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博时基金王萌:从AI+创新药双视角看港股投资
新浪基金· 2025-09-22 03:08
港股市场整体驱动因素 - 港股市场受宏观与流动性影响较大,2021-2023年因外资回流、美元加息处于震荡调整杀估值阶段,2024年起因估值较低、美联储降息推进、美债收益率与美元走弱以及南向资金交易火热而回暖 [1] - 行业层面呈现结构性行情,AI、创新药等“新质生产力”板块获得估值溢价,而金融、能源等传统板块表现偏平 [1] 南向资金趋势及影响 - 南向资金连续27个月净流入港股的趋势可能延续,但流入强度和节奏会因市场环境波动 [2] - 南向资金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配置港股科技、生物医药等新经济板块优质资产的机会,这些板块相较于A股同类型公司长期有估值优势且标的更丰富 [2] - 南向资金中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扮演基石投资者角色,未来有望成为新经济的价值发现者与长期陪伴者 [2] 企业赴港上市的影响 - A股优质企业赴港上市提升了港股上市公司的多样性与吸引力,吸引国际长线资金关注,并增强内地投资者配置意愿,新股上市初期的高关注度能提升市场活跃度,形成正向循环 [3] - 新消费、核心制造、创新药等领域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大幅推动了港股新经济板块占比,有望形成集群效应,进一步弱化传统行业权重 [3]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 2024年8月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后,全球流动性改善、资金成本下降,国际资本可能流入港股寻求更高回报,科技股估值压力缓解 [4] - AI、互联网板块可能受益明显,创新药板块因研发依赖资金投入而发展回暖,美元贬值预期与低利率环境也利好大宗商品价格,或带动周期板块受益 [4] AI技术发展的投资机会 - 硬件端方面,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拉动高端AI服务器、GPU需求,港股全球领先的AI基础设施公司是直接受益者 [5] - 软件端方面,拥有强大研发能力与数据壁垒的互联网巨头竞相研发大模型,兼具“算力提供者”与“模型开发者”双重角色 [5] - 应用端方面,AI作为生产力工具赋能现有业务、催生新商业模式,如在互联网平台优化广告投放、智能电动车提升智能驾驶竞争力、医疗健康领域加快药企研发等 [5] 2024年港股AI板块表现 - 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例,截至9月12日该指数今年涨幅超30%,9月以来市场回暖,部分龙头AI企业股价创阶段性新高 [6] - 国产大模型技术突破是核心驱动力,提升了市场对国产AI技术的信心,让AI成为互联网龙头企业业绩新引擎,有望推动板块估值重构 [6] 创新药板块驱动因素 - 需求端方面,人口老龄化使老年慢性病医疗支出增加,且疾病图谱变化如肿瘤诊疗需求上升,为创新药提供需求支撑 [7] - 政策端方面,2023年7月创新药审批试点方案将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缩短至30个工作日,2024年1月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意见优化临床试验审批、加快罕见病药物审批 [7] - 支付端方面,医保局计划2025年发布第一版丙类目录,作为医保目录补充,助力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显著的药品加快进入医院 [7] 创新药企海外权益出售的影响 - 2024年中国本土创新药企授权首付款和收入合计达57亿美元,占全球合作授权总首付比例20%,彰显了中国创新药企的资产价值 [7] - 海外权益出售的良好表现让市场看到研发投入的实际回报,获得国际跨国药企对国内研发技术的认可,推动创新药板块整体估值重塑,2024年板块涨幅显著 [7] - 头部药企管线海外授权并取得高额首付款的消息成为股价重要催化因素,且海外合作带来的未来销售利润分成为企业提供长期增长预期 [7]
科技板块是港股本轮行情主要推动力,港股科技30ETF(513160)逆市飘红,机构:港股科技板块或依然处在布局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2:24
成分股中,高伟电子涨近6%,优必选、舜宇光学科技、瑞声科技、东方甄选等多股涨超3%。 资金流向方面,Wind数据显示,港股科技30ETF(513160)近10个交易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 金"7.3亿元。 9月22日,港股低开低走。 热门ETF中,港股科技30ETF(513160)盘初逆市上涨,截至发稿上涨0.44%,成交额超1.66亿元,溢折 率0.17%,盘中频现溢价交易。 消息面上,据证券日报,科技板块是港股本轮行情主要推动力。上周(9月15日至9月19日,下同),港 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在9月18日盘中一度突破27000点关口,创下近四年以来的新高,市场交投活 跃。其中,科技板块成为本轮行情的主要推动力,恒生科技指数单周累计涨幅为5.09%,延续了近期的 强劲势头。从资金配置动向来看,港股相关ETF成为资金流入的核心载体,多只产品规模与资金净流入 呈现"双高"态势。 华泰证券表示,港股科技板块或依然处在布局区。得益于国内AI进展的再加速,近期港股科技股快速 反弹。恒生科技和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从7月低点累计上涨近20%。展望来看,在美联储新一轮宽松周 期开启、互联网及科技新一轮进展等启动下,港 ...
美联储降息不够鸽、中美谈判处于稳定期、中低收入者每况愈下
2025-09-22 00:59
**行业与公司** 美联储货币政策 美国国债市场 美股市场(标普500指数 罗素2000指数) 科技行业(AI硬件投资 TikTok) 稀土行业(MPA Material) 签证依赖型行业(科技公司 金融机构 学术界 医疗行业)[1][5][10][14][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美联储政策分歧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降息25基点符合预期但未达市场希望的50基点 内部仅新任理事Steven Mnuchin支持降息50基点[2] - 点阵图显示18位官员中9人支持年内再降息两次(每次25基点) 另9人认为只需一次或无需降息 甚至一人主张加息[3][4] - 美元和美国国债收益率在降息后反弹 OIS及期权市场出现鸽派仓位平仓操作[6] - 美联储关注重点转向就业端问题(企业成本上升导致招聘减少)和通胀压力 而非单纯通过降息刺激需求[7][8] **美国经济与政策矛盾** - 特朗普政府加征H1B签证费用至10万美元(原215美元) 旨在限制外来劳动力保护本国劳动者[5][20] - 政策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和效率下降 可能推高通胀并形成滞涨风险[21] - 关税政策未达预期效果 企业成本上升反而恶化就业 但为财政带来每年几千亿收入[14][16] - 财富集中效应加剧:高收入者消费支出占比提升 低收入者受物价上涨压力消费停滞[16] **美股市场风险与机会** - 标普500指数创新高至6,666点 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同步突破 市场预期降息利好从科技股扩散至小企业[9] - 风险集中于科技巨头(Mac 7) 其余493家公司盈利预期未改善 AI领域过度集中暴露风险[10] - 美国加大对AI硬件投资(与Deepseek事件相关) 但投入持续性存疑[10] **中美关系与产业竞争** - 中美元首通话达成四点共识:APEC峰会可能会晤 TikTok运营合规 贸易/芬太尼/俄乌停火进展 互访计划[11] - 双方推进关键产业本土化:中国自主生产芯片 美国加速稀土(MPA Material股票表现良好)、医药、造船产业链回流[14] - 关系保持竞争但战略稳定 双方争取时间完成产业自主 高额关税可能保留但冲突不再升级[14][15] **其他重要内容** - 特朗普政策满意度下降 通胀问题最为显著 移民政策相对较好但仍在恶化[17][18] - 经济分化影响中期选举 底层生活困境可能加剧社会矛盾[16] - TikTok问题达成一致 字节跳动遵守中国法律并规范在美运营 符合特朗普争取年轻选民目标[12] **数据与百分比变化引用** - 标普500指数点位:6,666点[9] - H1B签证费用:从215美元升至10万美元[20] - 美联储官员分歧比例:9人支持再降两次 vs 9人支持一次或不降息[3][4]
华泰证券:港股科技板块或依然处在布局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0:57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 - 恒生科技和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从7月低点累计上涨近20% [1] - 科技板块或依然处在布局区 [1] 行业驱动因素 - 国内AI进展再加速推动港股科技股快速反弹 [1] - AI模型、芯片采购和资本开支有望提速 [1] - 互联网及科技新一轮进展启动下港股情绪或仍有进一步改善空间 [1] 市场环境变化 - 美联储新一轮宽松周期开启 [1] - 负面因素如外卖大战等预期基本计入 [1] - 科技将引领港股第三次重估 [1]
U.S. stocks are chipping away at Europe’s outperformance, and Powell slipped in this dovish signal on Fed rates that Wall Street overlooked
Yahoo Finance· 2025-09-21 22:14
After President Donald Trump shocked global markets with his aggressive tariffs earlier this year, investors turned away from the U.S. and went elsewhere—but the scales are tilting back again. U.S. stocks have made furious rebounds, setting fresh record highs and eroding the outperformance that European markets have enjoyed for much of this year. The S&P 500 is now up 13% year to date and the Nasdaq is up 17%. As recently as late June, when the broad market index had retaken its prior all-time high, bo ...
对比中美后,特朗普说了句:“这可不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9-21 16:08
特朗普9月15日上午在"真实社交"网站上发帖表示,公司"不应再被迫按季度'报告'",而应 每六个月报告一次业绩。 他说:"这将节省资金,并使管理者能够专注于妥善经营公司。你们听过这样的话吗? '中 国用50年到100年的视角管理公司,而我们却按季度运营公司',这可不好!" 来源:参考消息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赞同终止数十年来上市公司每季度发布 一次财报的做法,这是他为重塑美国经济作出的最新举动。 终止季报将代表着一个重大转变,旨在抵制执着于取悦投资者的公司高管层的短期思维, 但也意味着对商业世界和实体经济的及时洞察将大为减少。 塞伯格指出,SEC工作人员可能需要至少六个月时间制定拟议规则,并收集支持该规则的 数据。 不过,股东、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人士已经依赖于这些来自大公司的及时业绩 更新。 特朗普指出,取消季报"需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 这种对短期思维的批评与其他人曾表明的观点相一致,其中包括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 ·戴蒙和传奇投资者沃伦·巴菲特。 人们担心,美国企业往往过于注重取悦以变化无常著称的股市,而对长期挑战和机遇关注 不足。 此外,一些人认为,季度 ...
对比中美后,特朗普说了句:“这可不好!”
上海证券报· 2025-09-21 14:33
此外,一些人认为,季度报告造成的监管负担是导致美国上市公司数量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 特朗普指出,取消季报"需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赞同终止数十年来上市公司每季度发布一次财报的做 法,这是他为重塑美国经济作出的最新举动。 终止季报将代表着一个重大转变,旨在抵制执着于取悦投资者的公司高管层的短期思维,但也意味着对 商业世界和实体经济的及时洞察将大为减少。 特朗普9月15日上午在"真实社交"网站上发帖表示,公司"不应再被迫按季度'报告'",而应每六个月报告 一次业绩。 他说:"这将节省资金,并使管理者能够专注于妥善经营公司。你们听过这样的话吗?'中国用50年到 100年的视角管理公司,而我们却按季度运营公司',这可不好!" 这种对短期思维的批评与其他人曾表明的观点相一致,其中包括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和传奇 投资者沃伦·巴菲特。 人们担心,美国企业往往过于注重取悦以变化无常著称的股市,而对长期挑战和机遇关注不足。 TD考恩华盛顿研究集团总经理贾里特·塞伯格15日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业界正在推动取消季 报,而特朗普任命的SEC主席保罗·阿特金斯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人民币强势崛起,中国成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9-21 07:47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 由4.25%-4.50%降至4.00%-4.25% [2] - 此次降息被命名为"风险管理式降息" 旨在应对经济放缓风险 [3] - 2025年可能还会降息两次 每次25个基点 [9] 美国就业市场恶化 - 8月新增就业岗位仅2.2万个 远低于正常水平的15-20万个 [3][5] - 失业率从4.1%升至4.3% 创近四年新高 [5] - 就业数据疲软预示消费动力减弱 美国经济七成依赖消费拉动 [5] 政治因素影响 - 特朗普重归白宫后频繁施压美联储要求降息 [7] - 白宫经济顾问反对降息幅度过小 主张一步到位降50个基点 [7] 全球资金流动变化 - 美国高利率吸引力减弱 全球资金开始重新流动 [13] - 截至2025年9月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2.57万亿元 占比回升至2% [14] - 5月和6月外资净买入A股金额达188亿美元 [14] 资产价格影响 - 降息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利好高成长性科技公司和新兴产业 [11] - 债券市场受益 新发债券利率下调使存量债券价值提升 [16] - 黄金价格在降息前因避险需求创新高 降息后可能变化 [16] - 原油和铜等商品价格受美元走势和全球需求双重影响 [16] 中国经济机遇 - 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 外部金融环境改善 [18] - 外资态度转变 从观望撤离转为积极加仓A股 [20] - 国际资本特别看好中国科技股 认可产业升级与创新前景 [21] - 中国拥有庞大内需市场、完整产业链和提升中的科技实力 [23] 政策导向 - 中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避免大起大落 [23] - 政策调整将谨慎 根据实际经济数据把握节奏和力度 [23] - 不会盲目跟进美国降息 也不会实施大水漫灌 [23]
上证120分钟顶部结构,需要调整多久?
搜狐财经· 2025-09-21 07:36
尤其是绝大部分人认为的美联储降息,美元会走弱,人民币会走强,这一结论完全就是印象流,对于宏观及技术走势完全没有研究。 本周行情依旧是跌宕起伏。其中最重要的事件,自然是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市场此前对此预期拉满,预期兑现之后,开始呈现出买预期,卖事实的行情 走势。 如果期待这次会议会有"增量"zc,可能就要失望了。 所以,很多人错误的做出判断,做出了错误的交易决策。于是,下周一9点央妈最新公布最新一期的一年LPR和五年期LRP,很多人会认为我们会跟随降 息。 但事实恰恰相反,细看过去我们降息的动作,都会事先进行"吹风",很显然近期我们并没有看到相关的消息。而且银行的存贷差,并不支持央妈进一步降 低贷款利率。 国债市场没有计较"降息",反而在计较不降 美元最直接影响的人民币资产,即是恒生科技指数。同样在周四高开之后,冲高回落。 另外一件事情,也令周末的我们非常"期待"。 下周一盘后,这三位再度联袂出席新闻发布会。但是注意,时间是盘后3点,而不是盘前3点,和去年924盘前9点开会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周四收盘前券商的压盘,近期银行股的持续调整,这个态度已经非常的明确。不会在如此"膨胀"的行情上去火烧浇油,好好想想什么 ...
卖在人声鼎沸时
鲁明量化全视角· 2025-09-21 04:14
每周思考总第647期 《 卖在人声鼎沸时 》 申明: 因合规考虑,自2025年4月21日后,暂停更新展示历史观点回溯模拟净值图。 本文表述观点,仅代表作者发稿当时的个人想法与思考笔记,仅供读者参考而不作为任何投资 建议。作者保留根据市场环境、新信息等适度修正观点的权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系列周度择时观点回溯表现,2024年全年累计收益53.69%。2025年至9月21日累计收益 14.15%。 1 本周观点 | 标的 | 仓位 | | --- | --- | | 主板 | 低仓位 | | 中小市值板块 | 低仓位 | | 风格判断 | 均衡 | 观点简述: 上周市场如期开启下跌,沪深300指数周涨幅-0.44%,上证综指周涨幅-1.30%,中证500指数周涨 幅0.32%。上周明确提示的看空信号,已开始在主板及小市值板块中有所体现。 基本面上,8月经济数据依据低于市场预期。 国内方面,上周生产消费和新房销售数据依旧疲弱 并全面低于市场一致预期,事实上在周末中美首脑通话后, 仍有一些同业观点认为中国在这一轮贸 易冲突中没有退让和利益损失,但我们早在5月的严谨基本面数据大量跟踪中早已发现不是如此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