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银
icon
搜索文档
花旗:维持恒指年底目标价26800点 看好互联网、内银及博彩板块
智通财经· 2025-09-23 07:36
花旗银行投资策略及资产配置主管廖嘉豪指,维持今年底恒指目标价26800点,明年中目标为27500点。 后市将看第十五个五年规划,料有望成为推动多个行业增长的正面催化剂,当中包括科技、旅游、医疗 保健、保险及可再生能源行业等。 花旗表示,今年港股升势强劲,虽然8月时市场对盈利预期一度有所下调,但预期明年内地及香港股市 的盈利将有广泛复苏,加上估值相对欧美仍较低,且美元走弱时中国股市为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这都 为内地及香港股市带来支持。 他亦看好内银股及博彩股。内银方面,公募基金改革将带动资金流入金融类股份,且内银拨备修正将带 来盈利增长,且中美息口走低下,高息股具吸引力。至于博彩股,现时板块估值不贵,行业对关税的敏 感度较低,且演唱会等活动带动人流,期待十一黄金周对博彩收入的带动。 另外,市场预期美联储会继续减息,关于香港的最优惠利率(P)是否会跟随上。廖嘉豪指,香港的最优 惠利率再减一次0.125%需要先等待,市场须观望香港楼市是否企稳,未必有太多减息空间。而港元拆 息(HIBOR)再上升的空间不大。 花旗财富亚太区高级投资策略师夏振杰指,美元走弱会对新兴市场有较大提振。盈利方面,花旗对2026 年每股盈利预 ...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922
国证国际· 2025-09-22 09:06
港股晨报 2025 年 9 月 22 日 国证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 研究部 周五港股延续分化格局,资源类板块成为市场主角,黄金、有色金属与煤炭股 涨幅居前。黄金股表现亮眼,受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刺激,国际金价 上行动能强劲,板块普遍收涨。有色金属相关个股同样受到追捧,成大市重要 推动力。此外,煤炭股延续强势,多只龙头大涨。市场普遍预期库存加速去化, 行业供需平衡,动力煤市场价格有望稳中有升,推动板块情绪回暖。汽车产业 链强势拉升,锂电、整车和零部件股全面走高。其中锂电龙头释出储能电芯已 规模化量产的积极消息,结合新能源行业长期需求支撑,推升资金对汽车与电 池概念的关注度。不过,医药板块普遍承压,医药外包、创新药与中医概念股 齐跌,龙头品种回调明显,成市场拖累。电力及新能源发电板块同样表现低迷, 受到行业基本面与预期压力影响而承压走弱。金融股亦缺乏亮点,券商、内银 与保险股全线走低,整体权重未能支撑大市。整体来看,周五港股呈现结构性 行情,黄金、煤炭及新能源汽车等资源与高景气赛道成为资金集中方向,而医 药、电力及大金融板块则成为主要调整区域,市场风格依旧快速切换。 宏观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中国 ...
大摩:盈利上升基调有望延续至明年 内地互联网、医药、汽车等核心板块盈测获市场上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5:52
智通财经APP获悉,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MSCI中国指数今年向上,除市场情绪及流动性支持外, 企业基本面改善亦体现于指数的盈利稳定及正面修订幅度,该行识别了对指数盈利增长最为关键的行 业,以评估持续性。 若进一步分析环比回报,明显的拐点出现在2024年下半年,自此盈利增长对指数每月回报的正面贡献率 提升至约75%,较之前仅50%有明显提升。 大摩展望未来,中国股市盈利增长的持续性前景乐观:互联网、科技、医药、汽车等核心板块的盈利预 测持续获得市场上调,估值亦处于合理水平。虽然内银板块的盈利预测调整仍以调降为主,但由于其对 整体指数盈利增长的权重贡献有限,预计行业压力不会拖累大市走势。 该行认为今年内地电商行业的激烈价格竞争有望结束,预计将带动该板块盈利于2026年重新加速增长, 而2025年的短暂放缓仅属阶段性调整。 该行指,中国股票市场(MSCI中国指数)在过去12个月录得全球最佳表现,总回报达48%,年初至今亦以 38%的回报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韩国(50%)。该行认为本轮升势背后有结构性改善支持,包括股本回 报率(ROE)见底回升、资金持续流向高质大型股,以及当局对民营企业与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相关进 ...
港股早评:三大指数低开 科技股普跌 稀土概念股继续上涨 中芯国际开跌1.38%
格隆汇· 2025-08-26 01:33
美股与港股市场表现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收跌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1] - 港股三大指数低开 恒指跌0.45% 国指跌0.39% 恒生科技指数跌0.76% [1] 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集体走低 阿里巴巴跌2% 网易跌超1% 京东跌超1% 百度腾讯美团网易均有跌幅 [1] - 权重股中芯国际跌1.38% [1] 稀土与黄金板块 - 稀土概念股延续上涨行情 金力永磁继昨日大涨14%后续涨2.68% [1] - 亚洲早盘现货黄金涨0.6% 带动黄金股普遍上涨 [1] 行业板块异动 - 内银股多数上涨 食品饮料股多数上涨 建材水泥股多数上涨 [1] - 互联网医疗股下跌 餐饮股下跌 锂电池股下跌 体育用品股下跌 半导体芯片股齐跌 [1] 新股表现 - 双登股份上市首日高开超55% [1]
港股收评:冲高回落!恒指跌0.37%,影视股全天强势,半导体、内银股多数走低
格隆汇· 2025-08-18 08:30
港股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收跌0.37% 国企指数跌0.06%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65% 盘中曾大涨2.3% [1] - 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大型科技股午后涨幅缩窄 [1] 科技股表现 - 京东涨2.65% 阿里巴巴、百度、小米涨幅在1%以内 [1] - 快手跌1.47% 腾讯、美团飘绿 [1] 影视行业 - 暑期档票房持续冲高 头部影片口碑发酵带动大盘观影需求回暖 [1] - 柠萌影视大涨超21% 稻草熊娱乐涨近15% 猫眼娱乐涨近6% [1] 医疗健康行业 - 互联网医疗股集体上涨 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涨超8% [1] 其他活跃板块 - 稀土概念股、军工股、脑机接口概念股、汽车股、苹果概念股普遍表现活跃 [1] 弱势板块 - 内房股普遍下跌 因7月地产基本面继续走弱 [1] - 钢铁股、铜业股走低 因美国宣布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 [1] - 煤炭股、石油股、半导体芯片股、内银股、海运股多数表现低迷 [1]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齐跌,科技股、内银股走弱,南下资金净买入358.76亿港元创新高!京东健康涨11.67%,中信建投证券涨11%,京东、网易、阿里巴巴跌超3%
格隆汇· 2025-08-15 08:51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均下跌0.98%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59% [1] - 南下资金大幅净买入港股358.76亿港元 创有史以来单日净买入额新记录 [1] 生物医药板块表现突出 - 银诺医药-B股价上涨206.48%至57.250港元 [2] - 派格生物医药-B上涨32.45%至32.000港元 [2] - 草白药业-B上涨24.56%至9.280港元 [2] - MIRXES-B上涨18.62%至44.220港元 [2] - 宜明昂科-B上涨16.71%至13.200港元 [2] - 歌礼制药-B上涨13.72%至17.740港元 [2] - 药明巨诺-B上涨10.71%至5.890港元 [2] - 同源康医药-B上涨10.44%至20.420港元 [2] - 中国抗体-B上涨8.95%至3.530港元 [2] - 科济药业-B上涨7.18%至22.700港元 [2] - 腾盛博药-B上涨6.50%至2.130港元 [2] - 诺诚健华上涨6.46%至19.600港元 [2] 券商与金融板块表现分化 - 中资券商股大幅拉升上涨 中信建投证券涨近11% 中国银河和中州证券涨超9% 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均走强 [3] - 内银股集体下跌 工商银行跌3%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多股跌超2% [3] 科技与互联网板块表现 - 大型科技股普遍表现低迷 京东、网易和阿里巴巴跌超3% 美团跌超2% 百度跌1% 小米跌0.66% 腾讯勉强飘红 [3] - 互联网医疗股全天强势 叮当健康尾盘飙涨至36% 京东健康涨11.67% [3] 其他行业板块表现 - 半导体股、苹果概念股、航空股、光伏股、内房股、军工股多数呈现上涨行情 [3] - 煤炭股、海运股、濠赌股、乳制品股纷纷下跌 [3]
港股午评:三大指数均跌超1% 内银股下挫 中资券商股拉升 互联网医疗股大涨
格隆汇· 2025-08-15 04:0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19%或超300点 国企指数下跌1.26%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08% [1] - 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 京东跌近4% 美团跌超3% 阿里巴巴跌2.6% 快手网易小米百度跌超1% [1] - 腾讯实现连续2日上涨 表现优于其他科技股 [1] 行业板块表现 - 内银股集体下跌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股跌超2% [1] - 保险股部分回调 友邦保险跌近3% [1] - 机器人概念股汽车股濠赌股煤炭股乳制品股体育用品股餐饮股全线下跌 [1] - 中资券商股逆势拉升 中州证券涨近14%领涨 中金公司招商证券涨超5% [1] - 互联网医疗股大涨 叮当健康劲升超26% [1] - 航空股苹果概念股内房股有色金属股表现活跃 [1] 政策影响分析 - 摩根大通指出消费贷补贴政策对内银财务影响有限 [1]
港股收评:午后回升,恒指跌0.15%,创新药涨幅抢眼,下跌之际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超100亿港元!药明康德涨超11%,小米跌2.6%
格隆汇· 2025-07-29 08:4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15%至25524.45点 盘中跌幅一度达1.2% [1] - 国企指数下跌0.34%至9145.92点 盘中跌幅达1.2%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35%至5644.38点 盘中大幅下跌2% [1] - 南下资金大幅净买入港股超100亿港元 [1] 生物医药板块强势上涨 - 药明巨诺-B大涨33.33%至5.68港元 [2] - 创胜集团-B上涨17.06%至3.5港元 [2] - 东耀药业-B上涨15.06%至2.75港元 [2] - 和营-B上涨11.83%至11.72港元 [2] - 药明康德上涨11.25%至111.7港元 [2][3] - 泰格医药上涨9.64%至58.6港元 [2] - 百奥赛图-B上涨9.56%至23.5港元 [2] - 石药集团和绿叶制药涨幅均超8% [3] - 信达生物、三生制药、诺诚健华、百济神州均实现上涨 [3] 科技股走势分化 - 阿里巴巴午后小幅转涨 [3] - 腾讯、京东、美团、快手跌幅收窄至1%以内 [3] - 小米下跌2.6% 表现相对较弱 [3] - 百度下跌近2% [3] 行业板块表现差异 - "反内卷"板块午后明显回升 钢铁股和光伏股普遍由跌转涨 [3] - 石油股、濠赌股、半导体芯片股、体育用品股、内房股多数上涨 [3] - 三胎概念股高开低走 因3600元生育补贴政策落地 [3] - 内银股全天低迷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均走低 [3] - 餐饮股和机器人概念股普遍下跌 [3]
5月国内经济呈现温和修复与结构分化态势,社零消费环比改善但内部分化延续,金融数据喜忧参半,降息降准等一揽子
中泰国际· 2025-06-17 02:34
港股市场 - 6月16日港股三大指数午后加速上涨,恒生指数涨0.7%收报24,060点,恒生科指涨1.2%收报5,299点,成交额2,292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57亿港元[1] - 5月中国经济温和修复与结构分化,恒指估值处过去七年近60%分位,AH溢价接近三年低位,港股短期催化动力有限,预计延续高位整固[2] - 关注高股息防御的能源、电讯板块和超跌科技弹性的恒生科指成分股[2] 宏观动态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174万平方米,同比跌3.0%,环比升22.5%,不同类别城市表现分化[3] - 5月房屋新开工及竣工面积同比分别跌18.7%及19.1%,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跌4.1%,降幅均收窄[3] 行业动态 - 小米宣布新车YU7 6月底发布,多款重磅产品同步推出,小米股价周一涨4.2%[4] - 昨日主要医药企业多数微跌,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表现分化,核电投资主题受支持[5] 子不语集团 - 2024 - 2027年净利润CAGR 12.3%,预计2025/2026年收入39.6亿/47.6亿元,净利润1.6亿/1.8亿元[6] - 2024年十大核心品牌销售占总销售40% - 45%,同比增超90%,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转变[6] - 2024年产品亚马逊销售占比98%,预计2025年自营独立网站收入约1.5亿元,计划开设线下门店[7] 其他市场 - 美股关注防御性板块,若调整首选加仓银行、科技及通讯服务相关股份[11] - 美债短期维持10年期债息4.3% - 4.8%高位震荡,可逢高配置[12] - 美元指数回落至98,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大概率在7.20中枢双向波动[12]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23
国证国际· 2025-05-23 06:10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进入观察期,大市波动横行;4月美国消费稳健,关税冲击尚未反映,推荐美股消费ETF标的必需消费ETFXLP和可选消费ETFXLY [6][7][10] 国证视点 - 昨日港股三大指数下行,恒生指数跌1.19%、国企指数跌1.19%、恒生科指跌1.7%,大市成交回落至1982.29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343.58亿元,占比19.327% [2] - 南向资金方面,港股通资金回升,周四净流入38.81亿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是建设银行、美团、泡泡玛特,净卖出最多的是腾讯控股、小鹏汽车-W、阿里巴巴 [2] - 5月22日北向资金成交1202.72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10.91%,沪股通成交前三为韦尔股份、贵州茅台、紫金矿业,深股通成交前三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美的集团 [3] - 影视、短视频等科技相关概念股及消费类板块普遍下滑,部分烟草概念、化妆品股、光伏太阳能板块及部分猪肉、农业等股票逆市上扬,巨星传奇等热门个股涨幅显著 [4] - 5月美国综合PMI初值升至52.1,经济活动增速回升但整体仍弱,服务业增长明显,制造业重现扩张,新订单增长来自内需,出口下滑,企业展望回暖但信心低于均值,5月就业人数下降,制造业补库存,商品和服务售价涨幅创新高,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环比下降但持续申请总数上升 [5] 行业点评 - 4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7241亿美元,同比增5.2%,环比增0.1%,消费增长在关税前已恢复正常,4月销售未反映关税冲击 [7] - 线上零售增长超大盘,4月无店铺商贩销售额1235亿美元,同比增7.5%,环比增0.2%;食品和饮料消费放缓,4月销售额844亿美元,同比增2.7%,环比持平;日用品消费稳定,4月日用品商场销售额769亿美元,同比增2.8%,环比降0.2%;杂货店销售额143亿美元,同比增6.0%,环比降2.1%;餐饮表现良好,4月销售额991亿美元,同比增7.8%,环比增1.2% [8] - 油价下跌致加油站消费下滑,4月销售额511亿美元,同比降6.8%,环比降0.5%;保健和个人护理店销售额389亿美元,同比增8.5%,环比降0.2%;服装及配饰店销售额258亿美元,同比增3.5%,环比降0.4%;运动商品等商店销售额79亿美元,同比增1.7%,环比降2.5% [9] - 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0.8,消费者态度悲观或影响5月消费数据 [9] - 4月CPI同比增2.3%,环比增0.3%,通胀在关税前控制合理,关税政策预期提升物价;3月人均可支配收入6.54万美元,同比增3.3%,增速放缓;3月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5.51%,支出增速稳定,消费有支撑;3月个人储蓄率3.9%,略有下降 [10] - 推荐美股消费ETF标的必需消费ETFXLP和可选消费ETFXLY,认为市场已基本消化基本面负面影响,ETFXLP前十大持仓占比61%,平均PE - TTM为27.9x,ETFXLY前十大持仓占比69%,平均PE - TTM为44.9x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