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并购整合
icon
搜索文档
11家粮油企业半年报盘点:行业并购整合加速,健康化趋势明显
新京报· 2025-09-12 06:56
行业整体表现 - 11家粮油企业上半年总营收1407.92亿元 总净利润28.28亿元 [2] - 4家企业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5家企业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1][2]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龙头企业益海嘉里金龙鱼营收占11家企业总和的八成以上 [1][5] 企业业绩对比 - 益海嘉里金龙鱼以1157亿元营收(同比增长5.67%)和17.5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0%)位居行业第一 [3][6] - 十月稻田营收30.63亿元(增长16.9%) 净利润2.94亿元(增长97.7%) 表现突出 [2][3] - 道道全净利润1.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63% [2][3] - 金健米业净利润1166.39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同比增长1438.87万元 [7] - 西王食品亏损0.19亿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146% [3][5] 产能投资调整 - 多家企业放缓新建项目进度或延期投产 投资策略趋于审慎 [1][8] - 益海嘉里金龙鱼将青岛食品加工项目三期延期至2027年12月 昆明油脂项目二期推迟开工 [8] - 南桥食品将扩产建设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 [8] - 京粮控股终止两个募投项目 将海南洋浦油脂加工项目延期至2027年12月 [9] - 苏垦农发部分项目因审批程序繁杂建设进度落后于预期 [9] 行业并购整合 - 金健米业完成与湖南粮食集团的资产置换 收购裕湘食品100%股权及中南粮油研究院82%股权 [10] - 益海嘉里金龙鱼以1元取得丰厨(周口)食品科技51%股权 后持股增至97% [11] - 金龙鱼子公司以6405万元收购7家粮食收储业务公司全部股权 [11] 产品健康化趋势 - 多家企业积极推出有机粮油、低脂食品和功能性产品 [1][12] - 金龙鱼推出"丰益堂"大健康品牌 包括甘油二酯油与植物甾醇蛋白乳等强功能系列产品 [12] - 西王食品主推玉米胚芽油及其延伸系列 采用六重保鲜和零反式脂肪工艺 [13] - 克明食品推出多款有机面制品 包括陈克明华夏软弹有机面和儿童营养面 [13] - 金健米业成立大健康工作小组 上市"五谷稻常"系列大米和谷膳荞麦全粉挂面 [13] - 十月稻田拓展家庭食品版图 推出烧烤味玉米、麻辣味玉米等健康即食产品 [13]
血液制品企业不再“躺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3:57
股权变更 - 控股股东胜帮英豪向中国生物转让2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股份 占总股本21.03% [1] - 股份转让总价46.99亿元 每股转让价格23.51元 全部以现金支付 [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生物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 市场反应 - 收购价较公告前收盘价18.4元/股溢价27.77% [1] - 公告后首日股价下跌3.04%至17.84元/股 总市值169.55亿元 [1]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14% 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21.76%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6亿元同比下滑13.18% 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滑27.89% [5] - 业绩下滑主因全资子公司广东双林和派斯菲科推动二期产能扩增导致产品供应量下降 [6] - 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超770吨同比增长约11% [6] - 二期产能扩增完成后合计年产能提升至超3000吨 [6] 行业整合趋势 - 中国生物通过天坛生物下属85家在营单采血浆站2024年采集血浆2781吨 [7] - 收购完成后中国生物血浆资源占比将达30%以上 合计拥有9个血液制品牌照 [7] - 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产品存在较大范围重叠 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7] - 中国生物承诺五年内通过资产置换、出售、注入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 [7]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达600亿元 预计2030年达950亿元 [9] - 2025年上半年多数企业业绩下滑 仅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3家营收增长 [9] - 产品降价成为业绩下滑关键因素 天坛生物主要产品人血白蛋白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降低 [10] - 行业进入壁垒高 自2001年起未批准新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正常经营企业不足30家 [12] 企业战略方向 - 上海莱士采取"拓浆"与"脱浆"并重战略 优化浆站布局同时向生物制药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12] - 外延并购成为扩大浆站资源重要手段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12] - 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 为全球首个"稻米造血"创新药 [13] - 派林生物认为禾元生物产品适应症及产量有限 对行业整体影响较小 [13]
血液制品企业不再“躺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3:0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中国生物以46.99亿元收购派林生物21.03%股权 每股转让价格23.51元 较公告前收盘价18.4元溢价27.77% [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由胜帮英豪变更为中国生物 实际控制人由陕西省国资委变更为国药集团 [1] - 派林生物2023年3月曾以25元/股向胜帮英豪转让20.99%股权 总对价38.44亿元 [5]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14% 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21.76%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6亿元同比下滑13.18% 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滑27.89% [5] - 业绩下滑主因广东双林和派斯菲科推动二期产能扩增导致产品供应量下降 [6] - 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超770吨同比增长11% 二期扩产后年产能提升至超3000吨 [6] 行业整合趋势 - 中国生物收购后血浆资源占比将超30% 合计拥有9个血液制品牌照 [7] - 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存在同业竞争 中国生物承诺五年内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解决 [7] - 行业呈现整合趋势 拥有丰富浆站资源和强研发能力的企业更具优势 [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血液制品市场规模600亿元 预计2030年达950亿元 [9] - 2025年上半年多数企业业绩承压 7家上市公司中6家归母净利润下滑 [10][11] - 天坛生物坦言人血白蛋白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降低 [10] - 行业进入壁垒高 自2001年起未批准新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现存企业不足30家 [12] 企业战略调整 - 上海莱士推行"拓浆"与"脱浆"双战略 巩固主业同时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12] - 外延并购成为获取浆站资源重要手段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12] - 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 但预计对行业影响有限 [13][14] - 企业通过浆站拓展和技术创新应对短期挑战 [14]
派林生物上半年业绩承压后迎新机 控制权变更引行业关注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2:48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86亿元 同比下降13.1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亿元 同比下降27.89% [1] - 扣非净利润2.15亿元 同比下降27.63% [1] 产能建设进展 - 派斯菲科二期产能2025年3月完成扩增并投产 [3] - 广东双林二期产能2025年6月完成扩增并投产 [3] - 公司合计年产能提升至超3000吨 [3] 浆站资源与采浆量 - 拥有38个单采血浆站 数量居行业前三 [2] - 2024年采浆量超1400吨 稳居千吨级企业第一梯队 [2] - 上半年采浆量超770吨 同比增长约11% [3] - 通过新疆德源战略合作 上半年浆站供浆量超210吨 [2] 研发投入与产品布局 - 上半年研发支出5821.60万元 同比增长32.46% [4] - 拥有11个品种血液制品 数量位居行业第三 [4] - 产品覆盖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核心品类 [4] 控制权变更进展 - 控股股东胜帮英豪与中国生物签署《收购框架协议》 [1][5] - 中国生物拟现金收购21.03%股份 正式交易文件最晚9月10日发布 [1][5] - 交易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国药集团 [5] - 中国生物承诺五年内解决与天坛生物的同业竞争问题 [6]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正常生产的血液制品企业不足30家 [5] - 行业存在近5000吨血浆供应缺口 [5] - 已形成天坛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华兰生物、派林生物等千吨级企业第一梯队格局 [5] - 血液制品属于国家重要战略性储备物资 实行总量控制政策 [2][5]
芯片概念股早盘爆发,科创芯片相关ETF涨超3%
搜狐财经· 2025-08-22 01:57
芯片概念股市场表现 - 海光信息早盘涨幅超过8% [1] - 寒武纪-U早盘涨幅超过8% [1] - 芯原股份早盘涨幅超过6% [1] - 中芯国际早盘涨幅超过3% [1] - 科创芯片相关ETF集体上涨超过3% [1] 科创芯片ETF具体数据 - 科创芯片设计ETF现价1.355元 上涨0.051元 涨幅3.91% [2] - 科创芯片ETF博时现价1.999元 上涨0.072元 涨幅3.74% [2] - 科创芯片ETF国泰现价1.230元 上涨0.042元 涨幅3.54% [2] - 科创芯片ETF现价1.913元 上涨0.067元 涨幅3.63% [2] - 科创芯片ETF基金现价1.868元 上涨0.064元 涨幅3.55% [2] - 科创芯片ETF南方现价2.141元 上涨0.072元 涨幅3.48% [2] - 科创芯片ETF富国现价1.343元 上涨0.044元 涨幅3.39% [2] - 科创芯片50ETF现价1.278元 上涨0.042元 涨幅3.40% [2] 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达7008.74亿美元 增速11.2% [2] - 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成为市场主要增长驱动因素 [2] - AI端侧应用加速渗透 NPU凭借低功耗特性成为边缘设备理想选择 [2] - 无线连接技术迭代推动物联网领域发展 [2] - 行业并购整合浪潮兴起 覆盖材料、设备、EDA、封装等领域 [2] - 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扩大规模 纵向并购完善产业链布局 [2]
华大九天股价微涨0.47% 国产EDA行业整合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05 17:04
公司股价及财务数据 - 最新股价报109 4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51元 [1] - 盘中最高触及110 28元 最低下探108 20元 [1] - 全天成交4 53亿元 换手率为0 76% [1] - 当前总市值594 14亿元 市盈率1529 09倍 [1] 公司业务概况 - 国内EDA行业龙头企业 主要从事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研发与销售 [1] - 产品涵盖模拟电路设计 数字电路设计 平板显示电路设计等多个领域 [1] - 国内少数能够提供全流程EDA工具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1] 行业动态及公司战略 - EDA行业并购整合趋势明显 [1] - 曾在今年3月筹划收购芯和半导体 因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而终止 [1] - 公司将继续通过自主研发 合作开发和并购整合相结合的模式 加速全流程布局 [1] -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EDA企业力量相对分散 行业整合有助于提升整体竞争力 [1]
赴港上市遭六成中小股东反对!安井食品:符合公司长远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13:25
赴港IPO进展 - 安井食品于6月11日通过港交所聆讯 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 2024年12月20日股东大会表决结果显示 70.63%股东支持港股上市议案 28.77%股东反对 其中持股5%以下中小股东反对比例达60.51% [1][2] - 公司表示赴港上市基于长期战略发展考量 包括拓宽融资渠道 优化资本结构 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及抗风险能力 [3] 股东表决数据 - A股股东投票结果:同意票119,974,403票(70.63%) 反对票48,879,665票(28.78%) 弃权票1,010,908票(0.59%) [2] - 关于发行H股的议案I表决中 同意票30,893,215票(38.24%) 反对票48,879,665票(60.51%) 弃权票1,010,908票(1.25%)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21.06亿元 139.65亿元 150.30亿元 同比增速从31.39%逐年放缓至7.70%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01亿元 14.87亿元 14.85亿元 同比增速从61.37%大幅降至0.46%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13%至36.00亿元 净利润同比下滑10.01%至3.95亿元 [5] 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采取"BC兼顾 全渠发力"渠道策略 以及"B端及时跟进 C端升级换代"新品研发策略应对市场挑战 [5] - 已在东南亚地区(菲律宾 柬埔寨 缅甸 泰国等)建立经销商网络 出口40余款速冻调制食品和米面制品 [6] - 计划持续丰富出口品类 扩大东南亚经销商网络布局 [6] 公司背景 - 2001年12月成立于福建厦门 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 主营速冻食品生产销售 [3] - 旗下品牌包括安井 冻品先生 安井小厨 洪湖诱惑 柳伍 功夫食品 产品覆盖速冻调制食品 速冻菜肴制品及速冻面米制品三大类 [3] 股价表现 - 6月17日收盘价77.41元 单日跌幅0.63% [7]
电子|SEMICON:国产替代大放异彩,行业整合大势所趋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30 06:35
行业动态 - 2025年SEMICON大会参展商达1400家创历史新高 其中国内展商1093家同比增长30% 设备 零部件 材料 封测等细分赛道厂商多点开花 [2] - 海外厂商参展情况分化 美系厂商AMAT和Lam仅演讲未参展 参展美企展位更偏更小 日韩厂商则数量庞大且展品丰富 [2] - SEMI预测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19%达6280亿美元 2025年增速超10% 2030年有望突破万亿美元 [3] - 国内半导体上游板块整体国产化率不足30% 先进环节国产化率更低 但在AI等新场景推动下增速有望领先全球 [3] 技术进展 - 北方华创新推离子注入机Sirius MC313和12英寸电镀设备Ausip T830 进军离子注入和先进封装市场 [4] - 中微公司发布12寸晶圆边缘蚀刻设备Primo Halona 优化电浆控制技术巩固蚀刻领域优势 [4] - 拓荆科技发布三大战略产品:VS-300T原子层沉积设备 低应力熔融键合设备Dione 300F 高性价比PF-300M CVD平台 [4][5]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强化半导体产业基础能力 大基金二期投资中安半导体 昂坤视觉等企业 [5] 竞争格局 - 国内半导体设备 零部件和材料厂商加速平台化布局 头部企业边界开始重叠 [6] - 行业呈现"战国时代"特征 参考欧美发展历史 未来并购整合将成趋势 中小厂商可能被大公司收购 [1][6] - 国产替代空间大推动当前多点开花局面 但随着国产化率提升 行业将向头部集中化发展 [6] 市场前景 -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加速重构 欧美供应收紧 日韩补充链条 国产替代有望持续加速 [2] - 2025年国内晶圆厂扩产需求快速提升 叠加国产替代将带动设备 零部件和材料环节加速成长 [8] - 具备先进制程 平台化能力及低国产化率细分领域的设备企业值得关注 零部件国产替代机会显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