷(300977) - 2025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31 12:40
战略规划与转型 - 公司发布"X3战略",以科技赋能大基建、新保险、新产业三大板块,推动业务规模化突破与模式革新 [2][3] - 战略升级五大目标:从建筑工程咨询转向专业技术服务TIC行业;布局能源电力、新消费、保险、大基建多行业;业务模式从"服务+平台+数据"升级为"服务+平台+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经营能力从人力驱动转向科技与数智驱动;发展模式从内涵式增长转向内涵与外延并购并重 [3] - 战略转型实施方案包含10大模块及20项重点举措 [3] 技术研发与AI应用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522.59万元,同比小幅增长 [5] - 无人机结合AI算法实现外立面检测:单体楼栋检测时间从数天缩短至5分钟,毛利率提升4% [5] - AI应用四维度进展:引入无人机/红外热成像工具;算法建模实现风险预测;远程作业模式;物联网生态合作减少线下服务依赖 [3] - "瑞筑AI平台"上线,集成AI智能体与AI小瑞助手,增强客户粘性 [5] 业务与客户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新业态拓展成效显著:产业类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3.72%,保险类客户收入同比增长46.79% [5] - 房地产类客户收入占比下降至40.03% [5] - 新签约订单中新客户占比持续上升 [5] 投资与并购 - 投资并购聚焦"1+X"方向:1为业务中心需求,X为AI无人机/机器人等新技术赋能主业 [4] - 已投资标的金额未达披露标准,但工作有序推进 [4] 股权激励与成本 - 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总费用478万元,锁定期12个月,主要面向管理层 [6][7] - 限制性股票股份支付三年摊销总费用1735.46万元,锁定期36个月,主要面向核心骨干 [6][7] - 内部员工认购积极性较高 [6]
突发讣告,贾渝逝世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09:49
行业影响 - 贾渝作为国际沥青路面协会首位华人主席及中国高性能沥青路面技术奠基者 引领行业技术变革与创新发展 [2] - 开创性引进并推广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技术 推动其系统化落地与广泛应用 [2] - 建立中国最早SHRP实验室 被誉爲"引进高性能沥青路面技术第一人"及"中国SHRP实验室奠基人" [3] 公司关联 - 贾渝自1998年起在苏交科集团任职 曾任副总工程师及总裁顾问职务 [2][3] - 苏交科集团成立于1978年 是深交所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0284) 国内首家工程咨询行业A股上市公司 [2] - 公司联合东南大学、中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共同组建道路新材料领域唯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 技术贡献 - 带领团队开创中国高性能沥青路面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新纪元 建立现代沥青路面技术体系 [2] - 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制2项国家标准 出版3部专著 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 [3] -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交通运输部科技攻关成果一等奖等多项殊荣 [3] 全球布局 - 苏交科集团在全球20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60多个国家开展项目 [2] - 公司拥有130余家子公司 是基础设施领域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 [2]
突发讣告,贾渝逝世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09:41
行业专家贡献 - 沥青路面技术专家贾渝逝世 享年84岁 曾任国际沥青路面协会首位华人主席及苏交科集团总裁顾问[2][5] - 贾渝被誉为中国高性能沥青路面技术引进第一人及SHRP实验室奠基人 主导引进美国SHRP设备并建立中国首个SHRP实验室[7] -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出版3部专著及发表50余篇论文 参与编制2项国家标准[7] 技术发展里程碑 - 开创性引进并推广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技术 推动中国现代沥青路面技术体系建立[5] - 带领团队开创高性能沥青路面技术研究与实践新纪元 系统化落地该技术应用[5] - 毕生致力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深刻引领行业技术变革与创新发展[5] 公司背景与关联 - 苏交科集团成立于1978年 2012年深交所上市(代码300284) 为国内首家工程咨询A股上市企业[5] - 公司拥有130余家子公司 在全球20多国设分支机构 于60多国开展项目[5] - 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苏交科联合东南大学等共建 为国内道路新材料领域唯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