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

搜索文档
从百姓视角看全球经济治理变革
国际金融报· 2025-09-12 12:51
离岸金融对消费和企业的积极影响 - 离岸金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某新能源车企通过香港离岸金融中心融资 成本比传统渠道低2个百分点 节省资金使内地在售车型终端价格下降3000元[4] - 离岸金融推动消费品价格下降 2024年通过离岸金融融资的制造业企业将家电和手机等消费品均价拉低8%[4] - 离岸金融提升人民币国际使用便利性 东南亚超过60%旅游商户支持人民币直接结算 换汇手续费从2019年1.5%降至0.3% 一家三口兑换5万元人民币泰铢比五年前节省600元手续费[5] - 人民币离岸市场存款规模达1.2万亿美元 更多国家愿意通过离岸金融使用人民币[5] - 离岸金融保障产业链安全 某高科技公司通过新加坡离岸业务设立研发中心规避技术限制 保障上海总部2000名工程师岗位稳定[6] - 通过离岸布局保障供应链安全的企业岗位稳定性较未布局企业高37%[6] - 离岸金融增强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 2024年3月全球金融波动期间通过离岸市场调回资金超500亿美元 有效稳定人民币汇率 汽油零售价波动幅度控制在3%以内 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15%[7] 全球金融规则对贸易和价格的影响 - 美元汇率波动直接影响进口商品价格 2024年美联储加息使美元对泰铢汇率上涨10% 导致5公斤装泰国香米从60元涨至68元[10] - 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 广西凭祥口岸用人民币结算的泰国香米价格较美元结算低5%[10] - 本币结算降低交易成本 金砖国家本币结算的跨境电商商品均价较美元结算便宜8%[10] - 人民币结算提升贸易效率 广西凭祥口岸用人民币结算的越南火龙果比美元结算早两天上市 每公斤价格低1.2元[10] - 本币能源交易降低采购成本 通过《中俄本币结算协议》直接用人民币购买俄罗斯原油 每升成本比美元买中东油低0.3元 全国司机一年节省近200亿元[11] - 数字贸易规则影响服务可及性 海外版视频会员因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无法使用 进口抗癌药价格比印度市场贵3至5倍[11] - 规则优化推动价格下降 若实施数字贸易零壁垒规则 进口抗癌药审批周期可从6个月缩至3个月 价格有望降低40%[11] 产业链规则对就业和产业的影响 - 关税减免刺激出口增长 非洲自贸区对中国工程机械免除30%关税 使江苏南通某机械厂在非洲销量增长50% 工人月薪从5000元涨至7000元[12] - 技术限制导致生产收缩 2024年一季度某国产品牌因芯片受限减产15% 导致2000名临时工停工[12] - 供应链本土化降低产品价格 2024年上半年全球芯片短缺使国内智能手机均价涨15% 华为Mate70国产零件占比从30%升至70% 价格较上一代下降1000元[12] - 绿色转型创造就业机会 河北某钢厂转型后工人月薪从4000元涨至6000元 每少排1吨二氧化碳可新增2个绿色岗位[17] - 国际市场扩张带动就业 非洲自贸区建设使江苏南通某公司多招2000名工人[17] - 跨境订单提升收入水平 接跨境订单的服装设计师设计费平均涨30%[17] 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发展 - 政策调整降低消费成本 2024年扩大跨境电商免税清单新增300个税目 商品均价便宜15% 年轻父母一年节省近万元[16] - 绿色标准降低生产成本 山东某钢铁集团改造设备后碳排放减少40% 汽车钢板价格下降8%[16] - 本币结算提升贸易收益 浙江义乌商户通过金砖国家本币结算平台直接收巴西订单 生意增长40% 每笔订单多赚5%[18] - 跨境电商扩大销售渠道 云南水果商通过跨境电商将芒果卖到东南亚 2024年销售额翻倍[18] - 国际平台增加手工艺人收入 农村手艺人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接国外订单 一双手工布鞋多卖30元 一年多赚超2万元[18] 技术合作与产业升级 - 技术共享降低生产成本 与德国法国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 使国内车企电池成本降低15%[26] - 产业链优化提升竞争力 海尔利用RCEP规则在泰国工厂用国内核心零件组装 产品成本降20% 国内研发岗位增3000个[26] - 数字服务出口创造就业 浙江跨境数字创客计划培训2万名青年 为东南亚和中东企业提供运营服务 平均月薪8000元[27] - 农业技术输出带动就业 湖南杂交水稻种子通过金砖机制卖到巴西 带动隆平高科多招2000人[27] - 国际协作稳定粮食价格 2024年国内大米零售价波动仅2.3%[27] 国际项目与双边合作 - 灵活还款减轻合作方负担 中老铁路采用运营收入分成方案 老挝每年仅需偿还投资本金5% 可用运营收入抵扣[24] - 项目输出带动国内就业 埃及光伏电站项目使国内隆基绿能组件线多招800人[24] - 贸易便利化降低消费价格 云南瑞丽口岸对缅甸农产品快速通关 使昆明超市的缅甸芒果便宜30%[24] - 知识产权开放促进出口 新能源车企公开5000项核心专利 2024年在欧洲销量增长80% 国内相关工作岗位增加[22] - 绿色标准维护出口市场 山东钢铁厂按超低排放改造指南升级设备 避免缴纳欧盟碳关税 保住数万个就业岗位[22]
2025“投资重庆・渝见商机”区县东部行首站亮相浙江
搜狐财经· 2025-09-12 11:36
活动背景与目的 -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主办2025投资重庆・渝见商机区县东部行浙江省外资企业对接会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要求[3] - 活动旨在对接长三角地区优势资源 引进符合重庆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培育新质生产力[3] - 这是区县东部行品牌招商推介的首站活动 由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浙江省香港商会与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承办[1] 参会企业与机构 - 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应庆园和浙江省香港商会常务副会长徐靖出席并致辞 鼓励企业把握重庆市场潜力[3] - 奥的斯分享在渝实践经验 其重庆工厂作为集团在华战略重要一环 依托重庆市场与营商环境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5] - 杭州久积控股 香港辰宇集团 香港宝丽集团 向亮科技等40余家企业参会 表示看好西部市场并计划赴渝考察[5][6] 重庆产业推介与项目 - 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叶力娜系统阐释重庆核心竞争力与合作潜力 涵盖产业协同与渝浙合作等关键词[5] - 重庆为投资者定制产业及人才领域政策礼包 组建服务专班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5] - 永川区 璧山区 武隆区 万州经开区等16个区县及开放平台集中亮相 发布66个重点合作项目[1][5] 合作领域与行业覆盖 - 重点合作项目覆盖新能源汽车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现代物流 大数据 生物医药 文化旅游等多元领域[5] - 项目立足重庆产业基础 精准对接东部企业转型需求 引发在场企业广泛关注[5] - 政企双方就项目落地细节与合作模式创新达成多项初步共识 为后续实质性合作铺平道路[6]
新晋“工业大省”安徽,也是投资热土
AI研究所· 2025-09-12 10:33
文章核心观点 - 安徽省工业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 规上工业营收从2020年3.8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5.49万亿元 全国位次从第12位升至第6位 占全国比重从3.6%提升至4% 正式迈入全国工业大省行列 [1][2] - 工业增长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进行结构性升级 汽车 光伏 电子信息等产业聚链成群 全球近10%显示面板 20%光伏组件 30%光伏逆变器产自安徽 [2][3]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实现量质突破 吸引全球资本加速布局 形成投资新磁场 [3][4][5][6][7] 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领衔构建投资新磁场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超30% 全国约8%工业机器人产自安徽 高性能六轴机器人占比提升至45% 较2020年提高22个百分点 [6]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同比增长28% 形成以合肥高新区和芜湖鸠江经开区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 吸引近200家企业落户 [6] - 2024年人工智能领域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招引落地项目超1000个 拟投资金额超4000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6.8%和34.6% [7] - 科研与人才优势显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提供智力支撑 [9] - 政策精准扶持 推出《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2.0版)》 聚焦场景供给 技术攻关 生态构建 要素保障四大维度 [10] - 产业协同优势突出 汽车 电子信息 家电等产业集群提供广阔应用场景 [11] 具身智能领域突破 - 埃夫特超级工厂在芜湖开工建设 总投资20亿元 设计年产能5万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 标志产业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13] - 超级工厂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虚拟生产线 产品不良率控制在0.5%以下 生产效率较传统工厂提升3倍 [16] - 带动12家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签约落户芜湖 形成1小时产业圈 完善供应链体系 [17] - 2024年芜湖机器人产量2万台 占全省比重超60% 机器人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7位 [17] - 2024-2025年新增具身智能相关企业89家 其中35家完成融资 规模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18] - 初创企业贴近应用场景 医疗机器人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合作 特种机器人在合肥经开区 芜湖经开区实地测试 [19]
借助服贸会平台 绍兴放大“文化会展名城”声量
北京商报· 2025-09-11 13:14
绍兴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 绍兴构建以绍兴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 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 绍兴奥体会展中心 嵊州国际会展中心等五大专业展馆集群 总建筑面积达49.1万平方米 [1] 会展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 - 巩固中国轻纺城国际纺织品博览会 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等传统品牌展会优势 [3] - 培育中国(绍兴)低空经济展览会 中国(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大会等新兴展会 推动城市由纺织大市向新兴产业强市转型 [3] - 采用文化IP+会展场景模式打造特色会展品牌 王阳明故里 青藤书屋等古宅书院成为高端论坛举办地 [3] - 创新行走的展会模式 中国兰亭书法节组织沿浙东唐诗之路文化采风 纺博会设置面料设计进古镇路线 带动参会者平均停留时长提升15% [3] 产业基础与贸易成果 - 绍兴是亚洲最大化纤面料生产及印染加工基地 全球最大淡水珍珠基地 全球重要袜业生产基地 国家重点培育的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 [5] - 构建以纺织 化工 金属加工三大产业为支撑 黄酒 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为特色 高端装备 现代医药 新材料和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3+2+4现代产业体系 [5] - 2025年春季纺博会吸引80余个国家共7773名国际采购商 达成意向订单3.69亿元 [5] - 今年计划组织300个团组 3000家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 目前已派出236个团组 2139家企业 达成意向成交额3.7亿美元 [5] 创新发展模式与未来规划 - 拓展展会+常年展+线上平台模式 加快建设国际纺织品常年展示中心 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 [5] - 未来三年计划与国际机构合作创办3-5个高层次国际性会展项目 [6] - 通过做强产业+文化双特色会展IP 打造数字赋能智慧会展生态 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全球话语权 融入长三角会展经济一体化等四项重点任务 推动会展业从规模增长向质量跃升转变 [6]
2025服贸会|借助服贸会平台 绍兴放大“文化会展名城”声量
北京商报· 2025-09-11 13:05
会展基础设施与规模 - 绍兴市构建以绍兴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 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 绍兴奥体会展中心 嵊州国际会展中心等为支撑的五大专业展馆集群 总建筑面积达49.1万平方米[1] 会展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 - 绍兴持续巩固中国轻纺城国际纺织品博览会 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等传统品牌展会优势[3] - 积极培育中国(绍兴)低空经济展览会 中国(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大会等新兴展会 助力城市由纺织大市向新兴产业强市转型升级[3] - 绍兴构建以纺织 化工 金属加工三大产业为支撑 黄酒 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为特色 高端装备 现代医药 新材料和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3+2+4现代产业体系[5] 文化与会展融合创新 - 通过文化IP+会展场景模式打造特色会展品牌 王阳明故里 青藤书屋等古宅书院成为高端论坛举办地[3] - 东浦黄酒小镇 安昌古镇拓展为产品展陈空间 创新推出行走的展会模式[3] - 中国兰亭书法节组织沿浙东唐诗之路开展文化采风 纺博会设置面料设计进古镇特色路线 带动参会者平均停留时长提升15%[3] 国际化发展与贸易成果 - 2025年春季纺博会吸引80余个国家共7773名国际采购商参会 达成意向订单3.69亿元[5] - 今年计划组织300个团组 3000家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 目前已派出236个团组 2139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达成意向成交额3.7亿美元[5] - 积极拓展展会+常年展+线上平台模式 加快建设国际纺织品常年展示中心 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5] 未来发展规划与战略重点 - 计划未来三年与国际机构合作创办3-5个高层次国际性会展项目 提升绍兴会展品牌国际影响力[6] - 通过做强产业+文化双特色会展IP 打造数字赋能的智慧会展生态 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全球话语权 积极融入长三角会展经济一体化等四项重点任务推动行业从规模增长向质量跃升转变[6]
重庆人70%收入用于吃喝玩乐,超越上海,拿下全国消费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9-11 12:36
2025年上半年,一座西南山城打破了一线城市在消费领域的垄断——重庆以8300多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越上海的8260亿元,拿下全国消费第一。 这座因火锅闻名的城市,为何能在消费力上跑赢北上广深?背后是产业、房价、消费文化与政策引导的多维协同,共同铸就了重庆的"消费密码"。 产业硬实力,是重庆消费的"底气之源"。提及重庆,许多人第一反应是"火锅之都",但鲜少有人知晓,它的制造业实力同样硬核。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集 成电路三大产业,构成了重庆经济的"支柱",也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汽车制造领域,重庆是全国少数具备"整车+核心部件"全产业链的城市。2025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汽车产量达121.85万辆,位 列全国第三,庞大的产业规模不仅带动了上下游就业,更让从业者收入有了稳定保障。 电子信息产业更是重庆的"王牌"。自2014年起,重庆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最高年产量曾达9385万台。如今,重庆已聚集2300多家电子信 息上下游配套企业,全球每卖出3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产自重庆,完整的产业链让产业附加值持续提升。 集成电路产业则是重庆的"后起之秀"。作 ...
轨道交通资阳线开通近一年,总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 客流量千万! 轨道上奔涌发展活力
四川日报· 2025-09-11 07:11
轨道交通资阳线运营表现 - 线路开通330天总客流量突破1000万人次达1035.27万人次 [3][5] - 日均客流量达3.04万人次 其中通勤客流占比超70% [5] - 单日最高客流量达2.62万人次 [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资阳线推动成资双城通勤时间缩减至3小时内 形成同城化效应 [4][5] - 临空经济区依托轨道交通吸引星河动力 越海科技等数十家企业入驻 [8] - 成资两地410户企业实现产业配套 22户企业加入成都产业生态圈联盟 [9] 消费与商业发展 - 苌弘广场站打造"一街两岸八巷"特色街区 计划2026年春节开街 [6][7] - 方特水世界开业期间接待游客47万人次 带动临空站客流增长37.93% [8] - 国色春秋开业后游客量突破22万人次 推动全线客流量环比增长13.26% [8] 城市空间规划 - 资阳发布TOD综合开发专项规划 通过"城市之脊"重构空间主骨架 [6] - 规划串联"一城三区四片" 集聚消费 景观和公共服务功能 [6] - 苌弘广场站作为示范点位推进老旧建筑改造与新业态植入 [6]
专访英中贸易协会总裁白彼得:中英合作可以实现“1+1>2”的效果
第一财经· 2025-09-11 04:12
中英双边经贸关系 - 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第二大直接投资目的地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 [1] - 2024年中英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突破1300亿美元 平均每日双边贸易额达3.6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7月英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超350亿美元 中国对英直接投资存量突破320亿美元 [1] - 英国累计在华设立企业超过1.3万家 [1] 贸易合作领域 - 货物贸易涵盖机电设备 电子信息 新能源汽车和轻纺产品等领域 [1] - 服务贸易包括教育 保险 金融 证券及咨询等多个行业 [1] - 双向投资活跃于金融 制造 汽车 医药和新能源等行业 [1] 合作平台与机制 - 英国积极参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投洽会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要展会 [2] - 投洽会等平台有助于展示英国技术能力和人才优势 推动英企在华商业发展 [4][5] 重点合作产业 - 清洁能源 金融服务 创意产业 生命科学和专业服务领域是双方战略契合点 [6] - 体育赛事成为服务贸易重要产业 英超联赛在中国拥有上亿球迷群体 [6] - 英国拥有91家独角兽企业 数量超过欧洲其他国家总和 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 [7] 企业合作模式 - 英国企业需深入了解中国创新生态系统 中国企业可借鉴英国私营创新模式 [7] - 英国企业应聚焦最能服务其目标和利益的合作伙伴关系 [8] - 英中贸易协会通过提供商业服务和政策建议支持双向投资合作 [10] 市场前景与信心 - 中国市场对跨国企业具有至关重要战略意义 [2][9] - 英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投入将持续增强 [9] - 中国私营部门在创新和市场化产品方面表现突出 [7]
广州数字科技集团亮相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
中国民航网· 2025-09-11 03:12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梁永军、冯智君 报道:9月8日-11日,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在广州广 交会展馆举行。广州数字科技集团以"智绘机场 数联低空"为主题,携广电运通、海格通信、广电计 量、广州低空公司、运通智能、广电五舟、暨通信息、赛姆科技、领信数科等成员企业整体亮相机场服 务和创新产品展区。参展产品涵盖智慧登机、信息安全、检测认证、低空一体化等多个领域,在"智慧 机场软硬件数智化服务能力"与"低空经济全过程一体化服务能力"两大主线,系统呈现集团在数字技术 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的技术实力与产业成果,吸引了多位来自国内外各大机场、民航业、低空经济行业 的嘉宾客户参观。 据介绍,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是一家以人工智能和数字科技为核心,兼具功能保障任务的市场竞争类多元 化国有产业集团,近70年来始终专注于电子信息产业,长期为民航领域提供核心通信设备。其甚高频地 空通信电台集成空中交通管制、航行情报传输和运行管理等功能,已在全球100余座机场累计实现近8万 小时零故障运行,并获得中国民航局9项权威认证,成为航空通信可靠性的行业标杆。集团坚实的行业 积累,为运通智能在"AI+民航出行"领域的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 ...
佳驰科技9月10日获融资买入228.01万元,融资余额1.1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2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0日股价下跌1.19% 成交额5166.98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28.01万元 融资偿还776.52万元 融资净卖出548.52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1.19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4.34%[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1.19亿元 融券余额0元[1] - 融券卖出0股 融券偿还0股[1] - 融券余量0股[1] 公司基本信息 -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成立日期2008年7月18日[1] - 上市日期2024年12月5日[1] - 主营业务为EMMS产业 覆盖隐身功能涂层材料 隐身功能结构件 电磁兼容材料[1] 收入结构 - 电磁功能结构件收入占比71.46%[1] - 电磁功能涂层材料收入占比25.71%[1] - 电磁兼容材料收入占比2.58% 技术服务收入占比0.24% 其他收入占比0.02%[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193户 较上期减少29.96%[2] - 人均流通股4178股 较上期增加53.56%[2]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新进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106.79万股[3] 机构持仓变动 - 嘉实竞争力优选混合A新进第二大流通股东 持股105.74万股[3] - 富国成长领航混合新进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104.36万股[3] - 富国低碳新经济混合A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42.70万股[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79亿元 同比减少24.33%[2] -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减少46.47%[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0亿元[3] 股东变动情况 - 富国中小盘精选混合 易方达科讯混合 富国军工主题混合 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3] - 嘉实智能汽车股票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46.15万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