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

搜索文档
国产化绝缘纸在驱动电机上的应用:车企降本压力下的新机遇
五矿证券· 2025-05-16 07: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产芳纶纸材料性能接近进口材料,介电常数与进口芳纶纸差异不大 [1] - 国产芳纶纸性价比凸显,同样品质价格比进口低30%左右,水冷电机换用可节省成本20元,油冷电机可节省13.5元 [1] - 国产替代仍有六成空间,目前市场份额40%左右,主要用于低端水冷电机领域,未来有望在中高端电机替代进口芳纶纸 [1] - 远期市场空间超10亿元,2024年新能源市场对芳纶绝缘纸需求约1415.26吨/年,若全面替代市场空间约4.95亿元,2030年潜在市场规模约10.07亿元/年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产材料的性能可以与进口对标 - 新能源车用电机中芳纶绝缘纸是保证电机性能的重要材料之一 [7] - 选取介电强度指标对比,国产材料和进口材料差异性不大,中低厚度材料中国产绝缘纸介电常数甚至高于进口材料,仅高厚度材料中国产材料表现略低 [7] 国产绝缘纸价格更低 新能源车驱动电机绝缘纸的选择方案 - 新能源车电机需保证绝缘性,电机绕组绝缘失效是电机故障主要因素之一 [8] - 电机用绝缘材料主要有浸渍树脂、漆包线、槽绝缘材料,新能源车槽绝缘材料主要用芳纶纸或其与PI膜的复合材料,水冷电机一般用国产芳纶纸复合膜方案,油冷电机一般用进口芳纶纸材料 [10] - 芳纶纸复合材料是三层复合膜,外侧两层是芳纶纸,中间一层是PI膜,通过特定粘合剂粘贴和层压工艺复合在一起 [10] 进口绝缘纸的单价VS国产绝缘纸单价 - 进口芳纶纸价格在300 - 1250元/kg之间,国产芳纶绝缘纸单价范围在200 - 1000元/kg,进口材料比国产材料贵20% - 30%左右 [10] 换用国产材料,水冷电机可节省成本20元/台,油冷电机节省13.5元/台 - 按进口芳纶绝缘纸常见规格价格500元/kg,国产芳纶纸350元/kg测算,单个水冷电机用芳纶纸120 - 150g,换用国产芳纶纸平均可节省成本20元/台 [11] - 单个油冷电机使用芳纶纸80 - 100g/台,换用国产芳纶纸平均可节约成本13.5元/台 [11] 国产电机用芳纶绝缘纸替代进度 绝缘纸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市场价值量约4.95亿元/年 -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1286.6万台,新能源市场对芳纶绝缘纸需求约1415.26吨/年,按进口芳纶纸市场占有率60%,国产芳纶纸市场占有率40%测算,进口芳纶纸市场约4.25亿元,国产芳纶纸市场约2.97亿元,若全面替代市场空间约4.95亿元,将增加到目前的1.6倍 [12] 未来芳纶纸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0亿元 - 到2030年,国产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达2616.4万台/年,折算芳纶纸用量2878.06吨/年,若国产芳纶纸完全替代进口材料,市场规模约10.07亿元/年 [13] 总结 - 新能源车电机用芳纶纸领域国内供应商有超美斯、赣州龙邦、时代华先等,目前国产材料整体市场份额达40%左右 [14] - 芳纶绝缘纸以往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外企手中,不利于国内汽车供应链安全,随着国内企业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提升了供应链安全,有利于电机成本控制,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也有利于国产材料扩大市场份额 [14]
被异化的汽车“风阻系数”,一场没有裁判的“行业内耗”
华夏时报· 2025-05-16 02:35
新能源车风阻系数争议事件 - 小米SU7 Ultra因碳纤维前舱盖导流功能争议被质疑"虚假宣传" [2] - 阿维塔12第三方实测风阻系数与官方数据相差33%(0.21Cd vs 0.28Cd)引发舆论关注 [2] - 争议导致车企连夜修改宣传话术、千万级索赔诉讼及风洞实验室天价测试成本话题发酵 [2] 风阻系数的技术演变与行业现状 - 风阻系数最初应用于航空领域,1930年代奔驰首次将风洞用于汽车测试 [2] - 1970年代石油危机推动其成为核心指标,1980年SAE J1263标准确立测量规范 [2] - 电动车时代风阻权重显著提升:120km/h时速下每降低0.01Cd可提升续航10-16km [3] - 特斯拉Model S Plaid以0.208Cd刷新纪录后,奔驰EQS(0.20Cd)、智己L7(0.21Cd)、小米SU7(0.195Cd)等加入竞赛 [4] 行业测试标准与乱象 - 国内缺乏强制国标,ISO 12021允许±0.02Cd误差,车企常选择160km/h风速测试(比行业默认120km/h风阻更低) [4] - 存在"实验室特调车"现象:空悬降至最低姿态、加装临时封闭件、使用油泥模型替代实车测试 [4] - 行业估算每降低0.01Cd需投入2000万元研发成本 [4] 参数竞赛对行业的影响 - 误导消费者购买决策,破坏公平竞争环境,阻碍行业技术实质性进步 [5] - 风阻系数从工程参数异化为技术图腾,导致设计反人性化(如座舱压缩至"仅容儿童乘坐") [6] - 隐藏式门把手在100km/h时速下仅提升续航1-1.5%(百公里省电0.12-0.2度),低速时效果趋零 [6] 用户需求与工程设计的矛盾 - 2023年中国市场新上市电动车68%采用溜背造型,但57%用户实际更倾向传统三厢造型 [7] - 宝马i7(0.24Cd)和极氪001(0.23Cd)证明可在美学、功能与效率间取得平衡 [7] - 用户体验核心应关注极寒环境操作可靠性、暴雨视野清晰度等非量化细节 [8]
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港股消费ETF(159735)今日回调,连续2个交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5-16 02:33
国内大循环政策与消费提振 - 会议强调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优势 提出深挖消费潜力 推动大宗消费升级 激发服务消费 放大新兴消费效应[1] - 会议明确将国内大循环置于更突出位置 统筹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 提升经济循环质量[1] - 港股消费板块5月16日表现强劲 短视频、金饰、国潮服装、汽车、消费电子等领涨 哔哩哔哩-W涨超2% 思摩尔国际、周大福、滔博、比亚迪股份涨超1%[1] 港股消费板块特征 - 港股消费ETF(159735)过去20个交易日成交额1.23亿元 居同指数首位[1] - 港股消费指数以"更新的消费"为特色 相比A股白酒主导 港股电商、消费电子、新能源车、餐饮、旅游、文娱传媒、国潮服装等新型消费占比更高[1] - 港股消费板块服务消费和大众消费比例更高 更能反映本轮政策驱动的消费复苏[1] 消费行业数据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重点商圈人流量显著回升 文旅消费券刺激效果明显 河南、四川、黑龙江分别发放4000万元、6800万元、5000万元消费券[2] - 零售领域以旧换新政策与假期效应共同推动销售增长 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10.5%[2] 机构观点 - 交银国际证券认为消费板块展现较强韧性和结构性亮点 具备投资价值[2]
汇金、财政部组合救市,万亿特别国债能否让打A挺起脊梁?
格隆汇· 2025-05-16 01:58
A股市场表现 - A股迎来久违上涨 券商板块强势拉升对市场人气复苏起到关键作用 [1] - 跨境电商、纺织服装、数字阅读、新型城镇化等板块表现亮眼 [1] - 银行股表现低迷 特别是六大行成为市场唯一不足 [1] 汇金增持ETF - 沪深300ETF易方达盘中出现大量整数买单 15分钟内成交额放大至近4亿 [3] - 最后15分钟成交金额高达8.67亿 全天成交金额放大至24亿 [3] 财政政策 - 中央财政将在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 [3] - 增发国债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 用于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3]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3.98% 盘中一度上涨超4.62% [3] - 新能源车板块领涨 小鹏汽车大涨10.28% 理想汽车上涨7.11% [3] - B站上涨7.36% 蔚来收涨6.59% 微博、爱奇艺、网易等多股涨幅超5% [3] 市场判断 - 政策底已基本确立 但市场底是否明确仍需观察 [3] - 当前市场已呈现布局机会 [3]
扩大消费是稳增长的最大确定性
新京报· 2025-05-16 01:21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 [1] - 消费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民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指标,14亿人的消费选择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2] - 2024年全国新能源车市场规模突破1100万辆,同比增长38.1%,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 消费升级趋势 - 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居民消费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 [2] - 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2] -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会加速增长 [2] 政策协同与创新供给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释放出以更大力度和更精准措施提振消费的坚定决心 [1] - 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与消费政策协同联动,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引导带动消费 [6] - 优化空域、水域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支持发展低空旅游、水上运动等新兴服务消费领域 [6] 消费环境优化 - 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协同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市场中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质量假冒等不法行为 [5] - 强化数字赋能,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模式,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 [5] - 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 [10] 新兴消费领域 - 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数字教育等新模式 [11] - 支持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发展,为消费扩容提质提供更大支撑 [11] - 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发展,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服务消费场景 [11] 品牌建设与服务质量 - 发挥品牌标杆示范作用,引导区域、行业、企业开展对标提升行动,打造知名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 [12] - 企业要加强品牌培育、运营和保护,关注长期价值,遵循市场和品牌发展规律 [12] - 充分发挥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品牌引领作用,丰富品牌文化内涵 [12] 公共服务与消费潜力释放 - 加大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比重,实现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2.62%提升至3%以上 [7] - 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 [7] -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缩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差距 [7]
骑虎难下!美国人突然发现,费了七八年的时间,中国仍旧势不可挡
搜狐财经· 2025-05-15 10:21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华"围剿战"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还把美国自身的经济越高越差,特朗普的 支持率也逐渐走低,甚至威胁到自身的政权稳固。特朗普的这一招反华牌究竟错在哪?东方大国和美国在 瑞士的谈判刚刚告一段落。从两国发表的声明来看,美国决定将对华关税降到合理区间,东方大国也表 示,对美国的反制举措将慎重考虑。相比四月初到现在,特朗普对华一路飙升的关税税率,此番与东方大 国的谈判,美国还是低头了。 事实上,从第一任任期,到第二任任期,特朗普就从各方面对东方大国形成围堵。在关税上,特朗普在第 一任任期,突然对东方大国的高科技产品加收关税。在台海问题上,特朗普大打台湾牌,向台湾输送大量 军事武器,伙同台湾当局,就台海问题向东方大国挑衅。在南海问题上,特朗普则拉拢菲律宾,持续就南 海主权问题,展开军事演习,向菲律宾输送导弹,威胁东方大国安全。在科技问题上,特朗普则把一众科 技公司纳入所谓实体清单,威胁荷兰、日本等国,以及台湾,不再向东方大国提供芯片,一度让东方大国 的科技企业出现缺芯少片的状况。 特朗普(资料图) 贝森特(资料图) 不仅如此,在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中日关系上,特朗普派出得力干将,不断开展军事演习, ...
嘉实科技创新近三年跑赢基准超54%,基金经理王贵重或受益薪酬改革,一季报盛赞科技领域“日新月异”
新浪基金· 2025-05-15 09:49
政策与行业转型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基金经理薪酬与长期业绩深度绑定,加速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业绩为王"的转型 [1] - 新规下,管理费或基金经理薪酬可因持续超额表现获得显著加成,嘉实基金经理王贵重成为新规下的"标杆案例" [1] 基金经理与投资策略 - 王贵重拥有10年证券从业经验,现任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投资框架扎根于"信息、能源、生命"三大人类本质需求,聚焦半导体、数字化、新能源等五大科技方向 [1] - 其代表产品嘉实科技创新近三年收益率41.76%,大幅跑赢业绩基准超54%,超额收益能力位居行业前列 [1] - 王贵重强调"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价值,投资逻辑紧扣政策导向,注重细分行业beta收敛后的"竞争力重构",拒绝短期博弈 [5] 基金业绩表现 - 嘉实科技创新近五年回报92.56%,稳居同类前列,近两年跑赢业绩基准超42%,近五年超越业绩基准99%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王贵重在管7只基金总规模达110.76亿元,嘉实科技创新规模33.34亿元 [1][3] 持仓结构与行业布局 - 嘉实科技创新前十大重仓股覆盖半导体(中芯国际、江丰电子)、新能源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互联网平台(腾讯、阿里)及高端制造(立讯精密)等领域 [3] - 一季度持仓中,中芯国际持仓市值2.72亿元,环比增长46.62%,理想汽车-W持仓市值2.66亿元,环比增长88.95%,纳心位持仓市值1.64亿元,环比增长82.94% [4] 行业展望与投资逻辑 - 王贵重认为中国科技领域"日新月异,叹为观止",从人工智能算力突破到军工技术创新,量变正引发质变,未来将涌现更多投资机遇 [5] - 尽管面临关税等外部压力,中国科技企业有望通过提升供给能力、畅通内外循环克服挑战 [5]
港股震荡走低,恒生指数跌幅扩大至1%,港股科技指数跌超1%
搜狐财经· 2025-05-15 07:09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震荡走低 恒生指数跌幅扩大至1% 港股科技指数跌超1% [1]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931573) 覆盖30只市值规模较大 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长良好的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代表港股科技龙头企业整体表现 [1] 行业分析观点 - 华创证券指出 港股科技行业关税博弈节奏趋缓 叠加4月业绩期结束 市场情绪逐步转向对政策及产业趋势定价 科技主线有望强化 [1] - 中长期看 互联网核心资产对美直接出口收入依赖度低 关税不会对基本面产生长期影响 [1] - AI方向具备配置价值 开源大模型性能突围+成本下降 AI应用与agent的必要条件更加成熟 今年应用侧重看好能被大模型改造的成熟应用场景 基于AI强互动能力衍生的娱乐类软件与终端硬件等方向 [1] - 华泰证券指出 政策环境改善有助于风险偏好提振 估值相对较低且受政策支持的港股科技板块仍具吸引力 [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总量政策主要针对活跃资本市场 降低融资成本 结构性政策致力于推动科技产业升级 类平准基金相关表述积极 有望夯实港股股指下沿 [2] - 科创是政策支持重点 在当前国内经济数据尚未反映贸易摩擦影响的情况下 政策提前释放具有重要的稳预期意义 [2] 投资工具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015740)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015739) [2]
宁德时代祭出A股史上最大规模回购预案,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重磅发行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06:29
宁德时代回购计划 - 宁德时代推出A股史上最大规模回购预案,拟用40亿元~80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资金上限占其货币资金的2.64% [1] - 截至4月30日,公司已累计回购金额达15.5亿元,仅用17个交易日 [1] - 大手笔回购既是对股价调整的主动管理,也是对新能源赛道长期成长空间的坚定押注 [2] 新能源板块估值与布局价值 - 新能源板块估值大幅回调,创业板新能源指数PE为22.27倍,位于历史38.98%分位数,距离2022年近50倍的历史高点差距较大 [3] - 当前新能源板块调整幅度较深,处于低位,具备较高布局性价比 [3] -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基日以来累计收益139.84%,大幅跑赢中证新能源、中证新能源车、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同期的5.78%、39.89%、2.72% [9] 新能源车行业动态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最高达2万元 [4] -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0%,但全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欧洲2025年将执行更严格的碳排放标准 [5] - 新能源车新车型增长趋势明显,未来新车将陆续进入发售和批量交付阶段,带动市场热度提升 [5] 光伏产业链供需格局 - 光伏产业链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改善,资本开支进入趋势性收缩阶段,未来产能扩张将集中于头部公司 [5] - 光伏产业协会已签订自律减产措施,高层会议提出整改意见,有望带动供需格局预期改善 [5]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 - 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成分股为50只,新能源车占比72%,光伏占比25%,风电占比3% [7] - 指数弹性涨跌限制为20%,弹性更大,5月12日~5月23日发行中 [11]
麻绎文:景气筑底+供给侧改革,新能源迎布局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05:28
A股市场展望 - 外围环境逐步稳定且国内稳增长政策出台背景下 A股有望震荡上行 前期调整较深且处于低位的板块如新能源具备低位布局价值 [1] 新能源车行业 - 2024年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量超370万辆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翻倍 将进一步稳定新能源车销量增长 [1] - 2025年新能源车新车型增长趋势明显 将陆续进入发售及批量交付阶段 带动市场热度提升 [1] -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0% 但全球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5年或迎渗透率快速提升拐点 [1] 光伏产业链 - 2024年12月光伏行业协会推动自律减产 2025年高层会议提出整改恶性竞争方向 下半年或出台具体减产政策 改善供需格局预期 [2]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 - 指数成分中新能源车占比72% 光伏25% 风电3% [2] - 2017年12月29日基日至2025年3月24日累计涨幅139.84% 跑赢中证新能源、中证新能源车及中证光伏产业等同业指数 下行周期回撤控制更优 [2] - 当前PE估值22.27倍 处于2022年9月发布以来40%分位 历史低位 叠加景气筑底及供给侧改革落地 具备布局机会 [3] 产品动态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于2025年5月12日起发行 [3]