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血液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生物拟控股派林生物 血液制品行业格局生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9 16:43
股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将所持21.03%股份转让给中国生物,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生物,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药集团 [1] - 股份转让价格为38.44亿元本金加年化单利9%的利息 [1] - 公司股票自6月10日开市起复牌以保障流通性和投资者利益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14.0% [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21.76% [2] - 基本每股收益1.02元,同比增长21.43% [2] - 停牌前收盘价16.96元/股,总市值161亿元 [2] 行业现状 - 血液制品是国家重要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 [2] - 我国自2001年起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实行总量控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 - 我国年血浆采集量仅占全球18%,产品种类最多的企业仅14种 [2] - 2024年我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600亿元,预计2030年达950亿元 [2] 行业前景 - 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加速扩张,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 - 终端需求持续旺盛,供给扩张周期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2] - 监管严格和准入壁垒高确保了业内良性竞争格局 [2] - 未来行业将受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医疗体制改革等因素驱动维持高景气度 [3] 战略意义 - 中国生物收购公司是其布局血液制品领域的重要一步 [3] - 国药集团将拥有两家血液制品上市公司,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3] - 公司有望借助国药集团资源加速浆站开拓和市场布局 [3] - 交易不触及要约收购和关联交易,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3] 发展展望 - 收购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与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4] - 公司有望借助国药集团平台实现更快速发展 [4] - 行业整合和技术进步将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4]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政策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业整合持续深化
中邮证券· 2025-06-09 07:5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2] 核心观点 - 政策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业整合持续深化,本周医药生物上涨 1.13%,子板块均实现上涨 [5][7][14][18] 各部分总结 一周观点:政策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业整合持续深化 - 2024 年发布的并购相关政策展现监管包容性提升、支持科技企业收购未盈利技术资产等趋势,降低重组门槛,提高效率 [5][14] - 本周迈普医学、派林生物等发布公告拟进行并购重组,有望助力上市公司获取优质资产,增强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 [6][15] 一周观点:本周医药生物上涨 1.13%,子板块均实现上涨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 1.13%,子板块均实现上涨 -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 1.13%,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25pct,在 31 个子行业中排名第 17 位,各子板块均上涨,原料药和血液制品板块涨幅最大 [7][18][22] 细分板块周表现及观点 - **医疗设备**:本周上涨 0.59%,估值上涨空间大,建议积极布局,预计 25Q2 有望迎来第二波以旧换新采购高潮,部分中小设备及上游元器件生产厂家 25Q2 开始兑现政策红利,大型设备生产厂家 25Q3 开始实现业绩高增长 [26] - **医疗耗材**:本周上涨 1.27%,涨跌幅波动较大,随着高值耗材集采逐步到尾声,有望迎来稳步上涨,建议关注高景气、集采促进、困境反转相关标的及部分 PEG 较低的中小市值企业 [29] - **IVD 板块**:本周上涨 2.00%,估值上涨空间大,建议积极布局,看好 AI+辅助诊断等新兴方向,3 月生育补贴政策和 5 月中美关税缓解有望带来利好 [30] - **血液制品板块**:本周上涨 2.89%,2024 年国内采浆量同比增长 10.9%,2025 年新浆站催化预期减弱,建议关注具备浆站获取能力强、运营效率高、新品推出快的头部血制品公司 [31][32] - **药店板块**:本周上涨 1.58%,行业出清提速,龙头药店客流量、利润率有望提升,统筹持续落地带来业绩增量,看好 AI 赋能带来经营新活力 [34] - **医疗服务**:本周医院板块上涨 1.07%,2024 年医疗服务整体业务略有承压,2025Q1 眼科、口腔消费医疗呈现向好态势,IVF 有望受益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以及生育补贴 [36] - **中药板块**:本周上涨 0.39%,2025 年影响业绩的主要因素减弱,看好国企龙头引领的行业优质资源整合、消费环境改善下行业需求持续复苏、创新驱动等方向 [38] - **CXO 板块**:本周上涨 0.41%,2024 年板块业绩见底,行业逐步进入上行周期,但中小公司复苏节奏相对较慢,业绩表现预计会出现一定分化,建议关注订单增长表现较好、行业并购整合能力较强的相关龙头标的 [39][40] 推荐及受益标的 - 推荐标的:英科医疗、迈普医学、怡和嘉业、微电生理、拱东医疗、派林生物、益丰药房、大参林、康臣药业、佐力药业、桂林三金、天士力、新里程、美年健康、国际医学 [8] - 受益标的:山外山、奕瑞科技、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聚光科技、华大智造、迈瑞医疗、澳华内镜、力诺药包、心脉医疗、康拓医疗、奥精医疗、维力医疗、可孚医疗、中红医疗、润达医疗、圣湘生物、华大基因、贝瑞基因、金域医学、九安医疗、万孚生物、天坛生物、爱尔眼科、固生堂、锦欣生殖、环球医疗、方盛制药、贵州三力、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诺泰生物等 [8]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2025.06.03-2025.06.06):政策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业整合持续深化
中邮证券· 2025-06-09 07:16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维持[2] 核心观点 - 政策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 行业整合持续深化[5][14] - 医药生物行业本周上涨1.13% 跑赢沪深300指数0.25个百分点[7][18] - 所有医药子板块均实现上涨 原料药和血液制品板块涨幅最大达2.89%[7][22] - 推荐关注医疗设备、医疗耗材、IVD、血液制品、药店、医疗服务、中药和CXO等细分领域投资机会[26][28][30][32][34][36][38][40] 行业表现数据 - 行业收盘点位7786.47 52周最高8490.25 52周最低6070.89[2] - 2025年6月至今医药生物上涨1.13% 跑赢沪深300指数0.25个百分点[18] - 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7位[7][18] 细分板块表现 - 原料药板块上涨2.89%[7][22] - 血液制品板块上涨2.89%[7][22] - 体外诊断板块上涨2.00%[7][22] - 线下药店板块上涨1.58%[7][22] - 疫苗板块上涨1.55%[7][22] - 医药流通板块上涨0.93%[7][22] - 医疗设备板块上涨0.59%[7][22] - 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0.41%[7][22] - 中药板块上涨0.39%[7][22] - 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0.03%[7][22] 政策环境分析 - 监管包容性提升 同业竞争要求从"避免同业竞争"调整为"不新增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5][14] - 支持科技企业收购未盈利技术资产[5][14] - 注册决定有效期从12个月延长至48个月[5][14] - 简易审核程序符合条件的项目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5][14] - 地方协同推进 北上广深深入实践[5][14] 并购重组案例 - 迈普医学拟收购易介医疗100%股权 标的公司23年收入1194万 24年收入2441万[15][16] - 派林生物控制权变更筹划中 公司2024年采浆量约1400吨[15][16] - 2024年国内采浆量13400吨 同比增长10.9%[31] 细分领域投资观点 - 医疗设备板块市盈率37.55倍 处于10年期历史分位点41.96%[26] - 体外诊断板块市盈率32.95倍 处于10年期历史分位点48.04%[30] - 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建议关注浆站获取能力强、运营效率高的头部企业[32] - 药店行业2024年闭店数量达39228家 行业出清提速[34] - 中药板块约1/3个股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38] - CXO板块2024年业绩见底 2025年业绩指引较为乐观[40] 推荐标的 - 英科医疗、迈普医学、怡和嘉业、微电生理、拱东医疗、派林生物、益丰药房、大参林、康臣药业、佐力药业、桂林三金、天士力、新里程、美年健康、国际医学[8] 受益标的 - 山外山、奕瑞科技、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聚光科技、华大智造、迈瑞医疗、澳华内镜、力诺药包、心脉医疗、康拓医疗、奥精医疗、维力医疗、可孚医疗、中红医疗、润达医疗、圣湘生物、华大基因、贝瑞基因、金域医学、九安医疗、万孚生物、天坛生物、爱尔眼科、固生堂、锦欣生殖、环球医疗、方盛制药、贵州三力、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诺泰生物等[8][27][30][33][37][41]
股权混战后又陷内控风波,血液制品巨头派林生物两任董事长遭警示,靠什么破解资源和增长矛盾
华夏时报· 2025-05-23 07:51
公司治理与内控问题 - 派林生物因内控缺陷遭山西证监局责令改正,涉及子公司销售协议未纳入内控体系及内幕信息登记不全等问题 [2][5] - 公司现任董事长李昊、时任董事长付绍兰等5名高管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5][6] - "董事长+联席董事长"架构被质疑权责模糊,可能引发治理危机和信息披露风险 [4][5] 业绩表现与产能扩张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75亿元(同比-14%)、净利润8909万元(同比-26.95%),主因产能扩增停产导致供应下降 [13][14] - 2024年营收26.55亿元(+14%)、净利润7.45亿元(+21.76%),采浆量提升驱动业绩回升 [7][8] - 2025年中3100吨新产能将投产(派斯菲科1600吨+广东双林1500吨),预计缓解供应压力 [12][14] 股权纷争历史 - 2023年控股股东浙民投与付绍兰战略分歧,股权转让至陕煤集团旗下胜帮英豪,实控人变更为陕西省国资委 [3] - 胜帮英豪入主后董事会改组引发争端,付绍兰以联席董事长身份回归平息纷争 [4] 行业竞争格局 - 血液制品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突破600亿元,2024-2031年CAGR达9.89%,需求受老龄化及新疗法推动 [10] - 行业集中度高,天坛生物等前四大企业市占率超60%,采浆站数量(2024年320家)为关键资源 [11] - 高附加值产品如凝血因子Ⅷ国产化率不足20%,技术突破是毛利率提升关键 [14] 战略调整与挑战 - 公司通过并购派斯菲科(2020年)实现营收10.5亿元(+14.67%)、净利润1.86亿元(+15.9%) [3][7] - 当前需平衡产能扩张与合规管理升级,研发投入需向凝血因子等高端产品倾斜 [12][14]
太平洋医药日报:IONIS反义寡核苷酸疗法OLEZARSEN三期临床成功
新浪财经· 2025-05-23 02:27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22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73%,跑输沪深300指数0.67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4名 [1] - 医疗研发外包(+0.04%)、血液制品(-0.37%)、其他生物制品(-0.51%)表现居前,医院(-1.83%)、线下药店(-1.65%)、医药流通(-1.37%)表现居后 [1] - 个股日涨幅榜前3位为三生国健(+20.00%)、亚虹医药(+12.26%)、迈威生物(+11.71%),跌幅榜前3位为赛升药业(-11.63%)、拓新药业(-10.93%)、拱东医疗(-9.99%) [1] 行业要闻 - Ionis的反义寡核苷酸疗法Tryngolza(Olezarsen)在临床3期研究中达到主要终点,显著降低患者甘油三酯水平,并在关键次要终点取得统计学显著改善 [2] - Olezarsen通过抑制载脂蛋白C-III(apoC-III)调节血液TG代谢 [2] 公司要闻 - 健康元子公司丽珠集团拟以15.87亿元收购越南上市公司Imexpharm的64.81%股份,后者产品包括抗生素、心脑血管药物等,与丽珠现有业务协同性高 [3] - 众生药业子公司众生睿创的全球首款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昂拉地韦片获批上市,用于成人单纯性甲型流感治疗 [3] - 科伦药业子公司科伦博泰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新增适应症申请获受理,用于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 [3] - 艾力斯的KRASG12C抑制剂枸橼酸戈来雷塞片获批上市,用于KRASG12C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4]
派林生物(000403)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2 08:08
公司战略与发展方向 - 公司聚焦血液制品主业,挖潜内生增长,加强党建与治理,提升血浆供应和营销管理能力,布局海外市场,加强研发,提升吨浆净利润,适时推动并购整合,中长期尝试创新业务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1][2][4] 产品与产能 - 子公司广东双林九因子预计2026年获上市批文,第四代静丙预计2027年获上市批文 [2] - 子公司派斯菲科二期扩能于2025年3月初投产,广东双林产能提升预计6月投产,扩能后年产能超3000吨 [2] - 派斯菲科产能扩增后月投浆能力提升,预计弥补一季度投浆影响,2025年投浆量同比增长超20% [3] 费用管控 - 2025年销售费用率预计控制在10%以内,管理费用率预计控制在7%以内 [2] 分红与股东增持 - 2024年度分红方案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尽快实施 [2] - 股东增持事项以公司信息披露公告为准,部分董监高已开展股份增持计划,公司将持续保持高分红比例 [3][4] 市场结构与机会 - 2024年进口蛋白批签发量约占整体白蛋白批签发量的2/3以上,2025年美国产白蛋白阶段性暂停批签发,中长期白蛋白市场有国产替代预期和空间 [4] 行业影响因素 - 集采对供应紧平衡或偏紧产品价格影响小,对供应充足产品中标价降低利于患者,对企业利润影响小 [3] - 禾元生物产品适应症及产量有限,预计对行业整体影响较小 [4] 浆站拓展 - 公司有10个县级批文和5个市级批文,将借助各方资源在新浆站拓展上争取突破 [4]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计划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1 19:47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海盈康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2.5亿元且不超过5亿元(均不含交易费用)[3][6] - 增持目的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旨在增强投资者信心[3][6] - 本次增持不设置价格区间,将根据股票价值合理判断择机实施[6] 控股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19日,海盈康直接持有公司22.21%股份(1,474,578,052股),并通过表决权委托控制额外6.58%股份(437,069,656股),合计控制28.80%表决权[3] - 过去12个月内除已完成的两项增持计划外,控股股东未披露其他增持计划[4] - 过去6个月内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未减持公司股份[5] 增持计划实施细节 - 增持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其中专项贷款占比不超过90%[7] -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为增持提供不超过4.5亿元专项贷款支持,贷款期限3年[7] - 增持计划实施期限为6个月,若遇股票停牌将顺延实施[7] 合规性说明 - 增持计划符合《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11] - 增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或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11] - 控股股东承诺在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股份,不进行内幕交易[9]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5月第3周):新冠进入周期性流行-20250519
世纪证券· 2025-05-19 0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收涨 1.27%,跑赢 wind 全 A 和沪深 300,原料药、体外诊断和疫苗涨幅居前,线下药店和血液制品跌幅居前,新冠概念和合成生物学方向个股躁动明显 [3][8] - 礼来替尔泊肽在与司美格鲁肽的头对头临床试验中显示优越性,减肥药多靶点优势获支撑,推荐关注减肥药未满足临床需求、减脂增肌方向和产业链上游 [3] - 新冠病毒自四月以来感染持续增加,部分地区阳性率接近一年期高点,预计近期达峰,不同地区流行毒株有差异,部分地区推荐老龄人口接种加强针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周度回顾 - 上周(5 月 12 日 - 5 月 16 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 1.27%,跑赢 wind 全 A(0.72%)和沪深 300(1.12%) [3][8] - 板块方面,原料药(3.79%)、体外诊断(2.25%)和疫苗(1.98%)涨幅居前,线下药店(-1.24%)和血液制品(-0.03%)跌幅居前 [3][8] - 个股方面,新冠概念(拓新药业)和合成生物学(永安药业、川宁生物)方向躁动明显 [3][8]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行业重要事件 - 5 月 15 日香港卫生署数据显示,四周来污水监测新冠病毒含量、检测阳性率等持续上升,阳性率从 6.21%增至 13.66%,人均病毒含量显著上升,求诊比例升幅明显,过去四周有 81 宗严重个案(30 宗死亡),83%为 65 岁以上人士,目前主流毒株为 XDV 暂无更严重疾病证据 [11] - 5 月 13 日新加坡监测到近期 COVID - 19 感染病例增加,4 月 27 日至 5 月 3 周增至 14200 例,预计全年周期性疫情,主要变异株为 LF.7 和 NB.1.8 占比超三分之二 [11] - 5 月 11 日礼来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临床试验结果,替尔泊肽达主要和关键次要终点,相对体重减轻 1.47 倍,平均减重比例 20.2%(司美格鲁肽 13.7%),平均减重 22.8kg(司美格鲁肽 15.0kg),体重减轻≥15%比例 64.6%(司美格鲁肽 40.1%),平均腰围减少 18.4cm(司美格鲁肽 13.0cm) [3][11][12] - 5 月 8 日中疾控数据,3 月 31 日至 5 月 4 日新冠病毒检测上升,门急诊阳性率从 7.5%到 16.2%,住院从 3.3%到 6.3%,南方高于北方,部分省份增幅趋缓 [12] 行业要闻 - 5 月 15 日信达生物玛仕度肽第二项头对头司美格鲁肽临床研究 GLORY - 3 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主要终点是第 48 周肝脏脂肪含量和体重较基线百分比变化 [13] - 5 月 15 日北海康成/药明生物维拉苷酶 β - CAN103 获批上市,用于 12 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 I 型和Ⅲ型戈谢病患者长期酶替代治疗 [13] - 5 月 15 日恒瑞启动港股全球公开发售,计划发行 2.245 亿股,每股 41.45 - 44.05 港元,最大发行 2.97 亿股,最高募资 130.8 亿港元,预计 5 月 23 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13] - 5 月 15 日石药集团与 CiplaUSA 就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美国商业化订立独家许可协议,收取 1500 万美元首付款,最高 2500 万美元里程碑付款和 10.25 亿美元额外商业销售里程碑付款及销售提成 [13] - 5 月 12 日科济药业公布 CT0596 初步临床数据,预估下半年提交 IND 申请 [14] 公司公告 - 5 月 16 日甘李药业 GZR102 注射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是基础胰岛素/GLP - 1RA 固定比例复方周制剂 [14] - 5 月 15 日星昊医药孙公司多西他赛注射液新药简略申请获批,适应症为乳腺癌等多种癌症 [14] - 5 月 15 日鱼跃医疗自动体外除颤器获欧盟 MDR 认证,具有技术优势与市场竞争力 [14] - 5 月 15 日迪哲医药多项血液瘤研究进展入选 2025 欧洲血液学协会年会及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 [14] - 5 月 15 日东亚药业曲美布汀原料药获韩国原料药品注册证书,2024 年度马来酸曲美布汀制剂全国销售额约 3.72 亿元 [14] - 5 月 14 日诺诚健华 2025 年 1 - 3 月营业收入 3.81 亿元,同比增长 129.92%,毛利率 90.5%,净利润 0.14 亿元实现盈利 [15] - 5 月 14 日百济神州一季报显示,总营业收入 80.48 亿元,同比增长 50.17%,利润总额 1.50 亿元,同比增长 108.22%,归母净利润 - 0.95 亿元,同比增长 95.05% [15] - 5 月 13 日泽璟制药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治疗重度斑秃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是第二个申请适应症 [15] - 5 月 12 日翰宇药业与碳云智肽就 GLP - 1R/GIPR/GCGR 三重激动剂多肽创新药物签署联合开发协议 [15] - 5 月 12 日怡和嘉业与翰宇药业、翰宇健康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构建睡眠健康生态系统 [15] - 5 月 12 日甘李药业与巴西签署生产开发伙伴关系计划合作承诺书,成为首个进入巴西 PDP 医药项目的中国药企 [15]
天坛生物(600161):采浆稳健增长,新产能有望逐步释放
招商证券· 2025-05-16 12: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超预期,2025年预计利润增长放缓,核心产品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营收和毛利率双升,但人血白蛋白价格调整或影响2025年业绩,经营现金流短期承压 [7] - 三大新产能均竣工亟待释放,后续可能带来折旧影响稀释利润率 [7] - 血浆采集稳健增长,新浆站扩张夯实供给基础,采浆增长迅速、有外延拓展且新浆站建设积极推进 [7] - 看好公司新产能投产后释放供给驱动业绩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5.91/17.64/19.58亿元,对应PE24/21/19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1.80亿元、60.32亿元、72.38亿元、79.62亿元、87.58亿元,同比增长22%、16%、20%、10%、10% [2] - 2023 - 2027年营业利润分别为18.05亿元、25.58亿元、26.34亿元、29.20亿元、32.40亿元,同比增长26%、42%、3%、11%、11% [2]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0亿元、15.49亿元、15.91亿元、17.64亿元、19.58亿元,同比增长26%、40%、3%、11%、11% [2]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6元、0.78元、0.80元、0.89元、0.99元 [2]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34.0、24.3、23.7、21.4、19.3,PB分别为3.8、3.4、3.0、2.7、2.5 [2] 基础数据 - 总股本19.77亿股,已上市流通股19.77亿股,总市值377亿元,流通市值377亿元 [3] - 每股净资产(MRQ)5.8元,ROE(TTM)13.0%,资产负债率8.4% [3] - 主要股东为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5.64% [3]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 - 15%、 - 15%、 - 24%,相对表现分别为 - 20%、 - 13%、 - 31% [5]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60.32亿元、归母净利润15.4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5.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4%、39.58%、37.52%,其中2024Q4收入19.59亿元、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06%、123.58%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3.18亿元、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4%、下降22.90% [1] 产品情况 - 2024年核心产品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10亿元和27.58亿元,同比增长11.70%和18.90%,毛利率分别提升至51.20%和56.95% [7] 产能情况 - 2024年永安厂区投产,上海血制云南项目年末完成竣工验收正在进行药品补充注册申请,兰州血制项目已竣工验收拟进行工艺验证 [7] 血浆采集情况 - 2024年下单采血浆站总数达107家,其中在营85家,采集血浆2781吨,同比增长15.15%,保持国内行业占比约20% [7] - 成都蓉生2024年以1.85亿美元收购中原瑞德,新增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和5个在营单采血浆站,年采浆量增加百余吨 [7] - 公司含8个牌照,有利于十五五拓展新浆站 [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公司拟定2025年度财务预算,目标营业收入74.40亿元,净利润21.96亿元 [7]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91/17.64/19.58亿元,对应PE24/21/19x,维持“增持”评级 [7]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 - 2027年各项目数据及变化情况 [8] 利润表 - 展示了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各项利润表项目数据 [9] 主要财务比率 - 年成长率、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资料、估值比率等指标展示了2023 - 2027年情况 [10]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报暨25Q1季报总结:盈利能力复苏,拐点初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6 11: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目前处于盈利改善的拐点,具备较高配置价值,建议关注业绩向上趋势明确的子板块及个股 [3][82] 各部分总结 板块整体业绩表现 - 2024年473家沪深两市A股医药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24,588亿元,同比降0.9%,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降12.1%;25Q1营业总收入6,104亿元,同比降4.2%,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比降8.7%,去除24Q1大额BD基数扰动,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0.7%,净利润率提升0.3% [3][5] - 24Q4毛利1,915亿元,毛利率31.9%,同比降0.3pct,环比降0.2pct;25Q1毛利1,952亿元,毛利率32.0%,同比降0.9pct,环比升0.1pct [10] - 24Q4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5%/6.5%/0.0%/5.9%,同比-0.2/+0.4/-0.4/+0.3pct;25Q1各项费用率分别为12.3%/5.2%/0.4%/4.4%,同比-0.3/+0.2/+0.2/+0.2%,销售费用率下行,研发费用率提升 [10] - 24Q4及25Q1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为969亿元(yoy -16.4%)、55亿元(yoy +28.2%) [10] 子板块业绩表现 化学制剂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4,454亿元(yoy +4.7%)和1,099亿元(yoy -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6亿元(yoy +86.8%)和96亿元(yoy -26.3%) [18] - 归母净利润下降因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首付款减少,创新药公司产品收入增速超30% [18] CXO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910亿元(yoy -4.6%)和225亿元(yoy +1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yoy -24.6%)和50亿元(yoy +72.8%) [23] - 25Q1收入及利润出色,归母净利润率为过去7个季度最高点,头部CDMO公司订单增速超预期 [23] 医院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591亿元(yoy +1.0%)和144亿元(yoy +4.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亿元(yoy -20.0%)和11亿元(yoy +19.2%) [28] - 25Q1景气度及盈利能力初现反转趋势,毛利率36.7%,环比升2.0pct,同比升0.1pct,归母净利率7.9%,同比24Q1升0.9pct [28] 其他生物制品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519亿元(yoy +1.4%)和130亿元(yoy +7.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亿元(yoy -12.9%)和18亿元(yoy +11.7%) [33] - 整体毛利水平高,维持在80%左右;2024年板块收入略增,利润受集采影响有压力,25Q1胰岛素企业盈利复苏,创新药减亏带动利润正增长 [33] 原料药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954亿元(yoy +3.3%)和237亿元(yoy -3.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亿元(yoy -14.3%)和26亿元(yoy +11.6%) [38] - 25Q1毛利率约30%,各项费率压缩使归母净利率为11.0%,为22Q3以来最好单季度水平,多肽类原料药需求好,大宗原料药涨价拉动利润增速 [38] 医疗耗材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881亿元(yoy +8.4%)和215亿元(yoy +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yoy +19.9%)和31亿元(yoy +1.9%) [44] - 高值耗材主流上市公司走出集采影响,带动板块恢复增长 [44] 药店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1,162亿元(yoy +4.9%)和296亿元(yoy -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亿元(yoy -31.0%)和14亿元(yoy -4.6%) [45] - 23H2起盈利能力下行,25Q1毛利率基本稳定,收入和利润在上年高基数下保持平稳 [45] 医疗设备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1,091亿元(yoy -1.1%)和253亿元(yoy -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亿元(yoy -17.0%)和45亿元(yoy -13.2%) [54] - 23Q3后板块下行,24Q4国内招采指标恢复高速增长,期待25H2业绩反转 [54] 血制品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207亿元(yoy +2.1%)和47亿元(yoy +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亿元(yoy +30.9%)和11亿元(yoy -23.7%) [60] - 2023年起收入持续增长,25Q1增长乏力,毛利率承压 [60] 流通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9,017亿元(yoy +0.3%)和2,298亿元(yoy -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亿元(yoy -6.6%)和42亿元(yoy -2.5%) [65] - 近三年收入基本稳定,单季度收入2200 - 2300亿元左右,2022年起毛利率缓慢下行 [65] 中药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3,532亿元(yoy -4.7%)和928亿元(yoy -8.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4亿元(yoy -20.6%)和122亿元(yoy -4.7%) [71] - 受中成药联盟集采和流感周期性影响,2024年和25Q1收入下滑,整体净利润率水平维持 [71] IVD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423亿元(yoy -4.5%)和93亿元(yoy -14.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亿元(yoy -40.2%)和17亿元(yoy -19.2%) [75] - 自23Q4起连续5个季度收入环比下滑,费用率因收入规模减少被动提升,单季度毛利约60%,归母净利率未回升至20%以上 [75] 疫苗 - 2024年及25Q1收入分别为564亿元(yoy -37.8%)和82亿元(yoy -5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亿元(yoy -65.7%)和4亿元(yoy -80.2%) [80] - 25Q1毛利率回落至40%左右,销售收入规模无法提升,费用率反向提升,连续5个季度收入同比下滑,利润水平待修复 [80]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关注业绩向上趋势明确的子板块及个股,包括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CXO及上游(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医院(爱尔眼科、普瑞眼科等)、药房(益丰药房、大参林等)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