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显示面板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外IT尺寸用OLED产线建设和量产进入加速周期,OLED面板检测设备值得关注
华安证券· 2025-09-14 12:1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 [1] 核心观点 - 国内外 IT 尺寸用 OLED 产线建设和量产进入加速周期,OLED 面板检测设备值得关注 [1] - 三星显示预计 2026 年二季度末启动苹果 OLED MacBook Pro 笔记本面板量产,将提供 14 英寸和 16 英寸两种尺寸的面板,2026 年整体产能预计在 200~300 万块水平 [4][8] - 国产 OLED 产线建设加速,TCL 华星拟投资约人民币 295 亿元建设第 8.6 代印刷 OLED 显示面板生产线,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 2.25 万片,主要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应用领域 [5] - 2025 年第二季度 IT 应用(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成为 OLED 面板的新增长引擎,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的采用和供应商的多元化参与 [6] - 面板检测设备领域重点推荐精智达,其他面板产线用设备公司包括精测电子、奥来德,OLED 材料相关公司包括莱特光电 [10] 市场格局与产能建设 - 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 OLED 面板市场份额:三星显示(SDC)以 37% 稳居第一,京东方(BOE)保持 15%,维信诺供应占比为 14%,LG Display(LGD)供应占比为 9%,华星光电(CSOT)供应占比为 9% [5] - 京东方和维信诺均公告建设 8.6 代 AMOLED 产线,进一步为 IT 尺寸用 OLED 等应用打下基础 [6] - 三星显示 G8 IT OLED 生产设施 A6 包括 2 条月玻璃基板输入量均为 7500 片的 OLED 生产线,按 14.3 英寸面板计算全年产能可达 1000 万块 [8]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IT 面板(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实现了突破性增长,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的采用和供应商的多元化参与 [6] - 供应能力的提升、更广泛的 OEM 采用以及消费者对高端显示屏的需求趋于一致,同时关税因素也为向 OLED 的产品组合转变提供了额外动力 [6] - 中国供应链成熟和成本优势显现,国产 OLED 面板正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加速渗透全球市场 [5]
对话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AI焕新增长,3年500亿研发不是单打独斗
钛媒体APP· 2025-09-14 06:53
研发投入规划 - 未来3年将投入研发资金500亿元 采购资金5000亿元支持产业链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1] - 过去3年已投入超400亿元研发资金 支出采购资金超3700亿元 合作落地项目超过250项 [6] - 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0.5%用于AI研发 按2024年营收1983.8亿元计算 年投入约10亿元 [4][6][7] AI战略布局 - 2024年初将AI提升至企业整体发展战略 成立AI+创新与应用委员会 [4] - 专业从事AI技术研发团队超过500人 目前处于点状突破阶段 目标打通生产工艺环节痛点 [7] - 加速AI在产品制造运营中的使用 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协同落地AI应用 [5] 显示产业现状 - 中国显示产业经历新一轮调整 从大幅度震荡周期过渡到小幅度调整的弱周期状态 [1] - 企业需主动迎合市场变化 借助新技术改造原有生产模式和战略实现突围 [1] AI技术应用成效 - AI加制造通过计划生产品质环境等核心领域智能化重塑 有效降低产品试验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5] - AI自动检测设备可至少取代3个人力 保持品质稳定性且能连续工作 [5] - 对业务流转数据进行建模分析 实现供应链中断和价格波动的实时风险预警 [5] 产业生态建设 - 蓝鲸显示大模型具备全模态多场景高精度强推理特征 为三大业务板块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 [4] - 在全球多国设立营销研发机构 联合区域伙伴开拓市场机会 强化海外工厂布局 [7] - 与客户建立共同实验室实现联合研发 规划的首批AI工厂已经落地 [5][6]
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将在广州建设
中国经济网· 2025-09-14 06:11
项目投资 - TCL科技与TCL华星联合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协议 共同建设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t8项目) 月产能达2.25万片 总投资约295亿元[1] - 项目主要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 显示器等应用领域[1] 技术优势 - 印刷OLED具备色彩表现优异 分辨率高 材料利用率高 能耗低 投资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 是适配小 中 大全尺寸的规模化商用OLED技术路径[1] - TCL华星在OLED领域已开展10多年技术研究 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过9700件 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1] - 武汉G5.5代印刷OLED产线已于2024年11月起实现量产及产品交付[1] 市场前景 - 全球AMOLED面板2024年出货量10.1亿片(占比27%) 预计2030年出货量将超过13.3亿片(占比提升至35%)[2] - AMOLED在IT 车载等中大尺寸应用增长显著 笔电年复合增长率33% 车载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27% 桌上型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19%[2] - 折叠屏成为显示新增长点 车载屏幕与穿戴设备产量提升 显示屏尺寸扩大 OLED有望成为高端显示技术主流[1] 战略意义 - t8项目建设有助于TCL华星紧抓市场增长需求 提升高端产品份额 持续优化经营效益[2] - 项目将助力我国在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竞争新格局中抢占战略制高点[2]
京东方首批AI工厂已落地 未来3年投入采购资金5000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9-14 03:14
战略发布与研发投入 - 公司发布"屏之物联"战略发展体系与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 [2] - 未来三年将投入研发资金500亿元 采购资金5000亿元支持产业链技术突破 [2][6] - 将营收的0.5%用于AI研发 促进AI对制造、产品、运营的赋能 [2] 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12.78亿元 同比增长8.45% [2] - 归母净利润32.47亿元 同比增长42.15% [2] - LCD五大主流应用产品出货量持续位居全球首位 [5] - OLED业务上半年出货量超过7100万片 同比增长7.5% 保持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5] AI战略与工厂落地 - 2024年年初将AI提升至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层面 成立"AI+"创新与应用委员会 [3] - 每年对AI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0.5% 约10亿元 [3] - 首批AI工厂已落地 在生产计划、物料供应等六大应用方向塑造AI原生制造 [3][4] - 推出京东方蓝鲸显示大模型 为工业制造、产品服务、企业运营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 [4] 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 - 展出200余款首发尖端显示技术 携手20余家生态伙伴展示新品 [5] - 携手创维、联想、理想、蔚来等10余家企业展示智能终端产品 [5] - 过去三年投入研发资金超400亿元 采购支出超3700亿元 合作项目超250项 [6] 现金流与股东回报 - 公司一年保持近500亿到600亿元的经营性现金流 [6] - 资本开支与折旧水平将于2025年达到高峰 后续显著下降 [6] - 连续10年实施现金分红 累计金额近220亿元 [6] - 连续7年现金分红比例保持归母净利润30%以上 未来计划不低于35% [6] - 每年用于回购股份并注销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 [6]
2025亚布力企业家论坛第二十一届夏季年会开幕
广州日报· 2025-09-14 01:52
AI产业发展 - AI技术与出海布局被视为突破增长瓶颈的两大关键路径 [3] - AI Agent在智慧交通系统中实现信号灯动态调优 大幅提升通行效率 [3] - 2025年成为Agent AI元年 进入训练和应用推理并重时代 AI推理芯片或成未来刚需 [3] - 中国有望凭借国产工艺在AI推理芯片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推动AI技术全球化 [3] 显示面板行业投资 - TCL华星在广州开发区投资建设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 预计总投资额295亿元 [2][7] - T8项目主要产品涵盖平板和笔记本电脑应用领域 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7] - 该项目被视为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和领跑全球的标志性项目 [2] 企业出海战略 - 中国企业需通过全球市场竞争倒逼技术创新、品牌升级和管理优化 [6] - 出海需要长期主义视角和深度本地化策略以规避水土不服 [6] - 香港可作为超级联系人 在法律、会计、税务和国际仲裁等专业服务领域提供支持 [6] 区域经济发展 - 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吸引多个重大项目落地 包括迈胜医疗全球总部和创维销售子公司 [2] - 广州持续巩固"6+4"城市功能 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激活新质生产力 [7] -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为企业在穗发展提供更广阔舞台 [7] 企业创新转型 - 企业发展须构建系统化创新力并抓住智造转型红利 [8] - 智造转型涉及产业基础、技术驱动、研发投入和商业模式再造的全系统变革 [9] - 企业需要增强韧性 开拓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通过产品打磨和体系优化实现持续发展 [8]
295亿元!000100 放大招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01:19
项目投资 - TCL科技拟联合广州市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出资295亿元投建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项目(t8项目)[2] - 项目注册资本147.5亿元,其中TCL华星出资88.5亿元,国有股东出资59亿元,剩余资金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解决[6] - 项目规划建设周期24个月,预计2025年11月开工[5][7] 技术优势 - 印刷OLED技术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喷射至基板,具备色彩表现优异、分辨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及能耗低等优势[9] - t8项目采用TCL华星自有技术,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9700件,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9][10] - TCL华星已完成G5.5代印刷OLED生产线建设并实现量产,为8.6代线提供技术支撑[10] 市场前景 - 全球AM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10.1亿片(占比27%)增长至2030年13.3亿片(占比35%)[12] - 中大尺寸AMOLED应用增速显著,2030年笔电、车载显示器及桌上型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3%、27%和19%[12] - 项目瞄准折叠屏、车载屏幕及穿戴设备等高端显示市场,旨在提升TCL华星高端产品份额[12] 公司背景 - TCL华星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拥有11条面板生产线及6个模组基地[10] - 2025年上半年TCL华星营业收入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0%)[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TCL华星总资产2136亿元,净资产781亿元[13]
295亿元!000100,放大招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01:13
项目投资概况 - TCL科技拟与广州市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出资投建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项目(t8项目),预计总投资额约295亿元[2] - 项目规划建设周期为24个月,预计2025年11月开工[8][10] - 项目设计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基板尺寸2290mm×2620mm),主要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应用领域[9] 资金结构与技术基础 - 项目注册资本金147.5亿元,由TCL华星出资88.5亿元(占比60%),国有股东出资59亿元(占比40%)[9][10] - 项目采用技术均为TCL华星自有技术,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9700件,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11][12] - TCL华星已完成G5.5代印刷OLED生产线建设并实现量产,为高世代产线提供技术支撑[13] 市场前景与战略意义 - 全球AM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10.1亿片(占比27%)增长至2030年13.3亿片(占比35%)[16] - 2030年细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测:笔电33%、车载显示器27%、桌上型显示器19%[17] - 印刷OLED技术具有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成本低等优势,是适配全尺寸的规模化商用路径[12] 公司经营表现 - TCL华星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TCL华星总资产2136亿元,净资产781亿元(未经审计)[17] - TCL华星主要股东为TCL科技(持股81.60%)和三星显示株式会社(持股10.16%)[17]
从服贸会看中国经济新亮点
中国经济网· 2025-09-13 23:21
2025年服贸会核心观点 - 服贸会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展会 展示服务贸易驱动经济增长的中国风采 通过新兴技术和服务解决方案 透视中国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亮点 [1] 数智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 - 文旅服务专题首次大规模引入AIGC互动与XR沉浸式体验 让观众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甚至生产者 展会演变成沉浸式、互动性与个性化的体验 [2] - 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 文化新业态企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08.8亿元 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72.1% [3] - 全国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体的16类文化新业态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6.67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接近5% [3] 农业服务贸易促进城乡协调 - 农业服务贸易全球商通中心作为国家第一个农业服务贸易新平台 提供全球资讯、线上会展、商城交易等五大功能 目前已覆盖316个村边市场与3.7万种植户 链接38个产区、57个基地 累计意向交易额超10亿元 [4] - 全国有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 年服务面积超过21.4亿亩次 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16.1亿亩次 服务小农户9400多万户 [5] - 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向资金82.04亿元 [5] 零碳园区建设推进绿色经济 - 首钢园零碳园区方案馆展示涵盖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数字化管理的全要素零碳解决方案体系 [6] - 国家层面系统推进零碳园区建设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 [6][7] - 首钢园北区近3平方公里会展小镇启动建设 为零碳园区实践探索提供更广阔场景 [7] 入境服务优化彰显开放水平 - 今年暑期经北京口岸入出境外国人达100万人次 其中享受免签和临时入境许可政策的外国人占入境外国人总量近60% [8] - 推出融合支付+通信+交通三大高频服务的幂方卡产品 为入境游客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8] - 北京市离境退税业务量同比增长246% 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0% 办理退税额同比增长97% [9] 健康服务贸易推动全球共享 - 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共两批31家 通过国际培训推进中医药在海外的规范化、本土化发展 培训学员超3000人次 [10] - 阿迈特医疗发布全球首款3D打印高分子抗疲劳可吸收血管支架 医用二氧化碳造影压力注射套装已获欧盟CE认证 销往欧洲、南美、中东等二十多个国家 [11]
投资295亿元!TCL华星加入高世代OLED竞赛,中尺寸显示战火升温
华夏时报· 2025-09-13 09:46
TCL华星投资建设OLED 8.6代线 - TCL华星宣布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投资295亿元建设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 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预计2024年11月开工 规划建设周期24个月 [2] - 项目公司为广州华星光电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设立于2024年8月11日 注册资本10亿元 法定代表人为TCL华星CEO赵军 [2] - TCL华星成为国内继京东方和维信诺之后第三家宣布建设OLED 8.6代线的厂商 全球面板巨头均瞄准中尺寸OLED增量市场 [2] 项目投资结构与金额对比 - 项目总投资295亿元中 各方共同出资147.5亿元注册资本金 TCL华星出资88.5亿元 国有股东出资59亿元 双方出资比例6:4 剩余资金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解决 [3] - TCL华星投资金额显著低于竞争对手 京东方成都OLED 8.6代线总投资630亿元 维信诺合肥OLED 8.6代线总投资550亿元 [3] - 投资差异主因技术路线不同 TCL采用印刷OLED技术 京东方和维信诺采用蒸镀工艺 [3][4] 印刷OLED技术优势 - TCL华星自2020年6月与日本JOLED合作印刷OLED技术 并于2023年11月实现5.5代线量产 t8项目采用自有技术 [4] - 印刷OLED平均发光面积达50%-60% 显著高于蒸镀技术的20%-30% 材料利用率达90%以上 远高于蒸镀技术的30% [4] - 印刷OLED设备采购成本更低 t8产线毗邻现有t9产线 可共享部分基础设施 初始设计产能低于京东方 [5] 中尺寸显示市场前景 - t8项目主要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 显示器等中尺寸应用领域 [5] - 2024年AMOLED面板出货量10.1亿片 占比27% 预计2030年出货量超13.3亿片 占比提升至35% [5] - 中尺寸应用增长强劲 笔电年复合增长率33% 车载显示器27% 桌上型显示器19% [5] - 苹果iPad Pro系列2023年5月首次采用OLED显示屏 搭载M5芯片新品预计2024年10月发布 [6] 高世代线竞争格局 - 三星显示OLED 8.6代线一期预计2024年底试运行 京东方预计2026年10月量产 维信诺预计2027年下半年量产 [7] - 8.6代线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中尺寸OLED成本 加速IT领域渗透 替代原有效率较低的OLED 6代线 [6] - TCL华星产能加入及潜在入局者惠科 标志着中国大陆企业在OLED领域开始冲击韩国企业主导地位 [7]
从“跟跑”到“领跑”!TCL科技拟投建8.6代印刷OLED产线
巨潮资讯· 2025-09-13 02:12
项目投资 - TCL科技与广州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共同签署协议 拟建设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的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 总投资额约295亿元 [2] - 生产线主要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应用领域 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2][6] 技术优势 - 印刷OLED技术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喷射到基板形成像素 具备色彩表现优异、分辨率高、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以及投资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 [3][4] - 该技术是适配小、中、大全尺寸的规模化商用OLED技术路径 [4] 产能布局 - 武汉G5.5代线印刷OLED产线于2024年11月起实现量产及用户交付 产能正从每月3千片提升至9千片 [3] - 新建t8项目为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 将提升高端产品份额并优化经营效益 [4][6] 行业前景 - 全球AMOLED面板2024年出货量10.1亿片(占比27%) 预计2030年将超13.3亿片(占比提升至35%) [3] - 中大尺寸应用增长显著 笔电领域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3% 车载显示器27% 桌上型显示器19% [3] - OLED技术因折叠屏、车载屏幕、穿戴设备放量及显示屏尺寸扩大等因素 有望成为高端显示主流技术 [3] 竞争地位 - TCL华星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过9700件 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居行业首位 覆盖设计、材料、工艺和设备环节 [5] - 印刷OLED成为首个由中国企业引领全球进入商用阶段的显示技术 标志着我国显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突破 [5]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构建规模化的全球专利布局 并与同业共同完善上游材料及核心装备 形成自主可控的新一代显示技术生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