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线缆
icon
搜索文档
资本激活“双新”潜能 铸就产业升级强劲动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4-28 22:41
资本市场赋能"双新融合"的核心作用 - 科创板助力生物医药企业突破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瓶颈,创业板赋能消费电子企业抢占产业黄金期,北交所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成长快车道 [1] - 资本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更是产业创新的"铺路石",加速企业技术转化并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升 [1][2] - 高技术壁垒企业的技术突破带动整条产业链升级,资本注入促进产融循环,如特宝生物通过科创板加速新药研发 [3]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实践案例 - 特宝生物登陆科创板后多款长效重组蛋白质新药研发进程加速 [2][3] - 蓝思科技运用创业板再融资工具加强研发实力,抓住消费电子行业黄金期 [2] - 鹿得医疗通过北交所首发募资扩张产能,支撑销售规模与业绩提升 [2] - 鑫宏业通过并购填补业务空白,建设核级电缆生产基地提升技术研发条件 [2]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数据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2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65家,累计融资557亿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超50% [4] - 科创板上市公司586家,IPO募资9208亿元,总市值6.7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占比80% [4] - 北交所合格投资者超810万户,较开市增长超90%,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均已入市 [4] 当前面临的制度与生态挑战 - 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不足,支持科创企业的债券品种有限,创业投资市场规模待提升 [5] - 成长期"硬科技"企业面临"融资断档",并购重组存在痛点,资本市场工具与产业需求脱节 [5] - 产学研脱节导致原始性创新少,低水平重复创新无法服务新产业 [5] 优化资本市场支持体系的建议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优化差异化安排,促进资源向新产业集聚 [6] - 北交所设置四套上市标准及多维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精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6] - 完善"融资-退出-再投资"闭环,优化审核与风险定价,建立容错机制解决科创企业资金短缺 [7] - 拓宽直接融资工具如REITs,调整险资、社保考核机制,通过税收优惠吸引长期资本 [8]
上市苏企一季度订单多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度”
新华日报· 2025-04-27 21:5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一季报披露期,近百家江苏上市公司订单充足或增长,新兴产业订单增量大,传统行业稳营收,海外市场拓展成果显现,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业绩,有望带动区域产业向好发展 [1] 政策利好,手握大额订单 - 亨通光电一季度订单惊艳,能源互联领域约180亿元,海洋通信约80亿元,PEACE项目超3亿美元,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双增长,源于产业链布局 [2] - 远东股份一季度大单不断,前3个月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59.2亿元,3月达25.85亿元,同比增12.97% [2] - 远东股份订单来自智能缆网、智能电池/储能、智慧机场,智能缆网一季度占比最多,得益于政策利好和技术创新 [3] 布局成熟,海外订单“结果” - 扬杰科技越南工厂投产,一季度海外订单量攀升,营收增40%,满产满销,越南二期预计2025年底量产 [4] - 德科立重视海外市场,去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海外收入占比超30%,泰国基地投产后海外需求有望攀升 [4] - 龙蟠科技海外订单充足,获海外电池厂长期采购订单,印尼项目有优势,二期产能推进或加速 [5][6] - 博众精工预计2025年智慧物流订单增长,加大欧洲及东南亚市场开发 [6] - 蔚蓝锂芯、美埃科技海外订单营收占比超50%且有望增长,新兴产业出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强 [6] 多方发力,赋能增效增利 - 世嘉科技面临业绩压力,推进智能化储能钣金工厂建设,利用海外平台拓展客户 [7] - 林泰新材订单充足,进行产业链中长期市场布局和开发 [7] - 优德精密依托仓储中心实现72小时紧急订单响应,中天科技积极参与欧洲和亚太项目投标 [8] - 天准科技加大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完善营销能力,扩大与核心客户合作及订单 [8] - 华泰证券认为苏企对2025年订单乐观,热点板块带动头部企业促区域产业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