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约车
icon
搜索文档
滴滴2024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14%
第一财经· 2025-09-13 02:21
第一财经记者从滴滴开放日上获悉,2024 年滴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 14%。滴滴相关负责人表示,抽 成不等于利润,平台抽成中的大部分资金通过补贴反馈司乘,还用于包含了平台系统维护、支付与结算安 全、客服、保险与理赔、合规与税费等各项费用,维护服务生态。 ...
盛威时代拟港股IPO 业绩持续亏损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15:25
公司上市申请 - 盛威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业务概况 - 公司是城内网约车服务提供商及城际道路客运信息服务提供商 [1] - 主要提供城内网约车服务及城际道路客运服务 [1] - 基于联网售票服务经验与多家客运企业合作提供定制客运服务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业务覆盖超过30个省(区、市) [2] - 与12306及航旅纵横合作提供大巴车票服务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承接17个省(区、市)的省级道路客运数字化项目 [2]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总交易额(GTV)计算在国内网约车服务市场排名第14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8.16亿元 2023年12.06亿元 2024年15.94亿元 2025年上半年9.03亿元 [2] - 2022年净利润-4.99亿元 2023年-4.82亿元 2024年-4.26亿元 2025年上半年-0.9亿元 [1][2] - 网约车服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86.2% 2023年85.3% 2024年88.9% 2025年上半年90.4% [2] 负债情况 - 流动负债净额由2024年12月31日24.42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25.34亿元 [3] - 增加主要由于隐含估值上升导致向投资者发行的赎回权增加0.78亿元 [3] 客户结构 - 客运服务客户为客运站及客运企业 网约车服务客户为乘客 数字化解决方案客户为企业及政府机构 [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下降:2022年7.1% 2023年6.3% 2024年4.3% 2025年上半年3.8% [4]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年4.3% 2023年2.9% 2024年1.1% 2025年上半年1.3% [4] 供应商结构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022年12.7% 2023年11% 2024年10% 2025年上半年10% [4] - 最大供应商占比:2022年7.2% 2023年6.5% 2024年6.7% 2025年上半年7.2% [4] 行业竞争 - 公司经营所在行业竞争激烈 [4] - 面临与现有及新竞争对手竞争压力 可能失去市场份额 [4] - 出行行业整体衰退或中断可能对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4] - 品牌知名度提升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 [4] 运营挑战 - 需要以具成本效益方式吸引和留住网约车服务乘客及司机 [5] - 需要提高现有乘客对网约车服务的使用率 [5]
盛威时代拟港股IPO,业绩持续亏损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15:21
上市申请与业务概况 - 盛威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是城内网约车服务提供商及城际道路客运信息服务提供商 [1] - 已与12306及航旅纵横合作为其提供大巴车票服务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业务覆盖超过30个省(区、市) [2] - 已承接17个省(区、市)的省级道路客运数字化项目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8.16亿元,2023年12.06亿元,2024年15.94亿元,2025年上半年9.03亿元 [2] - 2022年净亏损4.99亿元,2023年净亏损4.82亿元,2024年净亏损4.26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0.9亿元 [1][2] - 网约车服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86.2%,2023年85.3%,2024年88.9%,2025年上半年90.4% [2] - 流动负债净额从2024年末24.42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25.34亿元 [3] - 隐含估值增加导致向投资者发行的赎回权增加0.78亿元 [3] 市场地位与竞争环境 - 按2024年总交易额(GTV)计算在国内网约车服务市场排名第14 [2] - 行业竞争激烈,存在市场份额流失风险 [4] - 出行行业整体衰退或中断可能对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4] - 品牌知名度不足可能影响业务发展 [4] 客户与供应商结构 - 客户群体包括客运站、客运企业、乘客、企业客户及政府机构 [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下降:2022年7.1%,2023年6.3%,2024年4.3%,2025年上半年3.8% [4]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4.3%降至2025年上半年1.3% [4]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稳定在10%左右:2022年12.7%,2023年11%,2024年10%,2025年上半年10% [4] - 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维持在6.5%-7.2%区间 [4] 运营挑战 - 需要以具成本效益方式吸引和留住网约车服务的乘客及司机 [5] - 需要提高现有乘客对网约车服务的使用率 [5]
又涨价了,一年“躺赚”百万的网约车平台牌照涨至200万
36氪· 2025-09-12 12:20
在滴滴出行、高德打车、曹操出行、T3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官宣将最高抽成降低后的半个月,网约车司机们并没有感受到收入提升的实质性变化。相反, 随着暑假结束,网约车淡季来临,司机依旧要为生活"精打细算"。 从公告来看,滴滴、T3和高德最高抽成降至27%,较此前默认的30%抽成"红线"下降了3%,曹操出行则降至22.5%。表面上看是平台让利给司机,解决近 来频发的"收空调费""车辆脏乱差"等问题,但网约车生意的链条,并不是"平台少赚3%,司机就多拿3%"那么简单。 本周,《IT时报》记者采访多位网约车司机,他们普遍表示对抽成下调几乎没有感知。背后原因一方面是抽成算法和订单来源不透明,另一方面,网约车 平台经营许可证的生意仍在继续,不断涌入市场的小平台,转卖订单的大平台,都在持续"卷"低里程费,有些订单的每公里单价已经低于出租车费的五 成。 记者调查 抽成算法难摸透,显示与实际"两层皮" 从天潼路到太阳宫,距离3公里左右。9月3日,《IT时报》记者在聚合平台叫到一辆T3出行。 驾驶网约车已有四年的陈师傅,通过聚合平台同时接到了T3出行和桔子出行的订单。抵达目的地后,记者支付车费15.87元,陈师傅实际到账14.1元。因 ...
网约车司机收入竟然位居蓝领第二、满意度第一?
虎嗅· 2025-09-12 10:00
网约车司机平均月入7623元,仅次于货车司机,但他们对收入满意度远超同行。相比货车司机要担心拖 欠运费、外卖员和建筑工人忍受风吹日晒,网约车司机工作环境堪比市内白领,空调吹着接单,安全感 满满。你怎么看这个群体?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
盛威时代赴港IPO:阿里输血下的增长神话与独立生存考
新浪证券· 2025-09-12 08:26
2025年9月11日,盛威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威时代")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 请,这是其自2024年1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又一次冲击。 这家以"出行365"和"365约车"为主品牌的公司,表面上是城际客运数字化龙头和网约车市场的重要参与 者,实则面临着业务依赖阿里、连续亏损、投诉缠身的多重挑战。 盛威时代将自己定位为"中国领先的城际及城内道路客运信息服务提供商",其主要业务集中在两大领 域:城际道路客运服务和城市内网约车服务。 在城际出行方面,公司通过"云站务"系统赋能传统客运站,将窗口售票搬到线上;通过"客运达"为运输 公司提供排班、结算、合规一体化SaaS解决方案。 在城内出行方面,公司通过"365约车"平台与高德等聚合平台合作,提供网约车服务。截至2025年6月 底,公司手握204张网约车牌照,拥有170万名注册司机、8.4万名月活司机,日均订单达24万单。 财务数据揭示了盛威时代业务扩张的另一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8.16亿元增至15.94亿元,年 复合增速约40%,展现出较强的增长能力。 然而同期公司归母净亏损分别为4.99亿、4.82亿、4.26亿元,三年半累计 ...
如何当好一个职业董事长?
虎嗅· 2025-09-12 03:34
行业格局与公司定位 - 全球主要网约车平台陆续上市,包括Uber、Lyft、滴滴、嘀嗒和曹操出行,各公司以不同方式探索出行行业发展路径[3] - 曹操出行于2025年6月25日在港交所上市,代码2643.HK,IPO定价41.94港元/股,估值约228亿港元,截至2025年9月7日市值达433亿港元[5] - 行业主要公司市值对比显示Uber以1898亿美元领先,Lyft为68亿美元,滴滴约303亿美元,嘀嗒约22.2亿港元[5] 公司治理结构创新 - 曹操出行采用"职业董事长"制度,董事长既非股东也非管理层成员,以完全独立身份进入公司治理结构[5] - 这种安排在当时中国公司治理语境中并不常见,体现大股东李书福的前瞻性决策[5] - 董事长定位为CEO的"并肩伙伴",职责包括关键时刻踩刹车与CEO形成制衡关系[8] 战略转型与成本控制 - 2022年推动公司从"流量战争"转向"效率战争",实施约40%裁员并压降50%年度费用[12] - 战略重心从盲目追求高增长转向在可控风险内实现轻微增长[12] - 与吉利控股财务团队协同明确管理口径和现金流监控,将降本增效落实到每个业务单元[13] 股权结构管理 - 公司股权结构复杂,包括吉利作为大股东、地方国资(如苏州国投)以及管理层激励股权[15] - 通过"倾听-理解-澄清-达成"流程协调各方诉求,保持超然中立立场促成共识[15] - 无股份的独立身份反而有利于赢得各方信任,使协调工作更顺畅[15] 技术发展方向 - 判断Robotaxi为网约车行业终局形态,因人力成本是当前最大成本项[16] - 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将根本改写成本结构,中国日订单量可能从3000万跃升至1亿[16] - 公司依托吉利整车制造与工程能力,持续投入自动驾驶并与国际伙伴开放合作[16] 经营管理方法论 - 强调倾听所有相关方声音,包括CEO、管理层、股东和合作伙伴[18] - 通过换位思考化解对立诉求,采用弹性区间+触发条件的机制设计[19] - 保持半个局外人视角,横向对比同类平台,纵向分析行业历史与技术趋势[20] - 经营节奏管理强调加速段、巡航段和减速段的有机结合[21]
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取得积极进展
经济日报· 2025-09-12 00:43
平台算法协商覆盖范围 - 全国各级工会推动平台企业算法协商预计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过2000万人[1] - 15家头部平台企业纳入算法协商工作范围 其中7家已完成专项协议签署[1] - 15个省(市)召开33场省域协商会或意见征询会指导平台企业本地分支机构[1] 协商内容与行业应用 - 算法协商聚焦劳动报酬 休息权 劳动安全 算法知情与参与等核心权利[2] - 网约车行业约定公开计价规则并降低抽成比例 全面升级防疲劳规则[2] - 平台协议明确劳动报酬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 设立恶劣天气补贴 逐步取消超时扣款机制[1][2] 企业参与进展 - T3出行 极兔 UU跑腿 满帮 滴滴 圆通 饿了么7家企业已签订算法与劳动规则专项协议[1] - 其余平台企业将于9月底前全部完成算法协商并签订协议[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依法开展备案审查工作 清理法规 平等对待企业(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00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公平竞争优化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1]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通过备案审查纠正各类规范性文件 助力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1] 物业保修金规定修订 - 11个省份31件地方性法规中存在建设单位交存物业保修金的规定 按物业建筑安装总造价1%-3%收取 例如总价1亿元项目需交存300万元 [2][3] - 该规定违反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设立涉企保证金需法律行政法规依据的要求 增加企业负担 [3] - 绝大多数地方人大常委会已完成修改废止工作 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后正开展相关法规集中清理 [3] 网约车分支机构要求清理 - 3件地方性法规和2件地方政府规章要求网约车平台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 [7] - 该规定被认定不符合《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精神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属不合理不必要措施 [7]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组织开展地方性法规清理工作 发现178件需要修改或废止的法规文件 [7] 就业歧视现象纠正 - 5个城市地方性法规要求出租汽车驾驶员需具本市户籍 构成就业歧视 [9] -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依法纠正身份等就业歧视现象 [10] - 涉及14个城市的相关条例已完成修改 包括取消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等不合理准入要求 [8][10] 备案审查制度成效 - 备案审查制度保障宪法法律实施和维护法治统一 近年已纠正"不缴物业费不能参选业委会"等多类不合理规定 [10]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与备案审查衔接机制 加强制度刚性约束并提高审查效率质量 [8]
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取得积极进展 预计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逾2000万人
经济日报· 2025-09-11 21:59
平台算法协商覆盖范围 - 全国各级工会推动平台企业算法协商预计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逾2000万人 [1] - 15家头部平台企业纳入算法协商工作范围 其中7家已完成专项协议签订 [1] - 北京 河北 吉林 上海等15个省(市)召开33场省域协商会或意见征询会 [1] 协商内容与行业应用 - 算法协商聚焦劳动报酬 休息权 劳动安全 算法知情与参与等核心权利 [2] - 网约车行业约定公开计价规则并降低抽成比例 全面升级防疲劳规则 [2] - 平台算法协议明确劳动报酬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 设立恶劣天气补贴 [2] 具体规则优化 - 围绕订单价格 抽成比例 派单方式 时间预估 路线规划等算法规则取得成效 [2] - 逐步取消"超时扣款"机制 推出异常订单拦截和强制休息提醒功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